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四

 杂广解脱义 释一等四执义

四相品之第四

又解脱者名曰甚深(至)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明骏桉。前已广上八味竟也。此下更举别义。是二乘所不能入者也。此总叹甚深不可见也。

又解脱者名无舍宅(至)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明骏桉。杂举众德。随所乐入而解释也。

又解脱者名断一切(至)无漏善法断塞诸道。

桉。僧宗曰。断邪见诸道也。

所谓若我无我非我非无我。

桉。僧宗曰。我者常见。无我者断见也。非我非无我者。此第四家计也。阙第三家。第三家云。亦我则不同第一家。亦非我复不同第二家。所言不同者。谓不全同。乃片同耳。今第四家。复异第三家也。言非我者。不同第三家斥我也。言非无我者。不同第三家斥无我也。虽有此言。及其捡覈。亦不得异第三家之也。

唯断取着不断我见(至)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桉。僧宗曰。生死非我横生我心。此是取着应断也。佛性是理。不断此也。

又解脱者名不空空。

桉。僧亮曰。常乐我净是一实。又解脱众苦是二实。故名不空空。

空空者名无所有(至)实无解脱故名空空。

桉。僧亮曰。尼揵所计解脱。无常乐我净一空。又非解脱二空也。名无所有者。体是无常。又非解脱。无所有者也。

真解脱者则不如是(至)而复无有水酒等实。

桉。僧宗曰。水酒瓶者。为不空空譬也。乃可无水而器不空。明涅槃乃空无生死耳。而常果不空也。

解脱亦尔不可说色(至)谁受是常乐我净者。

桉。僧宗曰。垂形六道处。处见色也。

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至)如来即是涅槃。

桉。僧亮曰。本未释之。贪是结本。相名贪境也。贪与所贪。系缚三有。一切烦恼。由之而起。故生死之数。因果无穷。永断贪故。次第而灭。一切解脱。

一切众生怖畏生死(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桉。僧亮曰。上广说解脱。令人归也。法相有三。何者。法相常定。贵其先觉。先觉者归佛也。所觉者。妙归法也。非法不得名觉也。小觉诸法非我。假用境智合用。生死可除。识其合用归僧也。归说行始。此明其终。终得尽苦。名解脱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非是声闻缘觉所知。

桉。僧亮曰。涅槃一法具二也。二言俱在当也。佛法僧常者。常即涅槃。常名是一。而三事即涅槃。僧宗曰。如三归之异者。当知涅槃。似不一体。欲令如来释会三归。所以体一而义异之旨也。佛以众生畏生死故。为说三名。非所以别体也。有法名一义异者。此更开释所以得有施三名之竟也。夫施设名义。自有多涂。如佛法僧常。是名一而三义是异。佛以觉为义也。法名不觉者。法以轨为义。非觉义也。涅槃名解脱者。即是无累。彼自有释义也。今解脱者。是翻彼义释也。虚空名非善者非善。非恶也。此证名义俱异者矣。我昔告彼提者。引证三归名义不应一也。就别体法僧。则体义俱异。今就佛上。则其体虽一。逐义为三。不可以体一故。使义不得三也。谓义有三。欲令体亦别也。说一为三者。随方设化。说法不同。三归亦尔也。

迦叶复言如佛所说(至)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桉。僧亮曰。生灭聚积名身也。分别苦乐名智也。涅槃无此。故名舍也。谁受安乐者。上说种种乐。明非受乐。故发问也。身得安乐者。有食有身。有识分别。名为苦也。无食无身。不生分别。名为乐也。无受乐者。无受理圆。不可以方事喻也。此中诸譬。皆是少分耳。僧宗曰。食已闷者。行地之时。贪嗜五欲。譬之于食。为惑所蔽。如心闷也。出外欲吐者。标心离苦义言出耳。欲除烦恼。吐已还者。修道断结。功登果就。俯入生死。譬如还也。同伴问者。如迦叶今所问也。若言差者。如来解释果地之妙极也。显别昔曰舍身舍智。言虚不实也。

迦叶复言不生不灭(至)如来之性即是解脱。

桉。慧朗曰。迦叶因释解脱。有此句也。故以为难。请重释也。

佛告迦叶善男子是事不然(至)不可以譬乌鹊之音。

桉。僧亮曰。以鸟譬鸟。以声譬声。遍取同鸟。不得相比也。分取可譬佛声也。

尔时佛赞迦叶善哉善哉(至)知诸法性皆亦如是。

桉。僧亮曰。以是因缘者。少分因缘也。无能匹者。非遍喻也。为喻者少分也。

迦叶复言云何如来(至)成就满故名大般涅槃。

桉。僧亮曰。凡圣不可相譬。若分取可借凡以明圣也。虽不具足者。逆罪有二种。一者但以心重。为不具足。二者以心重事重。为具足。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当作如是护持正法。

桉。智秀曰。迦叶领旨。佛赞述也。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四

 

上篇:大般涅槃经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唐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以。...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释元晓选 将申两卷经旨。略开四门分...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 昔者圭峯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

赞阿弥陀佛偈

赞阿弥陀佛偈 昙鸾法师作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

差摩婆帝授记经

差摩婆帝授记经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

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佛说文陀竭王经

佛说文陀竭王经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祇多蜜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已经明心见性,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

三种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

宗门下言心意识,就是心知起念、分别一切

根、尘、识俱遣,心、意、识全忘;十方坐断,不通圣、...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