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三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二十二(夜摩天之八)

「尔时,彼天渐更前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若歌若舞种种嬉戏,共受第一胜业果报。彼一切天种种供养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既供养已,坐在一处。一切坐已,欢喜语说。既语说已,天王告言:『汝一切天乐行放逸,相随而来。自今以后,护命护法,勤行精进。以护法故,常受快乐,乃至涅槃舍身已后,永无苦恼,常受天乐。』

「尔时,彼处一切天众皆共和合,夜摩天王为说偈言:

「『世间种种界,  种种业自在,
  天种种道来,  善业生此处。
  有中如是来,  有中如是去,
  如彼来时业,  如来去亦尔。
  诸有和合事,  诸有意不乱,
  皆是善业作,  精进勿放逸。
  长久时受乐,  此后必定退,
  退为第一苦,  当有则无疑。
  彼如是之义,  我召汝为说,
  汝等一切听,  如如来所说。』

「夜摩天王如是普为彼一切天和合利益已说此偈,告天众言:『汝等乐行境界所迷,然不觉知,天则减劣而不增长。此境界乐,一切无常,当不寂静,得不饶益。所谓何者?一切皆听!如汝所见,六正觉知者,七宝塔庙种种七宝庄严成就。所谓六者:一是尸弃正觉知者;二、毗婆尸正觉知者;三、毗舍婆正觉知者;四、迦那迦牟尼如来正觉知者、五、迦罗迦居村陀佛正觉知者;六、迦叶佛正觉知者。此六佛塔,天中久作,次第耳闻,我今供养。以何因缘?一切如是,我不曾见,我少心故。彼诸世尊利益安乐诸世间故,往世曾来到此世间,我以如是次第闻来,得如是法。

「『彼迦罗迦居村陀佛,为夜摩天作大利益。谓利益者,一佛塔化,是大希有如来境界,令住此间。若此世界不敬沙门、婆罗门者,天朋则减。此减劣相于此佛塔光炎之中,我皆现见,若减若退,唯我独见。汝等放逸,放逸行多,是故不见,以着境界受欲乐故。我以歌声召汝等来,为利益故。汝等放逸,放逸而行即是死退。我恐汝等食善业尽,堕于恶道,故召汝来。六佛世尊利益无量诸众生故,已所说经。彼诸如来于此塔中,皆悉书之,我已诵得。天今善听,我为汝说,勿后退时而生悔心。』

「尔时,彼天第一敬重,专心思念,一切默住,二种敬重:一、敬天王;二、敬重法。谛意正住,其心不动。

「天王既见天众如是善调伏故,普告之言:『汝等始入初如来塔,尸弃如来壁上书经,饶益天众、利益天众、安乐天众。』彼最胜天共其天王牟修楼陀最初入塔,见尸弃佛毗琉璃像,在青宝床加趺而坐,于其壁中自书经言:

「『诸比丘!若天、若人有八种法障碍善法。何等为八?诸比丘!所谓一者,若天、若人为放逸坏,不能作善——若世间善、出世间善。世间法者,若心懈怠、若心放逸,行放逸行,彼世间法一切皆坏。若放逸者,于善友所不能看视,则为中人;若是怨家,怨则增长,求觅其便。此是放逸妨世间法;诸有懈怠放逸行者,不能成就如是之业。彼人业尽,知友亦尽,怨家炽盛增长大力,室家皆失,贫穷无物,为他轻贱。第一凡鄙,所谓贫穷。诸有贫穷凡鄙丈夫,善友知识、亲旧兄弟,贪瞋邪见一切增长。彼愚痴者最为凡鄙。何以故?不善行故。天所弃舍,一切侵陵,为他侵己或时致死,或时商贾亡失财物,以其放逸,放逸行故。若诸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优婆夷如是放逸;常勤修行无记禅定,不得尽漏;唯贪食味,占相食时,妨乱其心。如是放逸,放逸行者,常一切时心不清净,贪着食味犹如畜生食吐之者,其心如狗,亦如受持乌狗戒者。如是之徒常放逸行,不读诵经,于眷属中、于多闻中,是少智者是为凡鄙,为诸檀越之所轻贱,离无所畏。第一无畏,所谓多闻,能思惟法;第一凡鄙,所谓少闻。彼少闻者,为他轻贱,不知自过,而于他所多贪瞋痴;于多闻者、真实知者,若于尊长、若于檀主有善根者,以愚痴故、放逸多故,生瞋心疮。不善业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放逸行者,如是人中行放逸故,于世间义、出世间义以为妨碍。

「『诸比丘!云何天中放逸,破坏此天?自性行于放逸,放逸行天其心爱乐触味色香而行放逸,不见老至、不见破坏、不见退没,心不思惟善业尽灭,不习作法,不敬重佛及法、众僧。彼离善心,行于放逸,佛出世时,不见不知,心不生信。怖畏近至、衰祸近至、死苦近至,离别之苦近至不远,天女弃舍。大怖近至,如在嶮岸而堕坠者,于先境界所受乐事不具足见,于异世中不随顺行,于临死时,不与其乐亦不安慰。如是境界皆悉破坏,无有气势,于诸有中异处去时,不共相随。若作放逸,放逸行业——彼于有中则随逐行。彼境界渴,心未厌足,放逸而死。一切天舍,心生惊怖,迷于境界如是而死,彼时相应,或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之处。是故天人一切不应行于放逸。』

「『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若天一切时,  成就境界乐,
   彼天既破坏,  诸业随逐行。
   乐不可常保,  业聚集不失,
   乐所诳痴天,  由业不自在。
   境界现生乐,  后能作衰恼,
   染着境界天,  心常乱不定。
   不知善福业,  是生死病药,
   如药灯亦尔,  为归亦为救。
   有中之善业,  随逐于众生,
   是故黠慧者,  常应勤精进。
   修福德为吉,  舍境界为善,
   若有智眼者,  知畏未来世。
   黠慧预生怖,  愚则至时畏,
   智者如是知,  心常虑破坏。
   若意常愚痴,  则喜乐境界,
   为境界所迷,  后则心生悔。
   诸有身和合,  智常不浊者,
   皆作福德业,  无福德则苦。」』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示彼一切天众,尸弃如来所说偈颂壁上书字最初法已,次第复示其余七法,作如是言:『我复为汝说余七法。次谓傲慢无时[宋-木+惺]寣。傲慢行者,常不[宋-木+惺]寣,于天人中恒为妨碍,常妨一切世间之法、出世间法。云何名为妨世间义、出世间义?身傲慢者,乱其心意;一切法义,意为前导,是故转行。彼乱心意,行不善处、非所应处,非时而行,行边嶮处近恶知识。不自测度亦不知他,不知自力、不知他力。以傲慢故,不能作业,于自家事不知筹量,如狂不异。不行正行,一切众中最为凡鄙,又于诸亲兄弟等中最为下劣。彼不应作而便作之,所应作者则不能作。彼所应作、所不应作,一切不知,亦复不知作与不作。于法、非法亦不能知,又亦不知应说不说、应行不行,亦复不知是处、非处。如是一切悉皆不知。以傲慢故,而不能知持戒之法。又慠慢故,不知时节、不知方处、不知住心及不住心。以傲慢故,不知乐时、不知轻重又不知真、不知非真,戴面而行,无所畏忌。

「『又此傲慢于出世间法义妨者,云何为妨出世间义?为此傲慢所妨乱者,不知业因、不知果报、不知善道及不善道,不知威仪、不知方处、不知时节、不知裁量足与不足、不知大众。虽得闻法,不能修行;于未闻法,心不欲闻,无心访问。凶顽不畏,语不依理,心意动乱如风动尘分散处处,彼心如是常乱不定。彼心意乱傲慢行者,不修禅定、不能摄心,见色则着,乐于境界。或时着欲,眼常动转,如是[懂-重+隻]者,不正眼故,行于傲慢,或因着欲或是醉乱,或时祸祟或时狂病,一切时尔,更不余异。彼如是故,为诸世间之所详指。如是指故,则为一切之所轻贱,不知自过。彼非饶益又非利益,亦非安乐,彼则于义皆不成就。

「『云何傲慢于出世间法律为妨?云何复于傲慢者中以为妨碍?谓彼人中有出家人,傲慢之行最为鄙劣。此法毗尼能离傲慢,一切端严;不离傲慢则不端严。彼傲慢人不能修禅,不知住止,常行城邑聚落等中,不行好处,不能说法调伏檀越,唯贪饮食床卧敷具,唯不善观。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之人非世间道、出世间道二处安隐。

「『傲慢有七:一者色慢;二者财慢;三者生慢;四者服饰庄严等慢;五者为王供养故慢;六者妇女亲近故慢;七者他妻乱心故慢。此总为慢,减句、残句或复满句。此一切法,彼慢为妨。如是人中少有富乐,微少命行,微行慠慢,何况天中此则是慢。彼天爱声触味香色,念念之中增长傲慢。傲慢行故,命则稍减,不觉命行,不知命尽、不知行尽、不知善业若不善业。彼一切时常恒如是,乃至命尽,慠慢不止。次第乃至善爱业尽,业尽则退,临至退时尔乃觉知,起如是心:「境界诳我,令我生染。」如是慢诳,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如是慠慢妨世间道。

「『又复天众以慠慢故,妨出世道。彼一切天爱善业故,以正法故于此天处夜摩中生。以天慢行,不知自业,不近其余少慢行者,不近一切不慢行天,不乐见佛及法、众僧,于正法中不信不入。以于正法不随顺故,行于恶道。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不敬尊长亦不亲近有智慧天。为欲所诳,贪着境界。于此天处临欲退时,乃生悔心。是故天人应舍放逸,应离慠慢。若不舍离,则如炽火烧胡麻等。

「『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放逸则破坏,  为慢所迷惑,
   若天若丈夫,  不得寂静乐。
   若乐放逸行,  是则名为死;
   诸放逸乐过,  退堕地狱中。
   不正道行过,  是则名放逸;
   放逸诳心天,  则入于地狱。
   憙乐于不实,  于实不憙乐,
   放逸垢闇故,  天为欲所诳。
   欲所迷痴天,  放逸慢亦尔,
   不能真实见,  如生盲于道。」

「『尸弃世尊如是已说放逸慢心妨碍世间、出世间法,又复第三示破戒过。如是之事,彼佛世尊悉知无余,如实谛知破戒过患,塔中壁上次第书之。』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示彼天众,塔中壁上不持戒过书画文字:

「『不持戒者,是诸天人第三过患,非是利益,非世间道、非出世道,世出、世道一切皆非。何者?人中不持戒故,妨世间道。所谓受戒愚痴之人,既受戒已,应作、不作一切不知,亦复不知是处、非处。作过患已,覆藏在心。兄弟因缘,如是破戒专为兄弟诸亲旧等,不顾念戒或不取戒,受已则犯,不生忌难。以如是故,为诸亲旧兄弟眷属一切人等皆悉轻贱,作如是言:「此不持戒,不勤精进,身口意戒一切不持。」如是诸亲至兄弟等嫌贱轻薄。以轻贱故,时节吉凶皆不看视,不与往还。吉凶等会,不请不唤、不信不敬,以如是人不受戒故、不持戒故、不摄戒故。本善友者,则为中人;若先怨者,则求其便;若非怨亲,则不摄之以为朋侣。如是之人如树根断,风吹倒地,如是倒已,一切物失,诸亲等离。彼人自心本性轻动,以轻动故,内则怀恶,于一切人多贪多瞋,心邪疑虑,分别悕望欲为恼乱,其心常瞋一切众生,面色不好,无有威德,心乱不定,恒常贫穷。如是之人不受戒故、不持戒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是故常应念作利益,受戒持戒,不妨世法。

「『是持戒人以戒因缘,心意坚固,常正忆念,信于善友。若王大臣信彼人故,以大贵价金宝银宝,种种宝物一切委之,若隐密语信而向说,若王、王等寄物不侵,密语不露。以护戒故,为人所信。又复诸亲兄弟眷属一切时人信爱供养,皆悉敬重过于尊长,持七种戒,王亦供养,知识亲等皆悉供养。如是之人一切人信、一切人爱,财物具足常不贫乏,皆不能与作不饶益,第一大富。以大富故,能行布施,能作福德,正意善住不坏智慧。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

「『彼人如是微少破戒,则为轻劣,何况修行出世间道。如是之人意动不住,于业果报,盲无智眼。或不持戒或破多戒,唯一戒在或全无戒,他谓比丘:「彼人唯有比丘形服,犹如贝声。」心常谄曲,诳诸檀越,作如是言:「我持佛戒。」如是之人实不持戒,圣所爱戒实不成就。彼是诳贼,诳诸世间、诸天及魔、一切沙门、若婆罗门、诸天人等,自他俱诳,不如说行。如是之人内空无物,不实不坚,如水沫聚,诳一切人,第一谄曲。彼人多求床卧敷具病药所须,处处多取。彼人常没生死泥中,或生地狱,若地狱等诸恶趣中。彼人破戒,取不应取,以破戒故,不善分摄。如是之人,乃至不应于僧地中行至一步,以不相应、非所应故。何因缘尔?以诸檀越修治彼地,为持戒者诸比丘等,不为无戒、破戒比丘,不为一切无善心者。如是之人于彼地中行至一步亦所不应,何况敷具病药所须,及余一切诸受用物。「『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若比丘无戒,  是贼中之贼;
   内满烂脓等,  外披服袈裟。
   一切虚不坚,  犹如水沫聚,
   如是空无戒,  妄说是比丘。
   破戒属地狱,  僧宝所不摄,
   为心所诳故,  身坏堕地狱。
   远离法毗尼,  自业故堕坠,
   垢闇之所覆,  常受大苦恼。
   不着善法衣,  裸露善人弃;
   以离善业故,  恶将至地狱。
   聚集不善业,  苦门则开张,
   生死缚坚牢,  破戒故如是。
   为破戒火烧,  彼则为极烧;
   如是缺戒者,  必定入恶道。
   意受持戒故,  师则能与戒;
   无心谄受戒,  必定入地狱。
   彼人于日夜,  常增长不善,
   若能持戒宝,  则能坏破戒。
   若人空无法,  唯有闇和集,
   彼无一念时,  而暂不破坏。
   为破戒所羂,  垢故善人舍,
   破戒羂常牵,  舍戒不善者。
   无戒若破戒,  亲附恶知识,
   若习近欲者,  此地狱因缘。
   无戒愚痴人、  或复[懂-重+隻]动人、
   恶业相应人,  去地狱不远。
   业有相似果,  此云何不知?
   痴故自为患,  而着游戏乐。
   日日常增长,  恶河不可渡,
   苦波满其中,  如是漂众生。
   彼人非生善,  彼人非善心;
   若舍离法者,  则摄不善法。
   若身摄善法,  是第一善道;
   行彼句之人,  则到不退处。
   受持戒读经,  爱乐善法者,
   正行常调伏,  彼则离苦恼。
   此不持戒垢,  则能令秽污,
   彼以坏学故,  为地狱所摄。
   如是一切知,  应勤心取戒,
   一切生死海,  无戒是因缘。」

「『如是所说一切人等出世间道,无戒故妨。云何天中无戒为妨?此世间中业果之地,若于此中持七种戒,摄取和集,天中受乐,久行放逸,乃至乐尽,然后退堕。如灯油尽,灯炷尽故,光明亦尽。

「『云何妨碍出世间道,谓不持戒?彼持戒人生于天中,生彼处已,如是心念:「我于人中持七种戒,生于此处,与天平等。」此始生天以着境界,爱欲乐故,一切皆忘。若其余天不忘持戒,则示此天持戒业果,为其说言:「汝本人中持戒具足,生在此处。」彼始生天以心动故,着境界乐,不闻语声,不入不取、不信持戒,故不能取善业果报。境界势力动其意故,彼不持戒、不随法行。彼如是天,破坏善法,是故退堕。如是持戒,生于天中,或生世间或出世间。彼世间者,以持戒故,此是一种。出世间者,则是菩提。此第三法,不持戒妨。

「『何者第四,天人妨碍?所谓懈怠。乐懈怠人、若染着人,如是之人,一切普遍于一切种一切世间所有诸法皆不成就。彼懈怠人七种法劣。何等为七?若人懈怠,无增上果,则是二劣。以是劣故,供养则劣,财富亦劣,境界智劣。如是劣故,一切世间正士不近,世间人情问讯则劣。彼人如是一切世间诸事皆劣,是故顽钝,一切所作皆悉失坏。如是人中世间法义,懈怠为妨。

「『云何人中而能妨碍出世间法?以懈怠故。此懈怠人一切家事作业皆畏,是故出家,作如是言:「我出家已,多有敷具病药所须,饮食丰乐。我于昼夜无所为作。」彼懈怠故,如是出家。既出家已,不读诵经、不能止恶、不行善法、不修禅定、不持禁戒,常为懈怠之所覆蔽。彼人多利,多得供养食用丰足,不乐持戒、不乐智慧。少智过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懈怠少福德,  痴能破坏心,
   一切亲等薄,  善道不可得。
   懈怠及恶业,  或为痴所覆,
   妨碍涅槃道,  得不善恶果。
   无羞无惭愧,  [懂-重+隻]动恶知识,
   皆是苦恼因,  智者则舍离。
   邪及慢大慢,  如是我慢等,
   常舍此一切,  受苦恼因缘。
   若为懈怠覆,  不忆念发动,
   出气与死等,  空得命无果。
   懈怠所患者,  有命亦同死,
   如是懈怠人,  心念死为胜。
   若溺懈怠泥,  没苦海不出,
   若人勤精进,  则渡生死海。
   少力懈怠人,  如爱饮食羊,
   命未尽如死,  若死入地狱。
   贫穷痴如羊,  或为苦所摄,
   若人食他食,  懈怠是因缘。
   若有懈怠者,  多依他活命,
   多贪着美味,  心惑常乐欲。
   彼则不知谛,  唯贪着食味,
   死时既到已,  悔火自烧心。
   诸有忍寒热,  乃至饥渴等,
   如是身受苦,  后时得寂静。
   莫起懈怠意,  懈怠则怯弱,
   不能忍生死,  不得脱苦恼。
   懈怠空在世,  善人中凡鄙,
   未来世亦空,  不曾得寂静。」

「『懈怠之人除此过已,复有异过,所谓远离出世间道。懈怠之人是不善人、是退没人。

「『云何诸天失于世间及出世间法律毗尼?云何诸天妨世间道?谓此懈怠复有余业,若缘善故,得生天中。彼天复为懈怠所坏,一切爱声触味香色,心复不乐,不乐园林、天可爱处,不飞不走,不听歌声,自亦不作。不飞虚空,不从山峯至异山峯,不在河中,不涉波鬘乘鸟游戏。如是乐者夜摩天王有如是乐,彼懈怠天亦不往诣,夜摩天王所有一切诸境界乐皆悉不受。普彼一切如毒如怨,一切是垢。此是懈怠妨碍世间。

「『云何懈怠而复妨碍出世间道?若复余天常闻正法,受乐正法,彼不能近。远离正法,于未闻法,无心欲闻,设闻不持,又亦不习,不近尊长,不学智学,离一切法、离一切善,常乐生死,常受苦恼。何以故?彼离道故,则于有中而不得脱。彼为懈怠之所坏故,生于地狱、饿鬼、畜生。彼则常为生老死等之所笼系,受诸苦恼,世间流转。彼懈怠者如是懈怠,则是一切不饶益事,亦是一切恶道之本、生死种子,是故世间一切苦恼由之而生。是故世间若有欲脱生死缚者,则应精勤,舍离懈怠。诸有一切不饶益事,皆此为本,此如是等一切懈怠,则于苦海不可得渡。此之懈怠有无量过。

「『又复除此四种过已,有第五过,诸天人等,妨碍世间、出世间道,所谓恶贪。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普为妨碍。云何天人于世间道、出世间道恶贪障碍?所谓俗人以贪心故,行于非法,常乐财物,爱物之心如河水旋亦如猕猴。心爱物故、欲取物故,设诸方便,如是如是,恶贪增长。如是思惟:「我今当设何等方便、何等欺诈诳惑他人?」心常如是欺诈诳惑,复为他人如是教示欺诈诳惑。

「『如是之人多作非法,以如是法复教他人。如是之人贪心则多,如是思惟:「他所有物,皆悉属我。」彼人如是心思惟已,复教他人。教他人已,即共相随欺诈诳惑,设诸方便诳惑他人,取其财物。如是诳已,心生欢喜作如是念:「我善能作!我能欺诈诳惑他人,得其财物。本是他有,今则属我。」起如是心,是故欢喜,得其滋味,如是次第乐行多作,令他苦恼。恶贪覆意,破坏城郭、村邑聚落多人住处,或烧城郭、村邑聚落多人住处。为一切人之所弃舍,一切善人之所嫌贱。是诸国土之大棘刺,城之棘刺,聚落棘刺。破坏国土、破城、破村、破坏屋舍,坏他种族,常一切时,乐如是恶,令他衰恼。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是世间中恶贪之人,是恶贪人妨碍世间。恶贪既集,又复增长,如火得薪。如是如是恶贪增长,如是如是恶贪方便,如是如是得他财物,如是如是转复增长。是故修行福德之人勤舍恶贪。何以故?第一垢者,所谓贪心取他财物。彼垢坏者,入于地狱。

「『尸弃如来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若人行欺诈,  方便取他物,
   则是大贪心,  常行不善行。
   彼人于昼夜,  心常不清净,
   为贪覆其心,  常悕望他物。
   彼人如劫火,  自体本性恶,
   一切所怖畏,  犹如恶毒蛇。
   若人为恶贪,  常覆其心者,
   恒入于地狱,  及在饿鬼等。
   大地狱火中,  热处既脱已,
   若生得为人,  五百世贫穷。
   毁面而皱口,  常受于苦恼,
   为贪坏心者,  皆如是受苦。
   若人舍离贪,  常悕求智慧,
   恒有神通力,  则行于善道。
   除却心中贪,  犹如闭蛇窟,
   若为贪蛇齧,  必定受苦恼。
   若怀贪心者,  念念转增长,
   如火得乾薪,  炽然而增长。
   爱乐财物人,  恒常悕求物,
   死时既到已,  有物皆舍离。
   若作恶业已,  终竟不舍失,
   彼人为贪缚,  将入地狱去。
   财物则属他,  自得恶业污,
   非财见为财,  非乐谓为乐。
   恶贪住心中,  见怨如善友,
   贪火能烧人,  智者不集贪。
   为贪所烧人,  后时入地狱,
   世间财如山,  一切皆无常。
   云何为财物,  如是作恶业?
   唯有愚痴者,  能作如是恶。」

「『如是恶贪皆勿自作,莫令他作。如是恶贪妨碍世间。集恶贪者,日日增长,如火得薪,如是如是炽然增长。如是恶贪得财物故,如是增长,共贪悭嫉增长炽盛,是故诸有福德之人应当舍离。汝等天众当如是知:有治生人贱买饮食、若余物等,若作斋会布施沙门、若婆罗门,为令他知,谓是福人,真实可信;知人信已,然后自物贵卖与他。此虽布施,非清净心,为令他信,治生求利,贱买贵卖。如是方便,以少物施,得物更多,或得十倍或得八倍。如是恶贪,善人则舍。

「『又舍恶贪。言恶贪者,所谓法师说法取物,得如是物,非三宝用,此是恶贪,则应舍离。又舍恶贪。言恶贪者,谓出家人,或白象牙所作佛像,或刺绣像,或[叠*毛]等上画作佛像,或刻木像或铜等像,卖如是像。彼是恶贪,既得物已,非法中用。人中则有如是恶贪妨世间法、出世间法,智者呵毁,智者舍离。

「『云何名为天中恶贪?汝等天中如是大乐,犹故恶贪。如是现见此金银山、毗琉璃山、青宝之山、大青宝山、颇梨山中,汝等一一游戏受乐,于一山中既受乐已,复向余山共诸天女种种受乐,天众围绕。如是一切由贪故尔,非余所作。汝等天众爱共贪缚,堕于恶道而不觉知,不生怖畏,不畏死苦,不畏所爱眷属等离。不觉退时,种种衰苦。汝等天众以贪心故,不畏不觉。汝等天众如是贪心无量无边,魔业贪心,不知厌足、不畏离别、不畏死苦。如是恶贪妨世间道。

「『云何天中贪心妨碍出世间道?此爱声触味色香等,憙乐受乐。贪心诸天不就其余少贪天所听法闻法、求法学法,不欲闻法令心白净。一切善法胜根本者,所谓觉法。一切法觉,要由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何故不觉?以放逸故。复以何法是放逸根?所谓贪心。是故应当舍离贪心,若舍贪心,则到涅槃。贪所覆者,流转生死。

「『天众当知!出世间道,天人之中恶贪妨碍,是故智者常应精勤,舍离恶贪。施有三种:一、资生施;二、无畏施;三为法施。彼资生施,生报天果,不能布施;此人胜天,非天胜人。如是人身第一难得,若得人身不行布施,则为虚生。如商贾人得值宝洲,不知取宝而便空还,若得人身不知舍财而布施者亦复如是。

「『何者复是无畏布施?凡有几种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凡有三种:一者救命,施其无畏;二者妻子为他拘执,方便救摄,施其无畏;三者防护畏失物者,施其无畏。彼救命者,生人天中,报得长命。护失物者,生则大富,所有财物,王贼水火不夺不坏;若为国王或为大臣,以彼业故,有大力势、有大名称,在所生处恒常大富。救妻子者,若生人中,善摄妻子;天上退时,天女不舍。如是三种无畏布施。

「『何者法施?法施二种:一、世间法用以布施;二、出世法用以布施。彼世间法用布施者,谓以四禅、世间中智和集布施。于人天中受世间乐,天人中生则生邪见。出世间法而布施者,以不瞋故生天人中,或生欲界或生色界。若生欲界,彼或在于一百九十八地上生,随愿生彼。若生色界,则得解脱,以果胜故、大智慧故、依处胜故,则得解脱,生净居处。若因愿力为转轮王,主四天下,有金轮宝。宝有十四,所谓七宝、七相似宝。善愿力故,尽灭诸漏,得缘觉道。以愿胜故,则成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法布施因缘胜故。此三种施,汝等天众一切皆无。如是义故,人则为胜。天为报地,人为业地、业因缘果。如是人中,天因缘生,业果则胜。如是人胜,天为不如。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三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观察诸法行经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

持世经

持世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持世经初品第一...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 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如是我闻:...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一切一其心, ...

般若心经指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契...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语法门经

佛语法门经...

【注音版】六字神咒经

六字神咒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如是我闻:...

佛说信解智力经

佛说信解智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 江宁...

佛说寂志果经

佛说寂志果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商主天子所问经

商主天子所问经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住...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

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

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

【佛学漫画】旷世一人:傅大士

大士之意,本为菩萨,是勇士,是慈悲。傅大士以白衣之...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

如何称呼出家法师的父母

问: 出家法师的父母、亲人,弟子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好...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问: 供佛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为什么供...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