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三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法门光显志第十六

佛法不思议。且将两冥于真俗不二之际。至若示之以建化之门。则必凭藉佛事。以助明住持三宝之相。即事而真。撰法门光显志。

凋像 帝释请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拘琰弥国王)思覩如来。即以旃檀作如来像。高五尺(增一阿含○桉西域记。优填王请目连。以神力接工人上天。亲观妙相。用旃檀凋像。高至五尺)。

铸像 波斯匿王闻优填王凋像。乃以紫磨黄金铸作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增一阿含○观佛三昧经云。优填王铸金像)。

画像 汉明帝使秦景往月氏国。得优填王凋像师第四画样(此西土画像始)勅图于洛阳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东土画始)。

舍利塔 佛入灭。帝释于善见大城起四塔。城东照明园发塔。城南初澁园衣塔。城西欢喜园钵塔。城北驾御园牙塔名忉利四塔。又迦维卫国生处塔。摩竭提成道塔。波罗柰鹿野转法轮塔。拘尸那城双树间涅槃塔。谓之人中四塔(增一阿含)。佛灭度后百年。阿育王取佛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宝末造八万四千塔。尊者耶舍舒指放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于一日中遍赡部界。在震旦国者一十九所(阿育王传○十九塔可知者有五处。洛阳白马寺东圣冡。建康长干寺塔。四明阿育王塔。临淄成都。并有阿育王塔。刘萨诃于梦中闻观音说)。

浴佛 四月八日是佛生日。人民念佛浴佛形像(摩诃刹头经)浴像时诵偈云。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浴佛经)。

浴僧 首陀会天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佛告阿难。此天由此福行未来得佛。号曰净身(贤愚经○首陀会天子名也。凡称天而非六欲十八梵之名者皆天子也。如耆婆毗首羯磨等。皆忉利天子也)许数数浴生世善故(四分律)。

轮藏 梁傅大士愍世人多故不暇诵经及不识字。乃于双林道场创转轮藏。以奉经卷。其誓有曰。有三登吾藏门者。生生不失人身。有能信心推之一匝。则与诵经其功正等。有能旋转不计数者。所获功德即与读诵一大藏经正等无异。藏前相承列大士像。备儒道释冠服之相者。以大士常作此状也(佛印为王荆公赞其像曰。道冠儒履释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忘却率陀天上路。双林痴坐待龙华)列八大神将者。八部天神也。保境将军者。在日乌伤宰。发誓护藏者也(义乌县。旧名乌伤。详见傅大士传)。

大士签 天竺百签。越圆通百三十签。以决吉凶。其应如响。相传是大士化身所述(释门正统)。

供灯 佛告舍利弗。有人于塔庙形像奉施灯明。乃至以少灯炬。如此福德唯佛能知(施灯经)。

身灯 佛言。我昔于阎浮提作国王。剜身出肉深如大钱。以苏油灌中作千灯炷。语婆罗门。请说经法。求无上道(菩萨本行经)菩萨为法因缘剜身为灯(涅槃经)。

无尽灯 贤首法藏师。为则天以十镜置八隅中安佛像。然灯照之则镜镜现像。以表刹海重重无尽之意(诸宗立教志)。

放灯 佛教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放光而卷帙无损。时当正月十五日。明帝乃令每于此日烧灯以表佛法大明。自是历朝每当上元必放灯。本朝太平兴国六年。勅下元亦放灯三夜。为军民祈福(僧史略)。

无尽财 供养佛华多听转卖买香油。犹多者转卖无尽财中(僧祇律○释氏要览云。世言长生钱者是也。子母滋生故称无尽)。

讲忏仪 僧传称。汉魏以来请僧设供同于祠祀。起坐威仪略无规矩。至晋朝安法师。始依经律作赴请礼赞等仪。立为三例。一行香定座上讲。二六时礼忏。三布萨等法。其后远法师复立法社节度(有文在卢山集)唐宣律师。立分五众物仪章服仪归敬仪鸣锺犍度。照律师作落发仪。皆附时傍教以为法也(释门正统)。

诸经行法 智者製法华三昧仪(国清百录载)荆溪述补助仪以资观想。法智撰大悲心咒行法。金光明忏法。慈云撰金光明护国仪。依百录述补助。及撰净土忏仪。弥陀忏仪。请观音忏仪。炽盛光忏仪。神照撰仁王忏仪。净觉撰楞严忏仪。如意轮课。法智涌撰功德天忏仪。皆诸祖依四三昧自行化他之法也。

供佛 诸如来者。皆是法身。若在世若灭后。所有供养福无有异(宝积经)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菩提(不思议境界经)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万倍报。乃至施佛得无量报。我今分别诸福田故作是说(优婆塞戒经此言敬田胜)若人供养十方佛诸菩萨声闻。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饮食。乃至施饿狗蚁子。悲田最胜(像法决疑经此言悲田胜)一分施难胜如来。一分与最下乞人。福田无二(维摩经此言悲敬不二)世言供三千佛者。过去庄严劫。始华光佛终毗舍浮佛。一千佛。现在贤劫。始拘留孙佛终楼至佛。一千佛。未来星宿劫。始日光佛终须弥相佛。一千佛(三劫各有经一卷)言供千佛者。现在贤劫千尊也。

供知识 文殊南游至福城东际。为善财童子说法令求菩提近善知识。从此经历一百十城。参五十三善知识。入普贤道场。得微尘数三昧门(华严经入法界品)。

供罗汉 佛灭时。付嘱十六阿罗汉。与诸施主作真福田。时阿罗汉咸承佛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若请四方僧设无遮施。或所住处。或诣寺中。此诸尊者及诸眷属。分散往赴。蔽隐圣仪密受供具。令诸施主得胜果报(法住记。始宾度罗终半托迦。凡十六位)除四大罗汉十六罗汉。余皆入灭。四大罗汉者。弥勒下生经云。迦叶。宾头卢。罗云。军徒钵叹。十六罗汉出宝云经。然宾头卢罗云已在十六之数。今有言十八者。即加迦叶军徒(妙乐○宾头卢此云不动。有于十六加宾头卢者。即是宾度罗。加庆友者。自是佛灭百年造法住记者。述十六罗汉受嘱住世。则知庆友不在住世之列。今欲论十八住者。当以妙乐为证。净觉撰礼赞文。亦撮妙乐)。

佛祖忌斋 如来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二月十五日入灭。凡在伽蓝必修供设礼。谓之佛忌(北涧简禅师撰斋忌疏。净觉法师撰礼赞文)○南岳禅师。陈大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忌(志磐为南湖述斋忌疏)○智者禅师。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忌(孤山撰斋忌疏。北涧慈云撰礼赞文)○章安禅师。唐正观二年八月七日忌○法华禅师。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忌○天宫禅师。唐高宗朝(志磐撰斋忌疏不知岁月)○左溪禅师。唐天宝十三载九月十九日忌(志磐撰斋忌疏)○荆溪禅师。唐建中三年二月五日忌(志磐撰斋忌疏)○螺溪法师。宋雍熙四年十一月四日忌(志磐撰斋忌疏)○宝云法师。宋端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忌(志磐撰斋忌疏)○法智法师。宋天圣元年正月五日忌○慈云法师。宋明道元年十月十日忌○神照法师。宋皇祐三年五月十八日忌○庐山法师。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忌(志磐撰斋忌疏。葛天民述礼赞文)○达磨禅师。北魏大统元年十月五日忌○南山律师。唐乾封二年十月三日忌(净觉撰礼赞文。照律师撰斋忌疏)○大智律师。宋政和六年九月一日忌(则律师撰礼赞文。颜圣徒撰斋忌疏)。

僧斋 佛言。持食施僧有五种福德。色力命安辩。上座施食应诵偈曰。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得无碍辩(五福德经)佛言。施食有五福。施命施色施力施安施辩。何谓施命。人不得食七日寿终。智者施食则为施命。其施命者。世世长寿财富无量。何谓施色。人不得食颜色憔悴。智者施食则为施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颜色暐晔。何谓施力。人不得食所作不能。智者施食则为施力。其施力者。生天人间力无等双。何谓施安。人不得食心愁身危不能自安。智者施食则为施安。其施安者。世世安隐不遇众殃。何谓施辩。人不得食身羸意弱口不能言。智者施食则为施辩。其施辩者。慧辩通达闻者欢喜。是为五福(施食五福经)施有三法。一送食至寺名上。就舍供养名中。造舍乞施发心供养名下(增一阿含经)若檀越设食召请众僧。遣人防门。遮障比丘老病贫乞不听入会。徒丧饮食了无善分(像法决疑经)四辈弟子若行斋戒。心当存想。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到诸塔寺请僧之时。僧次供养其福最多(普广经)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又)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梵网经)佛入舍婆提城乞食。有婆罗门以佛数数到其家。心作是念。是沙门何以来数数如负其债。佛时说偈曰。时雨数数堕。五穀数数成。数数修福业。数数受果报。婆罗门闻已。惭愧取钵盛食奉佛。忏悔出家得阿罗汉(大智度论)若人能日日立要先施僧食。然后自食。如是施中最上(优波塞戒经○今城市施饭盏者。事起于此)。

设粥 舍卫国。难陀母作釜饭。逼上汁自饮。觉身中风除食消。便作念。阇黎是一食人。应当食粥。乃取多水少米。煎去二分。入胡椒荜茇。持诣佛所白言。愿世尊听诸比丘食粥。佛许之。为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欲得人天长寿乐。应当以粥施众僧(僧祇律○辞辩是二义)粥出釜画不成字名不正食(僧祇律)明相出始得食粥。余皆非时(四分律)日照剡部树天作白色。舒手见掌文分明。是为明相(婆沙论)粥名小食(增辉记)。

乞食 梵语分卫。此云乞食(善见论)凡乞食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与穷乞。一与鬼神。一分自食(宝云经)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法集经)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前二食起诸陋因缘。若得请便言我有德。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恼乱。应受乞食法(十二头陀经)。

持斋 佛言。日中三世佛食(毗罗三昧经○今言中食是也)时食若午时。日影过一发一瞬。即是非时(僧祇律)若比丘非时食者。波逸提(四分戒本○十诵律。波逸提义翻为堕。堕在烧煮地狱)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毗婆沙论)佛言。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少病身安少睡少淫得生天识宿命(杂譬喻经)斋者齐也。齐身口业也。齐者秪是中道。后不得食者。表中道法界外更无别法也(请观音疏)。

出生饭 此有二缘。一者涅槃经。令施旷野鬼。毗奈耶律。令施鬼子母等。此曹本食肉啖人。佛化之受戒不杀。乃嘱弟子随处施食。今斋堂各各出众生食是也。此唯出家人行之。二者焰口经。託阿难为缘。令施饿鬼食。今斋堂别具小斛。于食毕众作法施之。或各具小生斛。夜间咒施。此通道族行之。

三长斋 佛谓提谓长者曰。四时交代岁终。三覆以校。一月六奏。诸天帝释太子使者阎罗鬼神。俱用正月五月九月旦日。桉行王民龙鬼鸟兽为善恶者。与四王一月六奏。使无枉错。覆校众生罪福多少。福多者勅司命下阎罗五官除罪增禄。故使持是三长斋(提谓经)若佛子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梵网戒经○世人以此三月忌上任者。避行刑故尔)。

六斋 帝释勅四王各治一方。白月八日遣使者桉察众生善恶。十四日遣太子。十五日王亲临。黑月三日亦如是。若王亲下。星宿鬼神俱时随从。如遇修行斋戒。诸天相庆即为注禄增算(四天王经)若国王大臣。于六斋日勅诸境内令行不杀(普贤观经)。

十斋 每月十斋日。持佛菩萨号乞福灭罪(一斋经。于六斋日加月旦十八二十四二十八四日也。今国律令。诸州十直日不得行刑。正据此义)。

七七斋 人死中有身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死而复生。如是展转生死至七七日。决定得生。若有生缘即不定。今寻经旨。极善恶无中有(瑜伽论○中有亦名中阴。极善即生净土。其次生人天。极恶即入地狱或生三恶道。即日死亡不经中阴)今人亡每七日必营斋追福。谓之斋七者。令中有种子不转生恶趣也(释氏要览)。

述曰。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报以三年之丧。佛经云。人死七七。然后免于中阴之趣。故备乎斋七之法。至于今人百日小祥大祥。有举行佛事者。虽因儒家丧制之文。而能修释门奉严之福。可不信哉。

预修斋 普广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女未终之时。逆修生七然灯悬旛请僧(即僧次请供也)转经(略举此四为例)得福多否。佛言。其福无量。又言。父母亲族命终受苦。为其修福得福多否。佛言。七分获一。缘前生不信道德故。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屋宅园林。以施三宝。可拔地狱之苦(随愿往生经)。

述曰。桉夷坚志载。鄂渚王媪。常买纸钱作寄库。令僕李大代书押。媪亡李忽得疾仆地。三日苏云。为阴府逮捕。至库所令认押字。李曰。此我代主母所书也。引见金紫官。问答如初。官曰。但追证此事可令回。将出。媪至大喜曰。荷汝来我寄库钱。方有归也。今人好营预修寄库者。当以往生经为据。以夷坚志为验。

毗婆尸佛。遗法之中有诸比丘。四衢道上施座置钵。作是言曰。谁有人能举财着此坚牢藏中。若入此藏王贼水火所不能夺(杂宝藏经)。

供天 焕法师以天位失序。甞述天传。谓梵释四王皆有君主号令之权。功德则寄于北天。大辩则寄于山泽。此为有主客义也。功德大辩为女。梵释之天为男。此为男女义也。密迹眷属皆大菩萨。是为本。现居神像。是为迹。此有本迹义也。功德大辩处客天示女质。而能对扬佛化。则谓之显。余虽影响而言行不扬。则谓之晦。此有显晦义也。知此四端可与言天矣。

述曰。磐甞桉焕师义述供天礼文(板在东湖尊教寺塔局)定十六位。先梵释次北天。法智谓。经家先标北方者。西土以北方为上。次东南西天。次功德大辩。若摩利支韦驮二天。是明智住南湖日加入之(事见本传)次密迹散脂树神地神鬼母。二十八部。共十六位。以此为定。诃利帝此翻恶贼。盖是鬼子母。未受戒时食王城男女。居人怨之故作此目。今既护法须当削去。焕师天传。晓石芝光明助解。并云。经中双举秖目一人(净无住。居月波日。每当岁旦修忏。必于天位删去诃利帝南一匀不令称唱。谓祖师但顺经文失于删削。然哉)旧立十二位者。依忏仪也。十四位者。后人加树神地神也。十六位者。加摩利支韦驮也。或加日月娑竭罗龙等。或为十八。或为二十。虽据经文。实为汎滥。世有霆师天传者。正堕此弊也(详见诸天礼文)。

盂兰盆供 经言。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盂兰盆经○此翻解倒悬。言奉盆供于三宝福田。用以解饥虚倒悬之急)。

述曰。目连託救母以兴缘。如来示奉盆以垂法。所以教人道以报重恩也。自大教东流。古今帝王所以奉盆供者为多矣(事见会要志)然今之寺舍。多于此日施斛供亡。如常法者。虽无奉盆之仪。而不失盂兰之意。

水陆斋 梁武帝。梦神僧告之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以拔济之。帝以问诸沙门无知之者。唯志公劝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帝即遣迎大藏。积日披览。创立仪文。三年而后成。乃建道场。于夜分时亲捧仪文悉停灯烛。而白佛曰。若此仪文理协圣凡。愿拜起灯烛自明。或体式未详。烛暗如故。言讫一礼灯烛皆明。再礼宫殿震动。三礼天上雨华。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就金山寺依仪修设。帝亲临地席。诏祐律师宣文。当时灵响不能备录。周隋之际此仪不行。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禅师。梦泰山府君召往说法。后独坐方丈。见一异人前告之曰。向于泰山府君处窃覩尊容。闻世有水陆大斋可以利益幽品。其文是梁武所集。今大觉寺吴僧义济得之。愿师往求如法修设。师寻诣大觉。果得其文。遂于月望修斋已毕。复见向异人与徒属十数前至谢曰。弟子即秦庄襄王也(庄襄是秦始皇父。至唐咸享九百四十年)又指其徒曰。此范睢穰侯白起王翦张仪陈轸。皆秦臣也。咸坐本罪幽囚阴府。昔梁武金山设会前代纣王之臣皆得脱免。弟子是时亦暂息苦。但以狱情未决故未获脱。今蒙斋忏弟子与此辈并列国君臣。皆承法力得生人间。言讫而隐。自是英公常设此斋流行天下(东川杨谔水陆仪○蜀中有杨推官仪文。盛行于世)。

述曰。昔真隐史越王。尝过金山慕水陆斋法之盛。乃施田百畮。于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以为报天地君亲之举。且亲製疏辞刻石殿壁。撰集仪文刊板于寺。既而孝庙闻而嘉之。赐以水陆无碍道场宸翰扁于殿。逮今百年修供惟谨。去月波里所有梵苑曰尊教。师徒济济率沙门族姓三千人。施财置田。一遵月波四时普度之法。先是尊教同人有谓。越王疏旨之辞。专为平昔仕官报。效君亲之举。美则美矣。而于贵贱贫富未见平等修供之意。乃力挽志磐续成新仪六卷。推广斋法之盛。而刻其板。复依准名位。绘像帧者二十六轴。及今创立斋会。于是仪文像轴皆得其用。时主其事者。寺沙门处谦清节文学师竑。以法施者。月波住山宗净也。以文字施者。则志磐也。当愿十方伽蓝。视此为法。大兴普度之道。

六道斛 净名经云。以一食施一切(言一切则全收六道)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南岳随自意三昧云。凡得食应云。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楚宜反不齐也)别。天台观心食法。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次出生饭称施六道。此皆等供十界。即是今人施六道修水陆供之明证也。

述曰。妙乐云。世人设六道者。是梁武见江东多淫祀(杀生命祭邪鬼)乃以相似佛法。权宜替之。此盖荆溪一往以祭祀恶法对佛法论之。将以止天下之杀。故未论十界等供之义。焰口经。令供养三宝即是四圣。供婆罗门仙即是人道。供焰口众即是鬼道。余四道虽不备。盖是当时赴机未普。故经文隐略耳。若大乘行人。圆观法界。则当依净名经中义。若慈云谓鬼道得食余五道不得者。此等意亦是用婆沙论云若因祭祀唯鬼神得之余趣不可尽得。此是约人世祭祀言之耳。若依出世法。用平等心修无碍供。则当仰观净名南岳天台三处之文。则理无不在。今有营小斛曰散洒者。或一巨斛者。或至四十九斛者。皆所以等供六道群品也。可不信哉。

十王供 世传。唐道明和上。神游地府见十王分治亡人。因传名世间。人终多设此供。十王名字。藏典传记可考者六。阎罗五官(二名见三长斋引提谓经)平等(华严感应传。郭神亮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因诵若人欲了知四句偈得放回)泰山(译经图纪。沙门法炬译金贡泰山赎罪经孝经援神契泰山天帝孙主召人魂)初江(夷坚志。池州郭生梦入冥府。王揖坐谓曰。我是西门王郎。冥司录我忠孝正直不害物。得作初江王。一纪)秦广(夷坚志。南剑陈生既死。其弟之女见二鬼导至宫殿曰秦广王也。王谓女曰。欲救伯若。可转八师经。女寤家人来得经。请僧诵千遍。兄梦弟来谢曰。已获生天)欧阳修梦十王(见通塞志嘉祐六年)无常钟 智者临终语维那言。人命终时得闻钟磬增其正念。惟长惟久气尽为期(见本纪此言临终之功)南山事钞云。病者将终打无常磬。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本经有鸣钟法度)付法藏经云。罽宾王以好杀死作千头鱼。剑轮绕身随斫随生。有罗汉充维那。依时打钟。闻声之时剑轮住空遣信白令长打。过七日已受苦即止(此言终后之验)南唐先主。因杀降人囚阴狱。唯闻钟声则暂息苦。入冥者见之。以报后主。乃为造一钟于清凉寺。镌其上云荐孝高皇帝脱幽出厄(通塞志晋少帝时)斯为近证。

挂旛 若四辈弟子男女命终。造作黄旛悬着刹上。离八难苦得生十方净土。随风一转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至成菩提(大灌顶十一卷○世有书药师如来十二誓愿者。此是别缘。非经本事)。

寓钱 事祖云。唐明皇使王璵为祠祭使。自汉世葬者有瘗钱。后世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璵乃用之以禳祓。冥报记云。鬼所用钱即纸钱也。若綵绢者。亦纸为之。银即锡。涂金即黄涂也。

述曰唐以前无纸钱为用者。自王璵盛行此法。于是冥中藏积缗镪金银缯綵。与世间所用无少异。由心法之能变造故。天府冥关亦随人心而转。世有用纸镪寄库者。有鬼神用纸镪入人间买物者。有见泰山堆积蜡钱无用云人间化财用油注度火为污者。此等显验不一。心生则种种法生。不特纸钱一法而已也。

放生 光明经述流水长者救鱼十千天子报德。此缘起也。智者买断[竺-二+(一/(尸@邑))]梁悉罢江上採捕。此立法也。赴计诩狱中之难。报修禅堂上之恩。此显验也(此三事并见智者纪)唐肃宗乾元二年。诏天下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颜真卿为碑)本朝真宗天禧元年诏复天下放生池。沿江淮州郡上下水五里。并禁採捕(二事详见通塞志)慈云奏西湖为放生池。以四月八日会郡人纵鱼鸟。法智于南湖以佛生日放鱼鸟。祝圣人寿。枢密刘均奉勅撰碑。此皆放生之梗概也。

改祭 佛为旷野鬼神鬼子母等。改弃血食而受僧众出生之食。此缘起也(二事并见晓石芝施食通览。具引藏经)梁武皇魏献文。勅郊庙不用牲牷。唯荐蔬麪。此人主立法也(二事见通塞志)智者为关王授戒。慈云为白鹤授戒。皆令禁断荤血。专事蔬食。此沙门立法也(慈云有改祭文。并决疑十颂。备引证验)。

戒五辛 佛戒五辛。以其臭秽能障圣道。食之者必招无间之业耳。今人不能戒。是不欲见圣道。而甘为无间之罪辈。可不哀哉。兹用备录经律。为世告劝。粲然五章。幸思遵奉。

一名体会异。夫言荤辛。是为二义(荤臭辛辣)荤而非辛。如臭菜阿魏是也。辛而非荤。芥薑是也。是荤是辛。五辛是也。梵网云大蒜(天台疏云。葫菱广韵作胡荽)茖葱(薤也音格广韵山葱)慈葱(葱之正名)兰葱(小蒜)兴渠(葱蒺也。生熟皆臭。叶如蔓菁。其臭如蒜。经音义云。生于阗国。应法师云。乌荼国人常食。即阿魏)杂阿含云革葱(茖同)慈葱(葱)木葱(非小蒜即韮)蒜(大蒜)兴渠(此五出梵网也)涅槃经葱韭薤(但列三名)楞伽经葱韭薤蒜(但列四名。不出兴渠而加以韭若蒜分大小则仍有五名)此方言五辛。当云葱韭薤大蒜小蒜如楞伽所列云。

二大乘永制。楞伽经云。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人间人天净处。何况诸佛净土。梵网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故食者犯轻垢罪(石壁注。体非重过故轻。点污净行名垢)楞严云。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臭远离。诸饿鬼等舐其脣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涅槃云。食者当生苦处污秽不净。金棺敬福经云。饮酒食肉五辛之人。虽造经像劳而少功。主匠无益诸天不祐。

三小乘病开。报应经云。七众不得食肉荤辛。有病开。在伽蓝外白衣家。服满四十九日。香汤澡浴。然后读诵不犯罪。杂阿含云。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僧祇律开病比丘服蒜。听七日在一边小房。不得卧僧床褥。讲堂处大小便处皆不得到。不得僧中食。不得就佛礼拜。得下风遥礼。七日满澡浴熏衣。方得入众。

四方便救过。楞严云。持此咒时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佛菩萨天仙不将为过。观世音陀罗尼经。灌顶印咒二大母指屈掌中。捻无名指以无名指相背。二小指头相拄。二中指直竪头相拄。二头指屈各捻中指背上。咒曰。唵步三末啰苏摩监莎诃。诵二十一遍。自灌其顶。每旦于盆上结印诵之。持咒之人。犯欲及五辛。诵此咒解之云云。此二咒法以备误犯之用。若恃此术数犯数解。则是重增渎法之罪。咒部神王反生嗔谴。适足以速无间之业也。可不谨哉。

五三教事证。竺昙猷礼天台。石梁遇圣僧谓曰。汝母怀妊时行经葱园。胎气犯秽不可住寺(僧镜录)天竺沙门觉称云。吾国食肉五辛者驱出城外。故国中无货此。道藏云。诵黄庭经忌食五辛。又云。道士受法忌淹秽五辛。仙传云。乐子苌举家饮仙酒升天。独从子坠地。天神言。此人茹蒜故不得往。司马公祭仪云。凡祭虽得饮酒而不至乱(谓改常度)食肉不茹荤(谓葱韮蒜有臭气之物)。

述曰。为不急之物。而自招无间之报者。世人啖五辛是也。今诸师家多忽此事。岂不痛哉。昔樝菴食三白。正避此过耳。非故为是矫世之行也。因撰述斯文。忿今时知法者。遂发其愿曰。愿十方诸佛菩萨天仙。闻我祈请咸起加护。愿使禅林教黉律苑三宗法门。若主若伴。咸知思护净戒。不于清净伽蓝种葱薤之臭草。不于清净斋供而和葱薤之臭味。不以清净身器而啖葱薤之秽食。当知其人与境。若不清净则凡斋戒禅诵法事之所。岂复可得感佛天而降神祇乎。岂复可得却灾殃而来嘉祥乎。岂复可得动幽冥而拔沉滞乎当愿普天之下。凡僧蓝道观斋厨之内。不用葱薤调和众食及私自煮啖。凡官府第宅斋醮之际。于十日前严行禁断不蹈非法。僧道赴请受斋俗舍。常须自检不得故食误食自取秽染。庶乎人心交劝共隆圣道。将俾事佛事天清净谨严自行化他二俱有益。毋忘今日立愿之本。伏惟佛眼照之天心监之。决意禁断用逃苦报。

丧服 释氏之论丧服。涅槃诸律并无其制。智者临终诫曰。世间哭泣丧服皆不应为。今桉远师丧仪云。受业和上同于父母。皆三年服。若依止师随师丧暂为服。应师五杉集云。师服但用布。稍粗纯染黄褐(据此未尝许用白布)。

述曰。今人无识多用白布为直掇坐具。违失僧仪最为非法。今请于黑布偏衫之下。着白布衫袴以表制服。二师父母皆同此制。若义家父母亦可例此。随俗稍用紵布。上不违涅槃诸律之无文。下不弃远应二师之义开。随方护法当用中道。

戒焚亡僧不塔袈裟 律明三衣唯许传受。未闻佛祖被亡躯而从火焚也。末代无知多行非法。有识之士尚须辨明。若坐逝不坏。结塔以葬者。犹可以被于真体。若从荼毗火化之法者。则不当披搭自取烧衣违律之过。或谓亡僧无衣者。则当如冥祥记僧妙施衣之法。云南宋江陵龙华寺僧妙既亡之后。一夕归房灵语。弟子可宗问。和上今生何处。妙曰。粗可耳。但应受小谪。二年得免。欲诉所司为无袈裟。可急为製请僧设供以衣施之我可得也。宗如教饭僧嚫衣。既毕。比丘道勐即见妙身披衣入堂依僧次坐听经。至散乃不复见。

述曰。磐自闻。此适子姪真视真诰真亢。不幸早世。焚龛之日皆不披袈裟。唯用布偏衫裙而已。设斋之前以平时所服七条。作[阄-龟+?]拈法于僧中施。且复嘱后人。当力行于自身必坏之际也。敢告知识共崇此法。

佛祖统纪第三十三卷(终)

 

上篇:佛祖统纪

下篇:阿弥陀佛百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史传部目录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往生论

往生论...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广弘明集

广弘明集卷第一 唐麟德元年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自大夏...

释氏稽古略

释氏稽古略序 吴兴有大比丘。曰宝洲岸公。博学通古今...

集古今佛道论衡

集古今佛道论衡序(唐龙朔元年于京师西明寺实录) 若夫...

广清凉传

广清凉传序 朝奉郎尚书织局员外郎守太原府大通监兼兵...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佛在舍卫祇洹...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慧品第一...

净业痛策

净业痛策附刻序 净业痛策者。乃涔阳空灵大师。讳照莹...

佛说法印经

佛说法印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 比丘善导集记  依...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心的觉悟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世间为何会有种种的不平等

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