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二

 阿阇世王六臣说邪见事 耆婆慰喻阿阇世王事

梵行品之第七

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至)父王无辜横加逆害。

桉。僧亮曰。列在品末者。有四意。证经多义。一证慈等怨亲。二证慈有益。三拔五逆重罪。四明若信因果。生重惭愧。发露悔过。加阇世者。为可拔。不如是者。不可救也。此先明造罪之缘起。内具十恶。不见未来。外党凶人。遂兴重逆。昙济曰。有六意。一明慈有有益。二明怨亲等。三明外净众生。四明能除。五明悔过。六明应近善友也。僧宗曰。此下有二意。一者犹是叹经。二者证成梵行有益也。敬遗记曰。有五意。一叹经。第二内臣劝诣佛。第三空中声告劝随耆婆。第四明佛慈无偏。第五明除罪也。又一解云。第一外臣劝以邪师。二证梵行。三示为慈有改悔之方。四示有真知识。五明其父教中是声闻也。此下五段。第一明外臣劝也。宝亮曰。此是梵行品中。大段之第四。证经力用。能除重罪也。有五意。第一上来虽明经有大力。能除重罪。未见其事。今出阇世。亲是其人。以经力故。罪得除也。第二既明四无量心是实益。若不出其相。则何以为验。今故教月受三昧。先除王身之疮。近表慈悲之实也。第三欲明如来一化之中。普为人天作善知识。具足入道之因缘也。显六师为恶友。耆婆为善知。第四示人忏悔之法则。若当有罪。能如阇世者。必灭矣。第五远证三乘慈等也。次第教云。声闻无有慈悲。济拔于物。而频婆娑罗。亲是须陀洹人。能舍重怨。空中有劝也。智秀曰。品中之第五大段。证慈悲有实益义也。文有四别。第一出内有恶因。外随恶缘造恶。第二耆婆为善友。劝其诣佛。第三其父劝也。第四佛自放光。接化之也。

因害父已心生悔热(至)有能治者无有是处。

桉。僧亮曰。次明信有悔。

时有大臣名曰月称(至)灭除我罪我当归依。

桉。僧亮曰。彼国之俗。慰喻之偈。是以人人说之。以晓王意也。富兰那者名也。姓迦叶。其人起断灭之见。故云生法如是也。僧宗曰。此大邪见。谛无因果也。

复有一臣名曰藏德(至)除灭我罪我当归依。

桉。僧亮曰。末伽梨是其字。拘舍离是母字。其人起断常见也。谓七分是常。无善恶是断也。伊师迦草。外皮软脆。内干坚实。譬七法无害者及死者也。七分一一非人。性异不可合为一。故无害者也。若治国法杀。无罪者治。国有刑杀之罪罪。自招死非。杀者罪。法名无法者。答王所言无辜咎也。先王虽无狂滥之罪。不无刑杀之咎。有余报者。有过去罪也。僧宗曰。第二邪见外道。立常见也。

复有一臣名曰实得(至)能除我罪我当归依。

桉。僧亮曰。删阇耶是字。毗罗胝是其母字。其人起见云。一切苦乐。因在过去。而现在无因。未来无果。现在持戒。遮苦果不起。名为解脱。僧宗曰。第三邪见。计一切苦乐。皆过去造也。

复有一臣名悉知义(至)除灭我罪我当归依。

桉。僧亮曰。阿耆多翅舍其字也。钦婆罗衣也。着麁衣苦行。其人起见。谓苦乐之因。亦在过去。若现受苦事。自得解脱。是故种种受苦。投渊赴火五热炙身等也。僧宗曰。此人执断见也。

复有大臣名曰吉德(至)能灭我罪我当归依。

桉。僧亮曰。迦罗鸠驮其字也。迦栴延其姓也。其人谓。一切万物。自在天作。心无惭愧。自在天喜。不入地狱也。僧宗曰。第五此是二十五谛家计也。

复有一臣名无所畏(至)能除我罪我当归依。

桉。僧亮曰。尼犍其字也。若提其母字也。谓因亦过去受生死。迳八万劫苦尽。亦无善恶行道断苦。故言无阿罗汉修道等也。僧宗曰。第六此人计有自然解脱也。宝亮曰。自初至此。别恶友之辞。自下耆婆以去。明善知识事。

尔时大医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

桉。僧亮曰。向来大臣。并不见因果。言居王位自在得杀。不应愁苦。不进其师也。今耆婆见有因果。已既有罪。理应愁苦。不得安眠。是故问。

王以偈答若有能永断(至)盗者未获财不得安隐眠。

桉。僧亮曰。初四偈说佛也。次五偈半。说菩萨也。次二偈。一谓佛。一谓菩萨也。次三偈说有罪故。不得安眠也。次三偈广说不安眠事也。智秀曰。偈以下凡有四意。初九行半。出得眠也。第二有两行。出得眠人。第三六行。出不得眠法。第四长行自中也。

耆婆我今病重于正法王(至)演说法药除我病苦。

桉。僧亮曰。先自说不治之病。不得忧也。后知病起由心。非草石所疗。自非法王。无可治也。

耆婆答言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

桉。僧亮曰。庆王病轻也。王知父母恩重有惭愧故。心生重悔。露向人惧地狱苦。信有因果。具此五善。王病易治。莫怀怖畏。下一一引佛语证也。僧宗曰。此下有七番说法也。宝亮曰。此下有八番说法也。智秀曰。此下有六番说法也。至处更叙也。

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至)善哉大王具有惭愧。

桉。僧亮曰。证惭愧也。宝亮曰。第一明具惭愧故。罪可除也。

大王且听臣闻佛说(至)罪则除灭清净如本。

桉。僧亮曰。证悔过也。

大王富有二种一者象马(至)多作诸恶不如一善。

桉。僧亮曰。善从理生。有根力强。恶横故无根。则力弱也。上直提佛语。今以理释也。

臣闻佛说修一善心(至)何以故破大恶故。

桉。僧亮曰。所说证善力强也。

大王如佛所说覆藏者漏(至)说有智者不覆藏罪。

桉。僧亮曰。第二明王虽作重罪。能坏发露。罪可灭也。

善哉大王能信因果(至)云何而言不可救疗。

桉。僧亮曰。证发露则罪灭也。宝亮曰。第三明王信心不断故可治也。智秀曰。上来至此。第一既非阐提。而有惭愧。罪可灭。

如王所言无能治者(至)在拘尸城娑罗双树间。

桉。僧宗曰。第二说有师故罪可治也。宝亮曰。第四示王医所也。智秀曰。第二明现在既有大师在此。云何言无耶。

广为无量阿僧祇等(至)所有重罪即当消灭。

桉。僧亮曰。示王医所也。所以须具说者。六师皆言其师一切智。故须本末述之。僧宗曰。第三明此师说法药。故罪可治也。宝亮曰。第五耆婆为王。说二谛除罪之法药也。智秀曰。第二句举善。今列法药也。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四十二

 

上篇:大般涅槃经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胜鬘宝窟

凋胜鬘宝窟叙 原夫。所谓一乘之大车者。则是法王之宝...

佛说阿弥陀经疏

佛说阿弥陀经疏 唐海东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将释此经,三...

观音义疏

观音义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此文既别...

弥勒上生经宗要

弥勒上生经宗要 释元晓撰 将说此经。十门分别。初述大...

持心梵天经

持心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一名庄严佛法诸义,又名佛说等...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序 释道安撰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

虚堂和尚语录

虚堂和尚语录卷第一 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 参学...

【注音版】大品善生经

大品善生经...

佛说无上依经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校量功德品第一...

【注音版】佛说逝童子经

佛说逝童子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宋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预知时至的人能带我一起往生吗

问: 法师讲经当中,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将...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七天报恩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欢迎大家来道场白华庵听法,...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如何消除贪爱心

问: 弟子承认不净观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当下立...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寻宝

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