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净界法师  2021/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物,只要是佛教共修的团体,比方说幡幢是供养佛陀的,这个属于佛物;比方说经架、盖经布、抚尺,这是供养法宝的,这属于法物;有些是供养大众师的,叫僧物。

这三种物都是有主物。你不要以为佛陀灭度了,佛陀的东西仍是有主物;法宝,虽然不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人,但是只要这个信徒是发心用来供法的,也算有主物。那僧就不要讲了,僧团,供养大众师的更是有主物。

三宝物,它有三个重点,盗之结罪特重:

第一,体通十方。因为三宝物是来自于十方的供养,所以偷盗三宝物,是望十方众生结罪,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蒲团,你也可以用,他也可以用,任何人都可以用,所以这个犯罪的对象太广了。你偷盗了一个僧团的蒲团,你是跟十方众生结罪,这个债就还不起。

你偷隔壁的东西,你是欠他一个因缘,比较好还,因为他来生不见得会跟你相遇。但是你偷了三宝物,你是欠所有众生的债,你还不起了,因为它体通十方。这第一个,因为它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用。

第二,众生的慧命所依。三宝物,是给大家修行用的,每个人在三宝当中用功,法身慧命会增长。你盗取了三宝物,使令众生在修学当中有障碍,盗到最后蒲团不够用了;这本来是有幢幡的庄严,你把它盗取了,就不庄严了,所以你就直接影响到众生慧命的增上,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你障别人的道。这是第二个,众生慧命所依。

第三,是清净心所成。每个人供养三宝的心,都是很虔诚的清净心,清净心所成就的东西,你竟然用染污心去偷取,这个也是很严重。因为它的过程是清净心,每个人不管他是有钱没钱,都是省吃俭用,把自己的钱用来供养三宝,所以你这是障碍众生的发心,盗之结罪特重。

三宝物,这第一个,是有主物。

第二个是人物。就是一般人,这是某一个人的物,当然是结重,结重的话就是上品不可悔罪。

第三个非人物。非人是什么?我们解释一下。在律上所谓的非人,有两种情况:第一个,鬼神;第二个,畜生,这两种情况叫非人,他不是人。那么非人物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有主的,望主结重,它是有主人的。比方说,你看到一只小狗,这小狗的脖子上有一个很漂亮的金色项链,你把这小狗的项链给偷过来。这种情况又有两种情况:这只狗如果是一只野狗,没有主人的,你望这只狗结轻,因为它不是人,那么你是犯轻罪;如果这只狗是有主人的,望主人结重。这样懂吗?

就是看这个动物,你把它偷过来,这个动物到底是有没有主人的,只要有主人的,你就不是对望这只狗,因为这个狗是系属于主人,所以你是对望主人来结重。如果这只狗是一只流浪狗,你把它偷过来,那没有主人的,你就对望这个畜生结轻罪。这是这样子的。

那么非人的情况,我们解释一下。非人就是说,它是供鬼神的。比方说放蒙山,道场准备的东西,还没有供鬼神之前,这是有主物,属于人物,甚至于属于三宝物。所以放蒙山之前,你偷东西,犯重。那么如果说这个蒙山已经施食给鬼神了,属于鬼神的东西了,你再去偷,犯轻。因为这时已经把这个东西布施给鬼神了,你再去偷,望鬼神结轻罪。

所以有主物基本上就三种,你把这三种弄清楚了,大概就知道它的状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在家人如何体验出家生活

我们都敬佩出家师父能够放下万缘,舍家离欲,出家修行...

受戒容易守戒难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在家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问: 请大略地重点解说在家居士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妙...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吃太饱撑出来的十种病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

素食之妙

当今素食话题越来越热门。或为健康,或为环保,或为保...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

【佛教词典】二檀

(名数)一世间檀,凡夫之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布施者。...

【佛教词典】缘起及缘生法中二分差别道理

【缘起及缘生法中二分差别道理】 p1307 瑜伽九十三卷二...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

问: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中台禅寺答: 舍利为梵语,即...

问号中的得失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释提桓因的真诚无妄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有一次,阿修罗...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爱情就是一坨屎

讲一个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最难以放下的东西:我们的...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病患的意外收获

有一对夫妻新婚没几天就发生车祸,新郎伤得非常严重,...

锲而不舍地坚持不忍圣教衰

问: 顶礼法师!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学院读书。学习...

庄严自己,也要庄严世界

「庄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都会听到许多佛弟子在说,...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