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净界法师  2025/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十界差别: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下。本经的正修,一心三观。开显佛慧就是修学一心三观的智慧。一心三观的智慧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标法义”。为什么要一心三观呢?先看第一个。

一、总标法义

慧思禅师云: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大乘止观法门》

慧思禅师说:“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我们要修行,前面说过,要把因果的修学法则先拉到一念心性来观照,再启动修学的法门,就是内观引导外修,这才是捷径。不能直接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样子就糟糕了。

心性有本体跟作用。本体就是当体即空,就是自性清净心;然而当我们起作用的时候,就落入十法界十如是,就有很多的理具事造的差别相用显现出来。当它起作用的时候,“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当我们一念心性在迷惑的时候,我们违背我们的清净本性,叫做背觉合尘,这个时候我们启动的是众生法界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如果我们回光返照我们一念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叫做背尘合觉,那我们启动的是佛菩萨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所以一念心性,生死轮回是它,涅槃寂静也是它。

“一心”,因为迷悟的差别而显现出了染净的因果;但是当它回归到心性本体的时候,还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自具足。也就是说,心性是最公平的。你怎么操作它,它就现什么相状给你受用。当我们离心性越远的时候,就是你这个人离家出走越远,你就越堕落了。所以,佛法看一个人好坏,如果你还在说这个人修多少善业,那表明你还是一个初学者。真正入大乘法门的人,他只要问你一句话,他看你的内心离心性有多远,就是古人讲的“道一句”!如果你都是“心外求法”,没有安住一念心性,那你这个人有福报也没什么用,都是生死魔业。

这个福报为什么没有用呢?因为福报只会增长你放逸而已。一个迷惑的人,福报越大越危险。福报不见得是好事,看你怎么用。用得好,就是借假修真,用福报力来成就广大功德;弄得不好,你在福报中迷失自己,那你造的业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个人的成败,从观心的角度,就是看你离一念心性有多近。也就是说,从这个“乞丐”离“家”有多近(他的观照力有多强),就看得出来这个人成佛的时间还有多久。所以观心是成败的关键。

(二)别明修法

一、缘修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

第一,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的修学,那只能在外在的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产生“隔真妄”,就产生对立了,真妄是对立的。但是你很努力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用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破九界”,然后开显佛界,这叫缘修。

在生灭因缘中对治根尘识,生灭对治法则。所以,当我们不走心性这条路来改变自己,当我们选择从外在的根尘识的碰撞、从因缘上来对治,那你的人生变成对立的,你只能要么偏空,要么偏有。没有用真如理观的心性来观照整合,那你就不是一佛乘了,你落入了三乘的对立法门。这叫缘修,就走上了成佛的远路。

二、真修

我们看本经,《法华经》的修学,叫真修。

智者大师云:“融真妄,绝破显之意,为真修。”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找到成佛的捷径。不管你过去烦恼有多重,也不管你过去业障有多深,关键是你要先透过真如理观回归到你的一念心性,因为一念心性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也没有老病死。先把一念心性找出来,找出来以后再来修学三乘的权法。把所有的修行拉到一念心性来是最有利的,因为它是不生灭心,它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也就是说它不会被烦恼业力破坏。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心病有五大种类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佛教词典】欢喜地

(术语)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

【佛教词典】八妄想

(名数)宗镜录所出。一、自性妄想。妄执根尘等之法,...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

大安法师的出家因缘

社会上也说,人有一点隐私嘛,就算我是一点出家因缘的...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

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伊朗一个...

【推荐】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