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净界法师  2024/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三讲)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我们看甲二的内破魔境。

我们这次的主题,是讲到佛教的破障法门。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临终无障碍的环境。因为我们佛号,在临终必须是一种无障碍的环境现前,这个佛号才是一个稳定的佛号,才有办法感应道交。如果我们累积了很多的障碍,那么对我们临终是非常不利的,佛号变成躁动不安。所以净土宗的往生,它的基础就是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无障碍的环境是我们透过平常的修学,还有预防成就的。

我们要面对两种障碍,第一个叫做业障,第二个叫做魔障,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第一个、业障是我们要第一个面对,它是可预测的。就你平常就能够慢慢的观察出来,不像魔障是不可预测,你随时要保持警戒。业障的产生并不是说,我们今天造了一些罪业就马上产生障碍,不是的。它要有一定的相续,它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而你自己一直没有发觉,到临命终一次爆发出来。这个相续的问题,在《楞严经》它是一个重点。因为《楞严经》主要是破相续,它开显真如本性,一定是破三种相续:

一、果报的相续

我们生命当中,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果报的相续。我们的生命从前生到今生,有些因缘是变化了,但是有些果报是相续了。就好像说,我们今天从第一个旧房子破了以后,我们买一个新房子。从旧房子到新房子,我们有些家具,是把它带过去的。就是有些家具、有些装饰品是继续使用。虽然房子换了,但是家具是相续的。你这个房子用了几十年以后,从B房子又换成C房子,你可能又会从B房子里面的家具,又带过去。

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其实生生世世的轮回,有些历史是不断重复的。从好的方面叫善根。你看有些人布施善根强,他遇到任何环境,不会障碍他布施的心。所以他的果报当中,就有一种布施的富贵的果报相续。你看他前生很有钱,他今生也很有钱,他来生也很有钱。虽然其他的生命,可能他从男众变成女众,从女众变成男众,他的果报产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隐隐约约从变化当中,看到某种的相续。你看有些人长得很庄严,他上辈子很庄严,这辈子也很庄严,来生也长得很庄严,不管他变成什么动物,就特别庄严。忍辱波罗蜜,他有忍辱的善根。

二、业力的相续

所以果报的相续来自于业力的相续。就是我们虽然生命当中果报不断的变化,但是每一个人在造业的时候,他有一定的倾向。不是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把杀、盗、淫、妄所有罪业都造满,不是的。有些人特别喜欢杀生,他瞋心重,看到小动物就非杀不可;有些人喜欢偷人家的东西,占人家的便宜;有些人他是容易犯邪淫的罪;有些人喜欢打妄语。众生的造罪也是有一定的趋势,叫业力相续。

三、妄想的相续

果报的相续来自于业力的相续,业力的相续来自于妄想的相续。

每一个人各打各的妄想,有一种坚固妄想。业障也是这样,业障就是你在过去生,已经养成某一种习惯性的等流的妄想,而这个妄想已经是累积很多生。所以累积很多的业力,刚好到今生即将成熟。我们就必须要把它找出来。为什么这种业障不容易面对,因为它是很多生的累积,不是你三天、两天的忏悔,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百日忏悔,因为它业力特别的坚固,要一百天的忏悔,然后把它彻底的给调伏下来。

就是我们临命终第一个环境,就是一个无业障碍的环境。你临命终不能让业障现前,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所有的病痛突然间产生,在加护病房急救,你怎么往生呢?或者你发生灾难,发生车祸,这都是要避免的。就是你不能在晚年累积太多业障。你应该在年轻,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就要把你无始所累积的业障,就要把它处理干净了,不能等到晚年。晚年你没办法处理了,你精神体力羸弱了。所以要趁年轻的时候拜忏,为你的临命终着想,创造一个无业障的往生环境,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相对业障来说,业障还是比较好处理,因为它是可预测,你只要稍微静下来,你就知道,你的人生当中你的问题,你的毛病在哪里?你的业缘在哪里?你未来的果报的障碍在哪里?你会能够看得出来。

但是我们今天开始讲的魔障,就不可预测了。而且魔障的可怕是,它是随时出现,它是变化性、不可预测的。而出现以后,它对我们的伤害远大于业力的伤害,因为它直接破坏你的菩提善根。魔障你没有处理好,是破坏你的菩提根本。业障不会破坏菩提根本。虽然业障现前的时候让你很痛苦,但是你头脑是清楚的,你知道你要往生,你知道你要念佛,你的菩提善根,念佛的善根是不会被业障所破坏。但是魔障,它的可怕是——直接破坏你的思想,直接破坏你的正见,让你起颠倒。你这个人一旦被魔障所控制,你已经不是佛弟子了。

所以我们要花两天的时间来谈魔障的问题。因为它来的是很突然,而对我们的伤害是根本上的伤害。这个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

甲二、内破魔境(分三:乙一、总标五阴之相;乙二、正明五阴魔境;乙三、结示迷悟得失。)乙一、总标五阴之相(分三:丙一、五阴相状;丙二、迷真起妄;丙三、破妄显真。)好,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之相;二、正明五阴魔境;三、结示迷悟得失。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跟五个元素有关系——色、受、想、行、识。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五阴弄清楚。因为魔境都是从这五个地方出来的。好,我们看丙一的五阴相状。请合掌。

丙一、五阴相状

色阴,坚固质碍;受阴,领纳感受;想阴,取相分别;行阴,造作迁流;识阴,了别集起;五种生命的作用。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有情生命在轮回的时候,我们讲一个生命体的产生,是五大元素构成的。五大元素其实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心灵的世界。

一、色阴—坚固的质碍

物质的世界,我们叫做色阴,就是一种坚固的质碍,简单的说就是你正报的色身。你如果是个男众的身体,你就是一个男众的色身;你一个女众的身体就是女众的色身;这个色身就是你的色阴,这是一个没有明了性、没有分别性的一个物质世界。

二、受阴—领纳感受

心灵世界有四块:最初的是受,一种感受。我们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触,第一个产生的作用就是感受。感受跟你所接受的教育没有关系,跟想象也没有关系,它完全是业力的碰撞,产生的直觉的反应。你看到他感到很高兴,这个事有没有理由!第一念是没有理由的,就你过去跟他结善缘,如此而已,因为你那个时候想象没有产生作用。所以我们人对一件事情的直觉反应,第一个完全就是业力,你过去跟他结的业缘。

三、想阴—取相分别

那么这个感受活动结束以后,下一个会带动我们的想象。这就比较复杂了——取相分别,感受的时候,我们心中没有相状,等到想阴的时候,它第一个于境取相。它取到一个相状,然后不断的分别它。比方说榴莲,榴莲是一个很极端的植物,很极端的水果,喜欢的很喜欢,讨厌很讨厌。你看我们每一个人,第一个对榴莲感受的时候,接触可能有过去的业力。但是更多的是你的想象,你的人生经验开始分别它。有些人跟榴莲有过去美好的经验,他就用不同美好的名词来赞美榴莲,这个味道特别甜美。如果你过去生,可能前生或者今生小时候,跟榴莲结下恶因缘的,你就会用不好的名言来呵责它,说这个味道真是臭。

榴莲如果会讲话,它会说冤枉啊,我就是这样子了,你们每一个人对我的评价不同。那就是想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会对事情提出他的分别,这跟你的教育有关系,跟你的生活经验有关系,你小时候的生活经验有关系,那么这个想阴很重要,想阴等于主导整个五阴身心。

四、行阴—造作迁流

当一个人从感受到想阴的时候,他下一个就行阴,就落入一种执取了。他生命开始做取舍。他会告诉自己,我什么东西要取,什么东西我不要,开始产生取舍,而这种取舍是一种相续的迁流。因为想阴是点状的,它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一旦落入行阴的时候,它变成坚固的执取。

五、识阴—了别集起

最后变成一种业力的储存,识阴的了别集起。

整个五阴当中,这五个元素里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想阴。佛法对想阴有两个态度: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个人会堕落三恶道,这个五阴里面,就是你的想象错误。你把错误的东西想成功德相,你把不好的东西想成好的。你想象错误你才会造业,你才会做出错误的追求,所以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但是换一个角度,你为什么会往生西方呢?也是靠你的想象力。因为你从来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他也没有去过极乐世界,我也没有去过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是透过对佛法的学习,如理的思惟而念想西方。七宝池八功德水,谁也没看过。所以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力,去构建自己的极乐世界的蓝图,所以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

人生有无量的潜力,他为什么敢发菩提心,他因为想象力。为什么畜生道不能够发菩提心?因为畜生道的想阴薄弱,畜生没有想象力 …完全靠直觉,就肚子饿了,牠就是直觉要吃东西。所以畜生道的可怕就是,牠没办法改变牠的生命,牠没有办法学习,因为牠想阴薄弱。

所以想阴,祖师给它两句话,它是众祸之门;一切的灾难就是你错误的想象,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众妙之门;你别忘了,你今生能够发菩提心,你一个生死凡夫,你敢发菩提心,你敢发成佛的心,你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也是靠你的想象力的学习。所以在五阴当中,善用想阴是正确的。

好,那么我们在谈到魔境的时候,当然五阴都有魔境,但是最关键都是用想阴来破。就是不管什么魔境,一定透过如理思惟来破这个五阴魔境,所以整个就是靠这个想。就是当你入五阴魔境的时候,可能侵入点是一个色阴;魔境先从物质世界,它变现一个你喜欢的境界来诱惑你,它切入点是一个单点。但是它一旦侵入以后,五阴会互相牵动,你的色阴被攻破以后,你的受想行识全部受到伤害。

而这个时候,你冷静下来。第一个、要把想阴带动起来。就是你在佛法里面学习的正念正知——唯一的救拔,就靠想阴救拔你。就是当五阴被魔境攻击的时候,是五阴全部沉沦。魔境,它可能第一个是破你的色阴,但是它一旦进去你的身体以后,它五阴都控制,没有一个幸免。那么这个时候,唯一反转就是透过你想阴的思惟来救拔你,你先记清楚。

所以遇到魔境的时候,第一件事情,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反应太快;因为你反应太快,你就很容易中招,你落入感受、直觉。因为它一定创造一个美好的感受来诱惑你。你一定要让你的反应变慢,变成用想阴来主导你,你才有解脱魔境的希望。所以遇到魔境,《楞严经》告诉我们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动。先不要动。不动,让你自己有很多的如理思维,要争取判断的时间。因为魔境,它就是要你快速跟它反应。所以在五阴当中一定要记住,你的生命的反转救拔,就靠想阴的救拔。好,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那么我们在破五阴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阴的本质,它到底是真还是妄。我们把真、妄做一个说明,这是更高的层次了。你学佛以后,要做两种判断:

第一个、判断什么是善、恶?这个是基本功。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什么事情会让你痛苦?什么事会让你快乐?比方说杀、盗、淫、妄,这是过失相,这个会让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功德相。所以你要学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断善、恶。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这是你学佛的第一个基本功。

第二个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么是真、妄。那么真、妄的基本定义就是,真实的东西,它要永恒不变,它不能改变;虚妄的东西它是暂时的,它变来变去的。我问你,从这个道理你的五阴身心是真是妄?当然是虚妄,你今生长这个样子,你今生是一个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来生变成一个男人,你就不是这个五阴了。五阴,它是因缘生暂时有的,所以叫虚妄。虚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暂时存在,暂时存在这叫虚妄。

那真如本性就不一样——你的清净心。你今生是清净心,来生还是清净心。只是你不去依靠它,你不去认同它,我们喜欢跟着五阴的感受在一起。所以真如本性是不变的,那就是真实的,我们把真、妄做一个区别。

一、真本无阴

好我们看经文,佛告阿难,说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如此的真实,而充满了光明。而且这当中又充满圆满清净的功德,真如本性是清净光明而充满圆满功德。所以从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来说,没有生死轮回,也没有烦恼业力,乃至于整个外在的虚空,都是因为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出来。

那么这样子讲,五阴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为业力的变现。所以这个五阴身心,是我们一念精纯光明的心性当中,由于一念的颠倒妄想,加上生死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就好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演若达多是佛世时候的一个人,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他照镜子。照镜子,他突然看到自己的头不见了。只看到一个黑影,这整个头的面目完全消失了。那他就很紧张,其实他头还在但是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身上的头,宁可相信镜子上的影像,就是迷头认影。他不相信自己的头还在,因为他看到镜子上的头不见了,所以他以为他头消失了。

就是我们凡夫,本来面目是清净光明的。但是轮回以后,由业力变现一个暂时的果报体,我们宁可相信现在的身心世界,而不相信你原始的真如本性,这个就是真本无阴。真如本性本来就没有五阴,那么五阴是怎么来的呢?

二、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在妄想中立因缘性。凡夫是在一念的颠倒妄想当中,建立了各种因缘。说你今天富贵,富贵为什么它暂时的,佛陀的富贵为什么能够永恒的富贵?佛陀的富贵跟常、乐、我、净相应,因为他的富贵是从真如本性开显,他的本质是不生灭性。我们凡夫的富贵是打妄想打来的。是透过一种布施的妄想,用透过一种想象的学习而来的,不是真如称性而起的布施。

我们凡夫的因缘都是从生灭的妄想建立的。所以我们的所有果报通通不牢固,因为因地就有问题,我们凡夫的因缘观是从妄想而建立因缘。你打布施的妄想,所以产生暂时的富贵;你打忍辱的妄想,产生暂时的庄严;你打嗔恚的妄想,使令你暂时的丑陋。所以外道迷因缘而建立了自然。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其实因缘也好,自然也好,从佛陀的角度,这都是一种错误的分别。所以阿难,佛陀知妄所起,说妄因缘。佛陀为了恒顺众生的因缘,所以暂时说:诸法因缘生。

三、阴本妄想

众生的因缘,其实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变现出来,所以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在《法华经》上说,佛陀说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他说,一种是随智说。随他说就是说,佛陀对于众生根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不讲他自己的知见,随顺众生的知见。就是说佛陀随顺众生先讲诸法因缘生,各有各的因缘。你因为布施的因缘成就富贵,你因为悭贪的因缘而产生贫穷,怎么办?很简单,改变因缘。你把悭贪的心改成布施的心,这个就是修行。其实这个不是佛陀真实义,因为因缘法是生灭的。

从佛陀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切唯心造。每一个人都是从真如本性当中,一念的攀缘心,从真如里面现出各种的影像出来。其实这些影像从成佛的角度,通通要消灭的。诸位,有一天,你要开始成佛的时候,我们现在所有的念头通通不算,连善念都不算。因为通通是攀缘心,通通没有用。

一旦一个人到内凡位。我们现在外凡位,到内凡加行位的时候,要入初地之前,他一定要经过破妄显真,就是彻底的把妄想洗干净。为什么禅宗讲,修行不能有善念,不能有恶念,说的是对的。因为凡夫的善念是一种生灭的攀缘心,从成佛的角度是不能用的。当然,我们刚开始标准不要那么高。所以佛法刚开始先从安乐道先讲起,安乐道就讲因缘生嘛,那说,哎, 虽然都是暂时的,我布施是打妄想,那暂时的快乐好过没有嘛,是吧。佛陀鼓励你布施享受几劫的天界的果报,也好过你在三恶道嘛,是吧。

佛陀他的意思就是说,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这句话很重要!佛陀的因缘观是从众生的妄想安立的。反正你也改不了打妄想的习气,叫你不打妄想也不可能,对不对?那你要打就打一个好的妄想,你懂吗?你反正要打妄想是吧,叫你无念也不可能嘛,你反正要打妄想就打极乐世界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打持戒的妄想,好过你乱打妄想,是吧!其实从真实义来说是,没有妄想是最高境界。没有妄想,真如本性显现出来,那称性的,那是不生不灭称性的功德。

他的意思就说,五阴不是好东西。诸位,但是你没有它也不行,这句话没有矛盾吧!就是五阴是生死的根本。说,那我不要五阴,你也做不到,你初地之前做不到没有五阴,所以我们先要怎么办呢?诸位,我们现在要讲出结论了。我们的态度,对五阴就是借假修真,借而不住。就你不能投入,但是也不能排斥它。因为我们说过,你没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力,也摆脱不了现在的五阴,就路还家嘛;我们现在已经搞成这个五阴身心了,你现在把五阴摆脱了,你就永远离不开五阴了。五阴本来是没有,但现在已经有了。所以你就正确的面对它,这就是我们讲这个经文的意思。

那么正确的面对它,怎么面对呢?我们看丙三的破妄显真,看经文,丙三、破妄显真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破妄显真首先我们看,我们把真如本性跟五阴,用一个简单的表来做一个相互关系。真如本性是中间这个空的清净心,五阴就像清净心穿了五件衣服,这五件衣服可能很漂亮。

如果你前身是一个善的因缘、善的妄想、善的业力,你今生的五阴会非常美好:你会有一个健康美好的色身,你的感受,大部分今生的感受快乐的多——色、受;想阴,你有一个美好的想像力;第四个行阴。你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好的执着;最后,你有一个很好的仓库。恭喜你,你从善处而来,你这个身心世界穿了五件漂亮的衣服。

如果不幸,你今生的五阴是丑陋、痛苦的。你有一个不好的,你不满意的色身——多病、丑陋,或者一个很多痛苦的感受;而且你的想像非常的,你在观想事情的时候,特别的能力差;乃至于你有个不好的执着,最后你有一个不好的仓库。那就是你从恶处来,你穿上五件不好的衣服,但是都没关系,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从佛法的角度,你一定要把这五件衣服脱掉的,否则你没办法修行,没有一个人可以带变妄修真的。

所以你一旦讲到了生死,你一定要照见五阴皆空,这是必然的。就是,你要对五阴身心全盘否定,然后再重新开始。所有的修学都必须要先破妄,然后再开显真实的五阴。从真如本性显现的五阴才是真实的五阴。

我们净土宗,很多人犯一个很严重的盲点,他都不知道。就是说,他知道五阴很重要,他知道想阴很重要,然后呢,然后他用他的想像力,每天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他就试着把自己五阴的方向,把它导入极乐世界,这样做对不对?对一半。因为他没有大死一番。就是说,这是一个旧衣服,有过去的味道,按照佛法的角度,因为你本质是妄。

就是说,修行人不可以把过去的习气,直接用来忆佛念佛,不可以。你一定要先全盘否定,把过去的五阴全部的调伏下来,再重新启动一个新的忆佛念佛。

没有一个人,穿上旧衣服再把新衣服往上加的,对不对!所以净土宗很多人他不破妄。这种情况会有什么问题呢?临命终的时候两种力量。他不破妄只显真,就是说,他平常该打什么妄想,他照打妄想。只是说在无量的生死妄想中,多了几句佛号,你懂吗?它本质是妄想。你看很多老菩萨到了佛堂的时候,念珠拿来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出来以后,该干嘛还干嘛,完全一样。

那么这种人就变成两种力量,憨山大师说的——不破妄,只显真。他的生死业力也在增长,往生的愿力也在增长。你们猜猜看,哪一个力量会大?当然是生死业力大,熟境界。净土宗很多人忽略一件事情,你在娑婆世界待这么久,养成很多娑婆世界的习气跟妄想,它不会自己消失掉。它是你培养出来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你没有让它消灭的因缘,它当然还存在。就是说你现在家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也不把它扫干净,你就买一盆花放在垃圾旁边。那结果呢,结果当然垃圾跟花同时存在,当然是这样子。

所以你带业往生,就是说,你没有让生死业沉淀,业力是不会放过你的。你临命终变成拉扯。生死业力在拉扯你,往生的愿力在拉扯你,对你临命终的时候会变成矛盾状态嘛。两种力量,哎,怎么娑婆世界有一个力量在拉你,废话,你没有处理,它本来就有生死业力。

很多人不处理厌离娑婆这一块,他直接攻欣求极乐。这个是有问题的。

所有正确的修行都是双向,先否定过去,你才可以重新的开启未来,没有例外。除非!你这个人过去生修得很好,今生根性生性淡薄,对娑婆世界本来都不执着了。就你前生已经把破妄这一块修的很好了,这是少数的个案。比方说六祖大师,你看六祖大师也没有什么破妄显真。当然你要找佛教界的特例,很多,我可以找很多特例给你。但是你看看人家前生是怎么做的。

当然我的意思就是说,诸位,我的建议是这样,你千万不要把你观想成六祖大师,这种是佛教界的少数。你最好把自己观想成,你是标准的生死业障凡夫——从基础做起,最好。

我们今天谈五阴,就是说五阴有我们过去的烦恼,有我们过去的习气,有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只要你要了生死,要脱胎换骨,一定要先把过去的破掉。就是修离相清静观,最后再借相修心,再带动一个新的。如果是走圣道门,那他就是忆念菩提心,建立一个菩提的五阴;如果是求生极乐世界的,那就忆佛念佛,建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的五阴。所以一定是有两个过程,破妄、显真,这一个情况。

好,那么我们把五阴,先建立一个基本概念。就是说,结论,来,五阴是不好的东西,但是你现在必须要借它的功能。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在进入五阴魔境之前就要知道,五阴是一切烦恼罪业的根本,但是你生命的反转还是要靠它,就这样子。就是带妄修真,就这句话。

好,我们看讲义的下一段。对五阴有一个基本认识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破五阴魔境了。乙二、正明五阴魔境。五阴魔境里面先看色阴里的魔境:看丁一的总标。

乙二、正明五阴魔境(分五:丙一、明色阴境;丙二、明受阴境;丙三、明想阴境;丙四、明行阴境;丙五、明识阴境。)丙一、明色阴境(分二:丁一、总标阴相;丁二、别示魔境。)丁一、总标阴相(分二:戊一、正示色阴区宇;戊二、悬示色阴尽相。)戊一、正示色阴区宇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色阴对我们产生了区宇,这个区宇就是障碍。就是这个色阴,对我们修真如本性的人来说,开显真如的功德来说,它有什么障碍呢?

佛陀讲一个譬喻,如明目人,处大幽暗。一个眼睛很健康的人,但是,他处在一个黑暗的地方,所以他什么也没看见。他没看见不是他眼睛不好,他眼睛好的很。但是你这个环境没有光明,所以他的眼睛施展不开来。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真如本性因为长时间我们有漏五阴的遮盖,使令我们心性的光明不能显现。

这个色阴的障碍,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说德山禅师有一天参访龙潭祖师,德山禅师就做龙潭祖师的侍者,古代的侍者是要跟师父学习的,他也经常跟龙潭祖师讨论佛法、法义。有一天天黑了,龙潭祖师说,要天黑了,你赶紧回寮房休息吧。然后,龙潭祖师就拿一个蜡烛,递给了德山禅师,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这样讲完的时候,龙潭祖师马上转过来,把蜡烛给吹熄。吹熄以后,他本来蜡烛已经交给德山禅师了,德山禅师拿着蜡烛,结果被吹熄了。龙潭祖师马上问他,汝今见否,你有看到东西吗?德山禅师当下开悟。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容易被色阴所骗的人。我们在有光明的地方,看到光明,但是当光明消失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看不到东西,对不对?你如果点头表示你被色阴骗了;其实你看得到东西,你看得到黑暗,你懂吗?你看得到黑暗,黑暗是一个色相,这样懂吗?

就是真如本性是随光明见到光明,随黑暗见到黑暗。所以真如本性它不受色阴干扰。

但是我们习惯被色阴干扰的人,认为说,哦,有光明我们看得到,在黑暗我们看不到,对不对?其实你真的看不到吗?其实你看得到,你看得到黑暗,你看到暗相。你看瞎子,他看得到他看不到?瞎子他看到眼前一片黑暗的相状,他也看得到,你知道吗?只是看到是一个暗像而已,这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说,一个人要摆脱动、静二相,摆脱明、暗二相,这就是色阴,你要突破的。就是我们活在五阴的人了,很容易被这种五阴给障碍、区隔。

好,我们看色阴穷尽的相状。

戊二、悬示色阴尽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如果一个人,他双目明朗、双眼明亮,而且看十方看得很清楚。就是你把灯关了,我看得到黑暗;你把灯打开,我看到光明。明、暗二相对我来说,我不再被外境所转,那你就超越了色阴了。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明、暗二相了然不生。对你来说,生命没有什么黑暗光明的对立了。就是随缘见一切法,随光明见光明,随黑暗见黑暗,所以你已经活在见性,而不是活在眼根的五阴,是人超越劫浊。

这个色阴,如果你一个人经常会被色阴迷惑。就是你喜欢光明,讨厌黑暗;你喜欢漂亮,而讨厌丑陋;那么这个地方就埋下一个魔境的祸根,下一堂课会说明。为什么魔王有办法去控制你,因为他知道你有这个习气,你有对立心,你有分别心。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说,光明也好,黑暗也好,对我来说我都见得到,那么你这样子等于是先打预防针。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0:00 / 0:00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1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2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3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4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5
禅观与净土(破障篇)6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秋季最佳的5种润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

初学念佛不可散念,必须计数

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为散念不能摄心,念成习惯,就...

【佛教词典】那先比丘经

(经名)二卷,失译。记那先比丘之生缘及与国王弥兰陀...

【佛教词典】旃达罗伐摩

(人名)Candravarman,比丘名。译曰月胃。见慈恩传二...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当众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

【推荐】称名供养礼拜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地藏菩萨常以不可思议禅定之力度化无量世界众生,满愿...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

不可盲信吃动物身体能补己身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把心念进去了吗

有朋友问,修行只要念经就可以了,另外多参加法会多去...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

怕冷可多吃四类食物

一、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

【推荐】布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儿得救

江西电视台一套有一档栏目叫《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