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界法师  2021/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身为本尊相应的法门,修行的特点,简单说,就是要你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在净土宗当中,不管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观想,你的所观境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

因为这个法门的重点,是要你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但是,阿弥陀佛的功德甚深广大,谁能够代表阿弥陀佛的功德呢?从佛陀在本经中的开示得知,就是阿弥陀佛的圣号──名以召德,以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圣号,来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

印光大师讲得好:当我们在忆念佛号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呢?就是一种以凡夫心投佛觉海!

古德说:阿弥陀佛的圣号叫万德洪名,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念佛的功德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同一句佛号,在不同的心态所表现出来的功德是不同的。大致上,我们可以把念佛分成二种:

第一种,信愿不具足。有些人念佛,只是追求一种离苦得乐的心情,他现在有痛苦,或者为了追求健康、长寿、富贵的安乐,以离苦得乐的心情来念佛,他不想求往生。这样子佛号对他产生的力量,是一种灭恶生善的力量,但是不能产生往生不退的力量。如果是这样的心情,你念阿弥陀佛跟持大悲咒、念观世音菩萨,效果是完全一样的,这万德洪名的特质、它特殊本愿加持的力量,就表现不出来,所以这样的念佛,叫做成就世间的福报。

第二种,信愿具足。这种人念佛的心情,他对来生是有所期望的,是为了成就往生、成就佛道而念佛的。这样信愿具足的心情,跟佛号一接触,就能启动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不但能够现世业障消除,更重要是能够往生不退,他能够感应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产生一种救拔的力量。这样的念佛,就变成出世间的一种功德。

我们可以这样来说:同样一个月亮映在不同的水中,月亮的光明是不一样的。同一个道理,同样是万德洪名,每个人都在念佛,但是对你的加持力,是世间的福报,还是出世间的圣道,那就因人而异了!

前面也有讲到,关键点在于信愿具足。如果我们希望这个佛号的加持力,是一种能够带业往生、能够超越三界的力量,那我们在念佛之前就要好好培养我们心中信愿,这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你没有把心理准备好,突然间跟佛号接触,你很难把佛号的功德全部开启出来。所以,我们的确有需要了解,本师释迦牟尼佛对净土法门是怎样解释的。

我们常说:闻经达理,断疑生信。真实的信心来自于对经文的了解,产生智慧的观照、抉择,断除心中的疑惑;而不是人云亦云,你叫我往生,我就往生,不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必须从经文来了解,到底净土法门是怎么一回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4愿)形色无有好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大安法师宝贵的念佛经验

我们一天到晚妄想杂念纷飞,一弹指有九十个生灭,每个...

要有决生净土的信心

有一种人虚心太过分了,总说我们这样的凡人,还不及天...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古人是如何精进勤学苦读的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

福报越大越危险,还是要欣求极乐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 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

【佛教词典】词善巧

【词善巧】 p1186 一作辞善巧。杂集论十一卷十二页云:...

【佛教词典】帙子

(物名)帙箦,卷经卷,竹制之帙也。...

学佛得遇善知识是最大的福报

过去有个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医治疗。医生告诉他:...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日落西山忆故乡,急需检点办资粮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以善来对治纠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

让目标看得见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