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遇到逆缘的时候,要这样来思维

净界法师  202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遇到逆缘的时候,要这样来思维

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要经常保持戒慎恐惧,因为功德随时会破坏,很多的盗贼,两个眼睛一直瞪着我们的功德,想要偷走的。

所以我们遇到逆缘的时候,要思惟两个道理来保护自己:

第一个安住在业果的道理,来降伏其心。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怨家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心中的业力变现出来,我心中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罪业,我一定不会招感这个果报,你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业果。

第二个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圆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躁动、所有的瞋恚都是因为对立产生,我不能改变别人,我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自我意识拿掉,回归到一个平等法界,没有能所,这时候也可以安住。

总之,诸位要记得一个观念:我们内心开始不平衡、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千万不要作任何的决定,因为你这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所讲的话,对你的功德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所以一个菩萨,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积集功德,你要知道怎么样保护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要做,赶快去佛前忏悔,然后用道理来降伏自己,等到平静以后,再采取行动。

遇到事情怎么想很重要,你要往哪个方向去想?当然第一个先安住自己,先告诉自己,其实人生无所得,这是空性,很重要。为什么天台宗讲即空、即假、即中?为什么把空性放在第一个?你要把有所得心放掉,这是关键。你一旦有所得,很容易跟众生产生对立。然后就会有一些特别喜欢的东西,特别不喜欢的东西出来,就对立了。空观是菩提心的基础。你要永远告诉你自己,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你要建立一个无所得的人生观,你才有资格谈菩提心,所以空观的智慧很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如何应对长时间的大逆境

问: 如何应对大的逆境?尤其是时间较长的逆境。 大安...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佛教词典】金刚刹

(术语)寺之异名。亦云金刚净刹。金刚譬寺处之功德,...

【佛教词典】南无

(术语)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谟,那谟,纳慕,娜...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

问: 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