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站文章(第24页)  【随机推荐】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是谁...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菩萨的道场过来,刚好有...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

【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当济度此四洲渚。世尊...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桩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够...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律己,他说:学戒律的...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在进入中...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的差异。有优有劣,就是...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现行,那么怎么能说到了...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信息...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借着这个频道,借着网络...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例证成。 阿难!汝岂不...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心,皆死尽无余。 那么...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坐为正;动静闲忙皆可参...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却障碍重重,苦似人间...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乘愿再来的菩萨应该...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的。如...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比较而言。就是大菩萨在...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致,你就是地藏菩萨,才...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嘉四年(310)来到洛...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时候到...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夫妻呀,情人眷属等等...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并非念佛等死。弥陀名...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其中就有三种...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说我这样诵是混杂,不...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就是因为深知靠通途...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

念念分明无妄想,心心清澈无昏沉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心心清澈则无昏沉。只...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他的妻子受到惊吓生病...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前面说的甚深义理,因为...

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

梦里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问: 如果梦中出现乌云、狂风,从前方冲击过来,从上空而过,众人惊慌,而心...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大力提倡。也有僧人说佛...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读?具体一点,好...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修短随意愿。这是表示...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贡献几句话。我们知道...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今得人身,已忘了过去曾...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课,只念南无阿弥陀佛...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

毒草之譬喻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神。祂通情达理、举止有...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修持门第十个版块,也是...

远离挠乱道业的魔处,则往生净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八,净处门。 什么叫净处呢?就...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净戒门。 一切修行...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九个版块,叫做净侣门。...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

能够这样至心念圣号,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不做,得不到什么好处。...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国记》(又称《法显传...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们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

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

因其实惭惧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已经造了,临命终时这个下三恶道的业报已...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自己跟融明大师放在同...

佛门里的四尊大财神

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多宝如来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所...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母恩。父母生我们、养我...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 第一个就讲舍...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生死,...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少要持五戒,有六斋日...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件事。他说,过去有个禅...

祖师也有业障啊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的就觉得说,这是假的,...

为人处事的十二个法则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有它应循的轨则。《中庸...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分数,记忆力很强,这...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人恒使驴子跟在马儿后面...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

新春祈福要念哪些经咒才好

一、新春祈福:佛号咒语 1、十法界万咒之王: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na ...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监斋菩萨圣诞纪念日,...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他就召集门人弟子来唱...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师答:...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要生起这个心。无量劫以...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要迎请一位苏州常住的法...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

助念团以亡者身体柔软诓诱家属学佛,这样做对吗

问: 有些助念团在助念结束后,见亡者的身体没有软柔,就乘给亡者更衣时,用...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诽谤佛的话,现在信了...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都是从这个法门入手来了...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有多少财富,...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缘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睡,受佛陀呵责,十分忏...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修持门中的净忏门。忏...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的净愿门。 在论典里面...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

供养鬼神,能给你免灾难吗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宝,你能够再找一个帮助你的、能够救度一切众生的天魔...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进入佛法的一种途径。门...

净土法门的特点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法门的许多的不同。比如...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人?旁边有个村庄,那头...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修的五种:你要读诵经典...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心当中一种生灭的、了...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解脱了、永远不再受苦,...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以一个药方治一切病。无...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要...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就洒农药,这都是犯...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二十八日 上午十一点...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诸比丘们都感到...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门。上一讲讲这个净悟门...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终于迈入正题了。 讲...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的?他们就是私心太深,...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罪业立时消失。但是那...

刚信佛时很灵,信久后为何就不灵了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毒素很多。比如现在动物...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事情...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干扰,有时候会做像鬼...

不要期待别人让你满意

这个对外的弘化,我觉得有两个重点。这个忍辱是有一些基础的。 第一个,包容...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一切虚妄之相上...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第一是年幼时面容姣好...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如...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他有这个本事,...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有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讲了很多开示,所讲的都...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也有人问过我,他每...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此世不执著,他世也不要执著,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不要执著,这叫不著三世...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楞严经》的三个重点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第一个,破除虚妄。...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周边人,行孝、关爱、...

人生最大的「爱别离」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然停下脚步问:你们觉得...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本源法师答: 《梵...

对经典不尊重和亵渎,都会有后果的

把这个经典作为枕头,你去这样作的话,就会损你的福报了。这件事是指安徽颍上...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磊落。他们远离人群,在...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方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绝。识不可识,智莫能知...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也都是要做的事在脑...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觉不到;事相上的极乐...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出家人给众生治病,...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

经书读得越多越好,还是越深越好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经过佛说法了之后,闻...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的问题都要处理,无一遗...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修忏的时候,有一些错...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是心。咱们起念动念,说...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智慧,认不清这个事是真...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自心,谓识得即是道,...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说用功人一天到晚心行上...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蜜多。退还因...

【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确实,在寺院现在作...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像,他去行礼拜,得到只...

你有这么一念心,就能使你度过一切苦难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

【荐】《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怎么样做?平常时我们怎...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我们来说,是至为深重,...

以恶言骂詈,比丘堕为水牛

佛陀在骄萨罗国境内,带领着比丘们,将前往勒那树下。途中,经过一处水泽,当...

【荐】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

【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主任等,他们几个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