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宽运法师  2018/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依佛法来说,其实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假合,如果我们对这个假合的身体不能看破的话,修行就很难成就,更惶论了生脱死。

历代的祖师大德们,都是透过坚持不断的苦修,直至修到我空、人空、法空,最后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可见,‘我空’是第一步,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我空’?确实是绝不容易。以下为大家说一个苦修多年的高僧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梁武帝的时代: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天空下着鹅毛大的雪片,梁武帝兴致勃勃的邀请志公禅师同赴郊外,欣赏雪景,瞩目远望,山河大地被白雪铺盖成一片银白色世界,煞是好看,忽然看见东南面的高山上,没有积雪,而且还看见微微的暖气往上升腾;梁武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国师志公禅师:‘为什么那边山上不积雪?’由于志公禅师是一位有名的神僧,一切皆能未卜先知,于是就回答道:‘那边山上有位大修行人,在上面住着,因为人杰地灵,所以雪都不会下到这个地方。’梁武帝听了,不禁龙心大悦,高兴地说道:‘既有如此的大修行人,也是寡人的洪福,我一定要请他下山,到皇宫供养,以求福德。’志公说:‘这位大修行人,道德很高,定力也很好,可惜我执未破,生死还不能了。’梁武帝不信,一定要上山,恭迎此大修行人下山住在宫中,执弟子礼,拜他为师,供养丰裕。

这位大修行人法名为呼海禅师,自迎请入宫以后,静住多时,每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确实是‘严整威仪,肃恭斋法’,不愧为人天师表。一天梁武帝对志公说:‘师父!你说禅师我执未破,四大不空,将来生死不能了,照寡人看来,恐怕国师看错了人吧?’志公知道梁武帝对他的话生了疑心,便回答说道:‘陛下不信的话,我们可以试一试他,自然便见分晓。万岁可与贫僧同食一席盛筵佳肴,另外再做几样下劣的小菜,送给呼海独吃,如果他真的是我执已破的人,对饮食不起丝毫善恶观念,就不会有人我的分别;假使我执未破,这样被轻慢、鄙视的悬殊不平的对待,一定会怒形于色。’

梁武帝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依照志公的话去做,还故意在对面席上欢呼畅饮的轻慢他。这时呼海不禁心头火起,几次想发作,回想自己在深山苦修了几十年,今天为了一点饮食生起气来,实在不好看,因此还是勉强压抑着,不敢表现出来。散席后,呼海一句话都没有说。梁武帝看起来呼海已经很‘无我’了,所以对志公说:‘国师说他我执未破,我们今天如此侮慢他,他都没有改变颜色,可见国师量人不定,神算不准了!’梁武帝甚至还以为志公嫉妒呼海;志公知道了梁武帝的疑惑,因而答道:‘你那里知道他的心思呢?其实他已经含恨在心,只是未形之于色,如果再来一次,他定必无明火起三千丈,像炸弹似的爆发起来!’

几天后,他们又故意与呼海开了一场大玩笑,梁武帝召集群臣,与呼海和志公欢宴宫中,席间,梁武帝命宫女们将上等彩缎,每人赏赐一匹。众宫女将彩缎捧出来分送各人,在座大小群臣及志公每人都分到一匹。呼海一向是深山的苦修穷和尚,看到这种上等的彩缎,早已心花怒放,眼见每人都分到一匹,而最后分到自己的时候,想伸手去接,宫女们不但不给他,反而讥讽他无福消受;这下可把呼海气坏了,心想:皇上欺我不算,连宫女都看不起我、欺侮我,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气得七孔生烟。呼海是上了年纪的人,真是一气不留命,突然从座上倒下来,一命呜呼去了!神魂堕落恶道,因为一念贪爱彩缎,投生鹊身,身有‘呼海’二字。

这时梁武帝眼见呼海气死,深为后悔,责怪志公不应该设计气弄呼海,令他气愤而死。志公说:‘死了还是小事,可惜已经堕入畜道,投生鹊身了。’梁武帝不信:‘如此大修行人,怎会堕落恶道?’不过志公的确是神异屡验屡应,故又不能不信,因此很担忧地说:‘呼海是我们请下山来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请国师你救一救他吧!’志公说:‘赶快派人西去三十里,某一树上有一鸟窠,窠中有小鸟三只,其中一只花斑点的,上有呼海二字,把它捉回来,我就有办法救他了。’梁武帝急忙派二人火速依言行事,果然按地点把小鸟捉回来。志公接过小鸟,来到呼海尸边用力将小鸟拍死,识神回入本体,渐渐活过来了,此时呼海也知道自己已转过一次世了,而且知道是志公把他救回,免堕恶道,所以非常感激再生之恩,五体投地向志公顶礼,并请为开示。

志公毫不客气地对他开示道:‘你少听经教,我执未破,生死未了,将来是很危险的,今回为了一点小事,就如此生气,瞋愤遭堕,我不救你,你已作禽兽,你看可惜不可惜呢?现在我有两句话,望你放下一切,早脱生死,不负己灵: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呼海从此打开我执,看破四大,努力修行,终于了生脱死。

这就是‘四大皆空’的真正意义!我们作为佛弟子、作为修行人,又怎能不以此为鉴,警剔自励,打破我执,放开心怀,好好地用功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

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问: 师父,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

【推荐】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常不轻菩萨

这位菩萨遇见比丘、比丘尼,或者遇见优婆塞、优婆夷时...

【佛教词典】慈济畜生法

子题:豚子、开妄语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慈济畜生法...

【佛教词典】室利揭婆

(物名)?rigarbha,译曰胜德。宝玉名。华严经疏十五曰...

保护生命不杀生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爱护花草、爱护小动物,用父母的语...

做任何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去集市的时候,见一位老者摆了个捞金...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会怎样?

一问: 兵荒马乱的时候,幸亏老天的保佑,我们侥幸逃过...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

拍摄荤腥菜谱会涉及到间接杀生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修行净土法门并且吃长素。一个朋...

莫把「师父」称「师傅」

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重覆的创伤、...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圣严法师《禅修的历程》

中国的禅宗,是不落阶次的顿悟法门,若涉及禅观或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