佛弟子文库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净界法师  2016/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佛陀对生命的描述,是说我们生为一个有情众生,已经经历过无量无边的生命。当然,我们也要即将面临未来无量的生命。所谓的今生,只是我们无量生命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那么这么一个广大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呢?

从经典上来看,佛陀是要我们把生命分成两块来观察,第一块: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这是一个业力所主导的因缘。大概我们今生的生命,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都是跟过去业力有关。比方说你今生是不是健康;比方说你今天的家庭因缘怎么样,你跟六亲的互动怎么样;比方说你的事业怎么样。这些都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跟你今生没有太大关系的。这个我们讲宿业所感,那是一个已经成熟的业力表现出来的。对这一块,佛陀告诉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认命。

很多人都说我们应该去创造生命,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开创人生有一个前题的,佛法是站在认命的角度去开创人生,否则你会有很多挫折感,因为今生的生命不是你说了算,不是这样子,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成功哦,你没有那种善业力,你努力还是失败的。

所以,我们生为一个人身,首先第一件事情:先求认命,再求开创。我们不能够摆脱过去的,没有一个人可以跟过去切割的,除非你是一个圣人,你是一个法身菩萨。只要你还是一个业报身,只要你的生命还受业力的主导,你就摆脱不了过去。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断地忏悔,就是把罪业降到最低。我们今生一定要去继承你的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如果你今生很富贵,那你前生从布施中来;你今生多病,你是从过去生中杀生中来。这些你一定要承当的,没办法!“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今生的生命有一半是一个既成的事实。

所以,学佛第一件事情先要能够承担过去——先求认命,你必须对过去概括承受。这是人生的束缚的一面,但是人生也有希望的一面,就是你将往哪里而去。今生的果报,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但是未来你可以决定,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应该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你培养一个布施的思想,你来生就往富贵的果报而去;你培养一种慈悲的思想,你来生往庄严健康的果报而去。我们不能选择今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来生。但是你的机会,在你死亡到来之前,就必须做好准备。如果你死亡到来之前,你的心态还没有准备好,那么来生到了的时候,你又是一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所以,我们面对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因缘,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去经营今生,忽略了你内在的心地法门,就是你去经营外田——外在的环境,让你自己活得快乐。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今生的因缘,你能够改变的很有限了,阿赖耶识一旦把这个果报变现的时候,它某种程度已经成熟了,今生努力改变的很有限很有限。但是你把所有精神体力用来创造今生的快乐,等到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怎么面对未来?这是个问题了。所以当死亡到来的时候,你充满了悔恨、恐惧、不安。

所以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经营内田,就是你心地法门,你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所以人生,只要跟结果有关的,你尽量放下,但是跟过程有关系的,你要注意!我不能决定今生是快乐跟痛苦,因为这个是过去,前生的我已经把它做了,前生的我做的,今生的我要去承担。但是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是你可以选择的。同样是一个逆境,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障碍,然后怨天尤人,把你的心地法门破坏了,充满了埋怨;同样一个逆境,你可以把它当做你一个修行的考验,当做你一种增上的资粮,你产生正面的思考,结果那个逆境过去以后,增长你的忍辱波罗蜜。你虽然外田不快乐,但是你心中的田——那种忍辱的功德,建立起来了。

所以我们不能选择结果,但是你可以决定你的过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这个是你可以决定的。所以今生,只要你到这个时候,今生的生命大概是已成定局了,但是来生有无量的可能性,所以佛教是重视来生。我们对于内在的思想的栽培,是很重要的!你必须培养一个布施的思想,你来生才可能富贵;你必须培养一种忍辱的思想,你来生才能够庄严健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盘中血肉,皆是历劫父母

这里引用《梵网经》的一句话。我们受菩萨戒的人为什么...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条人生铁律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坎坷命运如何才能得到改变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想平平安安...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佛教词典】八识

梵语 astau vijānāni。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

【佛教词典】虚空藏菩萨经轨

(经名)虚空藏菩萨经,一卷。虚空孕菩萨经,二卷。虚...

【佛学漫画】东坡居士

苏东坡一生被贬多次,可以说是波折坎坷伴随着他的一生...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 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

弘一大师开示写字的方法

一、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如果不忏悔,罪业会增长广大

《龙舒净土文》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