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全站文章(第56页)
【随机推荐】
【荐】
看似赢了,其实是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情而闹别扭,女的口才犀...
自己善良和别人无关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
如何处理家庭里面的烦恼
问: 请问师父为什么我们在外面的烦恼倒是好处理,但家庭...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国土,并于此世圆满佛道...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都是名车,甚至是加长的...
【荐】
花钱还需要有智慧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 很多人...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
问: 法华经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于无量劫前,曾说法...
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隻金猫从东北角跑...
【荐】
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个是在当时明朝有一个错...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办法操...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喜,就来干扰你了,这时...
【荐】
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悟性很高,他看什么书一...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
了凡四训白话篇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
没有价值的东西要放在心里做什么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人问我说:要怎么修忍...
【荐】
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
【荐】
念念生灭,无以把捉,忧在哪里?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临济寺,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
障道的四个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碍了,交朋友遇到障碍了...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
不要把供佛当成一种交易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际意义;有人将供佛理解...
【荐】
与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鸡毛蒜皮」
拿破仑在一场战斗中与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险之际,一位裁缝将他藏起来并成功...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免不...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通...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佛教承认有命运这...
入寺方知三宝恩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的皈依到内心真正的皈依...
【荐】
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二十八号往生,对此我...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果同时。 也就是说,大...
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问: 如果念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 阿...
【荐】
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动的扫把分开晨雾,卷动...
如何开发智慧增强记忆力
怎么开发智慧呢?钝根、无读诵性的人,闻地藏菩萨的名号,见地藏菩萨的像,就...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 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法...
【荐】
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造了恶业,临终十声乃至...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或...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
浅说佛教生财及理财之道
中国人近年在海外对奢侈品的购买力惊人,根据汇丰银行本年初公布最新报告《走...
【荐】
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现在外面社会上,有第三者的现象很多,遇到...
【荐】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
往生西方全凭信愿持名不失正念
深达胜义,万勿生疑 众生对净土法门,所以不能生信者,是因为不明道理,心存...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去创造一个业,这时候你...
【荐】
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
夫妻间的10大陋习让婚姻崩溃
陋习一:夫妻谁赚钱谁就当家。 谁有钱谁就有说话权,谁就是老大,这当然没错...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生西方?佛法法门...
【荐】
男女间交往须知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恋爱,以致直到婚嫁时,...
【荐】
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争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她...
无用的石头与有用的砖头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
至诚供养得生天道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的教化,深契法义净信坚...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宝,一切经卷为法宝,一...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了阿弥陀...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方式,...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
吃素者不用还命债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摆脱这个恶业。对我们的世界有一点了解了之后,再唱...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显真...
【荐】
「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你...
【荐】
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最后的结果的验收,是在...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
【荐】
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它不一定用于往生,你看...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是迷惑颠倒的时候,那么...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 概言之...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于释尊的寿量,诸宗的认...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夜叉的表情,日久年深,...
【荐】
别醒悟得太迟了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的责任,所以不应该把目...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
【荐】
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何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口业 妄语者,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
【荐】
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服务。从这些出家人的威...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净土法门要常作得生想
作得生想是很好的念想,我一定能往生,我决定能往生。那不要以为,哎呀,这个...
吃素戒杀是阻断怨怨相报的恶性循环
杀业是人类行为当中非常深重的一种恶劣的冲动。众生都是以强凌弱,如果没有文...
【荐】
临终十念生天福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
【荐】
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轮回和因果的真理展示出...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答...
【荐】
争吵是灭亡之源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生为鹌鹑,与几千只鹌鹑...
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公印海上人曾经说过,他...
【荐】
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谈的...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上次我向他借锯,他就没...
【荐】
每个人都是贼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是一只钵,但他可能是世...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知身是苦啊,壮时都与他...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讲到佛法,那是很深广的,现在只能提出一点来说。我所要和诸位说的,只是一个...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己的身心安家的一个过程...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暂时释...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得清净,必须作到随犯...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走路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什么?走路!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数据...
【荐】
「妈妈」到底值多少钱
世界上2/3的财富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可以说,尽心尽责养育子女的母亲,实际...
【荐】
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幸福的童...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诏禁断酒肉文,强迫僧侣...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单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比方说外道跟佛弟...
【荐】
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执取。什么叫局部...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六凡法界,提升到清净的...
【荐】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果有众生不孝顺父母,...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问: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大安法师答:...
如何面对人生的「两难之间」
人生常会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择而处于两难之间的时候,比如:父母吵架时,儿女到...
以牙还牙的报复,只会结下更大仇恨
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而才能有好的人缘。如此...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烦恼...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北,无人不知,...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圣...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其是大年初一,中、港两...
【荐】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批评佛教,因为他们见到...
淫词小说毒人,烈于蜜饯砒霜
三代而下,世多邪说。而邪说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如淫词小说为甚。盖圣贤...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来,有居士问我,师父,...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还...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自造业自受果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的时间反而最多?我想...
【荐】
奥秘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
有父子俩是开饭馆,卖打卤面的。打卤面的调料调配得特别好,谁家的都没有他家...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 这是说明...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们的用心了。 学,是为...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现现在很少有人听二磬。...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荐】
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
【荐】
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常常去打架,打劫人家...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因果的规律真实不虚,讲...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怨怼,亦曾宿世受深恩...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当时,庵罗女听说世...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时也...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记...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实体,而是像河流、像...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观察布施。若施彼已,则...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使我们...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
【荐】
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这样才能不辜负...
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现在修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讲的,用如子忆母的诚心,修都摄六根,净...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阐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业洪深。因此于禅宗和教下二种途径,一概...
【荐】
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们很幸运得到人身,生在...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
【荐】
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要,你要离开三界是很困...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时间久了,你的菩萨戒的...
【荐】
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师 不肯忏悔的人,...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味着我们新的目标,新的...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一口气回不来了,你们...
要有决生净土的信心
有一种人虚心太过分了,总说我们这样的凡人,还不及天界的人,哪里就够得上到...
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之会起烦恼...
【荐】
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雪公老恩师都是「...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之人,又怎么数得清!其...
补药进补,真的有效吗?
现在的人都喜欢吃补药,为了求得身体的健康,种种进补的方式,如:有的人吃蛇...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无可、皎然,宋代的遵...
【荐】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里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摄大乘论》 这六道的众...
念佛的真正功德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
【荐】
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
开发超级记忆力的窍决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 斯人...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绝群离俗,一个修道...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他在后来的弘法生涯中,...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即是六度。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忍...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种人,说天地间生物是应...
如何看待「男女平等」
问: 现代女权意识抬头,许多新时代的新女性高喊女男平等...
【荐】
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依和五戒的仪式很简单,...
【荐】
佛门里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佛教事业迅速恢复,蓬勃发展,迎来了兴旺发达的...
【荐】
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又说五百年才修得同船...
【荐】
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
供养的三大利益
供养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项目,对于修学来说,主要起到有三方面的作用: 其一,...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
【荐】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成就德行的广大。容包...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也不是修给佛菩萨看的。佛菩萨只是指导我们怎样改善...
【荐】
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行头陀苦行,在山林树下...
【荐】
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快乐不是独享,而是共享。有独享的快乐,叫寂静涅槃,禅定的快乐也是独享的,...
中佛协:春节应远离烧高香头香
春节临近,中国佛教协会面向全国佛教界发出文明敬香建倡议书,认真反思当前佛...
【荐】
正见--以观念改变心行
未来在哪里?我们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我认识一位大家尊称...
【荐】
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
在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她在当地有栋豪华别墅...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有孤独感,这时我们一声...
【荐】
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个新的一年,那么学人在...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还在当小沙弥的时候,看到年纪上了五十、六十岁的人,心...
【荐】
「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大量能...
【荐】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
【荐】
印祖力荐的治病救命妙方
备注:以下七则方均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为印祖所认可流通。 一、白矾救命神...
【荐】
「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化,南柯一梦。 知是梦...
【荐】
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德福田;第三个叫贫穷福...
蝙蝠的性格
人都自大,要天下万众归心,但也有人不肯归心,即使用权力威吓、责备,也没有...
【荐】
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看法的落差。如果缺乏沟...
【荐】
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不信佛,只要来到五台山...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罪,还比不上邪见。 诸...
星云大师分享素食烹饪经验
说到素食比荤食更好,当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吃,人家才肯吃素。因此...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
【荐】
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妇是多坏,多不听她的话...
【荐】
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分、是佛缘,结缘三宝、...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生...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世...
上一页
第56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学佛感应
孝顺父母
妙法莲华经
观音菩萨
定力
界诠法师
弘一大师
心灵解脱
戒杀放生
涅槃
倓虚法师
李炳南老居士
般若
离苦得乐
工作事业
大悲咒
断除口业
佛学问答
生活
佛弟子文库 http://m.fobao.org/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