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净界法师  2023/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八讲)

我们看:庚二、暂时潜伏。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因缘才能够创造出来,没有例外的。所以因缘观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识。当然每一个人从因缘的角度来解释,就各有不同。唯识学的因缘观,它是偏重在杂染这一块,偏重在有漏这一块,它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解释因缘,不像真如缘起,是从一种清净庄严的角度来开展缘起,它偏重在轮回的角度,从有漏的因缘来开展缘起,就是凡夫是怎么流转的?你应该怎么从轮回里面跳脱出来?它是解释这两件事。

那么唯识学讲到这个轮回,它提出了三个重点:

第一个是造业。你会轮回,你一定有业力。我们可能过去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造了某一个业,然后现在成熟了,才变现出你现在的果报。所以在唯识的角度当中,它的因缘观,第一个一定有业力。

第二个它有一个潜伏期。这个潜伏的阶段,它要很多很多因缘去激发它,让它产生很多的变化,它可能会变得更强壮,也可能变得更羸弱。所以它的潜伏阶段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第三个就得果报了。得果报的时候,你能够改变就有限了,你只能够认命随缘。

所以在唯识轮回的缘起这一块,它分成三个重点:造业、潜伏、得果报三个重点。

那么前面的造业,我们讲到五个重点,就是事、意乐、烦恼、加行、究竟,这五个具足了,这个业就造圆满了,就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业力。这个业力,什么叫结构完整呢?就是它已经足够有能力来引导你的总报了。结构不完整的我们叫方便罪。譬如说我经常打打妄想,但是我没有付诸行动,这样当然也是一种业,但是这种业呢,它不可能让你到三恶道去,不可能,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主导你的总报。它可能会让你的生命当中,会有一点小过失,让你的功德不那么圆满,可能会让你生一点病痛等等,如此而已。

但是你把这五件事情都具足,这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业力,我们照唯识的专有名词叫做引业,引满能招业力牵,这个引业是什么意思呢?当这个结构圆满的业力到你的阿赖耶识,它是有可能会主导你的三界的总报,它会决定你的六道轮回。当然它造完以后,它要经过一个潜伏的阶段。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一个潜伏的过程,这当中有什么变数,我们看看它的一个暂时的潜伏。那么唯识学讲到这个潜伏呢,它这个业造完以后,当然它是一个无常的状态,它最后会变成一种种子的状态,潜伏在第八识。我们看这段的开示,请合掌:

一、种子之体性

【《唯识论》云: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谓吾人之阿赖耶识,有生一切色心二法的功能,而此种功能即是种子,即此功能具足六义。】

那么《成唯识论》,就是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上说,什么叫种子呢?阿赖耶识有很多很多的种子,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呢?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就是在第八识当中,有亲自引生自类果报的差别功能,什么叫自类果报呢?比方说你造了一个布施的种子,这个布施的种子会引生富贵的果报,就跟它相应的果报。你今天熏习一个悭贪的种子,它会引生一种贫穷的果报。就是每一个种子有它对应的果报,叫自类。那么这个种子,它在第八识当中呢,它跟第八识跟它所生的果法,是什么关系呢?是不一不异,彼此间各有特性,但是又关系密切,它是体用因果这四个字来解释这个阿赖耶识跟种子跟未来的果报,这一点,我们待会再来讲这个体用因果。

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有生起一切色心诸法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就是种子,那么这个就是一种潜伏的功能。阿赖耶识如果我们把它比喻做大海,它是整个大海浩浩三藏不可穷,那么大海是由什么构成的?海水对不对?有很多的水分子构成大海嘛!这个水分子是什么呢?就是种子。那么这个水分子有什么作用呢?当它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风一吹它会产生波浪,有形状的波浪。水分子本来没有形状的嘛,是吧?但是它风一吹的时候呢,它就出现很多很多的大小的波浪,这个波浪就是果报。也就是说,我们先讲体用因果,先讲体用。体当然是阿赖耶识了,它是你生命的因果的依止处,它是一个本体;用呢,就是水分子跟波浪。因跟果,我们先讲因果,再来讲体用。

诸位,为什么会有波浪?你们想过为什么有波浪吗?当然有水嘛,是吧,它是水构成的嘛!只是它是怎么样呢,它是有相状的水。水本来是没有相状的,但是它变成波浪就有形状了,它是一个成形的水分子嘛!所以说水分子是因,波浪是个果,这没问题吧?你为什么有今生的你呢?因为你有种子,你过去生有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种子,其中有几部分的种子成熟了,变现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所以你过去的业种子是一个水分子,水分子是不能受用的,你说,我要受用我昨天布施了一百块给净宗学会,我今天应该受用受用,不可以!它在种子位你不能受用,对不起,它必须要怎么样呢?变现出来你才可以受用。

所以它在潜伏阶段你是不能受用的。所以水分子是不能受用的,因为它没有形状嘛,它在潜伏阶段,它是一种潜伏的功能。但是当水分子成熟以后,它变现出一个波浪的时候,这个果报就可以受用,你可以去感受它的快乐跟痛苦,你可以去享受,这叫果报。种子是不能受用的,所以种子是因,那么这个果报是一个果,就是波浪是由水分子变现出来的,所以这个种子是因,这个果报是果。那么这个因果是依靠谁呢?因为有大海,水分子也依靠大海,波浪也依靠大海,所以它们形成一个体用关系,这个就三个关系变成体用因果。你这样子想,你大概就知道,种子、果报跟阿赖耶识的关系,是体用因果的关系。

好,那么现在重点在种子了,因为它会变现果报,那么它在变现果报之前,它在阿赖耶识当中,到底它是怎么形成?它又产生什么变化?这个是重点了!我们把这个种子的六种的相貌,把它念一遍: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当我们造了业以后呢,它不是马上得果报,它有一个潜伏阶段。那么这个种子有六个功能,我们分成三个阶段,一跟二呢是业种子的形成。

首先我们看

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种子的生起,我们前面讲过,要有现行,要有身口意的造作,要有前面说的五种情况,要有这个所缘境,有意乐乃至于加行究竟等等,简单的说要有意乐、加行、究竟三个主要的概念。那么这个种子一生起的时候,它不是一个寂静的状态,它体才生,无间必灭,它是怎么样?它在阿赖耶识里面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这说明什么呢?这个是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希望,表示它不是常住不变。不是说你这个种子进去以后,就不能改变了,不是这个意思。一个事情有生灭那表示什么?

它可以改变!

对了!它是生灭法,如果种子进去以后,它都不动那就完了,那就是定业论了,你的生命是不能改变了,因为这个种子进去以后,它没有生灭的现象,它永远都是这样子,你不管怎么修,它永远这样子,那糟糕了!那这样子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轮回有多久,你要改变轮回,就必须花相同的时间,因为这个业力是不能改变的,那就糟了。

所以你听到刹那灭啊,当然它充满了希望,但是它也充满了危险,因为你也可能让它更厉害,对不对?你要是不断的执着它,你本来造了业,你看佛法里面很多呀,他造的业不严重,但是他后来起邪见,执着,得果报的时候就很严重。所以刹那灭表示说它会变化,它可能变得更强壮,也可能变得更羸弱,因为它是一个生灭之法。但是你不要忽略了下面那句话,有胜功力,方成种子,虽然它是生灭的,但是它有得果报的功能。请你不要忽略它,它会创造一个有生灭相的果报,让你来受用,这是我们对种子的第一个认识。

第二个果俱有。它可以跟所生的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当我们造一个业以后,我们会有一个强烈的等流性。比方说布施,布施是一个现行,是一个身口意的活动,当然你布施完的时候,这个行为结束了,你就形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它会产生一个现行的果法,就是它会让你更想布施,所有的事情你做完第一次,你会莫名其妙想要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就是你本来是在造业,但是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一种业力要推动你,你会想要相续的做下去,除非你用思想去调整它改变它,否则它有一种等流的力量,造恶业亦复如是。你造了一个罪业,你就很想造第二次,为什么呢?因为它有果俱有的功能,它现行熏种子,它种子又会起现行,它会牵动你第二个功能。所以它会跟现行的这种果法,它会两个合作。

那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这是一个罪业的时候,这时候是你断相续心的时候了,因为它的业力还没很强大。所以业力成熟的时候,第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第二个它会带动你相续的行为,它会带动你去做第二次第三次,当然如果你没有忏悔,没有忏悔,在唯识学就是表示你随喜,没有中道这句话,凡夫没有中道。

所以在唯识的角度就是说,你对你的行为没有忏悔,表示你认同了这件事,表示你认同喔。你说,我也没有忏悔我也没有认同,不对,你不忏悔你就是随顺它了。在唯识的定义只有两种情况,你要么消灭它,你要么就增长它。唯识学的意思没有人保持原状,保持原状这句话不适合凡夫,只有圣人。圣人的心是不生不灭的,他可以保持原状,我们没有资格叫做保持原状,你要么进步,你要么就退步,因为你的生命是一个水流的思想,是生灭的,哪有可能保持原状呢?

所以从唯识的角度,你没有忏悔,你就是放纵,这两句话是一句话,然后它就增长了。所以刹那灭、果俱有就是说,一开始是你主动的去造业,到最后它会主动牵动你去造业。这个种子它会牵动现行,本来是你把它创造出来的,但是它又会引导你再去造第二件事情了。

这种子你创造了它,它也会引导你,所以刹那灭跟果俱有就形成了我们一种辗转相续的力量,这个种子就不断的,除非你忏悔对治,它会慢慢的像滚雪球,慢慢的酝酿而形成,这是第一个。形成以后这个时候,可能你中间因缘断掉了,没有相续了,这个时候它就在心中产生一种保存。

保存有:第三个[恒随转]。那么它保存可以保存到什么时候呢?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究竟位是成佛。就是在你成佛之前,金刚道后异熟空之前,这个种子会永远的陪伴着你,它永远不会失掉,除非你忏悔。第一个它长时间的一直到成佛为止,它一定会在你的心中保存下来。

第四个性决定,那么你的善恶的因地产生的善恶的功能是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当种子成立以后,你不能改变它的性质。比方说,你曾经偷过人家一百块,然后你说我拿一百块去布施算了,我把一百块拿去布施慈善机构,这样可不可以抵消?不能抵消!除非你忏悔。你偷盗有偷盗的罪业,布施有布施的功德,这两码事,你不能用善业跟罪业作抵消,因为它性决定。你只有一种方法,就是透过忏悔,否则你不能改变它。

诸位,善恶是不能抵消的!你说,我在佛教界有这么大的贡献,我做一点错事没关系吧?两码事儿,得果报的时候,各算各的,因为它是性决定。

第五个待众缘。那么它得果报之前要等待因缘。

这有两种情况,如果它是一个引业,就是影响你的三界总报的业,就是强大的业力,它必须要等待临终的念头,临终的第六意识来引导它,当然也包括临终的第七意识的执着,六七识的引导,它就会得果报。如果它是一个满业,它的业力不足以得到总报,它只能够影响别报,那就必须要靠平时的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来引导它。反正这个业要得果报,必须要有第六意识的引导。

举个例子,诸位都知道《慈悲三昧水忏》是悟达国师所发明的。他这有因缘,悟达国师当然他修持不错了,他是十世的高僧,但是他第十世的时候,皇帝就拜他做国师,皇帝也送他一个檀香做的法座,请他升座说法。皇帝来听,当然文武百官也都在座了,所以他这个时候生起高慢心。本来高慢心也没什么重大的过失,但是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关键是它会去刺激你的业力,这个恶念有时候会去刺激业力,所以使令他的这个膝盖,就出现了人面疮。

这个人面疮是在过去汉景帝的时候,这个悟达国师他是袁盎,那么这个人面疮是晁错。袁盎就是他跟汉景帝说,这个七国之乱会引起是晁错的政策错误。结果汉景帝没办法,就把晁错给杀了,所以这个袁盎跟晁错结下一个恶因缘。但是晁错看到袁盎这个悟达国师,十世的修行都没有机会。到了第十世的时候,因为起了高慢心,所以就这个因缘具足了。也就是说晁错跟袁盎经过十世,这几百年的时间,它那个种子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你不能够问悟达国师说,你因为起高慢心,所以就得到人面疮,不能这样讲。他这个人面疮另有因缘,你这个高慢心只是把它刺激出来而已。

你看有些人他去滑雪,他去滑雪结果把腿摔断了,你说你这个人就是因为滑雪才把腿摔断的,可以这样讲吗?不可以嘛!滑雪的人多的去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摔断腿嘛,是吧?他是他过去生有这种杀业,你就是喜欢滑雪,你就是把这个业给逼出来了,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业力要得果报,它必须有心念的刺激。当然临终也是这意思,你所以说临终为什么不能起恶念,就是你又去碰到地雷了,会把过去的生死业力把它激发出来。

最后一个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那么等到这个业种子成熟以后,它表现出来的时候,它不是只有一类的种子。我们的生命叫众缘和合,是很多类的种子表现出来的。所以人生充满了荣耀,也充满了遗憾。举个例子,你看波斯匿王他的公主善光公主,长的很漂亮又有福报,但有一个叫做金刚,是吧?她长得很丑陋,丑陋到这个经典上说看上去已经不像一个人像一只猪的脸一样。所以他爸爸就觉得很没面子,就把她关在房间里面。但长大的时候要嫁人的时候,找一个乞丐就随便嫁出去了。那么她以前在皇宫,她不用跟人家接触,嫁出去就变成平常老百姓,就有一些日常的社交活动。但是她先生也不敢让她参加,也是把她锁在房间。所以这个时候她觉得受到了歧视,受到了自卑。后来她就向佛菩萨忏悔,向释迦牟尼佛忏悔,后来才把这个果报给改变。

那么她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她过去在修布施的时候,她布施出家众的时候,那出家众威仪不好,她就出恶口去批评这个僧宝,但是她也布施了,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她有富贵,但是她的口业的瞋心也让她丑陋。所以我们这个今生的果报,一般来说是多元化的种子创造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生没有圆满,因为我们在因地造业的时候,善的也造,罪业也造。所以它是怎么样呢?各别各别的色心果报,是由各别各别的善恶种子引生的,这个是由多元化的种子,引生多元的果报,叫引自果。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唯本识中功能差别,具斯六义成种,非余外谷麦等,识所变故,假立种名,非实种子。】—《成唯识论》—

所以总结就是说什么叫种子?第八识中有一种潜伏的善恶功能,那么这种功能具足六种的条件,它是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它不像是外面的这种五谷,大小麦这种种子,因为它这些所谓的五谷,大小麦的种子,它是识所变现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果报,假名为种子。真正的种子,这里面的种子,是一种内心的潜伏功能叫做种子。我们可以看到佛法里面很多的神通,诸位要知道,神通的所见,它一定是现量,不可能比量。神通不能够推度,它只能够有什么说什么,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最大的护法须达长者,他用黄金铺地,买下太子的花园,去盖这个精舍而且亲自监工。在监工的过程当中,舍利弗有一次来到工地,跟他讨论这个精舍的这个建筑,舍利弗尊者以神通看这个须达长者,舍利弗讲一句话说,地上的精舍未成,你天上的宫殿已就。然后就用神通力把他未来的果报,六欲天的果报现出来给他看,我问你, 舍利弗凭什么说他的天上的宫殿已就呢?凭什么?

凭的神通力嘛!

诸位,神通力不能推论,它只能够现量境。也就是说他在造布施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有一种功能存在,这种功能让舍利弗尊者看到了,是吧?就是他果报没有出现之前,他一定内心第八识里面有一种潜伏的种子存在,舍利弗尊者才能够说你天上的宫殿已就嘛!这个就是种子。当然这个是神通力了,我们也可以感觉一下,在经典上说,说这个种子它没有得果报之前,你也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比方说,如果你觉得躁动不安,你可能阿赖耶识你有罪业的种子多一点,尤其是你晚上如果睡不好觉,经常睡不好觉,你要忏悔了,因为它这个种子没有得果报之前,它也可以感觉得出来,山雨未来风满楼。在经论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造了善业力强的人,他的心是寂静安稳的,因为善业力本来是安稳性的,安定的,但是罪业是躁动性的,它躁动不安。就是说你阿赖耶识里面有很多罪业的种子,虽然没有得果报,但是它有一种征兆,它有征兆的,这表示说这个种子的确是存在的。所以在唯识学是这样:造业、潜伏、得果报,这个潜伏是什么呢?就是种子。

好,我们先讲到这,还有十分钟,我们前面,可能大家对唯识还有一点陌生,所以我们的进度放慢一点,等到后面的运用的时候再加快。那么,这里有没有问题?请说。

[学员问]:师父慈悲!师父刚刚讲过说,只要在三界流转还有第七识跟第八识,那么一个修空观成就的人,他法空我空都已经没有了,那他还有没有第七识?

[师父答]:第七意识当然有,它是把第七意识转变,它转识成智嘛!它不是把第七意识破坏,比方说这个水,这个水本来是泛滥成灾的嘛,它把这个水疏导成灌溉了。所以心识是不能消灭的,心识只能够转变。大乘佛法是这样态度,当然小乘佛法是用极度的手段,把前六识给灭了,所以叫错损菩提。你把第六识灭了,你的菩提心也没了。那么大乘佛法的态度,它是转变而不是断灭,你必须引导它,教育它,跟自己沟通。这个唯识的教理是这样子的,你这个学完教理以后,你要把这个教理套在你的身心世界,你就容易理解了。

其实佛法有些东西你是不能套的,你看你读《华严经》诸佛菩萨的功德,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对不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你套在你的身心世界套不起来,那是一种功德庄严,我们只能够羡慕、随喜、赞叹。但是唯识的东西都可以套到你的身心世界,它是可以套在你的身心世界,因为它是在讲凡夫的缘起嘛!它跟那个真如缘起佛菩萨的因缘,不一样。

[学员问]:请问一下,师父提到那个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执取,但是师父也提到说对治第七意识,发愿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方式,但是发愿成佛或是求生净土,它是一个寄托在未来的思考方式,为什么对治第七意识它这么有力量?谢谢。

[师父答]:因为发愿它本身它是用第六意识的愿力来抗拒第七意识的执着,它是用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为什么要发愿?第六意识它虽然造业力强,但第六识有很大的弱点,就是它没有定性,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他可能今天参加个佛三,然后回去就开始放逸,放逸以后他觉得不对再来参加佛三,他是经常变来变去的。所以,你要让第六意识稳定性的上路,它必须要靠一个誓愿,要一个愿力来主导第六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必须靠愿力跟空正见,才有办法抗拒第七意识。

诸位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受戒吗?说好话、做好事就好了,因为你没有戒体,没有愿力,所以第六意识它虽然造业力强,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缺点,就是它没定性,它很容易受外境影响,它遇到好的环境,它就正念分明,它回到家的时候就开始放逸,所以这第六意识就是这样子。

所以伟大的佛陀知道只能够靠发愿来引导第六意识,因为你如果不这样子你永远不是第七意识的对手,第七意识可专心了,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是一个非常专一的心识,它专门执着我。所以第六意识呢,它只能够暂时的调伏它。但是如果你第六意识要相续的调伏它,就必须要把善念提升到善根,否则你永远不是它的对手。你不发愿的话,你就是经常进进退退,你有时候很精进,有时候你就退到没有学佛之前的你,你就是永远在那个地方充满了不确定。

所以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怎么去强化第六意识。我们到了这个应用篇,讲到二块,第一个圣道门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用愿力跟空性来引导第七意识;第二个透过净土门的忆佛念佛,来引导第七意识,两个地方。

当然第六意识你也可以造善业,如果你只是处理业力的问题,那你就比较简单,因为第六意识造善业是问题不大。但是第七意识如果要处理你的颠倒的时候,从善业力提升到正念力的时候,那就不简单了。因为你开始面对轮回的时候,你面对生死问题的时候,第六意识的力量就不够了,善念就不够了,那就是善根了,那你的观照力、誓愿力,你必须靠这两个,你才能够补强第六意识,把第六意识的弱项,它的不确定性,因为第六意识是它很容易受外境刺激,尤其是感受,这个苦乐的感受一刺激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变。

你看我们在修行当中稍微遇到痛苦,我们就很容易哎呀,算了,反正打佛七少一两天也没关系,是吧?但是你说我发愿,我无论如何这七天一定要把它实践,那么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对错问题了,你认为你要实践你的愿力,那就没有理由了。这个时候你不能拜要它拜,不能专要它专。当你的修行的诉求提升到誓愿力的时候,那这个是超越感受了。你把它当作目标在实践,否则你这个前五识跟第七意识的我执加在一起,这个第七意识是很会保护自己的,我爱、我见、我慢、我痴,它一旦这个“我”受到伤害的时候,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一抗议,第六意识就没辄了。

所以我们后面会讲到说,我们怎么用第六意识,要把它的弱项,它的这种很容易受到外境刺激的这第六意识,怎么样把它生根,它已经不是一个花瓶的花,而是一个菩提的树,让它能够坚定的走下去。那么向外调伏感受向内对治颠倒,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这个修行的这块。

当然我们先了解有漏,先了解,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讲到缘起,先讲到我们是怎么来的,先谈谈过去,我们今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后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怎么去开展未来,我们先了解我们的过去,找出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唯识的缘起,它是谈你的过去,到底我们为什么会一次一次的在三界轮回,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当然第一个就是业力,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当然受到临终的恶念的邪念的刺激,最后得果报。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0:00 / 0:00
唯识学概要1
唯识学概要2
唯识学概要3
唯识学概要4
唯识学概要5
唯识学概要6
唯识学概要7
唯识学概要8
唯识学概要9
唯识学概要10
唯识学概要11
唯识学概要12
唯识学概要13
唯识学概要14
唯识学概要15
唯识学概要16
唯识学概要17
唯识学概要18
唯识学概要19
唯识学概要20
唯识学概要21
唯识学概要22
唯识学概要23
唯识学概要24
唯识学概要25
唯识学概要26
唯识学概要27
唯识学概要28
唯识学概要29
唯识学概要30
唯识学概要31
唯识学概要32
唯识学概要33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复忆昔念佛时,遇一禅人教云,念佛...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四种食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佛教词典】十二面观音

(菩萨)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志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

【佛教词典】三种同分

【三种同分】 p0180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八页云:同分有三...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驴肉是这样来的

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处驴肉馆。几乎每到傍晚,门口...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星云大师《幻想的毛病》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才能定宗旨,才能按...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2023)

(第一讲) 学人这一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佛教...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