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六

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法运通塞志卷第十七之三

晋(都洛阳)

武帝(司马炎受魏禅)

泰始二年。侍中荀勗于洛阳造金像佛菩萨十二身放大光明。都人竞集瞻礼。

四年。沙门竺法崇。至湘州麓山。庙神请授净戒。舍庙为寺。

○荆州都督羊祜。日供给武当山寺。有问其故。祜曰。前身多有诸过。赖造此寺故获中济。所以供养之情偏重于此。

述曰。晋书言。羊祜识前身是李氏儿。能取所弄金环。今此言前身造此寺者。盖前身之前身也。世间罪福果报不差。可不知鉴。祜能知前身者。佛教谓之宿命通。祜盖学佛有得现身世间者。

太康二年。并州刘萨诃业弋猎。暴卒。两人报向西北行。至地狱见金色圣人。左右言。是观音大士。谓诃曰。汝罪应入地狱。可往洛阳临淄建邺鄮阴成都五处有阿育王塔处顶礼忏悔。又吴中二石像。阿育王使鬼神所造。能往礼拜不堕地狱。又云。凡为亡人设福。七月望日沙门受夏。此时设供弥胜。若制供养物具须器。单标题言。为某人奉上三宝。福施弥多。沙门白衣见罪宿过能自发露。不失事条勤诚忏悔罪即消灭。如耻于众前陈列。可对像处默自记说。不失事者罪亦除灭。若有遗漏非故隐蔽受报犹轻。若善人诵经。其地皆为金刚。但肉眼人所不能见(僧传所载极多此不备录)既苏。乃出家名慧达。至会稽山泽处处寻求。及鄮县乌石山夜闻地下钟声。越三日有梵僧七人行道空中地涌方坛。因斲土求之得舍利宝塔。六僧腾空而没。一僧化为乌石。因以名山。塔色如青石。高一尺四寸。广七寸。四角挺然五层露盘。中悬宝磬安佛舍利。既而其塔飞至一山。凡三止其处。达乃即其地建精舍以奉塔(今四明育王寺上下塔。及舍利殿三处是)。

二年。西竺沙门娄至。来广州译十二游经。

七年。月氏沙门竺法护。来长安青门译正法华经及涅槃宝藏经等二百十部(月氏音支)。

九年。洛阳大疫。西竺沙门呵罗竭。持咒法加水以治之。所遇者皆差(楚[仁-二+解]反愈也)。

惠帝(衷武帝次子)

元康元年。巴陵显安寺生异木。西天僧见曰。此佛娑罗树也。于阗沙门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即朱士行寄归本也。

永康元年。会稽诸葛氏钱自井出。乃舍宅为灵宝寺(今大度寺)○永康中。沙门义兴庐于山上。有童子来给薪水。久而辞去曰。吾太白一辰。上帝遣侍左右。言讫不见(今四明天童山是)。

永宁元年。扶南国王遣使。同西竺沙门那伽仙。进缕金龙座佛象牙塔○西天沙门竺叔兰。白法祖。支法度。法立。法炬。共译经百六十五部。炬译有金贡太山赎罪经。

永兴元年。西竺沙门祇域至洛阳。指沙门竺法渊曰。此菩萨羊中来。见竺法兴曰。此菩萨天中来。又云。比丘衣服华丽大违戒律。望帝所宫阙曰。大略似忉利天。疲民之力不亦侈乎。未几洛阳乱。

怀帝(炽武帝二十五子)

永嘉四年。西竺沙门佛图澄至洛阳。时石勒屯兵葛陂。沙门多遇害。召澄试术。咒钵水生青莲华。由是神敬。及与刘曜战以访澄。澄曰。塔铃音云。秀支替戾刚僕谷秃劬当。秀支军也。替戾刚出也。僕谷刘曜胡位也。秃劬当捉也。此皆羯语。言军出捉得刘曜也(刘曜号前赵。僭称帝于长安。秀支替戾刚等。北俗胡语也。羯居谒反。北狄皆犬羊之种故谓羯。羯羖羊也。佛图澄梵语四果圣人也)又取麻油燕脂涂掌。以示童子。见一人乘马朱丝缚肋。澄曰。此刘曜也。遂出战。果生禽曜。勒遂即王位。国号赵。勒爱子斌暴卒。叹曰。吾闻扁鹊起号太子。乃令告。澄取杨枝咒水洒之遂苏。勒殂弟季龙立。倾心事澄。每乘舆升殿。唱大和上。至晋兵入淮。季龙怒曰。吾奉佛反致寇。佛无神矣。澄曰。王前身为商。经罽宾僧寺设会。有六应真。吾其一也。时圣者记曰。此檀越报尽当王晋地。今为天子。岂非奉佛而致。边疆侵扰。有国之常。何为兴怨谤乎。季龙乃悔谢。澄将去入辞曰。国家存心佛理。而布政苛勐。致国祚不延也。即安坐而逝。后有沙门自雍州还。见澄入关。季龙发冡视唯块石焉。季龙恶之曰。石吾姓也。葬吾而去。其能久乎。未几果亡(斌纡伦反。扁补典反。名医卢人。罽宾西土国名。应真者阿罗汉。应得真道也。音膺。雍于用反)。

六年。武邑太守卢歆。请道安法师于郡讲经。倾城人士来听。赞叹諠席○西域优婆塞聂道真。译十住经等五十四部。

愍帝(讳邺武帝之孙)

建兴元年。吴县居士朱膺。于松江渎口见二石像浮江而至。背有铭曰。维卫佛迦叶佛。遂迎至通玄寺。后八年渔者得青石钵二于江上。归以盛荤。俄见佛像在钵际。识者谓前二像钵。遂送寺中。

元帝(讳睿宣帝曾孙迁都建康)

太兴元年。诏沙门竺潜入内殿讲经。以方外重德令着屐登殿。

永昌元年。西竺沙门吉友至建康。丞相王导见之曰。我辈人也。一时名公皆造门结友。每见王导解带自若。尚书令卞壼至(壼音阃)则正容肃然。有问其故。对曰。王公风道期人。卞令轨度格物。吾正当以此处之耳。廷尉桓彝欲为友作目。友曰。吉友可谓卓朗。彝绝叹服。以谓尽品目之极。友善持咒所向多验。时号高座法师。译灌顶经等三部。

明帝(讳绍元帝之子)

太宁元年。帝手御丹青。图释迦佛于大内乐贤堂。又往兴皇寺。集义学沙门百员讲论佛道○三年。渔人见海上有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造。后商人于海东获一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焉。陶侃刺广州。得其像以送寒溪寺。主者僧珍尝往夏口。梦寺火。而此像屋独有神护。珍驰还寺果焚。唯像屋存焉。侃移督江州。遣舟迎之。至江上溺(乃历反没也)水中不可获。

成帝(讳衍明帝之子)

咸和元年。西天沙门竺慧理。至钱塘武林山。惊曰。中天竺灵鹫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因名天竺山飞来峯。建寺曰灵隐。仙翁葛洪书额(寰宇记。此山名稽宿。以许由隐居于此故。易名灵隐)。

三年。苏峻为乱焚烧宫室。独乐贤堂明帝所画释迦像不坏。帝勅着作製颂。以彰圣德。

四年。丹杨尹高悝(音恢)旦行张侯桥。望浦中五色光。遣握之得金像。而无光趺。迎置长干寺(在建康城外。长干者长垄也。书云。包括干越。言越地多长垄也)后一年临海郡人。网得铜华趺。上有梵书云。阿育王第四女造。勅置长干像。又四十年。合浦人采珠海中得金光。勅安像上。宛然如故。

五年。许询以会稽永兴新居为崇化寺。建塔四层。物产既罄。犹乏相轮。一朝风雨轮盘自备。当时访知剡县飞来○诏会稽宝山法义法师。入禁中传授五戒。

咸康元年沙门支道林译方等法华经。

二年。尚书令李邈。舍句容宅为灵曜寺。

六年。右将军王羲之。为西天达摩多罗于庐山建归宗寺○庾氷辅政。议沙门尽敬王者。尚书令何充等。议曰。武皇以盛明革命。明帝以聪圣玄览。岂此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耳。疏三上。氷议遂寝○沙门白法祖与道士王符议论。符屡屈。乃伪作老子化胡经。后法祖亡。有李通者。暴死。见祖法师在冥府为阎王讲楞严三昧经云。讲竟应往忉利天讲经。又见道士王符身被杻械。求祖法师忏悔。阎王诃之曰。汝造言谤佛。待世间伪经尽毁。汝罪方脱(补注云。其文本一卷。其徒增为十一卷。第一卷说化罽宾胡王。第二卷俱萨罗国降伏外道。第三卷化维卫胡王。第四卷化罽宾王兄弟七人。第五卷化胡王。经十二年。皆偷窃佛语。妄自安置)。

康帝(讳岳成帝之弟)

建元元年。中书令何充。舍宅为建福寺。以居比丘尼。有尼净检。于本法得戒。一旦有天女乘光下庭中。忻然携手揖别。弟子蹑光上升。充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阬裕戏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充问其故。裕曰。我图数千户郡。尚未得卿图作佛。不亦大乎。时郄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曰。二郄谄于道。二何佞于佛。

穆帝(讳[日*冉]康帝之子)

升平元年。敦煌沙门单道开至建康。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行七百里。后入罗浮山石室坐亡。

五年。上有疾召高僧法开视脉。知不起不肯进药。后怒囚之。俄有崩获免。或问曰。高明刚简。何以医术经怀。师曰。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疾。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病。自利利人不亦可乎。孙绰曰。才辨纵横。以数术通大教。其开公乎。

哀帝(讳丕成帝之子)

兴宁元年。诏以瓦官窑地赐沙门慧力建瓦官寺。时朝贤注疏者不过十万(一百贯也)顾长康素贫注钱百万。人皆笑之。一日于殿壁画维摩像。将点眸子曰。第一日开见者责施十万。第二日开见者五万。第三日开见者。任例责施。及开户光明照寺。施者填塞。果得钱百万。

二年。诏法师竺潜讲般若于禁中。后辞还剡山。诏支遁相继讲法。一时名士与结方外之友。刘系谈庄子。以适性为逍遥。遁曰。桀跖以残虐为性。岂亦逍遥乎。王濛极思作数百语。遁曰。与君别久。而所见不长何耶。郄超问谢安曰。遁谈何如稽中散。安曰。稽尽力道才得半耳。遁尝寓书于潜。求买沃洲山小岭。潜曰。欲来便给。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废帝(讳奕哀帝之弟)

太和二年。支遁表求还山。诏建沃洲寺以居之。遁每讲多会宗遗文。为守文者所陋。谢安闻而叹曰。此九方歅之相马略玄黄而取神骏也。尝讲维摩于山阴。处士许询为都讲。询发一问。众谓遁不能通。遁通一议。众谓询无以难。

三年。洛阳东寺尼道馨。为众说法华维摩。听者如市。

简文帝(讳昱成帝幼子)

咸安元年。有乌来巢太极殿。帝召曲安远筮之曰。西南有女人师能除此怪。时尼道容住历阳乌江寺。召至都。以华置席下验凡圣。容所坐华不萎。谓帝曰。陞下当奉行八关斋戒。自然消弭灾怪。帝如言行之。群乌运巢而去。勅建新林寺以居之○沙门竺法旷。入京师行斋忏禳祅星。既而星没。

二年。勅长干寺造三级塔。毕功之日光照栏宇○帝尝幸瓦官寺。听竺法汰讲放光般若。每读佛经。以为陶鍊神明则圣人可至。

孝武帝(讳曜简文帝第三子)

宁康元年。大司马桓温卒。初温在姑孰。有异尼来见因求浴。温窃窥之。见尼裸身以刀破腹断两足。出谓温曰。卿若作天子亦当如是。温每有异志。故尼见戒。及简文崩讽朝廷加九锡。谢安王坦之。闻温病笃密缓其事。文未成而死。其后子玄迁安帝而自立。为义兵见杀。

述曰。桓彝守宣城死于苏畯之难。忠矣。子温握兵以窥朝廷。乱矣。温子玄藉父之资终为僭逆。身死家亡。贼矣。后世修史置彝列传温玄四夷传。辱先世为多矣。玄南面八十日。其迹似王莾。而不能久世为权臣。而卒自陷于乱贼。其可为后世戒。

王坦之为中书令。与沙门竺法汰甚厚。每共论幽冥报应。要先死者报其事。后师来云。贫道已死罪福不虚。唯当勤修道德以升济神明耳。言讫不见。道安法师于襄阳檀溪寺建浮图铜像(梵语浮图。又窣堵波。又塔婆。此云高显处)能自起行至方山。光明烛天倾都瞻拜。高士习凿齿诣安自称四海习凿齿。安答曰。弥天释道安。时以为名对。上闻安名。诏曰。法师以道德照临天人。宜日食王公禄。所司以时奉给。

二年。竺潜法师亡。诏曰。潜法师捐宰相之荣。袭缁衣之行。方赖宣道以济苍生。奄从迁谢用痛于怀。可赐钱五十万助建茔塔。

太元元年。西天沙门涉公至长安。秦主符坚尊奉之。常咒龙致雨以济时旱。国人赖之○慧永法师。至庐山居西林香谷。浔阳刺史陶范。舍所居以为寺。

四年。秦人攻拔襄阳。获道安习凿齿。送往长安。秦主符坚喜曰。晋正吴会利在二陆。今破襄阳获士裁一人半。坚出东苑命安同载。僕射权翼谏曰。道安毁形不可参乘。坚怒曰。安公道德所尊。乃令翼扶安登辇。安入关沙门皆随师姓。安曰。师莫如佛。应沙门宜以释为姓。及增一阿含经至有云四河入海无复异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蓝田得古鼎腹有篆文。朝无识之者。以问安。安曰。鲁襄公所铸也。秦主勅二馆学士有所疑。皆以问安。国人为之语曰。学不师安义不禁难。安貌锐而姿黑喜谈论。故谚曰。漆道人惊四隣。左臂有肉。方寸隆起如印。世号印手菩萨。

六年。帝于内殿立精舍。奉佛召沙门名德者居中行道○慧远法师(安公门人)自襄阳至庐山立龙泉精舍。初师至山。梦神告曰。此山足可栖神。愿毋他往。夕大雨雷电。见林壑广开素沙布地。楩楠文梓纵横充斥。九江刺史桓伊。乃为建寺曰东林。殿曰神运。师于江上祷请。陶侃文殊像忽浮出水。乃迎置殿。造重阁以奉安之○沙门法正译千佛名经等百十一部。

十六年。罽宾沙门众至江左(凡水自西而东。即以东为面。西为背。北为左手。南为右手。则江南当称江右可也。自古误称江左者。不知背面左右之义也。今称浙西为浙右者。同坐此误。此说得之儒宗先生云)译三法度经等三部。

十九年。江陵城北有五色光。沙门昙翼得金像于土中。光相有梵书云。阿育王造。乃迎置长沙寺(智者发愿于长沙佛像前。即此像。此寺按天人感通传。长沙寺在荆州北岸。别传注指为潭州者误)。

二十年。荆州牧桓冲。命昙翼法师。渡江造东西二寺。自晋宋齐梁陈氏常及万僧。隋初名僧三千五百。当途讲说者五十三人。别院大小十所。般舟方等二院夏别千人。寺屋各及万间○处士戴逵欲造丈六无量寿佛像。以古製朴拙。乃密采众说。积思三年。刻凋方就。迎置山阴灵宝寺。郄超见而作礼。方撮香在手。忽勃然烟上极目云表。众皆叹其神感○罽宾国沙门僧伽跋澄来长安。译杂毗昙婆沙论○龟兹国(音丘慈)沙门鸠摩罗什。至长安。秦主姚兴。馆于逍遥园译大品般若经。

安帝(讳德宗武帝子)

隆安二年。长安沙门法显往天竺求经○桓玄辅政劝上沙汰僧尼。诏曰。有能伸述经牒演说义理律行修正者。并听依所习。余悉令罢道。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远法师以书力辨。事遂寝。

五年。秦罗什法师于逍遥园译妙法莲华经。秦主于草堂寺与三千僧。手执旧经重加参定。勅僧[契-大+石](音略)等谘受什旨。以僧尼多滥。令僧[契-大+石]为国僧正。秩同侍中给车舆吏力。法钦为僧录。僧迁为悦众班秩有差(楚宜反。不齐等也。世人多作初加反者误)各给亲信白从三十人(谓白身从人非籍刺军兵)○戴顒逵之子。才巧如其父。江夷尝託顒造观音像。积年未成。夜梦人曰。江夷于观音无缘。可改为弥勒。顒即驰报。而夷书已至。俱于此夕感梦。及改造弥勒。触手成妙(其像在会稽龙华寺)。

元兴元年。秦罗什法师。自弘始四年以来。译遗教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成实论等九十八部。秦国译经沙门佛驮耶舍。功德华。无垢眼。法称。法海。童觉。竺佛念。众现。法喜。众天。十师译经二十三部。

二年。桓玄欲重申庾氷之议。令沙门尽敬王者。远法师致书云。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尘外之容。不应致敬王者。玄得书即下令不行。师复着沙门不敬王者论。以警当世(论见庐山集。敬者拜也。不敬者不拜也重音虫。再也)○西竺昙摩流支至秦与什法师同译十诵律○初东土未有涅槃常住之说。但云寿命长远。远法师曰。佛是至极。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岂有穷哉。乃着法性论。其要有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后罗什见论叹曰。晋人未见经闇与理会。师闻罗什入关。通书申好。什答书并偈。秦安城侯姚嵩。寄罗什新译智论。祈师为序。师以文广钞二十卷。而别序之○罗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道生者初入庐山莲社。后至长安从罗什。见法显译泥洹经云(六卷者)除一阐提皆有佛性。师曰。阿阐提人(此云信不具也)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此经来未尽耳。乃唱阐提之人皆当成佛。众以为邪说背经。于律当摈。生对众誓曰。若所说契合佛心愿舍报日踞师子座。于是束身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后还庐山。闻昙无谶重译涅槃至圣行品果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尉喜不胜。尝谓圣教东流译人重阻。多滞权文鲜通圆义。于是检阅真俗精练空有。乃着善不受报论。顿悟成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并笼罩旧说妙有渊旨。守文之徒嫌嫉竞起。一日升座说法。俄见麈尾堕地。隐儿而化○僧肇初见什。什曰。法中龙象也。着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涅槃无名论(总名肇轮)什曰。吾解不谢子文。当相揖也(天台宗谓什肇多附通义)○道融从罗什。久之师子国婆罗门驮其书。至关中乞辨论。什令融当之。融先阅外道经书。使人录其目。秦主大集以能博观为夸。融数其书。并秦地经史十倍之。乘胜嘲曰。卿乃未闻大秦有博学者乎。婆罗门愧服。再拜而去○僧睿初游外历诸国。后入庐山远师社来京师止乌衣寺讲说。久之入关中从罗什。风神明澈见者畏敬。秦主因朝会指师。谓姚嵩曰。四海僧望也。

义熙二年。师子国献白玉佛像。高四尺二寸○远法师所居东林。流泉匝寺下入于溪。师每送客过此。有虎号鸣因号虎溪。后送客未甞过。独陶潜道土陆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虎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罽宾。沙门佛陀耶舍(此云觉明)至凉州。诵出四分律。与竺佛念同译。

四年。远法师以江东经卷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乃令弟子支法领等往天竺。寻访获梵本于于阗遇佛陀跋陀罗。乃要与东还。

六年。初刘程之入庐山。依远法师念佛。师曰。官禄巍巍何以不为。程之曰。君臣相疑。吾何以为。居山十五年。专志念佛。是年八月见阿弥陀佛放光摩顶。即对像焚香。祝曰。我以释迦遗教知有西方净土。愿持此香先当上奉释迦世尊。次用供养阿弥陀佛。愿赐摄取。第三奉供妙法莲华经。所以得生由持此经。言已卧床西向而逝。程之有隐德。谢安刘裕相推荐甚。力辞不屈。乃旌之曰遗民○周续之。幼通五经五纬。时号十经童子。公卿交辟无所就。入庐山预远公社。布衣蔬食终身不娶。世称通隐○雷次宗。入庐山莲社。立馆东林之侧。及远公亡。与子姪书曰。吾託业庐山。事释和上二十年。渊匠既倾良朋亦丧。及今未耄。尚可厉志成四归之津梁。自今以往勿以家务相闻。

七年。初沙门法显西游经三十余国。至中天竺登阇崛山。见老僧揖之不顾。有年少来问之。对曰。大迦叶尊者也。追之不复见。显以经像附商人至师子国。泛南海达青州而还至扬都。译大般泥洹经五部(大藏有显法师传)。

述曰。此土沙门西游者始于朱士行。而唯及于西域于阗。实葱河之东境耳。至显师则西踰葱岭远届五天。复能取道南海东还晋地。求法之勤以此师为始也。

八年。罽宾国佛驮耶舍。至庐山预莲社。先于秦国译四分律长阿含。又与罗什对译十住婆沙论。以髭赤号为赤髭论主○龟兹国昙无谶至姑臧。凉王沮渠蒙逊。留之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后固辞西归。逊怒其去。已密遣人刺于路。初谶出关谓送者曰。业期至矣。既西逊悔。白日见神人。以剑刺之遂卒。谶在凉与道龚诸师。译悲华经等。

述曰。罽宾害师子。而臂堕命终。沮渠刺无谶。而神人加刃。或谓圣师通达宿业方图偿债。岂当使之受报若是。意者护法之神怒其干犯尊境。而前人炽恶之心。自足以召之。非同常人互相责报之比也。

九年。迦维卫国沙门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至庐山入社。远法师请译禅数诸经。自是江东始耽禅悦。

十年庐山西林永法师示疾。忽合掌西向曰。佛来也。安坐而化。异香七日方歇。远法师居东林三十年。师居西林亦如之。镇南将军何无忌至虎溪召之。远师久持名望从徒百人。高言华论举止可观。而永公纳衣半胫荷锡持钵。松下飘然而来。神气自若。无忌叹曰。永公清散之风。乃多于远公也(胫形定反膝以下骨)十二年。远法师久修净业三瞻佛相。以是年八月六日感佛来迎。倏然神化。遗言。露尸林下。弟子不忍。乃奉全躯葬于西岭。

谢灵运製碑。张野作序。宗炳复立碑于寺门。初师在山行道。名儒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野。张诠。沙门永法师。慧持(远师之弟)道生。昙顺(从罗什学)慧睿。昙恒。道丙。昙诜。道敬(皆远公弟子)佛驮耶舍(罽宾国人)佛驮跋陀罗(迦维卫人)常同游止。世号庐山十八贤复与僧俗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令刘遗民着誓辞。共期西升。谢灵运负才傲物。一见师肃然心服。为凿东西二池种白莲。因名白莲社。灵运甞永入社。师以其心杂止之。尝以书招陶潜。潜曰。许饮即往。师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所着法性论。不拜王者论等。及诗序铭赞凡十卷。号庐山集(白云端禅师。自庐山录本来越上。遇照律师。与之嘱其开板。照师为序。有云。王荆公言。晋人为文无如远公)。

述曰。佛法起于汉。至晋而益盛。然竞演经论各事专门。独东林法师。始以念佛三昧之道。开先一时贻则千古。盖知其为此土人根为道之要。故能结社。招贤来名儒而致高释。临终神化。感佛迎以获往生。斯为一生取证永居不退之至道也。师之言曰。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凡在修门请事斯语云。

会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谢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丈夫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居灵运后。顗憾之。

十三年。初余杭山沙门法志常诵法华。有雉翔集座隅如听受状。越七年雉殒。志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山前王氏家。志诘朝遣问之。如其言。王氏一日设斋。志方踵门。儿曰。我和上来也。志抚之曰。此我雉儿也。解衣视腋下果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落发。以腋有毳因名昙翼。初诣庐山依远法师。续往关中见罗什。后东游会稽入秦望山。诵法华经越十二年。有女子身披彩服携筠笼。盛一白豕两根大蒜。至师前曰。妾入山采薇。日已夕矣。豺狼当道归无生理。敢託一宿。师却之甚坚。女哀鸣不已。遂以草床居之。夜半号呼腹疼。告师桉摩。师乃以布裹锡杖。遥为桉之。翌旦女以彩服化祥云。豕变白象。蒜化双莲。凌空而上。谓师曰。我普贤菩萨也。以汝不久当归我众。特来相试。观汝心中如水中月不可染污。既而天上雨华。地皆震动。乡人闻见莫不称叹。是日太守孟顗。方晨起视事。忽见南方祥云光射庭际。隐然金石丝竹之音。访知普贤示化。遂以师道行上闻于朝。勅建法华寺(今天衣寺)师既亡。漆真身留山中(唐武宗废法。藏像寺南树中。吴越武肃王。諡飞云大师)○沙门法庄为远法师弟子。诵法华为常业。隣人夜间见师房前有兵仗翊卫之状。道俗传闻莫不尊敬○沙门昙邃。止河阴白马寺。日诵正法华兼通讲说。夜梦一人叩户请法师九旬讲经。邃不允。固请乃赴。忽见身在白马坞神祠。弟子一人亦预。自是每日密往。一旦寺僧过祠下闻讲说之声。见对设二高座。异香郁然。夏竟神施白马一疋白羊五头绢五十疋。用充讲嚫。师即咒愿受之。

十四年。吴内史孟顗。请佛驮跋陀罗于建业谢司空寺。译华严经六十卷。有二青衣。旦从池出洒扫研墨。时慧严慧观为笔受。

恭帝(德文安帝弟)

元熙元年。帝深敬佛道。诏于瓦官寺铸释迦佛丈六金像。毕功之日放光满寺。倾都人士咸致供养。

宋(建康)

高祖(刘裕受晋禅)

永初元年。帝设斋内殿。令沙门道照陈词。至百年迅速苦乐俄顷之句。帝善之。别赐嚫金三万○帝始生有神光之异。既长游下邳。遇异沙门于逆旅曰。天下丧乱。拯之者其君乎。时患手疮。沙门以黄散药留之忽不见。以药传疮一治而愈。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有五色龙章。诸僧惊以白帝。帝曰。上人无妄言。冀州沙门法称。谓其弟子曰。嵩岳神言。江东有刘将军。汉之苗裔。应天受命。吾以璧三十二枚镇金一鉼为信。帝闻之令释慧义往嵩山求之。俄梦长须翁以杖指石下。来日诣庙所石坛求之果获。因得献上。帝梦异僧语之曰。君前世曾施维卫佛一钵之饭。今报斯位。

○司徒王谧。见东腋门地有光。掘之得金佛一躯。高七尺二。勅置台中供养○车骑范泰。于宅西建祇洹寺。谢灵运于石壁山建招提寺○黄龙国沙门昙无竭。与僧勐等二十五人。往西天求经越二十年。唯无竭还扬都译经。

少帝(义符高祖长子)

景平元年。罽宾沙门佛陀什。于扬都龙光寺译五分律(南山云。四部之文无越斯律但弘通盖寡。良可长叹)。

文帝(义隆高祖第三子)

元嘉元年。罽宾国沙门昙摩密多。至建康。译禅经观普贤行法经等十部。自袁皇后皇子以下倾都礼敬○西天沙门畺良耶舍译观无量寿佛经。

述曰。文帝嗣位之初。观普贤无量寿二经。同时而至。至今持诵者为尤盛。是知元嘉之际尊敬大乘。五国来贡咸赞奉法。自渡江以来未有此时之光大也。

二年。诏于京师为高祖建报恩寺○勅沙门道祐。往鄮县修阿育王寺。掘地得金合。盛三舍利佛爪佛发。诏建浮图三级。

三年。神僧杯渡。初出冀州。挈一木杯。渡水必乘之。因号杯渡。行荷芦圈(求远反以芦为圈如囤也)广陵李氏饭僧。渡以圈置庭中。坐席上食毕提其圈。呼曰。四天王。时有童子。见圈中四小儿长数寸。眉目如画。及追之已失所在○西天沙门伊叶波罗来彭城译经○徐州刺史王仲德。于宋王寺造丈六金佛。每有寇难则像身流汗。

四年。凉州沙门智严。译璎珞本业经等十四部○沙门慧琳以才学得幸。诏与颜延之同议朝政。琳着高屐披貂裘孔顗戏之曰。何用此黑衣宰相。尝着黑白论。与佛理违戾。众论排之(见弘明集)琳后感肤肉麋烂。历年竟死。时以为叛教之报。

五年。迦毗罗国月爱王。师子国刹利摩诃王。皆遣使入贡。帝答摩诃王曰。此小乘经甚少。国中所有幸皆写送。

六年。帝幸祇洹寺观度童子慧基。

七年。诃罗陀国入贡。其表曰。伏承圣上信重三宝。兴立塔寺周满世界。今故遣使表此微心○初帝闻罽宾三藏求那跋摩名(此云功德铠)诏交州遣沙门道敏。杭海邀之。跋摩忻然。附舶至广州。上遣使迎至金陵。命居祇洹寺。僕射何尚之等并师事之。请讲华严(前觉贤译六十卷者)以未通华言祷于观音。夜梦力士易其首。旦起犹觉微疼。遂遍晓东语。帝尝问曰。朕欲斋戒不杀。迫于狥物不获于志。对曰。帝王匹夫所修各异。匹夫身贱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将何以济。帝王以四海为家。兆民为子。出一嘉言士民咸说。布一善政人神以和。则风雨应时百穀滋茂。如此持斋德亦大矣。宁在辍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后弘济耶。帝叹曰。俗迷远理僧滞近教如法师之言。可谓尽天人际。师在祇洹讲华严十地品。帝率公卿日集座下。法门称荣。

十年。诃罗单国入贡。表称常胜天子陛下○西天僧伽跋摩至建康。勅住平陆寺。为京师沙门慧照三百七十人渡蔡洲岸。于船中再受具戒。或问其意。照曰。以疑先受若中若下更求增胜。故须重受依本腊次(重直容反再也)。

述曰。此由照等先受戒不如法故。于船上结界摄僧。以便行事耳。今人年少轻心受戒。不知方便。不能有所感发。尚未沾于下品。则于再受诚得其宜。萨婆多论云。重受增为上品。本夏不失。若此则中下尚须增受。况未能感发者乎。或问先已闻羯磨今若再受。则先闻成盗听者。然于当时轻心无知既不能领圣法。尚何盗闻之咎。明律高德更须一评。

十一年。求那跋摩。于南林寺立戒坛。为僧尼受戒。为震旦戒坛之始。时师子国比丘尼八人来。未几复有尼铁索罗三人至。足为十众。乃请僧伽跋摩为师。为景福寺尼慧果等。于南材戒坛依二众重受具戒。度三百余人(重直容反再也)。

述曰。僧史略之言云。汉度阿潘受三归也。晋度净检从一众也。二众得戒自此年慧果始也。

十二年。阇婆国入贡。表曰。宋国大主大吉祥天子。教化一切降伏四魔。转尊法轮度脱众生。我等在远亦霑灵润○慧询律师善僧祇十诵律。製文敷演。此解十诵之始也○勅尼宝贤为京邑尼僧正○帝谓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谢灵运常言。六经本在济俗。若求性灵真要则必以佛理为指南。近见颜延之折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并见弘明集)并明达至理开奖人意。若率土皆淳此化。则朕坐致太平矣。尚之曰。渡江已来。王导。周顗。庾亮。谢安。戴逵。许询。臣高祖兄弟(何充兄弟也)莫不禀志归依。夫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此明旨所谓坐致太平者也。故图澄适赵二石减暴。灵塔放光符犍损虐。神道助化昭然可观。至土木之功虽若糜费。然植福报思不可顿绝。尚之又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息。贵仁德则兵气销。以孙吴为志。动期吞并。则将无取乎尧舜之道。岂特释教而已哉。帝说曰。释门之有卿。犹孔门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也。

○沙门功德铠功德贤诸师译经九十部○竺道生卒于庐山。立佛性义。为帝所重。王弘范泰与之为友。帝设御斋亲临地坐。食至众疑非时(律以过午为非时食)帝曰。始可中矣(谓午时日始中)生曰。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取筯便食。一众叹其机辩○昙摩密多。于鄮县建阿育王寺塔。

十三年。诏求沙门能述生法师顿悟义者。庾登之以法瑗闻(瑗音援旧讳)召见瑗申辩详明。何尚之叹曰。意谓生公之没微言永绝。今复闻象外之谈。湘宫寺成。召师居之。帝每临幸听法○简静寺尼智道。罢道适梁群甫。生子七岁。家贫无衣。思为尼时。有素绢所书法华经。即浣擣为衣着儿体。忽遍身生疮。白虫周匝。号叫旬余而死。闻空中告云。坏经为衣得此剧报。

十四年。初都人孙彦曾家世奉佛。有妾王惠称常诵法华。忽见江浦有光。掘之得金佛一躯。光有铭曰。建武六年庚子官寺道人法新造(前称建武者。唯晋元帝。而止及元年)。

尼道寿诵法华满三千遍。每见光瑞。空中有宝盖垂覆顶上。

二十年。沙门慧严卒。帝诏慰曰。严法师。气识渊远道学之匠。奄尔迁神痛悼于怀。可给钱五万布五十疋。

二十二年。初范晔(音叶)负才不得志。与孔熙先谋废立。事败死狱中。祇洹寺沙门昙迁。素与晔友。卖衣盂为营葬具 魏世祖闻而叹赏。谓徐爰曰。卿着宋书无遗此事。

二十三年。魏世祖与司徒崔浩。奉道士寇谦之。诏天下焚毁经像塔庙。诛戮沙门(详见通塞志第四卷)。

二十七年。王玄谟北征失律。萧斌欲诛之。沉庆之谏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杀战将徒自弱耳。乃止。初玄谟将见杀。梦人告曰。诵观音经千遍可免。仍口授其经曰。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相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既觉诵之不辍。忽唱停刑。后官至开府。年八十二。

二十九年。魏文成即位大复佛法。

孝武帝(骏文帝子)勅沙门慧璩为京邑都维那○文帝讳日上于中兴寺建八关斋。中食竟。从臣袁敏孙等更进鱼肉。帝怒并与免官○召沙门道猷入内殿说法。上称善。勅为新安寺法主○吴兴沙门僧瑜。初于庐山建招提寺。常持法华。是年六月谓友人曰。结累三涂情形之故。情将尽矣形亦宜损。药王之辙独何远哉。遂别众入柴龛端坐。诵药王品发炬以焚。众见紫气腾空。旬日所居生双桐树。识者谓是娑罗双树之兆大明四年。路太后于中兴寺造普贤像设斋。忽有异僧见于座。众惊问之。对曰。慧明自天安来。言讫不见。因诏改为天安寺。勅沙门道温为都邑僧正○西天沙门功德直至荆州。同玄畅译经。直每舒手出香掌中流水。

五年。庐陵太守周湛进金像高九尺三寸。言僧法均梦中获之。因寻访至三曲江。光浮水面。求之果得获。既而长沙郡进金光趺云。渔人得之水上。安其像如一○魏使李道固来朝。帝以中兴寺僧钟有才辩。召为馆伴。与语不已。过中不食。道固曰。无乃为声闻耶。钟曰。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时称名对。

六年四月八日。帝于内殿灌佛斋僧○沙门惠简等译经二十六部。

七年。竹林寺沙门慧益。诵法华誓焚身。帝遣使谏不听。以佛生日诣阙辞帝嘱以佛法。往锺山入油镬。以吉布缠身焚之。帝驾往劝止不从。众闻诵药王品。忽闻笳管之声异香分馥。夜帝梦师嘱付护法。翌日设大会。诏于焚身处建药王寺。

八年十月。制沙门尽敬君上。沙门僧远闻而叹曰。我自出家为僧。何关帝王事耶。即日拂衣归锺山。

前废帝(子业武帝太子)

景和元年正月。制停沙门致敬○沙门法益等乞泛海往天竺。请未来经法。至广州值海寇作难不果往。沙门觉寿译弥沙塞律一部。

明帝(或文帝子)

泰始元年。诏于建阳门置兴皇寺。勅沙门道勐为纲领。帝曰。人能弘道。今得法师。非直道益苍生。亦乃有光世望。乃下诏曰。勐法师风道多济。朕所宾友。可月给钱三万。令史四人白簿吏二十人。车及步舆各一乘。又诏僧瑾为天下僧主赐法技一部(作妓者女乐。作技者训艺。今称法技。则是法门幢旛皷钹众艺之名。或称释部威仪)亲信二十人。月给钱三万及车舆吏力。

二年。宝志大士往来皖山(户板反在馆州)徒跣着锦袍。以剪尺镜拂挂杖头。负之而行。儿童见者譁逐之。或微索酒。或屡日不食。尝遇食鱠者从求之。食吐水中皆成活鱼。时时歌吟如谶记。初金陵朱氏闻儿啼鹰巢中。举以为子。七岁依锺山僧俭出家。专修禅观。俗呼为志公(李白赞。刀齐尺梁拂迷陈盖是谜语)。

三年。帝幸庄严寺观三教谈论○周顒迁直殿省。时帝好玄理。而遇人惨毒。不敢显谏。辄举佛经罪福事。帝为之迁善。顒着三宗论言空假义。西凉州道人智林。遗书以赞美之○勅尼净秀所居为禅林院。秀有神异。感娑伽罗龙王兄弟来护。常有三十二童子功德天善女天。以任驱役(三十二童应是三十二天)所服袈裟色如熟椹。见诸尼不如法。即行摩那埵忏悔之法(秦言意喜。由忏悔故自意欢喜。亦使众僧欢喜也)自是京师二部莫不精持。尝游兜率天持天波利饼。谓其师曰。可斋堂中坐禅沙门○逸士顾欢作夷夏论。以佛道二教齐乎达化而有夷夏之别。欢虽同二法。而意党道教。司徒袁粲託沙门通公。为论以驳之。谓孔老教俗为本。释氏出世为宗。发轸既殊其归亦异。常侍何镇之。亦以书诋欢言。道家经籍简陋。如灵宝妙真之类。采撮法华制用尤拙。上清黄庭餐霞咀石。非徒法不可效。道亦难同。虽五千之文稍长。终不若三乘。共引九流俱接之为得也(出弘明集及南史顾欢传)○沙门竺法眷等。译无尽意经等十二部○帝闻庐山陆修静有道。筑崇虚馆以礼致之。顺风问道。朝野归心。

后废帝(昱明帝太子)

元徽三年。定林寺法献。往天竺求经。至于阗国得佛牙舍利法华提婆品以归。

顺帝(准明帝第三子)

昇明元年。勅沙门法持为天下僧正。

齐(建康)

高帝(萧道成)

建元元年。帝幸庄严寺听僧达法师讲维摩经。御座稍远。中书令张绪。请迁席以隣帝座。

二年。益州刺史傅琰言。沙门玄畅建齐隆寺。感青衣神人绕山守卫。勅蠲百户用充资给 帝幸锺山僧远所居。远床坐辞以老病不出迎。以房门狭不容车。遣使特劳问。

三年。中天竺沙门昙摩耶舍译无量义经。

四年。诏沙门法頴为京邑僧主 诏迎皖山志公入京。公剺其面为十二面观音。帝以其惑众恶之。

武帝(颐高帝太子)

永明元年。帝以华林园设八关斋戒。帝微时避难揭阳山中。累石为浮图。忽有一树生其侧。状如华盖○西天沙门达磨提来。译提婆达多品 锺山僧远居山五十年。天下仰其高德。及亡帝致书尉弟子法献曰。承远上无常。弟子中夜已自冥知。远上此去甚嘉。迟见法师。方可叙瑞梦耳(远上者远和上也)○勅长干寺玄畅同法献为僧主。分任江南北事。时号黑衣二杰。

二年。诏沙门僧锺见于乾和殿。但称贫道。帝问僕射王俭曰。古之沙门何所称。对曰。汉魏此道未盛无所传闻。晋宋以来多称贫道。而使预座。晋之中世。庾氷桓玄欲使尽敬。事竟不行。帝曰。献畅二师道行如此。尚乃称名。况复余者揖拜则非制称名亦无嫌。

四年。沙门僧护于剡县石城山见崖间光如佛焰。乃镌石为弥勒佛。才成面像。初是晋世有沙门昙光。至剡山石室宴坐。有凋虎丹蟒造前依足。与授三归。并即引去。已而山祇盛餙来见。光为说法。神奉山以结伽蓝。名曰隐岳。同学于兰复创寺于旁曰玄化。护既造像。乃即像所建刹名石城。与两寺鼎足而居。齐末沙门僧淑来继其功。至梁武帝举兵东下。用度不足。建安王伟(文帝第八子)取襄阳铜佛。毁以为钱。富僧藏襁(举两反。汉志藏襁十万。注钱贯也)多加毒害。后刺江州感恶疾。有始丰县令陆咸(今天台县)梦沙门三人谓曰。建安王染患由于宿障。剡县僧护造弥勒石像。若能成济必获康复。咸还都经年出门遇僧。谓曰。建安王事犹能忆否。忽然不见。咸大感悟。遂以白王。即召定林寺僧祐律师。因旧功铲入五丈(铲楚限反。平木铁器。又去声)至天监十五年毕功。像身光焰通高十丈。王疾既愈。遂留神释学益悟佛理。唐道宣律师见天神谓曰。师即僧护僧叔僧祐后身。故世称为三生石佛云(出南史及刘勰石像碑。天人感通传欲备见三生事迹。故并录于此)。

五年。友州进真珠佛像○司徒竟陵王王子良。居西邸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数营斋戒。躬为僧伦赋食行水。尝梦东方普光世界天王如来说净住净行法门。因着净住子二十卷及三宝记○刘霁母明氏寝疾。霁诵观音数万遍。夜梦僧曰。夫人算尽。君精诚笃至。当为申延。后六十日乃亡。霁庐墓哀恸。常有白鹤双翔庐前(南史)刘歊隐居求志。事母兄以孝悌。母每病梦歊进药。翌日有间。弟刘讦精意释典歊听讲锺山诸寺。因共卜筑东涧。许常着穀皮冠披纳。每游山泽辄留连忘反(南史)。

六年。僧伽跋摩于广州竹林寺。译善见毗婆沙律。

七年。平原居士明僧绍。舍摄山宅为栖霞寺 帝以志公幻惑俗众。收付建康狱。是日国人咸见大士游行市井。其夕语吏曰。门外有两舆食。为我取之。既而文惠太子竟陵王送供至。建康令以闻。帝悔谢奉迎至禁中。馆于华林园○竟陵王于弘济寺讲成实三论。梦中作维摩一契。命僧辩传咏之。群鹤飞舞于阶。咏毕而去○西天沙门摩诃乘德进等。译诸经律。

八年。帝不豫诏诸沙门祈佛圣僧。至七日感天香满殿圣僧影迹堂内金锡振响。已而康复○晋安王萧子懋年七岁。母阮淑媛病。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渍铜罂中。王流涕礼佛曰。若阿姨因此和胜。愿华竟斋不萎。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须。母疾遂愈。当世称其孝感。

十一年。志公在华林园。忽重着三布帽。未几帝崩。文惠太子豫章王。相继而殂。

明帝(鸾高帝兄始安王子)

建武二年。召刘虯为国子博士不起。虯隐居江陵沙洲。衣麻辟穀。六时礼佛。注华严经以顿渐二门判教。又注法华经躬自讲说。是年冬有白云徘徊櫩宇。异香入户。闻磬声而卒。

四年。志公于平旦出宫门。忽曰。门上血腥。及帝遇害。果以犊车载尸出此门。颈血流堕门限。徐陵儿时。父携之以候公。公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永泰元年。滕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豫章土俗不产。昙恭历访俄遇一僧。我有两瓜分一相遗。忽失所在及父母卒。昙恭蔬食终身。昼夜哀恸。门外有二冬生树。有神光自树而起。俄见佛像侍卫之仪。家人咸共礼拜。久之乃灭。时人号为滕曾子。

东昏侯(宝卷明帝次子)

永元元年。扶桑国僧慧深来京师言。其国在大汉东(海外多称中国为汉者。存旧称也)三万里。宋大明五年(宋孝武)罽宾国沙门五人至其国流通佛法。

按东方朔十洲记。扶桑在东海去东岸一万里。海水碧色甘香。扶桑在碧海中地方万里。大帝太真所治。林木如桑。两两同根更相依倚。故名扶桑。仙人食其椹体作金色。今慧深言去东三万里。当是远人不测此中地里。故言若此。瓦官寺有师子国玉像。戴安道手製佛像五躯。顾长康维摩画图。世谓之三绝。东昏侯取玉像。为潘贵妃毁作钏钗。都人为之叹恨。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六(终)

○葛洪博究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仙得道号葛仙翁。以鍊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得其法。以年老欲鍊丹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沙。求为句漏令(句古侯反)。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至广州刺史留不听去。乃止罗浮山鍊丹着内外篇。自号抱朴子。后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举尸入棺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

○豫章西山真君许逊拔宅升天。君生于吴。赤乌二年师至人吴勐传神方。入西山修鍊。晋太康元年为蜀郡旌阳令。民服其化至于无讼。岁大疫。标竹江滨置符水中。令病者饮之无不愈。及解官东归。有女童五人。持宝剑为献。闻丹杨女师湛姆有道往叩之。授金丹宝经并正一斩邪之法。君鍊丹艾城黄龙山。既成登秀峯为坛醮谢上帝。乃服丹至西安县(今分宁)。庙神迎告曰。此有蛟害民。知仙君来。今往鄂渚避之矣。君杖剑蹑迹而往。勅吏兵驱出诛之。还豫章郡城。以丹数粒杂他药货之令其自取。赎药虽多。竟无一人取丹者。君叹世间仙才之难遇也。弟子数百。君化炭为美妇。夜散入群弟子。明日阅之。其不染污者唯十人。即异时上升高第也。是年有二仙自天而下。奉王皇命授九州都仙。太史诏曰。许逊脱子前世贪杀不祀先祖之罪录。子今生符水治病。罚恶之功身及家口厨宅凌空归天。二仙揖君升龙车。命陈勳时荷周广曾亨黄仁览盱烈及其母(仙君之姊)部从仙眷四十二口。同时升天。鸡犬亦随飞腾(神功妙济真君传。是年天诏施岑钟离嘉乘车升天。君之壻黄仁览同其父黄万石三十二口。从真君升天。宋永初二年举二十六口白日升天耳战。陈大建元年天诏驾车升天)。

 

上篇:佛祖统纪

下篇:阿弥陀佛百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史传部目录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历代法宝记

历代法宝记 (亦名师资众脉传。亦名定是非摧邪显正破坏...

金刚经持验记

念经仪式 若有人受持金刚经者。先须净手焚香开卷。至...

十八部论

十八部论一卷 陈真谛译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别部品第十...

释迦谱

释迦谱卷第一并序 梁沙门释僧祐撰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卷上 不载译人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

【注音版】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

慈悲法华宝忏

慈悲法华宝忏...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

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 北凉高昌国沙门法盛译...

佛说求欲经

佛说求欲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

【注音版】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

为什么会忙会累

从全年劳作的农业社会到现在每星期5天、每天8小时上班...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

人类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来咀嚼和...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净土法门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观呢

问: 请问净土法门执著有相,那怎样契入中观法门、缘起...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