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三页,我们看第一行的地方:
庚一、地前位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一段是说明在凡夫位,就是资粮、加行二位,他修习六度的一个相貌。凡夫位修行六度,这个地方讲到因跟果的关系。一个人能够生起六度的动机,他的出发点,一定是由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智慧来引导的,菩萨的任何修法,都是以两种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作引导。誓愿力跟观照力引导,产生一种六度的造业的资粮以后,它会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又帮助他增长智慧。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说忍辱,忍辱在本论当中说:于苦无动。我们菩萨很容易去布施,帮助一些须要帮助的人,他有财富的困难,我们给他财物;他有精神上的障碍,我们开导他,让他内心感到安稳。我们菩萨也很容易持戒,因为我们不想到三恶道,所以我们尽量避免造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菩萨修习忍辱是比较困难,当遇到个人身心病痛的刺激、或者人事的障碍,就很可能退失菩提心放弃菩萨道──其实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就是没有看到这当中的真相;如果一个人有智慧,他在修六度的时候,这个忍辱是更容昜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讲一个母亲跟女儿的公案,大家体会看看。
有一天,女儿下了班,下班以后,她经过一个商埸,看到一顶很漂亮的帽子,就把它买回来戴在头上,她觉得:这顶帽子跟她非常的相应。回到家以后,到她的寮房照镜子一看:这顶帽子跟我的头,戴起来实在是非常的漂亮。她就走到客厅去,希望这个母亲看到她买这顶帽子,赞美她几句,给她一些信心。但是她在客厅走了很久,她妈妈在那边跑来跑去,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她感到很失望,说:我母亲平常这么关心我,我买一顶这么漂亮的帽子,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她又想说:我妈妈在忙什么?哦,她在准备晚饭。这个妈妈就从这个冰箱拿东西到厨房,又从厨房到冰箱,跑来跑去。这个女儿就把这个帽子就放在冰箱的上面(呵──),希望她看到。但她妈妈因为在忙也没看到。
这下子这个女儿就火大了,吃饭的时候就生闷气,一句话都不讲。这个母亲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不正常:诶,你今天好象心情不快乐?这女儿说:我今天好不容昜买到一顶很久想买的帽子,我在客厅走那么久,你连看都没看一眼!我还特地把帽子放在冰箱上,你也没看一眼,你心中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呀?这个时候,母亲一听就非常生气,她说:你只知道你的帽子,你知道吗,我今天做了一个新的发型(众笑),你回来,我的发型你连看都没看一眼!
(呵──)所以我们知道,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本位,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他心中的妄想所捏造的世界,事实上如此,所以我们会用自己的立场要求别人。其实他心中有他的妄想,我们有我们的妄想,如此而已。我们要知道,其实人跟人之间的接触,很少有机会是他主动想要伤害你,大部分是无意间的。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是活在他的妄想当中,他根本不知道他伤害你,问题在这个地方,这是很严重。如果我们不能通达这个生命的真相,你自己在那边生闷气,你自己障碍自己(呵──),事实上如此。
所以为什么六度一定要透过智慧的观照来化解,不是说我勉强,我已经很生气了,我说我不生气,那你是骗人。你是透过智慧的观照,了解到生命的真相,你觉得没有须要生气。其实诸位要知道,每一个人充其量是在保护自己,如此而已。如果你是他,你也是这样子。所以菩萨在知道这个相貌的时候,他一定要跟人事接触,因为他要积集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一定要接触人群。如果菩萨连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心中,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都没有,那这个菩萨肯定是伤痕累累(呵──)。
所以空正见是保护菩提心。这句话你要知道。你没有菩提心,你有空正见,你那个菩提心不会持久。所以为什么前面讲入所知相,菩提心、空正见缺一不可。我们刚开始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见,带动了六度的修行,创造一个不散动的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这个善业会让一个人寂静,然后你对于前面的智慧的空正见,就了解更深刻了。
所以由这个观照的因,带动了行动的果,由行动的果,又增长这个观照的因,这个叫做彼入因果。这个地方的彼入因果,是约着凡夫位的时候来说,凡夫位的菩萨,是从行动的善业来增长智慧。
庚二、地上位(分二:辛一证净意乐;辛二显意乐相)
辛一、证净意乐(分二:壬一乘前略标;壬二释由修习)
壬一、乘前略标
地上位当中分两段:一、证净意乐;二、显意乐相。先说明他所证得的意乐,这当中分两段:一、乘前略标;二、释由修习。我们看第一个乘前略标:
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
菩萨他在前面资粮、加行二位的时候,不断的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一次一次的修六度,慢慢慢慢的,他的智慧成熟,悟入了唯识的真理,入了这个平等的真如智慧,产生了根本无分别智。当这个菩萨内心产生根本无分别智的时候,他会产生一个非常强烈的功德,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清净是指菩萨智慧的观照。菩萨有这个清净的加持,使令他所修的六度,都能够远离爱见的烦恼,他在修六度的时候,他心里很清楚──他所追求的是无上菩提,在整个过程当中的这些小花,他会悄悄的走过去,远离爱见的烦恼。
第二个他产生一种增上意乐,增上就是坚定而有力量的一种希望,意乐就是希望,就是对无上菩提的希望,厌恶生死、悕求菩提的希望。前面资粮位、加行位的波罗蜜多,是没有清净跟增上意乐所摄受,就是前面的六度,主要是一个薄弱的菩提心,跟一个薄弱的智慧所带动。他这个薄弱的菩提心跟薄弱的智慧,经过长时间的修六度,就产生了根本智。
这个根本智生起的时候,他的菩提心跟这个智慧,就提升为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意乐在这六度当中,每一度都有一个清净增上意乐,所以叫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收摄的波罗蜜多,在经论上说,这个叫做无漏的六度,无漏的,它没有夹带烦恼。前面的六度是有漏的六度。这个地方就把地上菩萨的功德相,先作一个说明。他为什么有这种功德呢?是如何修习而来的?我们看第二段:
壬二、释由修习
是故于此设离六种波罗蜜多,现起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这种清净增上意乐的殊胜,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是故,是故就是接前面的文,就是因为他成就这种清净增上意乐,所以这个修道位的菩萨,假设他离开了六度的现行,他的身口都没有布施,也没有持戒、忍辱;虽然他身口虽然没有现行,只有内心的相应,但是他也能够迅速成就六度的功德。
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在布施,你表面上看他在布施、在关怀弱势团体;但事实上他的布施,具足了持戒、具足忍辱、具足禅定、具足智慧。我们应该知道,在凡位时候的六度,你不现行,就没有这种功德。那这个菩萨,即使离开了身口二业的现行,他也能够具足这种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圣教得胜解故,他对于万法唯识的真理、一切法是心念所变现的真理,产生了坚定的理解。
由于这样对真理的理解,他产生了三种的力量:第一个、爱重作意,他对于佛法的功德特别的好乐,就是他的信心特别强;第二个、随喜作意,他自己这一部分的功德还没有生起,他有同参的菩萨生起,他对于诸佛菩萨的功德能够产生一种随喜,随顺欢喜;第三个、欣乐作意,他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迅速的成就诸佛的功德,他有这种广大的胸量。因为他由于胜解真理的缘故,而带动了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使令这个菩萨,能够恒常而无间断的跟这个清净增上意乐相应,来修习六波罗蜜多,使令他的六度能够迅速的圆满。
这个地方,把地前菩萨的六度跟地上菩萨的六度作一个简别。地前菩萨的六度叫缘修,你没有这个因缘,你就不能修行。你说:我在修布施,我用观想修布施。不可以,地前菩萨的布施,一定要有身口的行动,因为要假藉造作的因缘,才能创造寂静。但是地上菩萨不必了,因为他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德,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意乐是由于对真理的胜解引生的,所以他能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修一个法门,就具足六度的功德,所以他为什么能够迅速圆满六度,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具足了这样的力量,他能够产生真修,真实的真,修行的修。
辛二、显意乐相(分二:壬一以颂总显;壬二长行配释)
壬一、以颂总显
这个意乐相,我们把它开展出来,这个清净增上意乐力量很大,他修一个波罗蜜就具足六波罗蜜。这种意乐是什么相貌呢?这当中分两段:一、以颂总显;二、长行配释。看第一段,我们以偈颂作一个说明:
此中有三颂:
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
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
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
悕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
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
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什么叫清净增上意乐?这当中提出了七种相貌,我们开出七种相貌来了解。第一个、已圆满白法,这资粮相。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因为他已经长时间的修习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就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资持,作清净增上意乐的基础。因为他在资粮位、加行位的时候,已经发了一个要成就佛道的心,也积集了很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这个都是清净增上意乐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持点,资粮相。
第二个、及得利疾忍,这是讲到加行位的时候,他成就一种我空、法空的加行智,这种加行智,能够速迅的远离障碍,产生一种堪忍相,就是他对于逆境能够有所堪忍,也就是说他对逆境有一种破除的力量,这个是在加行位的时候成就。
[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个是见道位(所缘相),这第三科是见道位以后了。菩萨经过加行位以后到见道位,他对于自乘,对于自身所修的大乘法门,努力的修学。什么大乘法门呢?甚深广大教。这个甚深指的是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个广大教指的是福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是广大的。所以,一个见道位的菩萨,对于六度的法门,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希望,努力的修学六度,从空出假。
[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菩萨在修学广大六度的时候,他内心当中依止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叫等觉唯分别,他能够平等的觉悟这一切的外境,都是心中所分别的,你心中不生起这样的分别,这个外境就不会有这样的相貌,而悟得了无分别智,这叫作意相,产生一种如理作意相。这个声闻人在修作意的时候,他一定是远离外境,要闲居静处的。但是菩萨的作意相,是在甚深广大教当中,他的所缘境是大乘的甚深广大教,广大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当中,去修习无分别智。所以你看《华严经》经常讲菩萨怎么修行:
《华严经》: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菩萨的无分别智,他在历练的时候,都是在众生的这种烦恼罪业的因缘当中去历练。为什么呢?他能够等觉唯分别。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力量,能够远离众生的干扰呢?因为他知道所谓的干扰、伤害,是你自己心中的分别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思考来加以调整。所以这个地方讲等觉唯分别,就是觉悟一切的外境,是心中的分别创造的,既然你可以用这个分别,你也可以用另外一个分别来改变外境的相貌,这个是菩萨的善巧智慧。
[悕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个地方讲自体相。什么叫清净意乐呢?它的自体就是一种悕求,悕求无上菩提的愿望。他为什么能够悕求呢?因为他的胜解净,他对于大乘万法唯识的真理,产生坚定的理解,所以意乐清净。
我们一个人的菩提心,跟你的智慧有关系。你一定要透过智慧的抉择,你才能够产生菩提心,不是靠冲动。你说:诶,我现在去受菩萨戒了,我发菩提心了。那个只是嘴巴的一句话而已。菩提心是你能够透过教义的理解,对十法界的果报,你发觉:整个九法界都不是真实的安稳处,你别无选择,只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才能够让自己得到究竟的安乐,让一切有情得到安乐。
所以,一个人,如果你受了菩萨戒,内心安住菩提心,你经常没有听闻大乘佛法,你的菩提心就开始动摇;你再不听佛法,你的菩提心就完全丧失了。其实你内心已经把无上菩提忘得一乾二净,你已经被现实的因缘缠全部缚住了,你不知道。
所以你看古人讲得多严重: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你三天不读书,你跟圣贤之道就不相应了,何况大乘佛法!我们一个人不用净法熏习,你就是随顺妄想熏习,我们的心识不断的受熏。你不吃药,它的病毒就增加。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心不会停止状态,它不断的受熏、变化。
所以,菩提心要巩固,你只有一个方法:不断的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为什么叫做悕求胜解净,就是这个意思,由胜解的力量,创造一种对无上菩提的悕求,这个是意乐的自体相。
[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个前就是见道位之前的加行位,加行位的菩萨在禅定当中,跟见道位的菩萨,这个此法流是入了法性之流,见道位的菩萨、修道位的菩萨都叫法性流,在禅定当中,都能够见到十方诸佛,就是感应道交,这叫瑞相相。
[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叫胜利相(殊胜的胜,利益的利)。一个菩萨到这个时候,他知道离无上菩提非常接近了,对于大乘的六度也感到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他有善巧,他多生多劫的经验,他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时候,他累积很多的善巧,如何来调整自己,他很有经验。所以他对于成就六度,成就无上菩提的功德,他非常有把握了,所以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是讲到偈颂,这以下用长行来加以配释:
壬二、长行配释
由此三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种相。谓资粮故,堪忍故,所缘故,作意故,自体故,瑞相故,胜利故。如其次第,诸句伽他应知显示。
这个地方是赞叹地上菩萨修习六度的殊胜。这个清净增上意乐,其实就是一个菩提心、一个空正见,只是它升华到一定的力量。我们在地前的时候,修习这个清净增上意乐,从本颂来说,主要是以圆满白法,就是修行善法。你发了菩提心、成就空正见以后,你经常造罪业,你的菩提心就会失掉了,你的观照力也会失掉,就是这样。
你只有靠白法的资粮,才能够增加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见。凡夫就是由理观的正念带动善业,由善业再加强理观,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你造罪业,你马上看到你的菩提心开始动摇,你的观照力开始受伤,这一定的,除非你忏悔,然后再调整回来。这个地方是说明地前跟地后的菩萨修六度的一个总说。这二段是总说。我们看戊二的广显十门:
戊二、广显十门(分二:己一长行别释;己二颂结集施)
己一、长行别释(分十:庚一数;庚二相;庚三次第;庚四训词;庚五修;庚六差别;庚七相摄;庚八所治;庚九胜利;庚十互决择)
庚一、数(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前面是约人来分判六度的差别,一个凡位的人跟圣人;这个地方是约法,六度本身有十门的分别。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长行别释;二、颂结集施。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十段:一、数;二、相;三、次第;四、训词;五、修;六、差别;七、相摄;八、所治;九、胜利;十、互决择。这个地方是详细的把六度说明。我们看第一个数,数当中有问跟答,先提出一个问: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什么样的理由,使令大乘波罗蜜多只有六个数目,而不是五或七呢?我们说成佛为什么要修六度?为什么刚好六度?为什么不少一个多一个?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略标三因,随标别释。先看略标:
辛二、答(分二:壬一略标三因;壬二随标别释)
壬一、略标三因
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
我们安立六度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为了圆满成就对治我们身心的障碍,这叫做断德。比如说我们安立布施对治悭贪,乃至于安立般若对治愚痴。从凡夫到成佛,其实你只要对治六种障碍就够了,你这六种障碍对治了,其他障碍就消灭了,所以你根本不须要安立第七,从这个对治的角度,对治六个,成佛足足有余。
第二、证诸佛法所依处故,这个地方是约着智德,成就善法。我们成善法,其实六度就够了,你成就六度的善法,其他相应的善法也会自然成就,所以从修善的角度,六度也就够了。
第三、随顺成熟诸有情故,从度化众生的恩德来说,我们要使令一个苦恼的众生,让他产生善根,使令他善根慢慢成熟增长,其实你用六度,对他的帮助也够了。
也就是说,菩萨的三大事业──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大事业只要你做六件事情,全部具足。这六件事情你成功了以后,这三种功德──断德、智德、恩德都成功,所以佛陀不安立第七个,因为不必要。这一段是总标,我们看别释:
壬二、随标别释(分三:癸一释第一因;癸二释第二因;癸三释第三因)
癸一、释第一因(分二:子一辨对治障;子二结成六数)
子一、辨对治障(分三:丑一治不发趣因;丑二治退还因;丑三治失坏因)
丑一、治不发趣因(分二:寅一明立施戒;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施戒
这当中有三种因:第一因、第二因、第三因。第一因是对治,对治当中有三种因:第一个、治不发趣因;第二个、治退还因;第三个、治失坏因。治不发趣因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明立施戒;第二个、随释此因。我们看什么叫对治不发趣因: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
寅二、随释此因
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
佛陀为了要消灭菩萨不发趣因,这个发就是发心出离生死,这个趣就是趣向大般涅盘。佛陀恐怕一个菩萨在修习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时候,他可能会被眼前的安乐,产生迷惑颠倒,然后就放弃追求无上菩提的希望跟努力,这叫不发趣因。这个时候佛陀就安立了布施跟持戒,来对治我们对于现实快乐,产生严重的执取。应该怎么对治呢?
[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这当中有两个法,是严重的对我们无上菩提的理想产生障碍:第一个、贪着财位,财富跟地位。你追求财富跟地位,你一定会忘掉你的目标,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
第二个、贪着室家,这个室家是家庭眷属、这个男女的情感。前面是依报,后面是正报。贪着财位怎么办呢?用布施来对治。贪着室家怎么办呢?用持戒来对治。
这个地方是说:虽然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烦恼,但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会直接的去冲击无上菩提?不是的。如果这样子的话,谁也没办法修行。比如说:诶,你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这样子会损福报,但是不障碍无上菩提;你喜欢穿漂亮的衣服,这样子也损福报,但是不障碍无上菩提。
所以你要知道从凡夫位的点,到成佛之道的目标,这个过程,哪些是你很急迫要对治的,你要先注意。我们从现实的角度,你不可能刚开始出发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对治,你做不到的,你的精神体力也有限。烦恼无边,你善根、观照力薄弱,你一定先抓重点。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先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用布施,对治对财富地位的追求;第二个用持戒,调伏我们男女的情感。因为这两个会造成一种不发趣因,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过失。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理论上,我们心中的烦恼是由智慧来引导。我们不喜欢财富、地位,是因为我们看到生命是无量,恒转如瀑流,阿赖耶识是相续变化的,我们今生只是无量生命的一个点,一个人能够活几十年?你贪着财富、地位又怎么样呢?你又带不走。
所以,所有的烦恼,理论上是由智慧来引导。但是我们凡夫资粮位的菩萨,这种观照力要控制烦恼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说,佛陀很清楚的知道:除了讲道理以外,要用一种事相、一个轨范来对治。就是说,我知道财富、地位是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陀还强迫你布施,就是用行为来对治,用理观来疏导。如果你了解这个道理,用智慧来疏导你内心的障碍,用强迫的行动来创造一种对治的力量。
所以理观以后,你还是要去实践布施、持戒来对治。理观跟事修是缺一不可。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用布施来对治贪着财位,用持戒对治贪着室家,把这种不发趣因,你不想往前走的障碍消灭掉。
第二个、治退还因。
丑二、治退还因(分二:寅一明立忍进;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忍进
这当中有两段:一、明立忍进;二、随释此因。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 故立忍、进波罗密多。
寅二、随释此因
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 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财富、眷属而停留,我们愿意大大方方的走过去,但是你要注意一种退转的因缘。什么叫退转呢?这当中有两个障碍:第一个,处在生死的有情,这些苦恼的众生,经常去触犯菩萨。菩萨去帮助这个有情,这个有情有时候内心有烦恼,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去干扰菩萨,使令菩萨产生痛苦,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菩萨本身修习福德、智能善法的时候,因为长时间,产生了疲倦,就想要退转:算了算了,放弃了!佛陀安立忍辱,来调伏这个众生的伤害;佛陀安立精进,来鼓励这个菩萨不要懈怠:这两个法门是为了避免菩萨的退转。
我听一个老和尚的开示说:如果你有志于走菩萨道,你要有心里准备:菩萨道是一个马拉松赛跑,不是一百公尺的短跑,重点不是你刚开始跑得多快。我曾经有一个同学,我过去读佛学院的同学,他读佛学院的时候,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不可思议。后来毕了业,差不多十年以后,他来看我。我问他说:你现在拜几拜?他说他现在一天拜三拜。
所以我自己办佛学院办了十八年,我很有经验,你要看一个新生来,这个新生同学一天拜二三千拜,早上也不吃、晚上也不吃,这个人你很担心。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刚开始出家,一天拜三千拜,你可以断定──这个人拜佛不会拜太久。你不必神通,你就从理论上判断,不正常!这个人一出家的时候,一天拜二百拜,这个人拜佛会拜一辈子,因为正常。所以修行,你永远要保持中道,太紧是会断掉的,太松的话也不行。
所以,马拉松赛跑,他这个精进是什么精进?如果我们有注意佛陀的开示,你就会很清楚,佛陀对于精进,你看他怎么描述精进?佛陀说什么叫精进?滴水长流,则能穿石。你看屋檐的水,它一滴一滴的,水是很柔软,但重点是它长流,我就是不放弃。我今天给你滴几滴,明天又滴几滴,后天再滴几滴,总有一天,坚固的石头是会破洞。
我们很少看到佛陀讲精进,说波涛汹涌(呵──),波涛汹涌的精进,看他是不会太久。我看过很多,刚开始的时候,好象是很严重的样子,我都劝他说:你不要这样子,你这样子不会持久。你用一百公尺的精神去跑五千公尺,你跑到一半你就没有力量。所以你看他刚开始很用功的,到最后在跑道上都消失掉(呵──)。一个人能够长时间,从他出家到临终最后一个时候还在跑步的,他一定是跑得很正常。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你要善调身心,忍力跟行力要相调伏,要善知进退,量力而为。所以佛陀知道菩萨有这个问题,安立了这个忍力跟行力,来调伏菩萨的心情,因为这不是短时间的,是长时间的修习善法。
丑三、治失坏因(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 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寅二、随释此因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佛陀为了要对治一个人已经发心趣向于菩提,而且他也已经坚固不退转,能够善调其心,用行力跟忍力,知道什么该进,什么该退;但是还要注意一个失坏因,你的功德不要因为障碍而产生损失跟破坏。
什么叫失坏因呢?谓诸散动及邪恶慧。一个人经常不做定课,内心总是散散乱乱,向外攀缘,你就很容易失掉道心、忘失正念。你以前的功德,你说你发了菩提心、也产生了观照的空正见,就会破坏,就是散动破坏你的善根。
第二个更严重,叫做邪知邪见。什么叫邪知邪见?就是对因缘法产生错误的判断,把过失相误认为是功德相,这样子也会破坏你的善根。这个邪知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我不知道诸位修行的经验怎么样,我想古人讲一个观念:一个人要失败,越早失败越好;一个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因为,这个失败,你出家越久、年纪越大,你更经不起失败,你要更谨慎。我们一个人,你要作一个调整,你不管是改变一个地方、改变一个环境、改变任何一个生命的作为,你都要三思而后行。所以《易经》上说,《易经》的卦相,一个人一动,你不动则已,《易经》是认为:生命有变化跟不变化,你可以保持动,也可以保持不动。但是你一动,四种相貌──吉、凶、毁、吝。你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机率是更好,吉,其他的凶、毁、吝,你只要生命产生变化,有四分之三是更差。
所以我们中国的祖师经常告诉我们:做什事,慎始善终。刚开始就要谨慎,不要做错了再来忏悔。我们经常说:啊,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其实都是安慰人的话。你只要做错,你一定要付出代价,就要损失。当然你可以重新来过,但是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对呢?所以我很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参,古人讲一句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错误一世穷。这句话是从世间法来说,它说:你吃饭再怎么吃,吃不穷你;你穿衣服一辈子穿几件衣服,穿也穿不穷你;但是你算计错误,你只要对智慧因缘产生错误判断,你一辈子都穷。所以我们一个人出家越久,你真的是输不起,你跌倒一次,那不得了。这个受伤的程度,可能要花好几十年的时间来弥补。
所以我们修行人,你刚出家的时候,失败没什么,因为你也没什么善根,你说损失,也没什么好损失的,你也没什么功德,你损失什么?所以你要失败、要去尝试,你刚出家的时候赶快去尝试。你越有功德的时候,你愈要战战兢兢,因为你输不起。我觉得一个人稍微懈怠一点,乱不了,人总是有情绪;但是一个人产生颠倒,他已经看错方向,这个是非常危险。
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作什么重大的决策,多听听善知识、很多人的意见,慎重慎重而行,因为你实在是输不起。我们累积的善根,可能会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全盘皆输。这种损失,可能你要花多生多劫。你说我错误判断,我还俗了,我遇到障碍,我没有办法修行,因为我产生错误的判断了,找不到好修行的地方,还俗了。我想这种损失,你是没有办法估计的。你要经过很多生很多劫才遇到出家,再重新开始,你何必呢?你一个错误的判断,你看要牺牲多少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头脑清楚,这个邪恶慧真是很严重的过失,会退失、损失、破坏。
子二、结成六数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六种障碍,其实就是三种:不发趣因、退还因、失坏因。这三种障碍你破坏掉了,你无上菩提顺利圆满,所以不必要安立第七度。看第二种因:
癸二、释第二因(分二:子一辨证佛法;子二结成六数)
子一、辨证佛法
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
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成就不散动的因缘,因为你创造一个善业,使令你内心寂静。寂静当中再修禅定,就成就不散动成就。在这个不散动的寂静作基础,你能够如实的观察诸法真义,你就能够在不受干扰的寂静心中,观察万法唯识的道理,而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证得一切佛的功德。
子二、结成六数
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
所以修习善法不在多,重点抓住就够了,六度足足有余。既然足足有余,就不用多此一举,安立第七度了。看第三因,这个是约着利他:
癸三、释第三因(分二:子一辨成熟他;子二结成六数)
子一、辨成熟他(分二:丑一由摄利;丑二由开悟)
丑一、由摄利(分二:寅一辨彼胜能;寅二显顺成熟)
寅一、辨彼胜能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我们对众生种种的布施,对众生产生摄受,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因为持戒的关系,众生对我们不会感到害怕、对我们放心。我们在帮助众生,但是众生的烦恼伤害我们,我们能够安忍不动,我们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一种妄想的力量在牵动,所以我们能够安忍。这个时候,菩萨能够感动众生,然后菩萨再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众生彼所应作,他喜欢解门,我们就帮助他解门成功;他喜欢行门、他喜欢事务门,菩萨说明他所好乐的功德,使令他成就。
寅二、显顺成熟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因为菩萨对众生产生良好的摄受,所以使令众生慢慢的对这个善根──解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的善根,有所堪任,产生一个强大的信愿。所有的修行一定要发自内心的信心跟愿力,这个就是堪任。
丑二、由开悟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这样信愿成就以后,刚开始他心还是散动,菩萨教导他好好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已经定的呢,我们教导他佛法的闻思;他开悟以后,修习止观使,令他善根成熟脱落。
子二、结成六数
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你度化众生,你修习六度,也就足足有余了。你刚开始用四度来跟他试,培养感情;用第五度的禅定,使令他安定;用智慧使令他开悟、成熟。既然六度已经做到,就不必再安立第七度了。这个是说明数目,六度不管是断恶、修善、度众生,在成佛的过程当中,都足足有余了。
这个六度,我们一般人是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真正很清楚了解它内涵的不多,所以本论用十科,很详细的探讨六度的关系。我们对一个法门了解越透彻,你就越有善巧,你产生的效果就越大。一个法门,你根本不知道,你去操作它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很小,因为你不善巧。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全盘的否定,证入偏空;又说修空观是破坏因缘法,是断灭见。请问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师父答疑】:断灭见叫邪见,就是他完全不相信世间上有因果,他不相信造善能够招感可乐的果报、也不相信造恶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认生命是没有轨则的,各凭本事,这叫做邪见,叫断灭见。就是生命没有相续的力量,人只有今生,所以这个断灭见叫做邪见。偏空不是邪见,偏空他很清楚的知道,因缘法是存在的,但是他不想面对。他不想面对当然理由很多:第一个,他觉得他能力不够,他相信因缘法是存在的,但是我不去面对,我找一个空的地方,把自己安顿好就好。但是他心理上是很清楚因缘法是存在,这叫我空法有。
在生命当中,把我消失掉,但是法是存在,所以偏空的意思就是我空法有。小乘他不是否定因缘法,他是不想面对因缘法。他没有菩萨广大的誓愿,没有这种理想目标,他也没有菩萨的善巧,他没有这个智慧说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你调整你的心,外境就改变,他没有这种的传承。他没有这样的传承,他就没有这样的方法来操作,所以他只好放弃,他根本做不到。所以小乘的偏空,他是有正见,只是他不想要面对因缘法。但是我们知道他迟早要面对的,所以小乘迟早要从空出假。
【学员提问】: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师父答疑】:钻牛角尖是烦恼的一种,不是业力,那是一种烦恼。诸位知道,这个牛角尖是越钻越小(呵──),所以我们经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什么事不要做绝了。其实这个中庸之道,你做什么事,你一定要有分寸。我觉得不管做好事、做坏事,就算你做好事,都要得理要饶人,什么事都不要把它做绝了,适可而止,留一点余地,就是你不要钻牛角尖,其实牛角尖,你只有愈走,你自己的生命愈狭隘。
所以我们应该用空观来调整自己的有所得心,做什么事不要做得太超过,你说持戒也不要持得太超过,布施也要适可而止。所以,佛陀讲完一切法门以后,讲中道,就是调整,中庸之道。中道不是什么法门,但是它是用来调整心态的。这个钻牛角尖,就是你做得太超过。你明明做三分钟就做好,你一定要做十分钟,还一直做下去!钻牛角尖的另外一面就是太懈怠,什么都不做,这个地已经扫很干净,你还一直扫,这个人钻牛角尖。所以就是做什么事太超过了。
【学员提问】:修行者最难走过的是资粮位,虽然精进用功遇到境界,内心憔粹的时候很难突破,好想远离,眼不见为净,可是这不是根本方法,请示法师如何突破?
【师父答疑】:资粮位菩萨是最难突破的,因为我们的观照力薄弱,我们实在是受不了太多的刺激,所以远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资粮位的菩萨,很多人是求生净土,是从资粮位跳出去,叫做横超三界。他不想在娑婆世界完成加行位,因为禅定是很难成就、很容易退失。所以很多人在资粮位的时候,先转出去,叫横超。正常的情况,资粮一定要经过加行才能够通达。但是你可以选择在净土,一个没有杂染的国土,来修行完成你的加行位,这是可以的。在大乘佛法也的确有这个传承,可以有这个修法,所以我们从资粮位跳出去,先到净土完成加行位、见道位,再回入娑婆,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好的规划。
【学员提问】:皈依以后,是否还可以给原先供奉的土地公等神明上香?
【师父答疑】:当然是可以,你是皈依。我想这样,我们一个菩萨,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当然你认为说上这个香没什么用,你认为没什么用,但是他这个有所得的众生他认为有用。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埸,来思惟这件事情,恒顺众生。所以只要对他有离苦得乐的,菩萨都可以摄受,都是可以的。
【学员提问】: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一个人将快要被蛇吃掉的青蛙救了过来,但却引起这条蛇的瞋心。有一天这条蛇爬到这个人的家里想咬这个人,而这个人却把这个蛇打死了,后来的结果是这条蛇投生其家做一条小狗,加害他的主人?
【师父答疑】:我想这个事情是这样,这个人去救这个青蛙的时候,让这个蛇产生瞋心,从合理的判断,这个人在救的过程,他本身一定产生瞋心,才会牵动蛇的瞋心。我们人跟人之间的互动,那个无形的心理感应是很强。比如说你做错了,你师父指责你。如果你师父是出于慈悲心的为你好,你能够感受得到,你会感到很痛苦,但是你不会有瞋心;如果你师父指责你、或是执事指责你是出于瞋心,你一定会感到瞋心。我们那个无形的心的感应是很强烈的。
所以我相信,如果你在帮助对方的时候,你平等,你不能一味的为青蛙着想。如果你的心态是站在青蛙这个地方,跟蛇对立,那你一定跟蛇结恶缘。你要平等的和解对方,真的不行,你只有放弃。你不能说:我一定要把你怎么样。那你根本不是用慈悲心,那蛇当然恨你。所以你在做事的时候,你依止的心是很重要,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
【学员提问】: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说:他往生的品位是五品弟子位,这是因为领众的关系,假设没有领众可以更高。但是弟子又听过一种说法,要断我执最好的方法,是一切为众生着想,一点不为自己着想,请法师慈悲开示。
【师父答疑】:我想我们生命的规划,有很多的阶段。智者大师已经到了资粮位的尾端了,即将进入加行位,他只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他就能够产生很大的突破,所以他面临抉择。他如果到山中去修禅定,他会从五品观行位转成六根清净位,增加一位;如果他选择领众,会让天台宗的法门,更加的利益后世的众生。后来他放弃的选择是对的。在《竹窗随笔》有明确的说明,他认为:了自利,选择了利他。后来莲池大师的评论是认为:智者大师莲池大师智者大师的选择是对的,就是在成佛之道,他这样子做是最快成佛的。虽然眼前是受伤了,但是长远来说是得利益。莲池大师的评论是这样。
到底我们应该不应该领众、应不应该作执事?如果你即将成就禅定(呵──),那你就不是资粮位的菩萨,那你不要领众,人家一定护持你;如果你打坐的时候也是胡思乱想,你倒不如做一点事情。我的看法是这样。就是说每一阶位有每一阶位的重点,你资粮位,你打坐修禅定,你精神也不可能修习禅定,那你不是二头空吗?禅定也没有得到,福德资粮也没有得到!
所以说,到底是应该作执事好,还是先成就禅定?我觉得是因人而异。如果你有成就禅定的善根、有成就禅定的因缘,我相信很多人会护持你,你也不一定要作执事。但是如果你禅定不能成就,那为众修福德。我们要知道,我们刚刚修六波罗蜜,你修习福德,会创造一种寂静的力量。
所以我们看往生净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刚开始读《阿弥陀经》,我一直很奇怪:念佛法门,信愿念佛,完全是心地法门,我对阿弥陀佛产生信心,我发愿求生净土,我忆念阿弥陀佛,完全是善根,没有一点是福德。佛陀为什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我以前一直是一个问号。
后来我知道:福德可以帮助善根,善根能够带动福德,善根跟福德我们不能把它切成二半,不可以这样,它们两个是互含互摄。前面本论讲得很清楚:一个人福报修得大,他念佛的时候非常安稳,因为善业力能够资持他的佛号。一个人福报修得好,他临终容易保持正念;一个人福报太薄,这个念佛,只有一句佛号单薄的存在,旁边没有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力资持你,你这个佛号风吹雨打日晒,很危险的,很危险的!
所以你好好的体会佛陀说的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福德,你说它重不重要呢?
我们每一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你应该作好你的规划,当然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的目标在哪里?然后从这个地方跟你的目标,你中间有什么资粮要成就的,你要赶快成就。
如果你是求生净土,那临终的正念是你的重点。成就临终的正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两个资粮你要如何准备?你认为禅定是重点吗?我们一定先有目标,才能够去抉择你的过程。我怎么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过程对你来说是对的,对他可能是错,因为你跟他目标不一样。过程是要配合目标,你们两个目标不同,当然过程会不同。你是有志于今生成就圣道,那禅定对你非常重要;你是有志于成就临终正念,那善根福德资粮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佛号的归依又更重要。
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经常反省自己,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生命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你为什么要拜这一拜佛?你为什么要持咒?如果你没有目标,这个善法是一个散漫的善法,那是非常危险,你很难抗拒你的业力。我们不能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才想到净土,这个是太晚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求生净土,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是你要很清楚,你想要干什么?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有目标,才能够在这么多的经论当中,找到你要的东西。
你说这一本《摄大乘论》,每一个人都要把它读通吗?未必。学佛法跟学世间法不同,世间法,你一本书全部都要读通。这是一个功德法聚,这是一个法宝,每一个人要他自己的东西。无着菩萨是把所有的宝都展现出来,红宝石、蓝宝石、黄金、白银,但是你要去要你的东西,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功德是无量的。古人讲过:我生也有涯,智慧是无涯,你这个有涯的生命追求无量的功德,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什么都一事无成。
所以生命的规划很重要。佛陀把所有的功德都展现出来,很多的工具、很多的法宝,但是你到底要什么?你要很清楚。你要什么,跟你的目标有关系,你今生要达到什么目标?你才知道你要什么。
【学员提问】:何谓二空平等之理?
【师父答疑】:平等就是没有对立──我空、法空,因为我执、法执都是对立的。我们在平等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捏造一个对象,一个我所,把这个消灭了,就是二空平等。
【学员提问】:曾经看到一个出家众的著作,佛法可以由二门入:一个是智慧门,一个是慈悲门,此说法是否正确?假若正确,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培养智慧跟慈悲?
【师父答疑】:这个本论讲得很清楚,菩提心就是属于慈悲,空正见属于智慧。
【学员提问】:现今有一派人士主张求生弥勒净土,原因是弥勒净土在欲界天,只要守住十善业就能往生,比西方净土还容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师父答疑】:当然弥勒净土是很容易,问题是弥勒净土是在三界当中,它不保证你不退转。弥勒净土的特色,是有弥勒佛在那个地方住世说法,其他的环境跟诸天完全一样。你寿命死掉了,也是堕落,继续流转。
我希望你把净土《阿弥陀经》读一读,你就知道有什么差别。这个弘扬弥勒净土的人抓住一个重点,他说:这个比往生西方净土还容易。这一点我质疑?法门没有什么容易不容易,你抓住这个法门的重点,你拿到这个钥匙,你就可以把这个门打开。你拿不到这钥匙,你就觉得很难。
所有的法门都很难、所有的法门都很容易,你不了解,所有的法门你在摸索都非常难。所以我不同意说哪一个法门比较简单、哪一个法门比较难。其实你熟了以后,这个法门就简单,你生疏就难。我不想评论哪一个法门比较好,就是个人抉择。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说伏业往生?
【师父答疑】:带业往生,就是说你临终的时候,你不能让业力起现行,因为业力会牵动。那业力不起现行,你烦恼不能起现行,因为烦恼会刺激业力。所以带业往生简单的说,就是临终的时候不起恶念。什么叫恶念,贪着娑婆就是恶念。你内心当中一心的忆念弥陀的功德,产生强大往生的意愿,这个时候虽然你还有生死的业力,但是它不动,就是带业往生。
【学员提问】:假若助念的时候亡者是客家人,而助念的法师不会讲客家话,可否用国语开示?
【师父答疑】:你要讲他听得懂的话,否则你不能开示,你不能跟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