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净界法师  2024/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成唯识论》解释第八识的功能叫做藏,它能摄持二件事:

第一个摄持『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指种子──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种子、恶业种子、有漏种子、无漏种子,通通都被保存在第八识。

第二个摄持『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报,也是第八识所摄持。因为有第八识的执持,因此而有诸趣以及涅盘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一切杂染的因果──六趣的果报跟清净的涅盘,都必须要有第八识,假设没有第八识,业力就没得保存。因前六识是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你要第六意识保存业力,要是它不起现行,这些种子就丢掉了。而第七意识虽然恒常相续,但第七意识也不保存种子,它只做思量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识异熟、摄藏的功能,才能保存我们所有的业力、也能保存我们戒定慧的功德,而创造出染净的因果来,这样才能够建立因果的相续。

阿赖耶识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本体,它执持业力、又变现果报,那么它的形相到底是断灭呢?还是常住呢?『非断非常,以恒转故』。它既不是断灭、也不是常住。为什么?因为它有二个功能︰一个是恒,一个是转。『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什么是恒呢?就是第八识无始劫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第八识的相貌一类相续,它是无记的,不起善也不起恶,而且恒常起现行,没有休息的时候。

『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这是总相,以下分成二类:首先看它的果报,它能够『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个果报的根本,这些果报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变现的。其次,『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它的体性很坚固,因为它能够把种子保存下来,使令不失。简单说这个恒,从果报来说,它能够保存一期的果报;从因地来说,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使令不失。所以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它不断灭。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第八识,它还有一个转的功能,所谓『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它不断的受熏,因为前七转识从来没有闲住啊,一直在造业,那些业的功能一直在熏第八识,那么第八识它是受熏的,所以这时候念念之间,刹那刹那生灭;有时候善的功能增加、有时候恶的功能增加,看我们精进或者懈怠,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说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

就从果报来说:『因灭果生,非常一故』,第八识执持一期的果报,就一期的生命来说,它能够使令它不失不亡。好比我现在打了一个佛七,七天之内积集很多信愿持名、清净无漏的功德,但是我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把这个果报给摄持住了。你过去曾经造作五戒十善,这个业力还在、还没有消失掉,所以不能马上到极乐世界去。虽然它能够摄持这一期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还是会变化,等这一期的果报生命结束之后,它又换另外一个果报,就是因灭果生。这是从一期的生命来说,它是变化的。

其次,从刹那来说:其实我们的身心果报,从微细来说,刹那刹那的变化,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其实你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前一刹那的你,当你讲完这句话,不管是内心的分别、外在的四大,都已经不是刚刚那个果报了。就像我们看电影,影片的速度很快,一片一片过去,看起来好像相续,其实它是一个接一个。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刹那刹那变化,因为业力也是刹那刹那变化;有时候身体情况非常好,因为这时候善的力量强;有时候恶了,身体情况不太好;有时候心情好、有时候心情不好。

为什么呢?「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因为我们所摄持的种子,也是各式各样,有善业的种子、有恶业的种子,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有,所以它会转变,这是约果报来说。从因地来说:『可为转识熏成种故』,业力种子也是不断的变化,你要是精进用功,第八识的善种子就加强;要是懈怠放逸,第八识恶的种子就增长。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第八识的功能,这个恒表示它不断灭,不管是保存果报、保存业种子,它永远不会使令它失掉。『转表非常』,但是虽然不断灭,也不是常住。举一个譬喻说: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那么生命的因果法则,法尔如是,不是上帝创造,本来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宇宙生命的真相──不常又不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

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万...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

好色纵欲就是自杀,不但害己也害人

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

【佛教词典】观三时门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因与有因法,前时后时一时生,...

【佛教词典】莲华戒

梵名 Kamala?īla。八世纪顷,印度中观派之学僧。生卒...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为道当行坦途

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

修行最怕错用心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

除夕撞钟为何要敲108响

辞旧迎新,年年岁岁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内外都会听...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圣严法师《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问: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一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