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九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一

前言世别皆由业生。业由随眠方得生长。离随眠业无感有能。所以者何。随眠有几。颂曰。

 随眠诸有本  此差别有六
 谓贪瞋亦慢  无明见及疑

论曰。由此随眠是诸有本故业离此无感有能。何故随眠能为有本。以诸烦恼现起能为十种事故。一坚根本。二立相续。三治自田。四引等流。五发业有。六摄自具。七迷所缘。八导识流。九越善品。十广缚义。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随眠能为有本。故业因此有感有能。此略应知差别有六。谓贪瞋慢无明见疑。颂说亦言。意显慢等亦由贪力于境随增。由贪随增义如后辩。及声显六体各不同。若诸随眠体唯有六。何缘经说有七随眠。颂曰。

 六由贪异七  有贪上二界
 于内门转故  为遮解脱想

论曰。即前所说六随眠中分贪为二。故经说七。何等为七。一欲贪随眠。二瞋随眠。三有贪随眠。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欲贪随眠依何义释。为欲贪体即是随眠。为是欲贪之随眠义。于余六义徵问亦尔。若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欲贪体即是随眠。便违契经。如契经说。若有一类。非于多时为欲贪缠缠心而住。设心暂尔起欲贪缠寻如实知出离方便。彼由此故于欲贪缠能正遣除并随眠断。若是欲贪之随眠义。随眠应是心不相应。便违对法。如本论说。欲贪随眠三根相应。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欲贪等体即是随眠。岂不违经。无违经失。并随眠者并随缚故。或经于得假说随眠。如火等中立苦等想。阿毗达磨依实相说。即诸烦恼说名随眠。由此随眠是相应法。何理为证知定相应。以诸随眠染恼心故。覆障心故。能违善故。谓随眠力能染恼心。未生善不生。已生善退失。故随眠体非不相应。若不相应能为此事。则诸善法应无起时。以不相应恒现前故。既诸善法容有起时。故知随眠是相应法。此皆非证。所以者何。若许随眠非相应者。不许上三事是随眠所为。然经部师所说最善。经部于此所说如何。彼说欲贪之随眠义。然随眠体非心相应。非不相应。无别物故。烦恼睡位说名随眠。于觉位中即名缠故。何名为睡。谓不现行种子随逐。何名为觉。谓诸烦恼现起缠心。何等名为烦恼种子。谓自体上差别功能。从烦恼生能生烦恼。如念种子是证智生能生当念功能差别。又如芽等有前果生能生后果功能差别。若执烦恼别有随眠心不相应名烦恼种。应许念种非但功能别有不相应能引生后念。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若尔六六契经相违。经说于乐受有贪随眠故。经但说有。不言尔时即有随眠。何所违害。于何时有。于彼睡时。或假于因立随眠想。傍论且止。应辩正论。言贪分二。谓欲有贪。此中有贪以何为体。谓色无色二界中贪此。名何因唯于彼立。彼贪多託内门转故。谓彼二界多起定贪。一切定贪于内门转故。唯于彼立有贪名。又由有人于上二界起解脱想。为遮彼故。谓于上界立有贪名。显彼所缘非真解脱。此中自体立以有名。彼诸有情多于等至及所依止深生味着故。说彼唯味着自体。非味着境。离欲贪故。由此唯彼立有贪名。既说有贪在上二界。义准欲界贪名欲贪。故于颂中不别显示。即上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复分为十。如何成十。颂曰。

 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
 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

论曰。六随眠中见行异为五。余非见五积数总成十故于十中五是见性。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五非见性。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又即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说九十八。依何义说九十八耶。颂曰。

 六行部界异  故成九十八
 欲见苦等断  十七七八四
 谓如次具离  三二见见疑
 色无色除瞋  余等如欲说

论曰。六种随眠由行部界有差别故成九十八。谓于六中由见行异分别为十。如前已辩。即此所辩十种随眠。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谓见四谛修所断五部。界谓欲色无色三界。且于欲界五部不同乘十随眠成三十六。谓见苦谛至修所断。如次有十七七八四。即上五部。于十随眠一二一一如其次第。具离三见二见见疑。谓见苦谛所断具十。见集灭谛所断各七。离有身见边见戒取。见道谛所断八。离有身见及边执见。修所断四。离见及疑。如是合成三十六种。前三十二名见所断。才见谛时彼则断故。最后有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彼方断故。如是已显。十随眠中萨迦耶见唯在一部。谓见苦所断。边执见亦尔。戒禁取通在二部。谓见苦见道所断。邪见通四部。谓见苦集灭道所断。见取疑亦尔。余贪等四各通五部。谓见四谛及修所断。此中何相见苦所断。乃至何相是修所断。若缘见此所断为境名见此所断。余名修所断。如是六中见分十二。疑分为四。余四各五。故欲界中有三十六。色无色界五部各除瞋。余与欲同。故各三十一。由是本论以六随眠行部界殊说九十八。于此所辩九十八中八十八见所断。忍所害故。十随眠修所断。智所害故。如是所说见修所断为决定尔。不尔云何。颂曰。

 忍所害随眠  有顶唯见断
 余通见修断  智所害唯修

论曰。忍声通说法类智忍。于忍所害诸随眠中有顶地摄唯见所断。唯类智忍方能断故。余八地摄通见修断。谓圣者断唯见非修。法类智忍如应断故。若异生断唯修非见。数习世俗智所断故。智所害诸随眠。一切地摄。唯修所断。以诸圣者及诸异生。如其所应。皆由数习无漏世俗智所断故。有余师说。外道诸仙不能伏断见所断惑。如大分别诸业契经说。离欲贪诸外道类有缘欲界邪见现行。及梵网经亦说。彼类有缘欲界诸见现行。谓于前际分别论者。有执全常。有执一分。有执诸法无因生等。非色界惑缘欲界生。于欲界境已离贪故。定是欲界诸见未断。毗婆沙师释彼经义。起见时暂退。如提婆达多。由行有殊分见为五。名先已列。自体如何。颂曰。

 我我所断常  拨无劣谓胜
 非因道妄谓  是五见自体

论曰。执我及我所是萨迦耶见。坏故名萨。聚谓迦耶。即是无常和合蕴义。迦耶即萨名萨迦耶。此萨迦耶即五取蕴。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为先方执我故。毗婆沙者作如是释。有故名萨。身义如前。勿无所缘计我我所。故说此见缘于有身。缘萨迦耶而起此见。故标此见名萨迦耶。诸见但缘有漏法者。皆应标以萨迦耶名。然佛但于我我所执摽此名者。令知此见缘萨迦耶。非我我所。以我我所毕竟无故。如契经说。苾刍当知。世间沙门婆罗门等。诸有执我等随观见一切。唯于五取蕴起。即于所执我我所事执断执常名边执见。以妄执取断常边故。于实有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一切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如说臭酥恶执恶等。此唯损减。余增益故。于劣谓胜名为见取。有漏名劣。圣所断故。执劣为胜总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见取。于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如大自在生主。或余非世间因妄起因执。投水火等种种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执唯受持戒禁。数相应智等。非解脱道妄起道执。理实应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是谓五见自体。应知。若于非因起是因见。此见何故非见集断。颂曰。

 于大自在等  非因妄执因
 从常我倒生  故唯见苦断

论曰。执大自在生主或余为世间因生世间者。必先计度彼体是常一我作者方起因执。才见苦时于自在等。常执我执永断无余故。彼所生因执亦断。若尔有执投水火等种种邪行是生天因。或执但由受持戒禁等便得清净。不应见苦断。然本论说有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士夫补特伽罗受持牛戒鹿戒狗戒便得清净解脱出离。永超众苦乐至超苦乐处。如是等类非因执因。一切应知。是戒禁取见苦所断。如彼广说。此复何因是见苦断。迷苦谛故有太过失。缘有漏惑皆迷苦故。复有何相别戒禁取。可说彼为见道所断。诸缘见道所断法生。彼亦应名迷苦谛故。又缘道谛邪见及疑。若拨若疑无解脱道。如何即执此能得永清净。若彼拨无真解脱道。妄执别有余清净因。是则执余能得清净。非邪见等。此缘见道所断诸法。理亦不成。又若有缘见集灭谛所断邪见等执为清净因。此复何因非见彼断。故所执义应更思择。如前所说。常我倒生。为但有斯二种颠倒。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如是四倒其体云何。颂曰。

 四颠倒自体  谓从于三见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随见力

论曰。从于三见立四倒体。谓边见中唯取常见以为常倒。诸见取中取计乐净为乐净倒。有身见中唯取我见以为我倒。有说。我倒摄身见全。我倒如何摄我所见。如何不摄。由倒缠故。诸有计我。于彼事中有自在力是我所见。此即我见由二门转。是我属我。若是别见由我为我见亦应别。何故余惑非颠倒体。要具三因胜者成倒。言三因者。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谓戒禁取非一向倒。缘少净故。断见邪见非妄增益。无门转故。所余烦恼不能推度。非见性故。由具三因胜者成倒。是故余惑非颠倒体。若尔何故契经中言于无常计常。有想心见倒。于苦不净无我亦然。理实应知。唯见是倒。想心随见亦立倒名。与见相应行相同故。若尔何故不说受等。彼于世间不极成故。谓心想倒世间极成。受等不然。故经不说。如是诸倒预流已断。见及相应见所断故。有余部说。倒有十二。谓于无常计常倒中有想心见三种颠倒。乃至于无我计我倒亦尔。于中八唯见断。四通见修断。谓乐净想心。若谓不然。未离欲圣离乐净想。宁起欲贪。毗婆沙师不许此义。若有乐净想心现行。便许圣者有乐净倒。圣者亦起有情想心。是则亦应许有我倒。非于女等及于自身离有情想心有起欲贪故。由契经说。若有多闻诸圣弟子。于苦圣谛如实见知。乃至尔时彼圣弟子。无常计常想心见倒皆已永断。乃至广说。故知想心唯取见倒相应力起。是倒非余。然圣有时暂迷乱故。率尔于境欲贪现前。如于旋火轮画药叉迷乱。若尔何故尊者庆喜告彼尊者辩自在言。

 由有想乱倒  故汝心燋热
 远离彼想已  贪息心便净

故有余师复作是说。八想心倒学未全断。如是八种缠。由如实见知圣谛方得永断。离此无余永断方便。故此所说不违彼经。为唯见随眠有多差别。为余亦有。慢亦有。云何。颂曰。

 慢七九从三  皆通见修断
 圣如杀缠等  有修断不行

论曰。且慢随眠差别有七。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举总立慢名。行转不同故分七种。于劣于等如其次第谓己为胜谓己为等令心高举总说为慢。于等于胜如其次第谓胜谓等总名过慢。于胜谓胜名慢过慢。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名为卑慢。于无德中谓己有德名为邪慢。然本论说慢类有九。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类。九无劣我慢类。如是九种从前七慢三中离出。从三者何。谓从前慢过慢卑慢。如是三慢若依见生行。次有殊成三三类。初三如次即过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过慢。后三如次即慢过慢卑慢。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卑慢可成。有高处故。无劣我慢高处是何。谓于如是自所爱乐胜有情聚虽于己身知极下劣而自尊重。如是且依发智论释。依品类足释慢类者。且我胜慢从三慢出。谓慢过慢慢过慢三。由观劣等胜境别故。如是七慢何所断耶。一切皆通见修所断。诸修所断圣未断时为可现行。此不决定。谓有修所断。而圣定不行。如杀生缠是修所断。而诸圣者必不现行。杀生缠者。显由此惑发起故思断众生命。等言为显盗淫诳缠无有爱全有爱一分。无有名何法。谓三界无常于此贪求名无有爱。有爱一分谓愿当为蔼罗筏拏大龙王等。此诸缠爱一切皆缘修所断故唯修所断。已说慢类等。有是修所断。何缘圣者未断不起。颂曰。

 慢类等我慢  恶作中不善
 圣者而不起  见疑所增故

论曰。等言为显杀等诸缠无有爱全有爱一分。此慢类等我慢恶悔。是见及疑亲所增长。虽修所断而由见疑背已折故。圣不能起。谓慢类我慢有身见所增。杀生等缠邪见所增。诸无有爱断见所增。有爱一分常见所增。不善恶作是疑所增。故圣身中皆定不起。九十八随眠中几是遍行几非遍行。颂曰。

 见苦集所断  诸见疑相应
 及不共无明  遍行自界地
 于中除二见  余九能上缘
 除得余随行  亦是遍行摄

论曰。唯见苦集所断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谓七见二疑二无明十一。如是十一于自界地五部诸法遍缘。随眠为因遍生五部染法。依此三义立遍行名。此中所言遍缘五部。为约渐次。为约顿缘。若渐次缘余亦应遍。若顿缘者谁复普于欲界诸法顿计为胜能得清净或世间因。不说顿缘自界地一切。然说有力能顿缘五部。虽尔遍行亦非唯此。以于是处有我见行。是处必应起我爱慢。若于是处净胜见行。是处必应希求高举。是则爱慢应亦遍行。若尔顿缘见修断故。应言此二何所断耶。应言修所断。杂缘境故。或应见所断。见力引故。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此二烦恼自相非共。无顿缘力故非遍行。是故遍行唯此十一。余非。准此不说自成。于十一中除身边见。所余九种亦能上缘。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显无有缘下随眠。此九虽能通缘自上。然理无有自上顿缘。于缘上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或二合缘。故本论言。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约地分别准界应思。生在欲界若缘大梵起有情见。或起常见。如何身边见不缘上界地。不执彼为我我所故。边见必由身见起故。若尔计彼为有情常是何见摄。对法者言。此二非见是邪智摄。何缘所余缘彼是见。此亦缘彼而非见耶。以宗为量故作是说。为遍行体唯是随眠。不尔。云何并随行法。谓上所说十一随眠并彼随行皆遍行摄。然除彼得。非一果故。由此故有作是问言。诸遍行随眠皆遍行因不。答言。于此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未来世遍行随眠。第二句者。谓过现世彼俱有法。第三第四如理应辩。九十八随眠中。几缘有漏。几缘无漏。颂曰。

 见灭道所断  邪见疑相应
 及不共无明  六能缘无漏
 于中缘灭者  唯缘自地灭
 缘道六九地  由别治相因
 贪瞋慢二取  并非无漏缘
 应离境非怨  静净胜性故

论曰。唯见灭道所断邪见疑彼相应不共无明。各三成六。能缘无漏。余缘有漏准此自成。于此六中缘灭谛者。各以自地灭为所缘。灭互相望非因果故。谓欲界系三种随眠。唯缘欲界诸行择灭。乃至有顶三种随眠。唯缘有顶诸行择灭。缘道谛者缘六九地。谓欲界系三种随眠。唯缘六地法智品道。若治欲界若能治余皆彼所缘。以类同故。色无色界八地各有三种随眠。一一唯能通缘九地类智品道。若治自地若能治余皆彼所缘。以类同故。何故缘灭自地非余。缘道便通六九同类。以诸地道互相因故。虽法类品亦互相因。而类智品不治欲界。故类智品道非欲三所缘。法智品既能治色无色。应为彼八地各三所缘。非此皆能治色无色。苦集法智品非彼对治故。亦非全能治色无色。不能治彼见所断故。二初无故。非彼所缘。即由此因显遍行惑有缘苦集诸地无遮。境互为缘因。非能对治故。何缘贪瞋慢戒禁取见取见。无漏断非无漏缘。以贪随眠应舍离故。若缘无漏便非过失。如善法欲不应舍离。缘怨害事起瞋随眠。灭道非怨故非瞋境。缘麁动事起慢随眠。灭道寂静故非慢境。于非净法执为净因名戒禁取。灭道真净故不应为戒禁取境。于非胜法执为最胜名为见取。灭道真胜故亦不应为见取境。是故贪等不缘无漏。九十八随眠中。几由所缘故随增。几由相应故随增。颂曰。

 未断遍随眠  于自地一切
 非遍于自部  所缘故随增
 非无漏上缘  无摄有违故
 随于相应法  相应故随增

论曰。遍行随眠。普于自地五部诸法所缘随增。以能遍缘自地法故。所余五部非遍随眠。所缘随增唯于自部。唯以自部为所缘故。此据总说。别分别者。六无漏缘九上缘惑于所缘境无随增义。所以者何。无漏上境非所摄受及相违故。谓若有法为此地中身见及爱摄为己有。可有为此身见爱地中所有随眠所缘随增理。如衣润湿埃尘随住。非诸无漏及上地法为诸下身见爱摄为己有故缘彼下惑非所缘随增。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善法欲非谓随眠。圣道涅槃及上地法与能缘彼下惑相违故。彼二亦无所缘随增理。如于炎石足不随住。有说。随眠是随顺义。非无漏上境顺。诸下随眠故。虽是所缘而无随增理。如风病者服乾澁药病者于药非所随增。已约所缘辩随增义。今次应辩相应随增。谓随何随眠于自相应法由相应故于彼随增。诸说随增。谓至未断故。初颂首标未断言。颇有随眠不缘无漏不缘上界而彼随增但于相应非所缘不。有。谓缘上地诸遍行随眠。九十八随眠中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上二界随眠  及欲身边见
 彼俱痴无记  此余皆不善

论曰。色无色界一切随眠唯无记性。以染污法若是不善有苦异熟。苦异熟果上二界无。他逼恼因彼定无故。身边二见及相应痴欲界系者亦无记性。所以者何。此与施等不相违故。为我当乐现在勤修施戒等故。执断边见能顺解脱。故世尊说。于诸外道诸见趣中此见最胜。谓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又此二见迷自事故。非欲逼害他有情故。若尔贪求天上快乐及起我慢例亦应然。先轨范师作如是说。俱生身见是无记性。如禽兽等身见现行。若分别生是不善性。余欲界系一切随眠与上相违皆不善性。于上所说不善惑中。几是不善根。几非不善根。颂曰。

 不善根欲界  贪瞋不善痴

论曰。唯欲界系一切贪瞋及不善痴不善根摄。如其次第世尊说为贪瞋痴三不善根。性唯不善烦恼为不善法根立不善根。余则不尔。所余烦恼非不善根。义准已成。故颂不说。于上所说无记惑中。几是无记根。几非无记根。颂曰。

 无记根有三  无记爱痴慧
 非余二高故  外方立四种
 中爱见慢痴  三定皆痴故

论曰。迦湿弥罗国诸毗婆沙师说无记根亦有三种。谓诸无记爱痴慧三。下至异熟生亦无记根摄。何缘疑慢非无记根。疑二趣转。慢高转故。彼师谓疑二趣相转。性动摇故不应立根。慢于所缘高举相转。异根法故亦不立根。为根必应坚住下转。世间共了故彼非根。外方诸师立此有四。谓诸无记爱见慢痴。无记名中遮善恶故。何缘此四立无记根。以诸愚夫修上定者不过依託爱见慢三。此三皆依无明力转。故立此四为无记根。诸契经中说十四无记事。彼亦是此无记摄耶。不尔。云何。彼经但约应舍置问立无记名。谓问记门总有四种。何等为四。颂曰。

 应一向分别  反诘舍置记
 如死生殊胜  我蕴一异等

论曰。且问四者。一应一向记。二应分别记。三应反诘记。四应舍置记。此四如次。如有问者。问死生胜我一异等。记有四者。谓答四问。若作是问。一切有情皆当死不。应一向记一切有情皆定当死。若作是问。一切死者皆当生不。应分别记有烦恼者当生非余。若作是问。人为胜劣。应反诘记。为何所方。若言方天应记人劣。若言方下应记人胜。若作是问。蕴与有情为一为异。应舍置记。有情无实故一异性不成。如石女儿白黑等性。如何舍置而立记名。以记彼问言此不应记故。有作是说。彼第二问亦应一向记非一切当生。然问者言一切死者皆当生不。理应分别记彼所问。总答不成。虽令总知仍未解故。又作是说。彼第三问亦应一向记。人亦胜亦劣。所待异故如识果因。然彼问者一向为问。非一向记故应成分别记。但此应诘问意所方故此名为应反诘记。又作是说。彼第四问既全不记蕴与有情若异若一。云何名记。然彼所问理应舍置。记言应舍置。如何不名记。对法诸师作如是说。一向记者。若有问言世尊是如来应正等觉耶。所说法要是善说耶。诸弟子众行妙行耶。色乃至识皆无常耶。苦乃至道善施设耶。应一向记契实义故。分别记者。若有直心请言。愿尊为我说法。应为分别。法有众多。谓去来今。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过去法。应复分别。过去法中亦有众多色乃至识。若请说色。应分别言。色中有三。善恶无记。若请说善应分别言。善中有七。谓离杀生广说乃至离杂秽语。若彼复请说离杀生。应分别言。此有三种。谓无贪瞋痴三善根所发。若彼请说无贪发者。应分别言。此复有二。谓表无表。欲说何者。反诘记者。若有谄心请言愿尊为我说法。应反诘彼。法有众多欲说何者。不应分别。乃至令彼默然而住。或令自记无便求非。岂不二中都无有问唯有请说亦无有记唯反诘言欲说何者。如何此二成问记耶。如有请言为我说道。岂非问道。即由反诘记彼所问。岂非记道。若尔应俱是反诘记。不尔。问意直谄有殊。记有分别无分别故。舍置记者。若有问言。世为有边为无边等。此应舍置不应为说。今依契经辩问记相。如大众部契经中言。苾刍当知。问记有四。何等为四。谓或有问应一向记。乃至有问但应舍置。云何有问应一向记。谓问诸行皆无常耶。此问名为应一向记。云何有问应分别记。谓若有问诸有故思造作业已为受何果。此问名为应分别记。云何有问应反诘记。谓若有问士夫想与我为一为异耶。应反诘言。汝依何我作如是问。若言依麁我。应记与想异。此问名为应反诘记。云何有问但应舍置。谓若有问。世为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世为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死后为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为命者即身。为命者异身。此问名为但应舍置。

说一切有部俱舍论卷第十九

 

上篇:阿毗达磨俱舍论

下篇: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阿毗昙毗婆沙论

毗婆沙序 释道挻作 毗婆沙者。盖是三藏之指归。九部之...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一 古歙门人成时编辑 【愿文...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是我闻: 一...

彻悟禅师语录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嗣法门人 了亮等 集 示众 普说 一...

【注音版】嗟韈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嗟韈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三论玄义

三论玄义 慧日道场沙门吉藏奉命撰 总序宗要。开为二门...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

往生极乐与往生其他的佛国土,条件有什么不同

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六种不良情绪让健康亮红灯

负面情绪一: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

昌臻法师法语

○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佛法修学的目的,主要是使令我们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