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全站文章(第57页)
【随机推荐】
【荐】
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道做种种佛事,一心念佛...
【荐】
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 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遇...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常住没有好供养,请诸位...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坠宴安鸩毒坑,策其志毋...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他七岁出家,常常诵念《...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人已向尘埃走。 或城隍...
【荐】
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后来才明...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
佛法的修学要先修心再修相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我们一般的修学有两个重点: ...
真正有实力的人何须炫耀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耀狗好,人要是没个四五...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虽然好了,但如果看字过...
心无染着名为少欲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修行方法,对于婆罗门穿...
徐志摩对婚姻轻率的行为与结果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比他的文学作...
【荐】
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命根杀戒。 持戒功德 ...
良好的家教成就不世之才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要感谢有良好的家教。例如孟母三迁、...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太虚大师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认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偏见...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贾平凹先...
降伏自心的秘决
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触到佛法。但为什么在我...
佛教中「卍」字由来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蹉洛刹囊,是佛陀三十二...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上午9时许,后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资格...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妄想...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念书时,有幸...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
回光返照,做你该做的事
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时第六意识开始修观─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关键在回光...
【荐】
佩带诵持楞严咒有八大功德
在本经经文当中讲到:不论佩带楞严咒也好、诵持也好,楞严咒它有八大功德,我...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佛说,善知识有二种:一...
天上福报虽好,但终归要堕落
比人类条件更为优越、其生存空间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教里解释为光明,是...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纪念日。这一天,在佛教...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娃登基做了皇帝,皇叔、...
【荐】
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这是一块非常...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是...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面...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个清净当中,有十种可...
【荐】
能开素食餐厅,其功德不可估量
最近住院,发现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脏病、脂肪...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有两个判断方法,第一,...
【荐】
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快乐,但是大部分的时间...
【荐】
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在清晨三点收到...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十年来,忽视因果伦理的...
【荐】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在六根门头放...
福报是从众生身上得来的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见了人很好地打个招呼...
【荐】
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道教也有,而在民间信...
【荐】
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苏州报国寺闭关的时...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最为重要的事。关于依师...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的心。先生的精神世界准...
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里头夹着毒素。所谓毒素...
【荐】
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问题...
【荐】
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
敬善媛:唱佛乐是冥冥中的缘分
我从小就喜欢观音菩萨的形象,在上学的时候,经常老师上数学课,我就开小差拿...
成佛应具备哪些条件
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藏传各宗派因对佛陀教法的认识...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
训练自己倾听的工夫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光有诚意是不够的,你...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
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举几种实际的行持。凡诵...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生...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活中...
念佛时出现心魔该如何处理
问: 师父曾经碰过一个问题,可是后来在光碟里面没有说完...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个小...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法...
【荐】
吃素这么好,为什么你身体这么差
1、问题的由来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出现了面色萎黄,声...
【荐】
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的心,接下来做什么事呢...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的心马上沉淀下来,这叫...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么要消灭它呢?因为:第...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
是否需要抽出时间单念佛呢
问: 我现在的功课是早上拜佛两小时,边拜边默念,是否需...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业,就枉...
【荐】
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观身五境,禅修净心
观身如身,就是四念处观的第一个观法,也是最直接了解自身的方法,但需要从头...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四大是从物质构成的元素来说的,而五蕴则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元素来探讨...
【荐】
懂得快乐的意义
懂得生命的意义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懂得快乐的意义快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
大姑奶奶的往事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大饥荒,都是沉重的一幕。当年,我...
【荐】
最尊贵的客人是父母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 当时手头正...
【荐】
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他们在当地临时...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
【荐】
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这...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是讲除妄识归真心。我...
【荐】
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人行...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法,...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问: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衍慈法师答: 你问的是佛...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临终亦稳往生。但在...
过午不食有哪些功德
过中不食为斋,取其防邪、少欲为义。多食多贪,淫欲心就重,所谓饱暖思淫欲。...
孕育一切生命的天地,如同佛的法身遍满虚空
天地,是我们存在的空间。尽管说到天,很多时候指广袤的宇宙空间和缥缈星河,...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起来,组成有纪律有精...
【荐】
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就是因为我执太重了,有...
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却有着高下之分天渊之别。...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佛不久,每月的十斋...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无量的福德。我们要把这...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皈依三...
地狱的三大类型
在我们人道以下的是地狱道。地狱是梵语泥黎,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
【荐】
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了救世,但要怎么救世呢...
堕落到畜生道的原因
生活在我们人群四周围的有哪些生命?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畜类众生,一是鬼类众...
怪兽的传说
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有一棵树冠簇密的老树。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棵老树...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呢?中国禅宗特别是四祖...
【荐】
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缕织成衣服,供养世尊。...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在转过...
【荐】
邪淫纵欲导致中风的现世报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来,中风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脑血管破...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敬奉着观世音菩萨圣像,...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我们叫做...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家体会一下: 在美国柏...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个诸侯供养他一双象牙做...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文殊菩萨将咒往护,将邪...
【荐】
「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闸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门口挂着天知道3个大字的...
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但做的呢,由于这个业...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问: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师...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
【荐】
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那我们就会生活在烦...
【荐】
「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为物先,乃成千古鼻祖。...
少年学佛之本
注重躬行,检点身心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劝谕,使令感悟,只好忍...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
【荐】
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方...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往...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问: 什么是十斋日?在十斋日要注意什么? 大安法师答:...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不需...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年,...
【荐】
绍云长老访谈录
出家因缘及与虚云长老师徒因缘 记者:您19岁即徒步往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
学佛之人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专指能念佛而已。凡发心...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
【荐】
六道轮回中鬼道的种类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命的根源,没有父母相爱...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到天宫中,即召集天人众...
【荐】
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
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新年伊始,即惊闻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件。通过官方媒体确认消息之后,早晨...
【荐】
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假如我...
星云大师2015年新春贺词
2015年是羊年,过去中国都以三阳开泰来祝福大家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好。三阳...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它一...
冬令六款纯素补气补血汤
气血不调会导致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症状。今天向考虑冬令进补的朋友们,推荐...
崔沔的孝心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医,为母亲治疗眼睛;事...
【荐】
一个癌症病人的真诚劝诫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原本是一个勤俭节约、懂事好学、尊老爱幼的好...
【荐】
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现在人和人之间确确实...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它有这四种。这四种是...
【荐】
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业缘所夺,不能专注在念...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是自然的不加造作的道理...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问: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 佛经讲地狱,那...
【荐】
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
卅年精修 预知往生
上海何王氏者,本一无知无识之妇女耳。自二十九岁,得闻净土法门,遂皈依三宝...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吃素。至三十后,深厌五...
好人不提当年好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科的周明远家。这年大饥...
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沈
手书备悉。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沈。欲了生死出轮回者,当凛凛于此事,庶有希...
三宝功德不思议
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夫某性毒辣,致我死于非...
儿女之贤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间,数十年光阴瞬息即过,若或虚度,则欲再得此光阴,决无可得之时。人...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不灭绝及遭大祸者。以拿...
【荐】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
【荐】
教化猎人的白象
有一天,佛陀对须菩提说了一个他过去生转世为六牙白象的故事。在过去生中,我...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六识,异熟、思量、了境...
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我们中国人经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就是说一个人出生的时...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
【荐】
每天醒后用十一问来反省自己
如果在黎明,早上你睡眠之后,你坐起来,在那种夜气清明之际,你静坐,回光返...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法...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
【荐】
诱人的菜名背后 都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有一种花鲈鱼,耐热最久。汤锅里面正在加热的时候,它往往还在里面孤苦无助地...
【荐】
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我挣了很多钱之后,就可...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定非豆腐莫属了,不管是...
《大吉祥经》中的38种吉祥事
根据《大吉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祥的争论,结果分成三派...
【荐】
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有犯戒的行为,他就不吃...
勤修十善是预防远离灾难的最根本方法
2014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世界各地灾情频传,马航两次空难、伊波拉...
谦恭,富贵将至的表现
《了凡四训》中记载,袁了凡先生历次应试时,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接受阿阇世王的供养。...
【荐】
一念孝心得救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心,终日追求享受。因此...
【荐】
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之境生硬吞下。这只是凡...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一位屠夫,买了一头牛...
息灾卫生豫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使普天人民同享...
【荐】
从事餐饮行业造杀业的人如何转行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有一大荤馆子,名九如春,生意很发达。一夕,经理梦无数人...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关紧要之...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为我...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不光泽、不称意、不可念...
【荐】
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一提起佛教,映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可能就是没有家庭生活的出家人形象。实际上...
【荐】
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间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宁肯己身堕地狱,不以...
七难、七不净,四无常
1.凡人皆有七种不净,因而对自身不必过于执着,有这样的认知,在修行的路上...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宗风远播,名扬四方。偶...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好不顺的结果警醒你恶行...
皮肤粗糙不干净,是什么罪业导致的呢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何罪所致。 答言。汝为...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的阿...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荐】
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的,流注在诸肠里面。男...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有人以感官的享受来娱...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的地方。当时,有八百位...
【荐】
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我们最难抛舍,也让我们...
上一页
第57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惟贤长老
忏云法师
大安法师
绍云老和尚
知足
改造命运
随喜
无量寿经
打坐
真如自性
净界法师
大势至菩萨
佛教故事
普贤菩萨
健康素食
因果报应
达摩大师
明海法师
佛教仪轨
佛弟子文库 http://m.fobao.org/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