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诵律卷第四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十诵律卷第四十四(第七诵之三)

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

尼律第三(三十舍堕法之一)

佛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尼,行乞欲为多人作房舍。诸居士问言:「欲作何等?」答言:「为多人起房舍。」诸婆罗门居士有信者,多与财物。比丘尼得财物已值世饥俭,作是思惟:「今世饥俭宜自活命。若我活者,后当为多人作房。」即于俭世食是物尽。饥俭世过丰乐时到,诸比丘尼复行乞财物,诸居士问言:「欲作何等?」答言:「欲作多人房舍。」诸居士言:「我等先所施物,今何所在?」答言:「我等先所乞财物已值世饥俭,作是思惟:『如今饥俭时宜自活命。若我活者,后当作多人房舍。』我等于饥俭时食是物尽。」诸居士呵责言:「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异乞异用,如王夫人、大臣妇。」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异乞异用?」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是比丘尼:「云何名比丘尼,异乞异用?」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为多人是事乞、作余事用,尼萨耆波夜提。」

尼萨耆波夜提者,是物应舍,波夜提罪应悔过。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为多人是事乞、作余事用,尼萨耆波夜提。随用时,随得尔所尼萨耆波夜提。(二十八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比丘尼,名达摩提那,于冬八夜寒风破竹时,着单薄衣行乞食。有估客见是比丘尼,往语诸斗将言:「汝得富乐,皆由达摩提那比丘尼因缘,汝等不能各各与比丘尼作厚衣耶?是比丘尼今冬八夜寒风破竹时,着单衣行乞食,汝等若不能各各作一衣与者,当共合作一衣与。」估客令其发憍慢心故,皆言:「当共作与。」即唤比丘尼言:「汝须何衣?随汝意与。」是比丘尼言:「我须五百钱直衣。」时诸斗将随意买与。是比丘尼着贵价衣行乞食,诸居士呵责言:「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着贵价衣行乞食,如王夫人、大臣妇。」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着贵价衣行乞食?」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达摩提那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着贵价衣行乞食?」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欲乞重衣,乃至直四钱应乞。若过是乞者,尼萨耆波夜提。」

钱者,谓大钱乃至直十六小钱。

尼萨耆波夜提者,是衣应舍,波夜提罪应悔过。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乞过四钱重衣,尼萨耆波夜提。随乞,随得尔所尼萨耆波夜提。(二十九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冬寒过至热时,达摩提那比丘尼着重衣,头面流汗眼闇而行乞食。有一估客见已,即往语诸斗将言:「聚落主,汝等得富乐者,皆由达摩提那比丘尼因缘,汝等不能各各与作轻衣耶?是比丘尼今热时着重衣,头面流汗眼闇而行乞食,汝等若不能各各作轻衣与者,当共合作一衣与。」估客令诸斗将发憍慢心,皆言:「当共作与。」即唤比丘尼来问言:「汝须何衣?随汝意与。」答言:「我须二百五十钱直衣。」时诸斗将随意买与。是比丘尼着是衣行乞食,诸居士呵责言:「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着贵价轻衣行乞食,如王夫人、大臣妇。」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着贵价轻衣行乞食?」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着贵价轻衣行乞食?」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欲乞轻衣,应乃至直二钱半。过是乞者,尼萨耆波夜提。」

钱者,谓大钱乃至直十六小钱。

尼萨耆波夜提者,是衣应舍,波夜提罪应悔过。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乞过二钱半轻衣,尼萨耆波夜提。随乞,随得尔所尼萨耆波夜提。(三十事竟)

百七十八单波夜提法(前七十一与大僧同故不出,从此第七十二戒已下一百七戒不同比丘故别明之。)

初食蒜戒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守蒜园人,名阿耆达多,是人蒜菜茂盛,请诸比丘尼言:「须蒜者来取。」时式叉摩尼、沙弥尼,一年来拔蒜,至二、三年蒜园不成,即舍蒜园去,不能复种。更有居士,于故处种蒜,诸式叉摩尼、沙弥尼,以本意故,复来拔蒜。是园主作是念:「谁偷我蒜,我当伺捕。」是居士即于屏处伺看,见诸式叉摩尼、沙弥尼拔蒜,居士言:「莫取我蒜。」答言:「舍卫城阿耆达多居士,请我取蒜,何豫汝事?」是居士言:「本田主以汝等因缘故,舍田而去。今我于中种蒜,汝等莫取。」诸式叉摩尼、沙弥尼羞,作是言:「我等不知,自今以后不敢复取。」诸居士瞋呵责言:「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噉蒜如白衣女。」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噉蒜如白衣女?」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噉蒜如白衣女?」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噉生蒜、熟蒜,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噉生蒜,波夜提。噉熟蒜,波夜提。若噉蒜子,波夜提。若噉茎叶,波夜提。若噉蒜皮蒜须,突吉罗。若治病、若涂疮,不犯。(七十二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使人剃大小便处毛。诸比丘尼问言:「汝作何等?」答言:「剃大小便处毛,为好故。」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使人剃大小便处毛?」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偷兰难陀:「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使人剃大小便处毛?」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剃大小便处毛,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剃大便处、毛波夜提。剃小便处毛,波夜提。除二处,剃余处毛,突吉罗。(七十三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诸比丘尼问言:「汝作何等?」答言:「受细滑故。」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受细滑故?」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偷兰难陀:「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为细滑故?」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波夜提。随着,随得尔所波夜提。

一时有比丘尼,久不洗女根故臭烂,诸比丘尼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二部僧,赞戒、赞持戒,赞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除洗时,波夜提。」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不洗,以指刺女根中,波夜提。随着,随得尔所波夜提。

又比丘尼洗因缘故,以指深刺女根中,诸比丘尼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二部僧,语诸比丘:「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洗时,以指刺女根中,过二指节,波夜提。」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指刺女根中,洗时过二指节波夜提。随着,随得尔所波夜提。(七十四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以掌拍女根。诸比丘尼问言:「汝作何等?」答言:「欲使肥好。」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以手掌拍女根欲使肥好?」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偷兰难陀:「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以手掌拍女根欲使肥好?」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以掌拍女根,波夜提。」

掌者,有二种:手掌、脚掌。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手掌拍女根,波夜提。若以脚掌拍,亦波夜提。除手脚掌,以余物拍,突吉罗。(七十五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二比丘尼:一名罗吒,二名波罗吒,本出贵家。是二比丘尼早起,行至诸亲里知识檀越家,得好饮食噉,皆言:「不美。」问言:「谁作此食?」主人答言:「厨士所作。」比丘尼言:「何以作无气味食?」主人问言:「汝能作不?」比丘尼言:「能!若有好日欲作节会,若欲诣水上便来语我,我当为汝作饮食。」后时主人好日至,欲入园中,便唤比丘尼。是比丘尼来为作饮食,是家中有客作食人,护厨到门下立,见有熟食,来出问言:「谁煮是食?」主人答言:「有二比丘尼:一名罗吒,二名波罗吒,煮是食。」客作食人瞋言:「是失比丘尼法、烧比丘尼法,夺我生活业。」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二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煮生物作食?」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煮生物作食,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煮生物作食,波夜提。随煮,随得尔所波夜提。

不犯者,若重煮、若有急因缘,以火净煮者,不犯。(七十六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居士,以无常因缘故,失财物田宅,家人死尽,唯有夫妇二人。居士作是念:「诸福德乐人无衰恼者,无过沙门释子,我何不诣彼求出家?」夫即诣祇洹作比丘,妇诣王园精舍作比丘尼。是比丘得食时,持食诣比丘尼精舍,是比丘尼先为办盘酱菜果蓏,待比丘来。时此比丘持食诣比丘尼精舍坐食,此比丘尼起与酱菜,并说本居家中时事。比丘瞋不忍故,即以手中饭掷比丘尼面。比丘尼瞋故,以热羹浇比丘头,不净可羞。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比丘食时在前立侍?」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比丘食时在前立侍?」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比丘食时在前立侍,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比丘食时在前立侍,波夜提。随立,随得尔所波夜提。若与比丘食已还坐、若余处去,不犯。(七十七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掷大小便牆外。是僧坊近大巷,时波斯匿王大臣名摩尼,着净衣服从是巷过,屎堕头上。是大臣尔时为王所责,有知相婆罗门,随大臣后行。婆罗门言:「汝疾洗头还到王所,此是吉相,必得大利。」大臣即洗头诣王所,王欢喜还复本职。诸比丘尼,闻偷兰难陀比丘尼以屎尿掷牆外,堕波斯匿王大臣头上,污大臣头故,王与本职。「是摩尼大臣凶恶无慈,知当与我等作何苦恼事?」以是思惟,怖畏故,除老病比丘尼,余皆走去。尔时摩尼大臣作是念:「我得本职者,皆由比丘尼僧房因缘故,我当往安慰诸比丘尼。」是摩尼大臣,即往比丘尼僧房,见诸比丘尼少,问诸老病比丘尼言:「是中比丘尼僧何以故少?」比丘尼言:「汝不知耶?」答言:「不知。」比丘尼言:「偷兰难陀比丘尼,以屎尿掷牆外。波斯匿王大臣摩尼,从此巷过,堕其头上。王与本职,是人凶恶无慈,诸比丘尼作是思惟:『知当与我等作何等苦恼事?』如是思惟,怖畏故,诸比丘尼皆悉走去。我等老病无力,故不能去。」是大臣言:「波斯匿王大臣摩尼者,即我身是。汝等莫怖畏,我与汝等饮食、薪草、灯烛、衣服及无畏施。」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以屎尿掷牆外?」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偷兰难陀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以屎尿掷牆外?」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以屎尿掷牆外,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屎尿掷牆外,波夜提。随掷,随得尔所波夜提。若二比丘尼,共大小便一器中,一人举授、一人掷牆外。举者,突吉罗;掷者,波夜提。若比丘尼,若以手掷,波夜提。若以草土里掷牆外者,突吉罗。(七十八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王园精舍,比丘尼僧房门前有好生草,多有杂人在中集坐,看诸比丘尼出入时形相,轻笑言:「汝看是比丘尼睐眼、是眼烂、是短鼻、是瘿、是白、是黑、是好、是丑。」诸比丘尼闻是语心不喜,作是念:「诸人集此中者,皆由生草茂盛好故。若无草者,不于中住。」诸比丘尼集诸屎尿弃着草上,草即臭烂乾死。诸居士呵责言:「诸比丘尼不吉弊女,余无屏厕耶?于此净茂草处着大小便。」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等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弃屎尿生草上?」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弃屎尿着生草上,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弃屎尿生草上,波夜提。随弃,随得尔所波夜提。(七十九事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比丘尼,独与六群比丘屏处共立共语。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比丘屏处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比丘屏处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独与一比丘屏处共立共语,波夜提。」

独者,一比丘尼、一比丘,更无第三人。

屏处者,若壁障、若衣障、篱障。

共立者,可疑处。

共语者,可疑处。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独与一比丘屏处共立、共语,波夜提。随共立、共语,随得尔所波夜提。(八十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比丘尼,独与六群比丘露地共立共语。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比丘露地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比丘露地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独与一比丘露地共立共语,波夜提。」

独者,一比丘尼、一比丘,更无第三人。

露地者,无壁障、无衣障、无篱障。

共立者,可疑处。

共语者,可疑处。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独与一比丘,露地共立共语,波夜提。随共立共语,随得尔所波夜提。(八十一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屏处共立共语。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屏处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屏处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屏处共立、共语,波夜提。」

独者,一比丘尼、一白衣男子,更无第三人。

屏处者,若壁障、若篱障、若衣障。

共立者,可疑处。

共语者,可疑处。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屏处共立、共语,波夜提。随共立共语,随得尔所波夜提。(八十二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露地共立共语。诸居士呵责言:「看此等为是妇、为是私通?」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露地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露地共立共语?」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露地共立共语,波夜提。」

共立者,可疑处。

共语者,可疑处。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独与一白衣男子露地共立共语,波夜提。随共立共语,随得尔所波夜提。(八十三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王园比丘尼僧坊中,有客作人,日暮雨堕故,入助调达比丘尼房中。时助调达比丘尼,有大式叉摩尼。是客作人先不与期,夜中摩触式叉摩尼,式叉摩尼大唤。多比丘尼集,问言:「何故?」式叉摩尼言:「然灯。」问言:「何故?」「但然灯来。」即然灯来,见偷兰难陀比丘尼于闇中共男子坐。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闇中无灯共男子坐?」种种因缘呵责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闇中无灯共白衣男子坐?」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闇中无灯,与男子共立共坐,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闇中无灯,与男子共立共坐,波夜提。随共立共坐,随得尔所波夜提。(八十四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以树胶作男根,系着脚跟,后着女根中。尔时失火,烧比丘尼房舍。偷兰难陀比丘尼,忘不解却走出房外,语诸居士言:「是中失火,以水浇灭。」有一估客,见偷兰难陀有如是事,语余人言:「汝等看是比丘尼,有如是好庄严具。」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作男根着女根中?」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作男根着女根中,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以树胶作男根着女根中,波夜提。若韦囊、若脚指、若肉脔、若藕根、若萝卜根、若芜菁根、若瓜、若瓠、若梨,着女根中,皆波夜提。作时,突吉罗。若着他比丘尼女根中,突吉罗。(八十五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恶性喜瞋诸善比丘尼,善比丘尼不喜共住,诳一无智比丘尼言:「汝来共我住,诸所须物我当与汝。」是比丘尼答言:「可尔。」偷兰难陀比丘尼,喜出入他家多知多识。天雨堕时,早起至他家,从一家复至一家。日没时衣被皆湿,如阿罗罗鸟,还入房舍作是言:「我脚痛、[蹲-酋+(十/田/ㄙ)]痛、脇痛、背痛。」无智比丘尼言:「汝从何来?」答曰:「我从某家出复到某家。」曰:「汝为佛事为僧事耶?」答言:「不为。」「若不为佛事、僧事,何以雨中去?诸白衣多事,尚不于雨中出行。汝不善,汝何以于雨中去?」偷兰难陀比丘尼言:「汝是我和上阿阇梨耶?何以教我?我前唤汝时,欲使汝教我耶?汝远出去。」是比丘尼老病无力,偷兰难陀比丘尼强拽出垂死。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自唤他比丘尼言:『善女来共我住,诸所须物我当与汝。』后瞋拽出?」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偷兰难陀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自唤他比丘尼言:『善女来共我住,诸所须物我当与汝。』后瞋拽出?」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语比丘尼言:『善女来共我房中住。』后瞋不喜,若自拽出、若使人拽出,作如是言:『汝远灭去,莫此中住。』以是因缘无异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瞋不喜,若自拽、若使人拽,皆波夜提。不能拽出者,突吉罗。随自拽出、随使人拽,随得尔所波夜提。不能出者,突吉罗。(八十六事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二比丘尼,共一床卧作种种不清净事。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二人共一床卧,作种种不清净事?」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等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二人共一床卧,作种种不清净事?」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二比丘尼共一床卧,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二比丘尼共一床卧,波逸提。随共卧,随得尔所波夜提。

不犯者,若一人卧、一人坐,不犯。(八十七事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二比丘尼,共一敷卧,作种种不清净事。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共一敷卧?」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此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共一敷卧?」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二比丘尼共一敷卧,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二比丘尼共一敷卧,波夜提。随共卧,随得尔所波夜提。

不犯者,若各各有别褥,不犯。(八十八事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二比丘尼,共一衣覆卧,作种种不清净事。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二人共一衣覆卧?」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等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共一衣覆卧?」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二比丘尼共一衣覆卧,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二比丘尼共一衣覆卧,波夜提。随共卧,随得尔所波夜提。

不犯者,若各各别有衬身衣,不犯。(八十九事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比丘尼入檀越舍,独与六群比丘共立共语窃语,遣共行比丘尼去。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比丘共立共语窃语?」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助调达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比丘共立共语窃语?」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比丘共立共语窃语,遣共行比丘尼去,求闲便故,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比丘共立,突吉罗;共语,突吉罗;共窃语,突吉罗。求闲便故,遣共行比丘尼离闻处去,波逸提。不离闻处,突吉罗。(九十事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助调达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白衣男子共立共语窃语,遣共行比丘尼去,求闲便故。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白衣男子共立共语共窃语,遣共行比丘尼去?」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白衣男子共立共语共窃语,遣共行比丘尼去?」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白衣男子共立共语窃语,遣共行比丘尼去,求独语故,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入白衣舍,独与一男子共立,突吉罗;共语,突吉罗;共窃语,突吉罗。求独语故,遣共行比丘尼离闻处去,波夜提。不离闻处,突吉罗。(九十一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迦罗比丘尼,本是外道,共诸比丘尼斗诤相瞋,自打身啼。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相瞋,自打身啼?」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迦罗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云何名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相瞋,自打身啼?」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相瞋,自打身啼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共诸比丘尼斗诤相瞋,自打身啼,波夜提。若自打身不啼,得突吉罗。随打身啼,随得尔所波夜提。(九十二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迦罗比丘尼,本是外道,共诸比丘尼斗诤时,自作法咒、泥犁咒:「若汝谤我是事者,令汝不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令汝世世堕地狱、畜生、饿鬼。若我有是事者,令我不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当世世堕地狱、畜生、饿鬼。」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时,作法咒、泥犁咒?」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迦罗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时,作法咒、泥犁咒?」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时,作法咒、泥犁咒,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共比丘尼斗诤时,作法咒、泥犁咒,作是言:「若汝以是事谤我者,令汝不得四念处。」波夜提。「不得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皆波夜提。若言:「汝当世世堕地狱。」波夜提。「堕畜生、饿鬼」,皆波夜提。若言:「我有是事者,令我不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皆波夜提。若言:「我世世堕地狱、畜生、饿鬼。」皆波夜提。随作是语,随得尔所波夜提。(九十三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有共行弟子名施越沙,善好乐持戒,喜忘师教。令举物时,着异处余处求,须是物时觅不能得,又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从聚落还,弟子施越沙往迎,欲代持衣钵,却身不与。施越沙即瞋,语诸比丘尼言:「我不偷夺,和上尼不信我。」诸比丘尼言:「云何不信?」「师行来还,我于道中迎,欲代持钵,却身不与。我欲代持衣,又却身不与。」诸比丘尼往语偷兰难陀比丘尼言:「汝弟子善好持戒,何故不信?」答言:「我云何不信?」诸比丘尼言:「汝弟子欲代汝持钵,汝却身不与。欲代汝持衣,又却身不与。」偷兰难陀比丘尼言:「我非不信,是人憙忘,举物异处便余处觅,若须物时觅不能得,是故不与。」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不审谛看物便嫌恨?」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施越沙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不审谛看物便嫌恨?」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不审谛看物便嫌恨,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不审谛看物便嫌恨,波夜提。随嫌恨,随得尔所波夜提。(九十四事竟)

佛在王舍城,与多比丘僧王舍城安居。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是诸大弟子皆共佛安居。尔时诸比丘尼,夏中游行到他国土,行时杀诸生草小虫。诸居士瞋呵责言:「佛与大众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王舍城安居。是诸比丘尼自言:『善好有功德。』夏中游行诸国,杀诸生草小虫。」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夏中游行诸国,杀诸生草小虫?」种种因缘呵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诸比丘尼:「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夏中游行诸国,杀诸生草小虫?」佛以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夏中无因缘游行他国,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夏中无因缘游行他国,波夜提。随游行,随得尔所波夜提。(九十五事竟)

佛在王舍城,自恣竟二月游行他国,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诸大弟子,皆从佛游行他国,是诸比丘尼住不去。诸居士呵责言:「佛在王舍城,自恣竟二月游行他国,与大弟子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游行,诸比丘尼不去。不善小女,不欲出是房舍。」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二部僧,知而故问诸比丘尼。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以种种因缘呵责言:「云何名比丘尼,自恣竟不游行余处一宿?」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尼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尼自恣竟,不游行余处一宿,波夜提。」

波夜提者,烧煮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尼自恣竟,不游行余处一宿,波夜提。随不去,随得尔所波夜提。(九十六事竟)

十诵尼律卷第四十四

 

上篇:十诵律

下篇: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迦叶禁戒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佛说迦叶禁戒经 宋居士沮渠...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一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

东海若解

东海若解 唐 柳 子厚 着 清 释 实贤 解 东海若...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咒五首经

咒五首经...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禅波罗蜜序 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真谛义品...

佛说转法轮经

佛说转法轮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卷上 (一) 菩萨度人,譬若巧乳母养子,有四...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

为何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国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

【推荐】坚固的妄想一定会破坏你的佛号

我们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很少人会自我反省,这...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海神请法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