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大安法师  2013/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之类。如果你可以这么做的话,我会非常赞叹。但如果你是佛教徒,如果你不熟稔自我的伎俩,做这些可能会增加你的自我,你做这些不是为了保护地球,不是为了环保,只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时尚——你会因自己很低碳而感到时尚,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应该阻止自己具有这样的动机。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生活最符合低碳?我会告诉你是佛教徒的生活。佛教徒已经过了几千年的低碳生活了。

理论上,佛教徒理应是最低碳的人。当你的自我被打击削弱,你就会变得很低碳,因为你的大部分消费都是为了满足自我。你会为了满足自我而买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一个修得很好的佛教徒,不会有太多欲望。这样,他的生活自然很低碳。佛教徒的低碳生活是修行的自然结果而非刻意所为。

我所谓的成为佛教徒当然不是指你应该去某个寺庙去领取一个皈依证。如果你没有

对佛陀教言有深刻的领悟,只是一张纸、一个法名不会让你改变什么。你应该真正了解佛教。

如果你了解到你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必然对地球产生影响,而且你不是自私到只会关

心自己的话,你就会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所学习的是正确的佛陀教法,你会慢慢知道以上这些。我想没有人喜欢生活在普遍温度50度以上的地方,至少大部分地球生命不会喜欢。假如我们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买那么多其实可能根本穿不到的鞋,在牙刷还可以用很久的时候换牙刷——那么我们在不遥远的将来就必须学会在这样的温度下生活。你知道生产一个牙刷要对世界造成多大的影响吗?

为什么我们结婚要用十几辆车?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希望自我比别人差。如果我们结婚只用一辆车的话,感觉会被人嘲笑、看不起。但若我们体悟无我的实相,就不会在乎结婚的车队是捷达还是奔驰,是五辆还是五十辆。这实在是没多大差别,只是我们一些观念在分别而已,它并不正确,也毫无权威。只是你恰巧生活在一个认为结婚必须有车队,而且奔驰比捷达更能让你感觉面上有光的地方而已。

设想一下,若我们的自我感不是那么强,我们结婚就不需要几十辆车,我很希望能搞清楚那些车是干什么用的,它们只是跟着新郎新娘的车后面跑一圈而已。除了烧掉不少汽油,发出噪音并污染空气外,我看不出这些车有任何实质性作用。当然,你可以说它满足了你的自我。我们所有的浪费都是为了满足自我。你穿一件几万块钱的大衣可能只是为了满足你的自我,你并不觉得那件衣服有多舒服,但你还是要穿,因为其他和你相同身份的人都在穿,你仅仅是为了不被他们视为异类而穿。

有人误认为应该感谢自我,若无自我,可能大部分人要失业。比如你没有自我就不会花很多钱去买一个钻戒——它是我所知道的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东西之一。那么南非的工厂就会减产,工人就会失业,连带着整条产业链的人可能都要失业。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修行者永远是少数,证悟者更少——少到不会对任何产业构成威胁。但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我指的是那种真正的秉承佛教理念而生活的佛教徒,你可以把生活过得非常低碳。你挣的钱可能你再活三千年也花不完,但你还在拼命的挣,仅仅为了在银行的一个账号后再加一个阿拉伯数字,真是又造业又徒劳,又可怜又可笑。若你了解一点无我,你可能就不会坚持你的护肤品必须是某个牌子,你会了解那只是个标签。正是由于你的执著才养活了这些牌子。如果我们的自我不是那么强该多好,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而闯进动物世界,任意杀死任何动物,用它们皮毛来满足我们的自我。如果仅仅为了取暖,我们完全没必要杀死貂。我们有更好的东西做衣服,但认为貂皮会增长我们的身份,我们才会穿,以这种方式来彰显自我。可能很难找到比这更愚蠢的举措,结束另一个生命只是为了彰显自我,我不相信这可以表示你比别人更文明或更具智慧。

但现实中,你会看到很多人因为成为佛教徒而变得更不低碳。为了你能够有更好的念珠,可能很多珍贵树木会被砍伐——它们有的可能比你祖父的年龄还要大——拥有这些东西会令你的自我感觉舒服。因佛教徒的需求而催生的产业对地球的影响已经不比任何其他产业小,这很讽刺,本来我们是要舍弃这些,但学佛之后你变得更贪婪,而且这一切都是在学佛的伪装之下。你想要日本的香炉,印度小叶紫檀的念珠,或是名贵的沉香,台湾的棕坐垫。好像没有这些你就无法修行。因为你的需要,很多产业因此诞生,污染也因此产生,我深信这些不是修行的必需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纯金的罗汉

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怎样忆佛

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

【佛教词典】瞋

【瞋】 p1321 显扬一卷六页云:瞋者:谓于有情,欲兴损...

【佛教词典】二种证

(一)意谓修小乘法门以证阿罗汉果者有二种。(一)次第证...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的人,愚痴的人...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无药可救的心梗病人为何奇迹生还

当内科住院医师第一年,有一夜,在加护病房值班时,急...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