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2016/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诸位比丘开示:“女子有五种贪爱,是哪五种呢?第一,想要出生在豪贵之家;第二,希望能够嫁入富贵之门;第三,希望能够使唤自己的丈夫,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第四,希望有众多儿子;第五,希望在家中事事皆能顺从己意、独立作主。比丘!这就是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同样是欲求,诸位比丘!应当透过对五种善法的乐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进,是哪五种呢?持守禁戒、博学多闻、成就正定、智慧通达,以及成就智慧解脱。因此,比丘们!应当生起对此五件事之善法欲,精勤修习,以成就道果。”

此时,世尊便以偈颂再次宣说:

“我生豪族种,亦适富贵家,

能役使夫主,非福不克获。

使我饶儿息,香华自严饰,

虽有此想念,非福不克获。

信戒而成就,三昧不移动,

智慧亦成就,懈怠而不克。

寻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渊,

愿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克。”

“因此,诸位比丘!应当勤求种种善巧方便,修习善法,除去不善法,在道业上渐修前行,有所增益,无有退悔之心。诸位比丘!应当如是学习。”

此时,比丘们听闻佛陀宣说之理,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五)》

省思:

生命中的顺逆境界,皆离不开因缘果报之理,众生因为心念、欲求不同,所感召的业果千差万别。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修行之人应当立定志向,对善法生起乐于修习之心,“先以善舍恶,后以舍舍善”,藉由断恶修善去除我执,福慧双修,如是专注精进、无有懈废,当这念心垢去明存,即能破惑显真,解脱烦恼而成就道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古人论富贵贫贱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

悭与舍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

在欲望面前,人的智商会降低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

【佛教词典】慈无量

【慈无量】 p1265 显扬四卷一页云:一、慈无量。谓慈心...

【佛教词典】善知加行

【善知加行】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云何善知加...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你能如理作意,烦恼就能不动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

圣严法师:造口业

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

无言胜有言

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大安法师2024年正月初三开示|一念与十界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彻悟禅师语录》...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