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净界法师  2023/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三讲)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

我们研究唯识学,基本上祖师是把它分成两块:一个是唯识相,一个是唯识性。就是心识它的一个活动的相状跟心识的本体。那么当我们在看唯识的一个活动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结论就是说:万法唯识。那么从唯识相呢?它强调一个概念,就是当我们的生命出现的时候,这一切的因缘都是我们心识所变现的,没有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当中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个叫自变,第二个叫自缘,人生只做两件事。自变就是阿赖耶识把我们过去的善恶的业力,在我们的心中变现出来,所以我们只能够受用我们心中的影像,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楞严经》上说,我们只能够活在我们自己的小水泡,我们每一个人都走不出心中的水泡,这个水泡就是业力,我们只能够在自己的业力的影像里面活动,你超越不了你的业力。因为阿赖耶识它会变现影像来束缚我们,那么在变现过程当中呢,第六意识再去攀缘、再去造业。

那么这样讲呢,人生就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了,从变现的角度当然第八识是主角,从攀缘的角度第六意识是主角。所以我们人生就构成了业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看是业力强还是你的心力强?你如果是业力强,那么你就是心随境转,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如果你心力强,那么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定胜天!

那么在这个业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当中,如果把这个概念套到净土宗来说,我们也是两种力量:一个是第八识的生死业力,一个是第六意识的往生的愿力,愿力跟业力的交互作用。我想我们净土宗的人,当你要追求来生到净土去,就是你的心跟净土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围墙,就是你要跨过生死的业力,带业往生,你怎么把你无始劫的业带到净土去,这是很重要的关键。有些人的业是带不过去的,有些人的业是可以带过去的,所以超越你生死的业力就变成是第六意识的一个主要的工作了。

所以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业力的释放,这一块是你无奈的,你必须要继承你的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过去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消失掉的,全部被第八识记录下来。所以人生的问题,如果说我们今生才有生命,那这个生命很好解决啊,你才活了几十年而已嘛!是吧?关键是我们要托着过去来开创未来,你必须要继承过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过去的无始的业力把它好好的调伏,你才能够带业往生。那么当然我们的优势来自于你得到人身,你遇到佛法,你第六意识有很强大的思考能力,有很强大的自我观照反省的能力。

所以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要擅用第六意识的思考。从唯识的角度,一个人不喜欢思考,你就很难进步了,因为你要改变业力,唯一的就靠第六意识的思考,如理思惟。你什么都不想,你就是保持原状了,你就活在生命的等流性当中。但是第六意识的思考,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它也有障碍,因为第六意识有时候如理思惟,有时候不如理思惟,所以它有时候思考错误以后呢,它又创造很多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初学者,老是在修行当中进进退退,因为第六意识是我们唯一的依靠,而身为第六意识,它又如此的生灭变化、虚伪无主,因为第六意识的所有的种子,都是第八识提供给它的。

所以在研究唯识以后我们发觉到第六意识的无奈,因为第六意识虽然有善根,但是它也有很多妄想。所以伟大的佛陀在讲唯识以后,他讲出了一个真如的概念,这个对学唯识的人是一个非常大的加持力。当你用第六意识来调伏第八识业力的时候,你觉得无奈的时候,你必须把第六意识找到家,因为第六意识以第八识为家是不好的。

所以在《楞严经》里面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新的概念叫正念真如,我们必须把第六意识跟真如做一个连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也就是说当你面对无始业力的时候,你第六意识要先想一件事情:你本来没有业力的,这件事情对你非常重要,生死的业力如此的强大,因为它无始劫熏习而来,我们修行的时间很短暂,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因为你的优势是当你在修行的时候,它是随顺真如本性的,它是真实的功德。虽然无始业力如此的势力强,如此的庞大,但它完全是虚妄的,因为你当初是,就像佛陀说的就像祖师说的,你用攀缘的虚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然后造作一个虚妄的因缘出来,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的。

诸位,我们今天修行是称合本性的,我们以前的放逸是不称合本性的。

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抓到一只老鹰,他把这老鹰养在家里面跟他的鸡养在一起。那么这个老鹰它从小就耳濡目染,因为它这个老鹰也有第六意识,它也受熏,所以它的熏习就是它跟鸡弄在一起,它觉得它就是一只鸡,它只是比较强壮而已,所以慢慢的失掉了老鹰的本性。所以当主人要训练这只老鹰的时候,它老是飞不起来。它说我就是一只鸡,我怎么能够飞呢?鸡顶多能够在地上跑,是吧?所以这个猎人就很失望了,就跑到高山上,就把它放掉,让它自由落地。但是本性是不能失掉的,身为一只老鹰它遇到挫折,将面临死亡的时候,它的本性启动了,它展开它的翅膀,从即将坠地的那一刹那飞上了高空。虽然几年来它都跟鸡在一起,但是我们要强调一个概念,本性就是本性。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告诉我们自己,虽然我们以前一念不觉而流浪在虚妄的生死,但是你要不断的告诉你自己,这个是不正常的,身为一念心性,我们这是错误的操作。

心性的设计它本来的意思是要我们成就波罗蜜的,成佛才是正常的。

所以你必须把第六意识跟你的真如做一个密切的结合,你会得到很大的加持力,这个叫做大乘的善根,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唯识学,假设不跟性宗结合,这个唯识学就很难修了,因为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的,它本来就靠不住,它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但是性宗没有唯识学的如理思惟,性宗也很难找到下手处,因为你没有靠第六意识强大的思惟能力,你老是正念真如,你不能做出因缘的改变。

所以第六意识的思考能力必须跟真如本性的不生灭性做一个结合,那这样子就圆满:

理观安住、依止真如,事修思惟靠第六意识。

这样子你站在真实的角度,来面对对方的虚妄,不管它势力多大,你永远不要忘掉它是虚妄的,一百颗石头跟一千颗石头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但是本质都是石头,虽然你只是一两黄金,但是它是黄金,它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在修行的当中虽然我们面对了一个广大的阿赖耶识的业力,但是你不要怕,它们是虚妄的,只要你坚持真实的,虚妄就会慢慢的消失掉。

我们在缘起当中是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虚妄的生死业力,一个是真实的往生的愿力,那么我们就构成了一个染净的缘起,所以从这个缘起的角度呢,我们今天来做一个研讨,那么有关生死业力这一块呢,我们有四题,同学们提出了四题,包括现场的同学,包括网路班的同学,有关这个理观的智慧产生的往生的愿力这一块呢我们有五题,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有两个重点:一个生死业力,一个净土宗往生的愿力,那么这两个之间的一个关系,我们以这两个主轴来做一个研讨,我们先看生死的业力有四题,先看第一题。那么我们每一道题目呢,我们预定有七分钟到八分钟的时间,我先做简单的解释,诸位可以再提问题,再做深入的讨论。

这个问题是说:阿赖耶识的种子的不失跟它的刹那生灭的关系?

业力的种子,它有两个相貌:它生灭,但是它又相续。其实它的相续,是受到第八识的影响,因为第八识,它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叫受熏持种。我们知道造业是第六意识造的,但第六意识在造业的时候,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所以它熏习的种子,也是刹那刹那生灭,但是它在熏习的过程是刹那刹那生灭,但是熏成种子以后,它变成第八识的一分子了,第八识是恒常相续,恒转如暴流。

我再讲一次,造业是谁造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生灭的,对不对?它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睡觉就不活动了。那么第六意识心猿意马,要遇到染污的因缘,它就造业;遇到清净三宝的境界,它就开始修行。那么假设它在造业的时候,它是缘一个所缘境在造,那么造完以后,第六意识可能忘掉了,它又做其它事了。所以它在造业的时候,第八识同时在受熏,这个时候是怎么样呢?是生灭的!就是第八识在酝酿这个种子的时候,是生灭的,但是在受熏的过程,当它受熏完变成种子的时候,它变成第八识的一分子了,第八识是相续的,所以它也变成相续了。所以它变成也刹那生灭,但它又恒常相续,这个就是我们的业种子。

所以业力这一块,当然这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业力它为什么会得果报呢?虽然相续,诸位我们知道,业力它本来是一个分散的嘛,你看你昨天造的业跟今天的业,不一定有关系吧?你前生造的业,跟今生的业也没有关系吧?所以业力它本来是没有一个整合性的东西,它是这一块,那一块,那么是谁把它做一个整合而产生轮回的力量呢?是谁?对了,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这个自我概念是最糟糕的,其实业力本身它是一个分散的力量,因为第七意识把它成功的整合,这最糟糕了,因为第七意识跟第八识在一起的时候,它捏造一个自我的概念,使令这个生死的业力,变成有得果报的力量了,本来它是一个分散的一种能量。所以生死的问题,你不能消除业力,因为业力太多了,你只要把它整合的力量——第七意识把它调伏了,你就可以带业往生了。因为没有第七意识的的带动,业力是不能得果报的。

你说阿罗汉,诸位,阿罗汉为什么无生?他为什么死了以后不来三界了?他难道业尽情空了吗?阿罗汉真的他的业力完全没有了吗?不对。他的业力跟我们完全一样,什么也没少。你看佛在世的时候,很多造恶的凡夫,遇到佛陀,三两天证得阿罗汉果,他三天之内就把所有业忏干净了吗?不可能嘛!那他为什么无生呢?因为他业力那个整合的自我概念被破坏了,问题在这里。

所以第八识的业种子它有两个功能:一个等流性,一个异熟性。它为什么能够等流相续呢?因为第八识的关系,第八识让我们这种生灭的种子变成相续,所以等流性是第八识造成的,但是异熟性,它第二种功能异熟性,它为什么能够得果报呢?是第七意识造成的。诸位,等流性不可怕,异熟性才是个问题。所以业种子,它从一个非常片段的生灭的力量,变成一种相续的力量,变成一个得果报的力量,是经过第八跟第七意识两个功能的作用,而变成了生死轮回的力量。那么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有关我们的种子,为什么一个生灭片段的种子,变成能够这么有主导力量呢?它因为有第八意识的异熟,跟第七意识的思量,就使令这个生死轮回的轮子,就不断的转动。

[学员问]:师父慈悲!前面说过,种子起现行,然后现行又熏种子。那前面种子起现行这一块我们没办法改变,现行在熏新的种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就是用第六意识,就是修无分别智吗?

[师父答]:对对对!

[学员问]:那我先问一下,就是用无分别智来造的业,是不是就是无记业啊?

[师父答]:不是无记业。种子起现行归第八意识管,对不对?第八识它是没办法控制的,对不对?但是现行熏种子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所有八识里面它最自由的,它有完全独立自由的意志,对不对?那么第六意识修无分别智,它不是无记业。无分别智是一种智慧,跟你什么都不想不一样的,什么都不想叫做愚痴。它是透过思惟以后把妄想停下来,这一块我们后面再说明。无分别智是先观后止,它是先观了以后再把妄想停下来,它对妄想是有调伏力的。你什么都不想呢你是如石压草,你是转移目标,你本来想这个你把它转到其它去了,所以你对它没有调伏力,你只是逃避而已。你是把它转移一个所缘境,你本来想这,你后来想其它地方去了。很多念佛人都是这样子的,你打妄想的时候就转念念佛,对不对?但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你对妄想没有对治力,知道吗?你只是转移目标。那么到时候你是两种力量,打妄想的力量还是在,因为你没有破坏它的力量,但你念佛的力量也有,这个时候攀缘的力量跟往生的力量,两个同时存在。

[学员问]:那师父,修无分别智就是说把那个重大的罪业沉淀下来,就是用智慧去把它……

[师父答]:因为你的罪业必须要有执着来带动。我刚刚讲过,业力为什么会得果报?它从业种子要转成一个果报体,它要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嘛!你不可能去面对业力嘛!是吧?你时间太短,业力太多了,你要抓重点,重点在于你不要让它得果报就好了。带业往生就是说,你不要让业力变成一种招召感的,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异熟的力量,你不能让它有一种异熟的力量。你的田地有很多种子,你只要让它枯萎就好,你不一定要把种子铲掉。你让种子不要变成开花结果就好,这是带业往生嘛,它只要没有能生的功能就好了嘛,你不可能修到业尽情空,金刚道后异熟空,只有佛陀,你只要让业力没有得果报的力量就可以了。甚至于让它降到最低,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意识就关键了,你的我爱执。

[学员问]:刚才师父提到念佛会打妄想,我想请教师父一下,我们打妄想的时候,是顺着这个佛号继续跟妄想沟通呢,还是说马上跟妄想说你马上停止,我就不再打妄想了,是哪一个方式比较合适?

[师父答]:对,这问题是挺好的,请坐,我懂你的意思。这个一般我们打佛七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了,是吧?就是你念佛的时候,但是念没几句它打妄想了,打妄想的时候你又念佛又打妄想,这佛号跟妄想掺杂在一起,那到底我们是应该先把佛号停下来,对治妄想,还是继续念佛?如果这个妄想是很坚固,它是你一个很重的烦恼习气,你挥之不去,那么这个时候,你靠佛号的止就不够了,你必须用观照力了。如果这个妄想是很薄弱的表层妄想,你就可以专注的继续念你的佛号,不用理会它。

所以《楞严经》把妄想分成两块:一个表层妄想,一个叫坚固妄想。表层妄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本身不是一种执着,因为你日常生活当中面对很多的人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嘛,对不对?那么你念佛的时候,它有一种习惯性的妄想,但这种妄想不需要对治了,因为它没有什么太大的力量,你佛号一提起来它就消失了。

但是你慢慢念佛到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你发觉你一路念佛,有一个东西就根本跟你在对峙的,那个你就要小心了,那是无始劫的坚固妄想,每一个人都有。有的人可能这个妄想跟财色名食睡有关系,就有各式各样妄想,每一个人过去生的因缘不同。那么这个时候坚固妄想现前的时候,就考验你的智慧的时候,你用佛号压它你就没办法了,所以为什么念佛有时候它是完全靠皈依就好了,有时要在信心当中又要多一点智慧观照,因为你把表层妄想调伏了以后,《楞严经》里面描绘的那种坚固妄想就会现前,五阴魔境——色受想行识那非常厉害的,你没有观照力,你用佛号跟它抗拒,不行的。因为它无始劫来,你就打这个妄想,生生世世,而你念佛的时间才多久呀,是吧?但是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诸位知道吗?

因为它没有根,它是虚妄的,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如果你不善利用这个优势,你就完了。一个人修行,你不能硬干,你不是它的对手,我保证你不是它的对手,你用你一天念佛四个小时去跟你无始劫的习气对抗,你看看你后果怎么样?你这是一个小孩子在跟大人打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优势,妄想只有一个缺点,达妄本空,因为它没有根,你只要把它的根一照了,它就没有了,它就完了,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你没有用智慧,你这个妄想这一关你就过不去了,你顶多就可以修到调伏表层妄想,你的功夫就这么回事。但是生死临终的时候,坚固妄想会现前的,现在很多人连表层妄想都没有调伏,现在很多人念佛是结缘式的念佛,结缘,还没有到了生死这个标准。

[学员问]:师父,续接刚才这位师兄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佛号相续的过程里面,可能会有表层的妄想,就是把佛号切断,切成片段片段,那同理可证,临终的时候可能也会念佛念一念,可能中间又有一些表层妄想掺进来,那这个时候,这个力量会不会足以让我们就没办法往生?

[师父答]:不是,你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信愿本来就是种观慧,那么你愿力就是一种智慧,信仰也是一种智慧,对不对?它持名当然是一个止,就是无分别住,但是你要培养坚固的信愿,这个是一种观慧所摄。它专注力跟观照力,其实每一个佛号都必须有专注力也有观照力,两个都要有,你要调伏,要引导佛号,对不对?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修行人刚开始只管念佛就好了,因为你问题不大,你都是表层,但是当表层妄想调伏以后,你开始面对你的无始妄想的时候,我跟你保证,你这个佛号绝对不够用。如果你念佛念到第四天,你就知道怕了,那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那个势力很猛,这时候你只有用智慧面对了,你用佛号压它试试看,所以很多人念佛念到最后发疯,就是这样,你不能跟它硬对治的。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说,你要找它的根,从根本上去,你不能在作用上跟它对治,它那种虚妄的力量很大,你必须从它的根觅之了不可得,这个我们无分别智会说到。

佛陀对治妄想是非常有方法的,他是用方法的,一棵树充满了毒的水果,最好的方法是把这棵树从根切断,是吧?所以你念佛,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佛。诸位,为什么不能一路念佛呢?因为你的心中,你流转太久了,你心中有很多的执着,如果你是一张白纸,开始念佛,如果你今生才有生命,你什么观都不要修。我们之所以要修观,就是说我们无始劫来在流转当中,我们随顺于妄想,随顺于娑婆世界的力量太大了,你现在要顺从本愿,你要先把顺从娑婆世界这一条线消掉。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只有欣求极乐,要多一个厌离娑婆,这个就是一种抉择嘛!你放弃了娑婆世界,欣求极乐世界,这就是一种观慧吧。

佛教所有的修行一定有止,一定有观的。外道是只有修止,不修观的。一定要有般若波罗蜜,只是说它每一个法门的观慧,它的内容不太一样,它的重点不太一样,但是一定要有智慧,没有例外。大乘佛法的八宗,没有一个法门是不需要智慧的,没有。当然净土宗的观慧跟一般圣道门的观慧,它的重点不太一样。我们重在调伏、引导,我们不重在断,你只要调伏就可以了,它一方面调伏,一方面修皈依,对弥陀的皈依,两个双管齐下。

我们看第二道题:

业决定跟宿命论有什么差别?

我们在佛法讲唯识的业种子,它是讲性决定,它没讲业决定嘛!它说性质决定,对不对?宿命论是认为说,你造了业以后,这个业就固定了,它的能量就固定了,你忏悔什么都没有用了。所以在小乘的部派里面,有一种部派,一切有部,它认为业是不能忏悔的,你造了业,你犯了根本,你这辈子就完了。你只要犯了根本重戒,你什么功德都没有机会,往生也不可能往生了。大乘佛法不同意这个看法,大乘佛法认为所有的业都可以忏悔,即便你造了五逆十恶都可以忏悔,因为业是不决定的,佛法是认为业只有性质是决定的,当它是一个罪业,你不可能把它忏悔成善业,不可能,你只能够让它沉淀下来。它说你性质决定,但是它没有说力量决定,所以佛法尤其大乘佛法不同意宿命论,它认为业力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业力是固定的,那你就不能带业往生了?那就必须消业往生了,那就问题严重了。

[学员问]:师父,就是说跟宿命论的差别,我想是在我们有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不是完全由业力决定的,但是这个第六意识,我觉得我们也做不了主啊!因为今天晚上来听课还是跟朋友去吃大餐,这个也是由我们过去等流习气来决定的,就是说这个东西,我们的第六意识能在多大程度上做主?

[师父答]:第六意识你不能说你做不了主,你这样子讲就不对了,你要做主啊!你现在唯一能够做主的,就是第六意识,是吧?你前五识也做不了主,对不对?第七第八也是,第六意识也做不了主,那你就完了,是吧?你要告诉你第六意识可以做主的,你就是要做主,你第六意识是你要决定的,你要做主,你要它第六意识听你的。所以说为什么要发愿,就是让第六意识听你的。

[学员问]:就是有的人你跟他讲佛法,他怎么也听不进去,那这也是他过去的习气太重?

[师父答]:他没有善根,那就没办法。佛法这个东西,它需要因缘啊,它不怕你烦恼重,它也不怕你业障深,但你要没有善根,真的是很糟糕。因为你善根不够,谁拿你都没办法,因为那个是一种自觉,你自己不觉悟,那谁拿你有办法呢?连佛陀在旁边也没有用啊!

[学员问]:那这个是业果决定的,还是因为善根。

[师父答]:对,业果决定的。其实这个地方要注意呀,业力之所以可以忏悔,不完全是因为第六意识的修观,是业本身就可以改变。因为我们讲过业力两个相貌:一个刹那灭,一个相续,它那个刹那灭给你一个很大的信心,它生灭的,生灭就表示它会变化,是吧?如果这个种子种下去,它是不生不灭的,它永远这样子的,它是固定的,那就糟了,那真的是定业了。它进去以后刹那灭,灭了以后又生,又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所以它是生灭变化的,所以它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因为第六意识硬让它改变,而是它的本质就是可以改变。种子六义,第一个是什么?种子的意义就刹那灭嘛!

[学员问]:我们第六意识做主的时候,也是受这个过去等流习气的一个……

[师父答]:所以你第六意识不能跟第八识结合,你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所以我刚刚讲过,你要用第六意识去观照真如,你要站在清净的角度来对治第八识。如果你不忆念真如你就完了,你就很难修行了,因为你第六意识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对不对?外有感受刺激你,里面又有一个自我意识的恒审思量的第七意识在干扰你,然后你的能量你的种子又靠第八识的支持,完了。所以你第六意识一定要找到家,一定要跟真如相应。

唯识学的第六意识,如果没有跟真如相应,你就很难修行了,那是内忧外患,那第六意识到最后很容易放弃了。所以你研究唯识以后一定要依着《楞严经》就是这样大开圆解,把第八识拨开来找到你的本来面目,然后让第六意识跟本来面目结合,直接跟真如结合,不要透过第八识,这是你唯一的希望,你必须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如果你没有跟真如相应,你站在本来就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你就很难修行了,严格来说你这一辈子很难有成就了,如果你不跟真如相应的话,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处理那么多问题的,不可能,几乎不可能!所以你如果不正念真如,对你是非常吃亏的事情。

当然你第六意识是非常好用,因为真如没有思考能力,所以真如称性起修,真如跟第六意识结合是最佳的组合,靠着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靠着真如的不生灭给它做后盾,依体起用,用还照体,产生一个好的循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你必须把唯识的第六意识的思考能力跟《楞严经》的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结合在一起,这个叫性相圆融,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我们再看下一个,第三题:

阿弥陀佛,请问忏悔业障的主要宗旨,是透过拜忏等方式对业力进行直接的对治,还是透过改变思想,使业力暂时的沉淀下来?

其实这两个都有。我们忏悔业障,从事相上我们的后悔,会让你当体的这个业,你所忏悔这个业的势力薄弱,因为它断相续心,我们知道业力它最需要的是一种相续,因为它本身是生灭的,它必须要靠你不断的造作给它能量。业力要产生一种强大的势力,它必须要你数数现行,所以你一忏悔,你一后悔就断相续心了,你就不再给它能量了,那么这个时候它的势力会薄弱,这是第一个,从业力的角度,你不断的向佛菩萨发露,发愿宁舍身命绝不再犯,那么你这个当体的业,它的确会慢慢的枯萎下去,这第一点。但是更重要是养成一种惭愧忏悔的心态,这个更重要,让你以后面对所有的业,都能够产生调伏的力量,这个是我们更重要的。

如果你今天只是忏悔,你没有养成一种思考,一种道理的理解,那这个叫做善念。但是你在忏悔当中,你悟到一个道理:喔,原来造罪业我们是要付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造业的时间太短,你得的果报太久,就是划不来,那么你在忏悔当中你能够跟佛法的道理结合产生一种胜解力,产生一种内心的观照,这就是善根。

所有的事修能够提升到一种智慧的观照,你对人生很多道理的体悟,然后对后面的因缘会产生抗拒的力量,对过失会产生抗拒的力量,这个就是善根。如果你都不学教理,你一辈子只能够活在善念,很多事情你要慢慢的一个一个去做。你变成善根以后,你会有一个好处:一即一切,你犯了一件错事,其它的错,你就不容易犯了,因为你在忏悔当中产生了观照力、反省力、调伏力,你从道理的理解开始对其它的因缘,产生免疫功能,那就是善根,当然如果你不学教理,你不明白人生的道理,你每一件事做了都去忏悔,那你这个业也很难忏干净。

所以忏悔有两层意思,第一个:罪从心起将心忏,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那么这个时候是针对业力来忏悔;第二个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产生观照力,你本来就清净,既然你本来清净,你没有必要去造业,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你从忏悔当中养成一种内观的力量,那就不一样了,那你终身免疫,那就是善根了。那么这个对临终、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观照。忏悔的心远比忏悔的行为更重要,当然两个都要了,事修理观嘛!要有忏悔的观照力,又有实际的忏悔的行为、仪轨,这两个都很重要,但是理观更重要,因为它会产生后续的力量。

[学员问]: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们如果每天以拜佛的方式,有没有起到这个忏悔的同等的作用?谢谢。

[师父答]:大乘的忏悔,它是必须三个条件:忏悔、皈依,因为你忏悔的过程,一定要仰仗佛菩萨的加持,发愿,发愿是针对未来,我发愿未来我宁舍身命绝不再犯。如果你拜阿弥陀佛或者拜观世音菩萨,你能够达到这三个效果也可以。因为大乘的忏法,比方八十八佛,它是有一个仪轨,有一个文字,它会引导你,产生忏悔,产生皈依,产生发愿,对不对?那你就很轻松,你只要照着文,你就把这个仪轨走一遍,它自然生起三种善根,就是说它这个就帮你设计好了,是吧?当然如果说你八十八佛拜了一段时间,这三种善根我很熟悉了,我在拜的时候,我一句佛号拜下去,具足忏悔、皈依、发愿,你一句佛号就够了,就可以了。如果你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就可以了,因为它的仪轨,就是让你达到这个效果。

如果你拜阿弥陀佛的时候,除了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仰仗弥陀的光明摄受,无量光无量寿的摄受,你还有忏悔的心,还有发愿的心,你一句佛号就可以了,对你来说就可以了。如果你还不怎么熟悉,你最好把八十八佛拜几部,真的感觉不太一样。我们的心态的确需要文字的引导,真的,初学者,你很难说具足很多的善根,那个祖师是大智慧,他就是把这个很多东西、营养成分都把它放在一起,你照这个八十八佛拜一次,你就三种营养都具足了。这是祖师善知识的方便力,因为你这三种善根到临终的时候很好用,所有的业障现前,经不起你忏悔、皈依、发愿。

业障要生起,它是要有一个生存的条件,就是你的心态要无惭无愧,它最喜欢这种环境了。临命终的时候,你要无惭无愧你就糟了,你一定糟了,你业力这一块就跑不掉了。所以你临终的时候,你如果业障现前,你只要生起惭愧、皈依、发愿的心,业障自然就消失掉了,因为它没有生存环境了。所以这个忏悔法门,在大乘里面很重要,净土宗也很重要,你要把这种忏悔的心,要把它具足起来。因为你不知道你临终的时候会不会业障现前,你不知道,而且很可能会业障现前,很可能,你最好能够产生一种反制的力量。

[学员问]:师父慈悲!末学想请问,就是业力的释放是不是有一个时间性?就是说譬如我很想去买一个东西,可是我就控制我自己不要去买,那过了两天或者三天之后,可能我那个念头就自然会消失,用这种方法来就是减低业障?

[师父答]:这个不是业力,这第六意识,你现在讲的是第六意识,不是业力。你买不买是你的事,业力是结果,对不对?这个包包让你看到,这个是业力,对不对?它现前就是你跟它有共业,你才看得到这个你喜欢的包包嘛!但是买不买这个是你可以决定的,但是看得到看不到,这个你没办法决定。你现在是这样,受用果报的时候我们不能决定,自变这块我们不能决定,但是在果报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这个果报,这个你可以决定的。

[学员问]:所以我的问题就是说,控制自己的念头不要去贪染它。

[师父答]:对,你现在也只能控制第六意识,因为你不能控制业力,业力什么时候释放,谁知道呢?

[学员问]:那这个算不算就是忏悔,不要去造业。

[师父答]:这个不能讲忏悔。忏悔是你做错了事才忏悔,你这个事前的防范,就是属于观照了。忏悔是你已经做错了,再来对于这个错的业力做一个调伏,当然你还没有做错,事前的防范,那这个是一种智慧的观照。

[学员问]:师父,末学有一个问题,如果说我们起念头的时候,我们在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之前,我们就起观照的话,那这样还会形成种子吗?我指罪业。

[师父答]:就是说我们会起一个恶念,它一定有种子对不对?但是你观照的时候,你不随它转,就是断它的相续。断它的相续的时候,种子要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变成增长业,要变成得果报,它一定要相续,你一定要随顺它,当你抗拒它的时候,它的能量得不到你相续的时候,它就慢慢慢慢的降低了。所以你一旦不相续,你只要断它的相续,这个业种子就慢慢的沉淀下去了,有跟没有差不多了。所以你现在只要做断相续,所以为什么叫破和合识、断相续心?和合识是第八识,第八识你看它好像很强大,不得了,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不要怕它,你第六意识不随顺它的时候,它就没有力量了。因为它要你第六意识的不断的随顺它,它才会支持它走下去的。

所以你只要第六意识断相续心,第八识的和合识就破了。第八识它的种子,需要你第六意识的贪爱的爱取去滋润它。所以你第六意识只要是不随它转,它那个业种子得不到滋润,它的力量就薄弱了,就在这里。所以它的理论为什么叫带业往生?你必须调整心态,顺从本愿就是说,你必须要从顺从娑婆世界的因缘改成顺从极乐世界的因缘,这种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了。你必须面临选择,你现在就必须面临选择,到底你要跟娑婆世界继续攀缘下去,还是你要到极乐世界去?你一定要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目标出来,这个佛号才有目标,而这样的一种思想改变就是智慧。

[学员问]:请教一下师父,那个具体在拜八十八佛操作的过程中,那个时间很长,其实妄念纷飞,那我们具体拜忏的时候,要身口意都要去拜,那有没有什么比如说我是不是要嘴跟着一起称念,然后……

[师父答]:嘴巴要震动,嘴巴一定要动,心呢?它那个文一开始先让你忏悔,然后有八十八佛让你修皈依嘛,对不对?最后发愿,你要跟着这个文字要随文入观,就是它讲到哪里你就跟着它的节奏走。

[学员问]:那我拜的过程中我会要自己念吗?往昔所造诸恶业……每次都念吗?

[师父答]:八十八佛,南无普光佛,对不对?拜下去修皈依,下去起来的时候,你就念往昔所造诸恶业……拜下去修皈依,起来的时候修忏悔。皈依的时候你要相信佛菩萨一定可以救拔你,那忏悔是对自己的反省。所以你在拜皈依的时候,你的所观境是佛陀,忏悔的时候是面对自己,拜下去是面对佛陀,起来的时候是面对自己,这所缘境不太一样。

[学员问]:谢谢师父!

好,我们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切身的问题。这里有同学提到说: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是不是很容易刺激过去的杀业现前?

[师父答]:是的,吃肉这个问题,你不能小看。印光大师他很强调吃素,吃肉有两个问题,有两个问题你要面对:第一个是命债,第二个是肉债。在杀盗淫妄里面,只有杀生它比较复杂,因为你单不是你的业障,你还跟众生结一个恶缘:第一个你取它的生命,它有恨,这个是命债问题,临终的时候,它可能会来干扰你,这第一个。

第二个,就算你没有直接杀生,我都是用三净肉,我不自杀,不教他杀,不为我杀,反正它的死亡跟我没有直接关系,好,肉债。即便它做一只鸡,你认为它心甘情愿把肉给你吃吗?它不会这样想。它说,我福报差一点,我业障重,做一只鸡,但是做一只鸡,有它做鸡的尊严嘛!是吧?你没有经过它的同意,就把它的肉拿来吃,你想这是肉债,这《楞严经》讲命债肉债两个。

那么这时候你跟众生结下恶缘了,这是一个问题了。那如果你临终的时候,它刚好在鬼神道,如果这只鸡来生投生到人道,问题不大;它到天上去它也暂时不会跟你计较;它到地狱去,它没有能力跟你计较;但是万一这只鸡投胎以后到鬼神道,那你就要小心了。鬼神有一些小神通的,所以你看那些《往生录》,有些人是临终的时候,他杀了很多的狗、猫的时候,临终的时候,冤亲债主来干扰他,很多啊!如果你跟众生结的恶缘,它刚好到鬼神道,你要注意了,这对你是个干扰。这第一个外力的干扰。

好,再看看你自己的业障,吃肉为什么问题严重呢?因为你要数数现行,你每天都得吃。这个问题,当一个行为是数数现行的时候,这个业的势力是很强大的,它不像有的业是你偶尔造一次,你每天都得面对,除非你每次吃肉的时候都很惭愧,除非了,这是你唯一的希望。就这样,如果你一定要吃肉的话,你就,哎呀,对不起,我实在不想吃你,但我也没办法。你向佛菩萨忏悔,然后再去吃它这样子,每一次都要做,每一次喔!否则你就是数数现行,增长广大。

所以业力的可怕,你不能让它变成一种像滚雪球一样辗转相续,所以即便是一个微小的过失,当它变成相续的时候,这个力量就不得了了,所有的业力最可怕就是相续。虽然吃肉本身你没有直接杀生,但是你每天做,这个地方问题严重,你说这怎么办呢?

在《楞严经》讲一个观念,还有一个观念,它不是罪业而已,《楞严经》讲得更严重,说你经常吃肉的人,它会断你的菩提的善根,你这个人大悲心不容易生起来。你经常吃肉,这个肉吃久了以后,你看到众生有痛苦你没感觉,你自己就没感觉。

你说怎么这样子呢?我已经受了菩萨戒!你当初的菩萨戒戒体没了,你知道吗?断大慈悲善根种子,这很可怕的。我们很少看到佛陀说吃一个东西会怎么样,因为本来这个饮食是一个物质,它吃久会影响心情只有肉,这很奇怪,就是你这个肉吃久了以后,你的个性会改变,你的道德思考模式改变了,变成冷漠无情了。这个地方你要小心,所以你有两种损失:第一个增长生死罪业,第二个你的善根慢慢的受到破坏。你好不容易听经闻法修慈悲观,那种善根得到破坏,还有一个问题,你可能要面对临终冤亲债主的干扰。如果你有直接杀生的话,除非你设一个目标,你什么时候开始吃素,你一定要有一个收尾,在临终之前要有一个收尾,然后在这过程当中,每一次吃肉尽量不直接杀生,而且尽量生惭愧心,而且在临终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收尾。如果你一路吃吃到临终,那可能你就不吉祥了,你都没有处理这个业,你一直让它辗转相续下去,那这个就非常不吉祥了,我保证一定障碍往生了。

那么我们业力的这一块,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次来谈谈这个第六意识的反转,我们怎么透过第六意识来做一些反转,休息十分钟。

0:00 / 0:00
唯识学概要1
唯识学概要2
唯识学概要3
唯识学概要4
唯识学概要5
唯识学概要6
唯识学概要7
唯识学概要8
唯识学概要9
唯识学概要10
唯识学概要11
唯识学概要12
唯识学概要13
唯识学概要14
唯识学概要15
唯识学概要16
唯识学概要17
唯识学概要18
唯识学概要19
唯识学概要20
唯识学概要21
唯识学概要22
唯识学概要23
唯识学概要24
唯识学概要25
唯识学概要26
唯识学概要27
唯识学概要28
唯识学概要29
唯识学概要30
唯识学概要31
唯识学概要32
唯识学概要33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复忆昔念佛时,遇一禅人教云,念佛...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四种食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佛教词典】十二面观音

(菩萨)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志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

【佛教词典】三种同分

【三种同分】 p0180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八页云:同分有三...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驴肉是这样来的

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处驴肉馆。几乎每到傍晚,门口...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星云大师《幻想的毛病》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才能定宗旨,才能按...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2023)

(第一讲) 学人这一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佛教...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