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一行禅师  2022/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试逃离痛苦;第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一味追逐感官享受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深入观察曾经渴求的对象,就能够看到潜在的危险。

末那识的第四个特征是它会忽视痛苦的好处。痛苦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需要借着一些痛苦的磨炼,获得成长,增进理解,同时培养仁慈、快乐及幸福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痛苦,我们才能觉知快乐与幸福。

没有经历过战争,不会懂得和平的可贵;没有经历过饥饿,不会懂得面包的珍贵,也不会知道有东西可吃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这样的幸福只有当我们真正经历过饥饿,才会感受得到。在我们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危险的时刻,当我们念及的时候,就能开始尽情享受当下的安全。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我们有机会学习理解与慈悲。透过接触与了解痛苦,慈悲之心油然升起。

我不会送我的朋友或是小孩到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因为在那样的地方,他们没有机会学习培养理解与慈悲。佛陀说:没有受过苦难就没有学习的机会。佛陀成道,是因为他饱尝痛苦。我们需要通过痛苦走向佛陀。痛苦就是道。借着痛苦我们得以看到了悟、慈悲与爱之道。深观悲伤、苦楚以及痛苦的本质,我们能够看到解脱之道。如果我们不懂什么是痛苦,就无法走向佛陀,也没有机会接触安宁、接触爱。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历痛苦,所以现在有机会辨认出通往自由、爱以及理解的道路。

我们每个人都会追求快乐,希望逃离痛苦。我们以为追求了快乐,就可以避免痛苦,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行为阻碍了我们的成长,更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没有理解、慈悲与爱,幸福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不懂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痛苦,爱不可能出现。接触痛苦帮助我们培养慈悲与爱的情感。欠缺理解与爱,我们不能幸福,也不能令他人幸福。所有人都拥有着慈悲、谅解、快乐与无畏的种子,如果我们持续逃避痛苦,这些种子就没有机会成长壮大了。

在梅村的上村,我所居住的地方,有一个莲花池。我们都知道,莲花不能在没有淤泥的地方生长。我们需要淤泥以种植莲花,大理石不能成为莲花生长的地方。淤泥在培育莲花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理,痛苦在培养理解与慈悲的过程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必须拥抱痛苦并深入观照,由此便能学到很多东西。当埋在藏识深处的恐惧上升到意识的层面时,我们的修习就是邀请正念的种子显现。正念帮助我们真正存在,觉察并拥抱痛苦,而不是逃离。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正念不够强大,无法处理痛苦与悲伤,但经过修习,特别是有团体帮助我们修习的时候,我们的正念就能够生长,有足够的力量掌握痛苦、悲伤与恐惧。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剂痛苦以培养理解与慈悲,但我们不需要制造更多的痛苦。因为我们的内心以及周围的痛苦已经超出我们的需要。我们的意识能够通过观察痛苦得到学习,然后将所学到的知识传递到藏识。

末那识的第五个特征是忽视中道。意识会提醒末那识关于中道的智慧。通过正念呼吸,我们可以帮助意识深观,觉知末那识的所有妄想,并觉知存在于藏识的智慧的种子。当意识修习专注力(正定)的时候,专注的对象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彼此平等的。如果意识能够集中在这些对象之上,智慧自然会出乎意料地快速来到。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是尝试占有、拥有以及持有一切它注意到并想到的东西。渴求是人类的一个强烈的冲动,因为它的存在,我们充满嫉妒,希望拥有一些人与一些东西。但由于觉知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于是我们终于了悟,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真正拥有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前六识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先看阿难尊者他执着中间的相貌。我们看经文: 阿难言:...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

【佛教词典】真亭

禅宗所用丧具之一。丛林中,德高之老僧亡故后,悬挂其...

【佛教词典】明相

(杂语)明者,天空始呈白色之时也。待此明相现,得食...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

如何消除贪爱心

问: 弟子承认不净观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当下立...

【推荐】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

老祖父的碗

有一位大企业家,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开创了一片天地,...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消除脂肪的十种食物

1.紫菜: 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1及B2,最重要的就...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