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智者大师  2021/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

(壬)三、观行即。此中观法,异常坐等直观心性,故托他佛而为所缘。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其观未成,为尘所动。始自圆闻观佛妙境,至识次位,勤行五悔。若未发品,此等行人皆属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长。今明对尘即成佛观,其中念念觉知之心,名观行佛。此自分二:(癸)初、示观行;二、明即佛。初又二:(子)初、观妙色即真法,以大小相皆悉周遍,故此色身即是真法;二、念三身以结示。初又二:(乙)初、约一佛;二、等诸佛。初又二:(丙)初、示始习即心观相;二、明观成称性周遍。今初

【疏】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

【钞】此是名字升进之位,不独解名,能修观故,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观佛相者,若此经中八万相好,非羸劣想而可系缘,故须初心先观落日,渐观地、树及以座、像。观既深著,方观胜身。今依《般舟》,初心先观千辐轮相,次第逆想至肉髻三十二种,是下品相。复从足起,可作始行系心之境,不须更以落日为缘。若相若好,皆依于身,身唯金色,故云如铸金像。此之色相,虽从心想,如在目前,故云与眼作对。言妙色者,即是不可思议色也。所以者何?由此行人已圆闻故,知色唯心,知心唯色。五根所对,尚体唯心,况想成色,岂在心外?此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而能双照色与非色。既离情想,故名妙色。非由三观,莫见妙色;非由妙色,莫成三观。境观相资,尘念靡间,方能得入观行位也。

(丙)二、明观成称性周遍

【疏】开眼闭目,若明若暗,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瀁瀁,如大劫水,周眸遍览,无非佛界。

【钞】妙心作相,妙相发心。心心不休,成观入品,尘缘莫动,佛常现前。闭目了然,开眼不失。在明见佛,处暗不忘。性无间然,佛岂暂阙?一一相海,庄严法身。相为大相,好为小相。观大发小,名为流出。劫水虽大,止剂二禅;佛相遍周,称于法界。且以分喻显于周遍,观行佛眼,名曰周眸。此眼所观,何处非佛?

问:《金光明玄义》:“观于三道,显金光明。”似位尚云闭目则见,开目则失。今观三身,位在观行,因何开闭俱得见耶?

答:彼明性德金光明理,此理初住方任运见,故于似位犹论得失。今带事定,托彼应色,观于三身,以其应相,凡心可见,故理三身虽乃未显,不妨应色先与定合。故令开闭,皆见佛身。如以三观观彼落日,三观未成,而能开闭皆见于日。故虽事理一念同修,而理难事易。事易故先现,理难故后发。故般舟三昧以三十二相为事境,以即空假中为理观。境观虽乃同时而修,境必先成。托境进观,藉观显境。更进更显,从凡入圣。故知彼就趣真无住,对似爱顶堕,为开闭得失;此就应色,得成观行,为开闭俱见。不知事理难易浅深,此相违文,何能销释?

(乙)二、等诸佛,分二:(丙)初、约一佛等诸佛;二、明诸佛同三法。今初

【疏】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

【钞】为成观故,不可散缘,故以弥陀一佛为境。虽观一佛,何异十方?虽照现今,何殊过未?此彰一切不离弥陀。良以弥陀是无量之一,故能等于一中无量。

(丙)二、明诸佛同三法

【疏】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钞】一佛等彼一切佛者,以由佛佛同得三法,身是法身,智慧是般若,十力四无所畏是解脱,亦是三身三涅槃等。身智言一者,显于诸佛法报不别,应用亦同,故力无畏结云亦然,同身智一也。菩萨因中分破无明,分同妙觉所证三法;无明破尽,则究竟同诸佛三法。诸佛三法既其不二,是故弥陀三法不少,一切诸佛三法不多,故言等也。

(子)二、念三身以结示

【疏】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

【钞】色是应身,通于胜劣及他受用。法门是报身,以诸法门聚而为身,即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辩为口,四十不共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等。此诸法门,若从所证,名为法身;今从能证,名为报身,自受用也。实相是法身,非不具于一切法门及诸色相,让于能证及垂应故。今是所证及以能垂,但名实相。前论观法文中,但言相好周遍,次文乃约三法论等,至今结示,云念三身。应知法门及以实相不离色身,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法尔相即,非纵非横。是故此经第九佛观,经示相好,疏名真法。不知圆观,此名莫消。若观佛身,不涉后二,便同小外,何预妙宗?须知此文是结前观,色相周遍,已具三身。

(癸)二、明即佛

【疏】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佛也。

【钞】观行位人,一切时处,念佛三观,常得现前,故云无不念时。言念念皆觉者,示即佛义。虽是始觉,即同本觉。非全本觉,观不名中。亦得义论始本一合,虽非究竟及真似合,而亦得是观行合也。若论即字,《广雅》训合。荆溪云:“依训乃成二物相合,于理犹疏。今以义求,其体不二,方名为即。”然其始觉与本觉合,虽名为合,非二物合,正是荆溪体不二义。良以始本觉体是一,故知六即得名六合。理即乃以逆修之觉与本觉合,五皆顺觉与本觉合,六合无非体不二也。荆溪有时亦以合名明不二体,故《不二门》云:“复由缘了与性一合,方能称性施设万端。”缘了是始,性岂非本?修性体一,复名为合。

(壬)四、相似即。今即释佛,乃似本觉。良以此位始觉之功,尚伏无明,全未破故,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即佛。若四十一位分破无明,故得分分是真本觉,名分真佛。至极果位,无明既尽,本觉全彰,故得名为究竟是佛。即究竟本觉,亦究竟始觉,亦是究竟始本一合,亦是究竟始本俱忘。例前五即,皆有四义。

问:名字等五,以始对本,论合及忘四义稍可;唯初理即,既全在迷,岂有始觉及二义耶?

答:理虽全迷,而具三因及五佛性。缘了二性,岂非本有修因始觉?果及果果二种佛性,岂非理中究竟始觉?理若不具此等始觉,名字等五,便须别修,复何得云全修在性?但有即名,无即义也。自非山教,圆位徒施。今当相似位中四义。

文自分二:(癸)初、标释;二、劝证。初又二:(子)初、约三身明即佛;二、约四喻明相似。今初

【疏】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实相身,得相似相应。

【钞】前观行位,常用三观念佛三身。观觉虽成,似觉未发。加功不已,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与始觉三观相似相应。应是合义,合而不忘,非妙观也。

问:于一本觉,约何要义,显示三身,令人可见?

答:本觉诸法即空假中,觉诸法假,即相好身;觉诸法空,即法门身;觉诸法中,即实相身。如此论之,其义宛尔。更于一觉约寂照说,照而常寂,自在神通,即相好身;寂而常照,清净智慧,即法门身;非寂非照,而寂而照,即实相身。此之二三,皆非纵横,不可思议,乃是寂觉、照觉、双遮照觉,全本成始,即是相应及俱忘义。此位三身,即佛义显,是故文中不特言觉,示于即佛。

(子)二、约四喻明相似

【疏】相似者,二物相类,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

【钞】行人本觉寂照及双相似而发,成相似位三种之觉。此觉似真,若鍮若瓜,比金比瓠,此之二物,喻始似本。如将至火,先觉暖气,行欲近海,预睹平相,此之二事,喻于相似近乎分真。前二约法论似,后二约位论似。

(癸)二、劝证,分二:(子)初、约事劝;二、引文证。今初

【疏】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

【钞】本觉清凉,其犹冷水。似觉饮之,知消烦热。名字之人,如热渴者。须三观功,掘无明地,方得真似清凉之水。徒闻此水,不施观功,又无事行,取水具物,守渴而终,至极热处。

(子)二、引文证

【疏】略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钞】相似相应功德之相,如彼《法华》六根清净,文虽稍广,其相显然,行者易知,故得名要。六根同有五种似发,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耳、天耳、慧、法、佛耳,乃至意根亦有五相。此之六五,即三相应,肉、天、法六,即相好身相似相应;慧六佛六,即法门实相相似相应。以五眼等是不次第相似发故,可以对于圆三身也。行者能于三观观佛,六根三德不久相应。

(壬)五、分证即。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尚属缘修。今则亲证,属于真修,分破无明。《起信论》中称随分觉,寂照双融,本觉真佛,分分而显。从所显说,名为分真;从能显言,名为分证。四十一位,皆受此名。自分二:(癸)初、明初住;次、况后位。一代教中,圆位显者,唯《起信论》及《华严经》。经说三身,初住顿得;论明八相,初住能垂。若此位不论破无明惑,安得如此上冥下应?故知十向方伏无明,初住但能断于见惑,此等经论是渐次教,不可与其《华严》《起信》顿修顿证菩萨一概。是故今立诠中道教,论次不次,分于别圆。今就彼经明分证佛。初文分二:(子)初、约发心明即佛;二、约被物明佛用。初又二:(丑)初、约三法明发;二、约三身明佛。今初

【疏】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

【钞】就初住名,示即佛相。位名发心,发本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全体为了,全体为正。缘因发故,了正亦发;了因发故,缘正亦发;正因发故,缘了亦发。盖三法圆融,发则俱发。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正发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显故。

问:三德既是一本觉性,由证显发;今云一是所显境界,二名能显功德智慧,若是能显,二则是修,何得名证本觉三德?

答:其理如是,方不思议。所以者何?三虽性具,缘了是修;二虽是修,非适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则横;二若非性,三法则纵。故《释签》明三点不纵横云:“虽一点在上,不同点水之纵。三德亦尔,虽法身本有,不同别教为惑所覆。虽二点在下,不同烈火之横。三德亦尔,虽二德修成,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文毕) 辄出其意。

别教法身为惑覆者,良由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故染恶非二德也。故别惑通惑、业识事识、烦恼结业、三乘六道、变易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乃成定有能覆之惑。是故但有法身本觉,随于染缘,作上一切迷中之法,以是名曰为惑所覆。应知覆义,不同泥土覆彼顽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淳善人,一切恶事非本所能,为恶人逼,令作众恶,故说善人为恶所覆。应须还用随染觉性,别缘真谛及以俗中,次第别修空假缘了或中边缘了种种二因。或初缘次了,或初了次缘,次第翻破一切迷法,显于法身本觉之性。是故覆理成于纵义。圆人不尔,以知本觉具染恶性,体染恶修,即二佛性,故通别惑事业识等一切迷法,当处即是缘了佛性,岂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恶俱能,或同恶人作诸恶事,则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为缘了,显发于正。缘了二德,体迷而得,义当所发;元是修德,复当能显。虽分修性,皆本具故,义不成纵。

言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者,亦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横具三法。言不相收者,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发,犹如三人各称帝王,何能相摄?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横。圆人不然,元知本觉具染恶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恶,当处即是缘了佛性。以此二修,显于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摄于臣,臣归于主。三德相收,亦复如是。今初住位所发三法,皆性具故,发则俱发,故云不前不后。以此三法,二为能显,一是所显,修性宛尔,故云亦不一时。不一时,故非横;不前后,故非纵。不纵不横,不思议发,是故名为初发心住。

(丑)二、约三身明佛

【疏】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钞】前以正助二修对性,明圆发相;今约报智,证法起应。报应二修,对法一性,论分证佛。从智证法,从法起应,即非一时。三身顿得,故非前后。不纵不横,复见于此。从始圆修一心三观,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证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鉴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名应一切。三身三德,体离纵横,今始发明,名开秘藏。入理般若,名为住。此住无住,住秘藏中。

(子)二、约被物明佛用。初又二:(丑)初、总示三轮;次、别示十界。今初

【疏】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群情等悦。

【钞】色像即身轮,一音即口轮,等悦即意轮。身名神通轮,口名正教轮,意名记心轮,妙观察智也。轮者,转义,亦能摧碾。己心证法,转入他心,能摧碾他一切业惑。此三业应有十界相,皆是初住分得佛用。

(丑)二、别示十界

【疏】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况九法界三轮耶?

【钞】上明能用种种三业,不出十界,今分别之。先明佛三,况出九界。佛应三土,且说同居。化有始终,须彰八相。大机所见,八相难思;若应小乘,八种皆劣。大示出没,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胜妙。小乘生灭,体是无常,如火烧薪,终归灰断。故两八相,不分而分,胜劣宛尔。此等皆是果人法则,名佛威仪。初住能为,名之曰具。威仪属身,音声属口,方便是意。应以佛界而得度者,即为现此三轮相也。佛相至高,尚能迹示,以佛况九,现之不难。既现九界,各具三业。然非直现十界而已,于一一身,复现十界,重重无尽,以得普现诸身三昧故也。

(癸)二、况后位

【疏】初住尚尔,况等觉耶?是名分证佛也。

【钞】初住始破一品无明,分证三身,垂形十界,其相尚尔,况二、三住,况第十住、行、向、登地,至于等觉,破惑转深,德用转广,宁以心口而思说耶?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致使体用高广若此。

(壬)六、究竟即。一切诸法,无不是佛,迷故不知。故圆实教不顺迷情,直示一切皆是佛法,世间相常,众生是佛。不禀教者,但有理是,全不知是。若闻此教,于名知是;若入五品,于观知是;入十信者,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今登极果,究竟证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此自分二:(癸)初、据位直明;二、约喻称叹。今初

【疏】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

【钞】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称妙觉。《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诸字功德,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对至等觉;最后茶字,当于妙觉。虽一一位皆能遍具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极位,乃究竟具诸位功德,故引《法华》唯我释迦与一切佛,乃能究尽诸法之权,实相之实,达无明底,到诸法边,名边际智,不思议权智也。今已究竟,故名为满。于种种法,证本圆觉,不思议实智也。此觉极满,名为顿圆。复用第七无上士号,显智断极。有惑可断,名有上士,等觉位也;无惑可断,名无上士,即是妙觉。断德究竟,名大涅槃。更有过者,名有上士,亦等觉也;更无过者,名无上士,即是妙觉。智德究竟,名大菩提。

(癸)二、约喻称叹

【疏】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

【钞】用彼《大经》月爱之喻。十五日月,对四十二圆因果位,皆智光增,惑暗减灭。故初之三日,对住、行、向三十位也;从初四日至十三日,对十地位;十四日,以对等觉;十五日,对妙觉位。此乃合前三十,开后十地。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对四十二位皆证常理。开前三十位,对三十天;合后十地,用对一天;等觉对一,妙觉极位,次对释天。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一字,对于圆证四十二位。位位相收,则前后俱开。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对圆真因四十位者,前后俱合也。今十五日,月光既满,即智德圆;暗无不尽,即断德极。故大师云:此之增减,日日有之,此之智断,位位有之,故不更用后十五日邪光减也。复以众星对诸因人,月喻果佛。最上等言,皆是称叹究竟佛也。

(庚)二、以例诸号明难说

【疏】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号。举一蔽诸,《华严》有十万号,又经有万号,三世诸佛通有十号,《净名》三号以劫寿说,不能令尽,何况诸号耶?

【钞】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真极故;以望真因,尚带虚设,妄未尽故。七种方便,一切凡夫,悉是虚名,一无实义。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故。又复应知,非别有法名为究竟第一义谛,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则世间及出世间二死五住,至鞞荔多,蠢动蜎蜚,五无间等,若因若果,无非圆极第一义谛。故此诸名皆实不虚,悉是究竟佛之异名,是故称为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今唯举佛一名当之,故诸大乘明于佛号,或增或减,皆是四悉,赴彼物机。今于通号十名之中,举第九佛也。《净名经》云:“正遍知、如来及佛,此三句义,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以劫之寿不能尽受。”随其宜乐,举此三名,以少况多,功德无尽。

(己)二、释说字,分二:(庚)初、牒释;二、示相。今初

【疏】说者,悦所怀也。

【钞】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此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机扣发,说之乃畅昔之所怀。

(庚)二、示相。据今之说,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预陈,故且通途明其说相。文为二:(辛)初、明所说法相;二、明能说善巧。今初

【疏】即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

【钞】十二部经,总明说相,谓或作长行说,或作重颂说,或作未曾有说,或作无问自说说等。若八万法藏,乃具示所说种种法门,合云四千,且举大数。然应了知有多八万,且约四谛示诸八万。若言八万法藏,即苦谛;八万尘劳,即集谛;八万对治门、八万三昧门、八万陀罗尼,皆道谛;八万波罗蜜,即灭谛。今虽示一,义以兼三。以法藏名是蕴聚义,判属苦谛;复由蕴义,兼得三谛。盖四名言,不离阴故,如《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是色行蕴摄。”故十二、八万,俱通小衍。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则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六度四等虽在大乘,亦通三藏事度菩萨。然其名数,四教皆同。须就所诠真中二理定其权实,复论四种能趣观行用简偏圆,使宝渚化城,迂直不滥。

(辛)二、明能说善巧,分二:(壬)初、于一法一门明四悉;二、例诸法诸门示四悉。今初

【疏】又于一法中,作四门分别,于一一门,巧作四悉檀利益,闻者欢喜赞用受行,信戒进念而得开发,贪恚愚痴豁尔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水流,或三二一益。若都无益,则乐默然。

【钞】上之所列八万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灭八万、无生八万、无量八万、无作八万。如生灭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四门假人,同皆叵得。若其实法,四义不同。约有门说,念念无常,如灯焰焰;约空门说,三假浮虚,犹如云雾;双亦门说,二相从容;双非门说,二相俱舍。四中一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乐欲赞用受行。为已种者,用中二悉,善根未发,作为人说,令起宿善信戒进念;恶未破者,必对治说,令其三毒豁尔冰消。为已熟者,第一义说,令得契真,革凡成圣。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恶,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若全无益,佛则不说。

(壬)二、例诸法诸门示四悉

【疏】若一机扣圣,于一门施四益者,余三门亦如是;为一缘说一法既尔,诸缘诸法亦如是。

【钞】上明一门被机四悉,余之三门被机亦尔。八万中一四门四悉被机既尔,其余诸法四门四悉被机亦然;一教八万门悉既然,三教亦尔。八万法藏例于尘劳及对治门三昧总持波罗蜜等,一一八万,法法四教,教教四门,门门四悉。其十二部、六度四等,准此可知。以此略明佛说之相。

(己)三、释观字,即所说也。上十二部、八万等法,岂非所说?然是泛举显于能说;下无量寿及今观字,的是此经所说义也。释观分二:(庚)初、牒释双标;二、据教双释。今初

【疏】观者,观也。有次第三观、一心三观。

【钞】牒起观字,以观释之。乃用观法观于胜境,若非观法,将何观之?撮经所诠,立兹题目。经明十六,以为能观;今释题名,唯论三观。经文是别,题是总名。总总于别,别别于总。若也立题,收文不尽,则不能应篇章之式。故知今立三观释观,乃是经文十六观体。若就十六,各各示于三观相者,其文繁广,故于释题总而示之,令其修者,以兹观法入十六门,则境境皆三,心心绝妙。四依被物,言简意周。双标次第及以一心二三观者,此乃以次显于不次,不融别观,无以明圆。如《止观》中,皆用思议显不思议。

(庚)二、据教双释,分二:(辛)初、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初又二:(壬)初、列名指经;二、释相结果。今初

【疏】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名出《璎珞经》。

【钞】所列诸名,释中自见。

(壬)二、释相结果,分三:(癸)初、空观;次、假观;三、中观。今初

【疏】今释其意,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假是入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此观若成,即证一切智也。

【钞】依前列名,释三观相。第一、空观,而有二名。假是等者,见思取境,无而谓有,虚假凡俗,知虚名谛;二空之理,是审实法,知实名谛。不究俗虚,莫知真实,要须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从假入空。又,假是等者,迷世俗时,谓虚是实,则二俱不谛,若悟俗虚,必知真实,则二俱谛,故复得名二谛观也。此观等者,修观名因,证智名果。《释论》三智,为易解故,分属三人。故以声闻对一切智,即空观果,当于别教十住位也。

(癸)二、假观

【疏】从空入假观者,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于空,而入于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而言平等者,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观。此观成时,证道种智。

【钞】第二、假观,亦有二名。先斥住空,堕二乘地。若修假观,能成佛法,能益众生。观空欲作入中方便,故于空智证而不住。三界惑著,须荡令空;诸法因缘,须究本末。见思重数,如尘若沙,以大悲心遍观遍学,名为知病;诸法诸门,破性破相,一一对治,无不谙练,是名识药。随惑浅深,知机生熟,神通骇动,智辩宣扬,四悉当宜,各令获益,如此授药,方肯服行。皆由证空,能入此假,故此观名从空入假。而言等者,前除见爱,破假用空;今遣尘沙,破空用假。于空于假,各一破用,前后相望,至今均等,故复名为平等观也。此观等者,若依《释论》,以菩萨人对道种智,即假观果,位在十行。

(癸)三、中观

【疏】二空为方便者,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槃,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初观用空,次观用假,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心心归趣入萨婆若海,双照二谛也。此观成时,证一切种智。是为次第三观也。

【钞】二空下,第三、中观。初双标。初观空生死者,别人初心,信今知觉本是常住中道佛性,从教道故,名为但中。唯善唯净,不具染恶。虽无染恶,其性灵知。强觉忽生,境界斯现。分别境相,执著我人,不昧之知,邪思邪见。现前染恶既非性具,皆是随缘变造而有。是变造故,非性本然。是故见思不即中道,定须破故,即义不成。故不得云唯爱、唯见、唯色、唯香。设欲修中,能所不绝。故修空为正,中观为傍。何者?心既著有,须别缘空,破兹爱见。所观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别修。空非毕竟,是故空观,但空生死。

次观空涅槃者,生死之有虽已破除,心又著空,须别缘假,破此空著。假是建立,是菩萨法,非性具故,亦是别修。能荡空著,名空涅槃。此之等者,前空生死,见思惑忘;次空涅槃,尘沙惑尽。二惑既尽,心无偏著,是故得为双遮方便。

初观等者,复因次第用于二观,观其二谛,是故得为双照方便。方便立已,圆观可修。于十向中,即以所显中道佛性,而为能观中道之观。谛观不二,惑智一如。三观圆融,是无作行,故得自然入萨婆若。此观之果,名一切种智,位在初地。

(辛)二、一心三观。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盖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脱,如伊字三点,三非孤立,一一圆具,举一即三。乃以三德而为三谛,般若是真,解脱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纵不横,谛乃绝思绝议。此是佛之所谛,今以此谛而为所观。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依妙谛以立观门,即于一心而修三观。此观观法,能所双绝。况无量寿佛本修此观成就三身,法报泯然,真应融即,非兹妙观,宁显妙身?化主若斯,徒众亦尔。正报既妙,依报岂粗?故十六境皆须妙观。此文为三:(壬)初、依《智论》释;次、引《中论》证;三、约妙结示。初又二:(癸)初、释相;二、结果。初又二:(子)初、约法释;次、引类释。今初

【疏】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

【钞】三智即前次第所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令易解故,分属三人。克性圆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三智是果,三观是因。果在一心,因岂前后?因果不二,方曰圆修。故举智后,即明三观。

只一观而三观者,趣举一观,即具三观。举一空观,假中亦空,三观悉能荡相著故;举一假观,中空亦假,三观皆有立法义故;举一中观,空假亦中,三观当处皆绝待故。若知三观只在一心,则一一观任运具三也。

观于一谛而三谛者,谛观名别,其体不殊;全谛发观,观还照谛。既无别体,以何义故,立谛立观?若欲分别,就三因说。性三为谛,修三为观。性了是真,性缘是俗,正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此之三谛,方与三观体性不殊。顽空为真,与观体别,俗中亦尔。三观互具者,盖性三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谓矣。

(子)二、引类释

【疏】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

【钞】以有为法类无为性。一剎那心,初生即灭,两间名住,不无三相,而在一心。三相无常,尚居促念;三观称性,无作无生。具于一心,其义何爽?

(癸)二、结果

【疏】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也。寂灭相者,是双亡之力;种种相貌皆知者,双照之力也。

【钞】不明智果,观法无归,故示观成。惑灭理显,豁然妙证,三种智慧,实在一心。或具论三智,或从胜说,只但名为一切种智。寂灭等者,论自解释。一切种智,双寂二边无明之相,双照二谛种种行类。始自初心圆修三观,妙观中道,念念双忘;而即二边,念念双照。一心三观,法尔如然。今入分真,本智显发,全由始行亡照之功。

(壬)二、引《中论》证

【疏】《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钞】《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论通衍三,今证圆观。观所对法,岂有不从因缘生者?今修圆观,必先解知能生因缘及所生法皆不思议,方于此境观空假中。又须了知妙谛妙观悉是能观,因缘所生阴等诸境皆是所观。前且直云观于一谛而三谛,须知于阴等境观一谛等也。勿守略文,须寻观义。又不可谓先解所观不思议故,便不得言阴及无明。何者?本说因缘及所生法是不思议。若非无明,何名因缘?若非阴等,何名所生?有人见释心法妙云,“心法在因,约迷以说;佛法在果,约悟以说”,辄便难云:“心法称妙,何得是迷?”良由此人不知所以,解迷是妙,方曰圆人。如论苦集,称为无作及十二因缘名不思议,岂不得云不思议无明?人虽解妙,法体是迷。不知理即一向在迷,妙觉一向属解,中间四位迷解共俱。名字即人,若不观迷,何处用观?等觉之位,若不破迷,宁登妙觉?以上上智,断下下惑,惑非迷邪?人之多僻,其类实繁。《释论》三智,已如前释。

(壬)三、约妙结示

【疏】此观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观一切观,一切观一观,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观,摄一切观也。

【钞】初一句总叹微妙,次二句约三一叹妙。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释论》以不决定解不可思议。次三句对十六叹妙。上明一三融即,总一妙观也。即此一观,遍入诸门,名一观一切观;虽入诸门,只一妙观,名一切观一观。观若定一,莫入多门;观若定多,不可为一。实不可以一多思议,故云非一非一切。后二句结示,虽非一多,能摄一切,是故十六,无非妙观。

(己)四、释无量寿。正示三观所观境也。前明三观,且以三德及以三因而为谛境,盖示所观融即,用显能观绝妙。须知性中三德,体是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为我一心三观。若不然者,则观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圆宗绝待之观?亦阿弥陀三身以为法身,我之三观以为般若,观成见佛即是解脱,举一具三,如新伊字。观佛既尔,观诸依正,理非异途。此意不明,非今观佛。释此为二:(庚)初、牒名从梵;二、从真出俗。今初

【疏】无量寿者,天竺称阿弥陀。

【钞】无量寿者,已是华言,天竺梵语,称阿弥陀。

(庚)二、从真出俗,分二:(辛)初、约本无三;二、随世俱立。今初

【疏】佛本无身无寿,亦无于量。

【钞】标无量寿,乃是无量而为其量,是则题中已言寿量。寿量依身,乃成三义。故约三义,而论有无。所言佛者,究竟觉也。理智既极,始本两忘,无相无名,不可说示,宁得立其身及寿量?

(辛)二、随世俱立,分二:(壬)初、列三身各三;二、释三身三义。今初

【疏】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亦随顺世间而论三寿,亦随顺世间而论三量。

【钞】据究竟觉第一义谛,则不可言身及寿量。为度生故,乃顺世间立名立相,故说三身及三寿量。是则真佛无三,随世故有。然须了知有无之意。言佛本无身无寿量者,但无有相随情之三,非无性具微妙身等,是故真佛究竟一切净秽法门。若一向无,何异小乘所诠真理?故真无俗有,真有俗无,皆是悉檀,不可偏执。今文意者,盖立三身释无量寿。恐执定有,是故先言佛本无三,随世说有。得此意已,分别三身三寿三量,则无滞也。

(壬)二、释三身三义,分二:(癸)初、约义分别;二、据理融即。以有次文尽理融即,故今且约修二性一,一途分别。初自为三:(子)初、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初又二:(丑)初、别释;二、总示。初分三:(寅)初、身;二、寿;三、量。今初

【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

【钞】初法身者,师轨释法,舍通从别。通则生佛俱轨法性,然其九界虽轨而违,如人依师,不顺师教;唯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实非所师与能体别,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虽名为身,已出五阴,故非色质及非心智。色是初阴,心智即四阴。既其非阴,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摄属。此则已简分段、变易,以示生死阴等摄故。亦可色质简应,心智简报,三科简因。既非此等,何以状名?为物机故,强指法性名为法身。

(寅)二、寿

【疏】法性寿者,非报得命根,亦无连持,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

【钞】连持之寿,亲依命根。今法性寿,非识、息、暖报得命根,亦非三事连持之寿。为物显德,乃指法性,非八相迁,非九世易,强名为寿。

(寅)三、量

【疏】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强指法界同虚空量。

【钞】寿之分量,合论长短及以延促。今法性寿,实无此等分量之相,此则通简。若别简者,长是报佛,短是众生,能延能促,即是应身,非此等量。为成观故,强指法寿同虚空量。

(丑)二、总示

【疏】此即非身之身、无寿之寿、不量之量也。

【钞】法性三义,非阴聚身,非报得寿,非长短量,不可思议,强于法性说身、说寿、说量故也。

(子)二、报身,分二:(丑)初、称法有报;二、于报立三。初又二:(寅)初、引经;二、释相。今初

【疏】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

【钞】报即酬报也。修行是因,感于妙报而酬因也。《法华》证智德,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大般涅槃》证断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报。

(寅)二、释相

【疏】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者,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钞】感报之时,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显之。如名不异,所观差别,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应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觉菩提简之,即是无上菩提之智,与法性境相应相冥。先举函盖,喻其相应。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终存两相,故重举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觉性,其体泯然,正同水乳,则显境外无智,智外无境,水乳可见。

(丑)二、于报立三,即身、寿、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报智所冥,离法无报故。分三:(寅)初、身;二、寿;三、量。今初

【疏】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

【钞】言非身者,非应佛有分齐身;非不身者,非报佛无分齐身。又,非身则非有,非不身则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始觉冥此,能冥亦忘。为成观故,强名报智。

(寅)二、明寿

【疏】法寿非寿非不寿,智既应冥,亦非寿非不寿,强名非寿为寿。

【钞】言非寿者,非应同连持之寿;非不寿者,非报智不连持寿。双非二边,冥中法体。强名之意,同前身也。

(寅)三、明量

【疏】法量非量非无量,智既应冥,亦非量非无量,强名无量为量也。

【钞】非应有量、非报无量及非二边,义同身寿。

(子)三、应身,分三:(丑)初、明应物有三;二、明依二有应;三、明应遍三土。今初

【疏】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应同长短为量也。

【钞】初、身,如谷答响,大小随声;如鉴现形,端丑在质。应万物感,现胜劣身。二、寿,身既同物,寿岂差机?三、量,随宜长短,示量无量。

(丑)二、明依二有应

【疏】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

【钞】初、法:智即报身,体即法身,此二冥合,应用无方。二、如水下,喻:真金上色,须水银和,方能涂物;阙此一缘,金无涂用。三、功德下,合:报智功德,契会法身,随有机处,应无不往。

(丑)三、明应遍三土,分二:(寅)初、双明报应;二、单示应身。今初

【疏】能为身,非身;能为常寿,为无常寿;能为无量,能为有量。

【钞】上所说报,但论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对于生身无常之应,示二迹用,是故双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齐相,故名为身;非身是报,无分齐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无分齐身,其寿则常,故无量也;有分齐身,寿则无常,故有量也。此二应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机依事业二识而见。住理广如《金光疏》说,二识委在《起信论》明。论意要在事识见则取色分齐,故名应佛;业识见则离分齐相,故是报身。此义至后释观佛观钞中辩之。行者须知,常身无量,通应三土;无常有量,但应同居。所以者何?盖实报机分证,论见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禀别圆,所见佛相虽小优降,然匪生身,悉是报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机。禀别圆者,能睹报佛,故《法华》明常在灵山,《华严》说法尽未来际,及诸大乘,即于应相,见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遍应三土。若无常身,唯应同居,逗藏通机,生凡夫善也。

(寅)二、单示应身,分二:(卯)初、明有量二义;二、结应佛皆然。今初

【疏】有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量,二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

【钞】初义者,上之所说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为应;其他受用,虽就对机,名之为应,而是实因之所感克,复名为报,非是差别逗机之用。若论逐物随缘,参差长短身、寿、量者,须就同居无常用说。故今别示应身之相,但于有量开出两量。而此两量依于事识,但空见故,唯属无常。若依业识不空见者,即此无常全体是常,则常无常二用相即、二鸟双游也。若上二土,机息应转,亦是无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言七百等者,《首楞严三昧经》云:“坚首菩萨问佛寿几何,佛令往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于庄严国问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如释迦寿,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祇劫。’坚首回此白佛。阿难云:‘彼佛乃是释迦异名。’”虽机胜见长,而七百犹可数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弥陀,人天莫数,故是有量之无量也。

(卯)二、结应佛皆然

【疏】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缘,参差长短。

【钞】佛佛既皆三身圆证,应身被物,物寿长短,岂不随顺各示两量?故弥陀现长,亦能现短;释迦现短,亦能现长。故《大论》第三十六云:“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又第三十八云:“此间阎浮恶故,释迦寿应短;余处好故,佛寿应长。”故《涅槃》二十二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无胜国,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斯皆随逐物机也。

(癸)二、据理融即

【疏】然此三身三寿,不可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释名竟。

【钞】上辩三身,法是本有,报约修成,应论现往,其言似纵。须知报应二种之修,性德本具。虽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说莫穷。不可等者,如上竖论,显非并一。若言性具三身寿量,显非别异;若作并别一异之解,即乖所诠圆常法体。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如此解者,乃会能诠玄妙之文也。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者大师文章列表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从医学角度谈临终三要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生死别离...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佛教词典】布施偈

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清净是布施...

【佛教词典】开坛

谓开曼荼罗坛,行传法灌顶。而自开道场,授弟子灌顶之...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星云大师《净修法门》

我们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的历史上,人类经常有很多大...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我亲自听到这么说:有一次,本师...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十供养赞

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

万事皆有因

从前,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他居住在扬州,非常信神...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

【推荐】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

如何获取使用财富

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取?如何使用? 一般讲到财富...

不失信于人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