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分律卷第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四分律卷第十七(初分之十七)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九十单提法之七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十七群比丘往语六群比丘:「长老!云何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云何入空、无相、无愿?云何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耶?」时六群比丘报言:「如汝等所说者,则已犯波罗夷法,非比丘。」时十七群比丘,便往上座比丘所问言:「若有诸比丘作如是问:『云何入初禅、二禅乃至四禅、空、无相愿、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为犯何罪?」上座比丘报言:「无所犯。」十七群比丘言:「我等向者诣六群比丘所问言:『云何入初禅乃至四禅、空、无相愿,云何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彼即报言:『汝等自称得上人法,犯波罗夷,非比丘。』」彼比丘即察知,此六群比丘与十七群比丘作疑恼。尔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云何汝等与十七群比丘作疑恼?」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与十七群比丘作疑恼?」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与他作疑恼,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众多比丘集在一处共论法律,有一比丘退去。退去者心疑,作是言:「彼诸比丘与我作疑。」诸比丘白佛,佛言:「不故作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故疑恼他比丘,令须臾间不乐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疑恼者,若为生时、若为年岁、若受戒、若为羯磨、若为犯、若为法也。为生时疑者,即问言:「汝生来几时耶?」报言:「我生来尔所时。」语言:「汝不尔所时生,汝如余人生,非尔所时生。」是谓问生时疑。云何问年岁时生疑?问言:「汝几岁?」报言:「我尔所岁。」语言:「汝非尔所岁,如余人受戒者,汝未尔所岁。」是谓问年岁时生疑。云何问受戒生疑?问言:「汝受戒既年不满二十,又界内别众。」是谓问受戒时生疑。云何问羯磨生疑?问言:「汝受戒时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别众。」是谓问羯磨生疑。云何于犯生疑,语言:「汝犯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突吉罗、恶说。」是谓于犯生疑。云何于法生疑?「汝等所问法者,则犯波罗夷,非比丘。」是谓于法生疑。

若比丘,故为比丘作疑,若以生时、若岁时,乃至法时疑,说而了了者,波逸提;说而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其事实尔不故作;彼非尔许时生,恐后有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便语言:「汝非如许时生,如余人生,知汝非如许时生,其事实尔。」彼无尔许岁,恐后有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便语言:「汝无尔许岁,如余比丘岁,汝未如许岁。其事实尔。」若年不满二十,界内别众,恐后有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语令彼知,还本处更受戒,故便语言:「汝年不满二十界内别众,其事实尔。」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别众,恐后有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语彼令知,还本处更受戒,故便语言:「汝白不成、羯磨不成就非法别众,其事实尔。」犯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突吉罗、恶说,恐后疑悔,无故受人利养、受持戒比丘礼敬,欲令彼知如法忏悔故便语言:「汝犯波罗夷乃至恶说有。」复若彼为性麁疎不知言语,便言:「如汝所说自称上人法,犯波罗夷,非比丘行。」或戏笑语、或疾疾语、或独语、或梦中语、或欲说此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三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难陀释子与一比丘亲厚,然跋难陀释子数数犯罪,向彼比丘说:「长老!我实犯如是如是罪,汝勿语人。」彼比丘报言:「可尔。」复于余时跋难陀释子,与彼比丘共斗。时彼比丘向余比丘说:「跋难陀释子犯如是如是罪。」诸比丘问彼比丘言:「汝云何知耶?」比丘报言:「跋难陀释子向我说。」诸比丘问言:「汝何不向余比丘说耶?」彼比丘报言:「我先忍便不说,今不忍故说。」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彼比丘言:「云何汝等覆藏跋难陀释子罪?」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彼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覆跋难陀释子罪耶?」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彼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覆藏余比丘麁罪,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不知犯麁罪不犯麁罪后,乃知麁罪,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有疑者,佛言:「不知,无犯。自今已去应如是结戒:若比丘知他比丘犯麁罪,覆藏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麁罪者,四波罗夷、僧伽婆尸沙。

彼比丘知他比丘犯麁罪,小食知食后说者,突吉罗。食后知至初夜说,突吉罗。初夜知至中夜说,突吉罗。中夜知至后夜,欲说而未说,明相出波逸提。除麁罪,覆余罪者,突吉罗。自覆藏麁罪,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覆余人麁罪,突吉罗。麁罪麁罪想,波逸提。麁罪疑,突吉罗。非麁罪麁罪想,突吉罗。非麁罪疑,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知麁罪不麁罪想若向人说;或无人可向说;发心言我当说;未说之间明相已出;若说或有命难、梵行难,不说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四竟)

尔时世尊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尔时罗阅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先为亲厚,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贫者八十千。中有一童子名优波离,父母唯有此一子,爱念未曾离目前。父母念言:「我等教此儿当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即自念:「当教先学书,我等死后快得生活,无所乏短不令身力疲苦。」复作是念:「教儿书亦有身力疲苦耳。更当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儿快得生活,无所乏短身力不疲苦?」念言:「今当教儿学算数技术,我等死后快得生活,无所乏短身不疲苦。」父母念言:「今教儿学算数,亦有身力疲苦耳。今当更教此儿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身力不疲苦?今当教此儿学画像技术,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复念:「今教学画,恐令儿眼力疲劳。当教此儿更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眼不疲苦。」即自念言:「沙门释子!善自养身安乐无众苦恼,若当教此儿于沙门释子法中出家为道,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身不疲苦。」后于异时,十七群童子语优波离童子言:「汝可随我等出家为道。」答言:「我何用出家为?汝自出家。」十七群童子第二、第三语优波离言:「可共出家为道来。何以故?如我等今共相娱乐,于彼亦当如是共相娱乐嬉戏。」时优波离童子语诸童子言:「汝等小待!须我往白父母。」优波离童子即往父母所白言:「我今欲出家为道,愿父母见听。」父母报言:「我等唯有汝一子,心甚爱念,乃至不欲令死别,而况当生别。」优波离童子如是再三白父母言:「唯愿听我出家。」父母亦如是报言:「我等唯有汝一子,心甚爱念,不欲令死别,况当生别。」尔时父母得优波离童子再三殷勤,便作是念:「我等先已有此意:『当教此儿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儿快得生活,无所乏短,令身力不疲苦耳?』即作是念:『若教学书乃至画像,我等死后快得生活无所乏短,令身力不疲苦,而恐劳儿身力眼力以致疲苦。』念言:『唯有沙门释子!善自养身无众苦恼。若令此儿在中出家者,快得生活无有众苦。』」时父母即报儿言:「今正是时,听汝出家。」时优波离童子还至十七群童子所语言:「我父母已听我出家,汝等欲去者今正是时。」时诸童子即往僧伽蓝中,白诸比丘言:「大德!我等欲出家学道,愿诸尊见度为道。」尔时诸比丘即度令出家受大戒。

时诸童子小来习乐不堪一食,至于夜半患饥,高声大唤啼哭言:「与我食来,与我食来。」诸比丘语言:「小儿待须天明,若众僧有食当共食,若无食者当共乞食。何以故?此间先都无作食处。」尔时世尊夜时在静处思惟,闻小儿啼声,知而故问阿难:「何等小儿夜半啼声?」尔时阿难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阿难:「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大戒。何以故?若年未满二十者,不堪忍寒热、饥渴、暴风、蚊虻、毒虫,及不忍恶言。若身有种种苦痛不能堪忍,又复不堪持戒、不堪一食。阿难当知,年满二十者,堪忍如上众事。」尔时世尊夜过已集比丘僧,以此因缘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年满二十当受大戒,若年未满二十受大戒,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呵责痴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不知年满二十不满二十,后乃知不满二十,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年满二十应受大戒,若比丘知年不满二十与受大戒,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呵痴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其受戒人年不满二十,和上知年不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亦知不满二十,于众中问:「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年数、或默然,或众僧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知年未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谓年满二十,众僧问:「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知年未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疑,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亦知年未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不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谓年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知年未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谓年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谓年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亦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谓年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疑,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谓年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不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僧或不问,和上及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知不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谓年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亦疑,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不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不知,众僧及受戒人知年未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不知,众僧及受戒人谓年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及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不知,众僧及受戒人疑,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不满二十,和上不知,众僧及受戒人亦不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众僧无犯。

彼比丘知年未满二十,授大戒三羯磨竟,和上波逸提。白已二羯磨竟,和上三突吉罗。白已一羯磨竟,和上二突吉罗。白竟,和上一突吉罗。白未竟,和上突吉罗。若未白为作方便剃发,若欲集众和上,一切突吉罗。若众僧集,和尚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知,信受戒人语;若傍人证、若信父母、若受戒已疑,佛言:「当听数胎中年月数闰月。」若数一切十四日说戒以为年数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五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斗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作是言:「汝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起,已有诤事而不除灭。」时诸比丘作如是念言:「何故众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起,已有诤事而不除灭?」时诸比丘即观察,知六群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作如是言:「汝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起,已有诤事而不除灭。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斗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言:『汝不善观不成观乃至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有诤事而不除灭。」时诸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斗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言:『汝等不善观不成观,乃至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有诤事而不除灭。」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斗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诸比丘,不知诤事如法灭、不如法灭,后乃知如法灭,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佛言:「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知诤事如法忏悔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如法者,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

诤者,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彼比丘知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作如是言:「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除此诤已,若作余斗诤骂詈者,后更发起,一切突吉罗。若自发起已斗诤事者,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已共余人斗诤骂詈后更发起者,突吉罗。观作观想者,波逸提。观疑者,突吉罗。不成观有观想,突吉罗。不成观疑,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观作不观想;若事实尔;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便作是言:「不善观乃至不善成灭。」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六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众多比丘从舍卫国欲至毗舍离,时有贾客伴,欲私度关不输王税,时贾客问诸比丘言:「大德!欲何所至?」比丘报言:「欲至毗舍离。」贾客人言:「我等可得与诸尊共伴不?」诸比丘报言:「可尔。」尔时诸比丘与此贼贾客共伴行私度关。时守关人捉得已,即将至波斯匿王所,白王言:「此人等,私度关而不输税。」王即问言:「此贾客私度关不输税,此沙门复有何事?」守关人报言:「与此人为伴。」王复问诸比丘言:「大德!实与此贾客为伴耶?」报言:「实尔。」复问言:「诸尊!知此人不输王税不?」报言:「知。」王言:「若实知者法应死。」时王自念言:「我今作水浇顶王种,岂当杀沙门释子耶?」时王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已,于众人前即勅傍人,放比丘令去。受教即放。时王众中皆大声称言:「沙门释子犯王重法,罪应入死,然王直小小呵责而放。」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汝等云何与贼贾客共伴行?」尔时诸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言:「汝等云何与贼贾客共伴行耶?」以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共贼伴同道行,乃至一村间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诸比丘不知是贼,以非贼共伴行,后乃知是贼伴,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知是贼伴,共同道行,乃至一村间,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不结要,疑。佛言:「不结要,不犯。自今已去应如是结戒:若比丘知贼伴,结要共同道行,乃至一村间,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贼伴者,若作贼还,若方欲去。

结要者,共要至城、若至村。

道者,村间处处道。

若比丘,知是贼伴,共要同道行,至村间向处处道行,至一一道,波逸提。无村空旷无界处,共行至十里者,波逸提。若共行村间半道,突吉罗。减十里,突吉罗。村间一道行者,突吉罗。方便欲去而不去,共要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不共结伴;若逐行安隐有所至;若为力势所持;若被系缚将去;若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比丘字阿梨吒,有如是恶见生:「我知世尊说法,其有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闻阿梨吒比丘有如是恶见生:「我知世尊说法,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闻,欲除去阿梨吒比丘恶见,即往阿梨吒所,恭敬问讯已在一面坐,诸比丘语阿梨吒比丘言:「汝实知世尊说法,犯淫欲非障道法耶?」阿梨吒报言:「我实知世尊说法,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欲除阿梨吒恶见,即殷勤问之:「阿梨吒!莫作如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阿梨吒!世尊无数方便说法教断欲爱,知欲想,教除爱欲、断爱欲想,除爱欲所烧、度于爱结。世尊无数方便说,欲如大火坑,欲如炬火,亦如果熟,欲如假借,欲如枯骨,欲如段肉,如梦所见,欲如利刀,欲如新瓦器盛水置日中,欲如毒蛇头,欲如捉利剑,欲如利戟。世尊作如是说欲,阿梨吒!世尊如是善说法,断欲无欲、去垢无垢,调伏渴爱、灭除巢窟,出离一切诸结缚,爱尽涅槃。佛如是说法,汝云何言:『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殷勤问阿梨吒如是说时,阿梨吒比丘坚持恶见,实定而言:「此是真实,余皆虚妄。」尔时诸比丘不能除阿梨吒比丘恶见,便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告一比丘:「汝持我言往速唤阿梨吒比丘来。」彼比丘受教,即往阿梨吒比丘所语言:「世尊有教唤汝。」时阿梨吒比丘闻世尊唤,即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佛问阿梨吒比丘言:「汝实有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耶?」阿梨吒答言:「大德!实有如是言。」佛告阿梨吒:「汝云何知我所说如是?我无数方便说断欲爱法,如上所说。」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阿梨吒比丘已,告诸比丘:「听众僧为阿梨吒比丘作呵谏,舍此事故,白四羯磨呵谏。应如是谏,众中应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阿梨吒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阿梨吒比丘作呵谏,舍此事故。「阿梨吒!汝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法。」白如是。』『大德僧听!此阿梨吒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犯淫欲非障道法。」僧今与作呵谏,舍此事故。「阿梨吒!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法。」谁诸长老忍僧为阿梨吒比丘作呵谏舍此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为阿梨吒比丘作呵谏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应作如是呵责阿梨吒比丘,舍此事故白四羯磨。」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余比丘作是言:『我知佛所说,行淫欲非障道法。』众僧亦应呵谏白四羯磨。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舍,彼比丘乃至三谏,舍此事故。若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彼比丘作如是言:「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言:「汝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汝今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受语者善,不随语者应白。白已当语言:「我已白竟,余有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为众僧所呵责,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当作初羯磨。初羯磨已,当语言:「我已白初羯磨竟,余有二羯磨在。汝当舍是事,莫为僧所呵责,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当作第二羯磨。作第二羯磨已,当语言:「已作白二羯磨竟,余有一羯磨在。汝可舍是事,莫为众僧所呵责,更重犯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唱三羯磨竟,波逸提。作白已二羯磨竟舍者,三突吉罗。作白已一羯磨竟舍者,二突吉罗。白已舍者,一突吉罗。若白未竟舍者,突吉罗。若未作白作是语:「我知佛所说,行淫欲者非障道法。」一切突吉罗。彼比丘谏此比丘时,余比丘遮、若比丘尼遮者、若有余人遮:「汝莫舍此事。」众僧谏已不谏,遮者,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初语时舍;若非法别众谏、若非法和合谏、法别众、法相似别众、法相似和合;非法非毗尼非佛所教;若无谏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八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阿梨吒比丘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阿梨吒比丘言:「云何汝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阿梨吒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阿梨吒比丘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阿梨吒比丘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众僧与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白四羯磨。应如是作,为阿梨吒比丘作举,作举已作忆念,作忆念已与罪。众中应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阿梨吒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羯磨。白如是。』『大德僧听!此阿梨吒比丘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僧今为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羯磨。谁诸长老忍僧今为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羯磨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时阿梨吒比丘,僧作恶见不舍举羯磨。六群比丘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阿梨吒比丘!僧与作恶见不舍举羯磨。云何供给所须、共止宿言语?」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六群比丘!阿梨吒比丘,僧为作恶见不舍举羯磨,而供给所须、止宿言语?」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与如是语人未作法,有是恶见不舍,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诸比丘,不知有如是语、不如是语,后乃知有如是语,或有作波逸提忏、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知如是语人,未作法如,是邪见而不舍,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如是语者,作如是语:「我闻世尊说法,行淫欲者非障道法。」

未作法者,若被举、未为解。

如是见者,作如是见,知世尊所说法非障道法。

不舍恶见者,众僧呵谏而不舍恶见。

供给所须者,有二种:若法、若财。法者,教修习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智、学问诵经。财者,供给衣服、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

同羯磨者,同说戒。

止宿者,屋有四壁一切覆一切障,或一切覆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或不尽覆不尽障。若比丘先入屋,后有如是语人来;若如是语人先入,比丘后来;若二人俱入宿,随脇着地,一切波逸提。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比丘不知便入宿;若比丘先在屋,如是语人后来入屋,比丘不知;若屋一切覆无四壁、或一切覆而半障、或一切覆少障、或一切障而无覆、或一切障而半覆、或一切障少覆、或半覆半障、或少覆少障、或不覆不障、或露地,如是一切不知无犯。若病倒地;若病转侧;若为力势所持;或被系闭、或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难陀释子有二沙弥:一名羯那,二名摩睺迦,不知惭愧共行不净。尔时羯那、摩睺伽自相谓言:「我等从佛闻法,其有行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二沙弥言:「云何汝等自相谓言:『我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此二沙弥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自相谓言:『我从佛闻法,其行淫欲者非障道法。』」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此二沙弥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此二沙弥作呵谏,舍此事故,白四羯磨。应如是作呵谏。立此二沙弥于众僧前眼见耳不闻处,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彼二沙弥自相谓言:「我从世尊闻法,行淫欲者非障道法。」若僧时到僧忍听,呵责彼二沙弥舍此事故。「沙弥!莫作是语,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白如是。』『大德僧听!彼二沙弥自相谓言:「我从世尊闻法,行淫欲者非障道法。」僧今与彼二沙弥作呵谏,令舍此事故。「汝沙弥!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谁诸长老忍僧今呵责二沙弥令舍此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众僧已呵责二沙弥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二沙弥,众僧呵责而故不舍此事。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二沙弥:「云何汝等,僧呵责而故不舍恶见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二沙弥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二沙弥,众僧呵责而故不舍恶见?」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二沙弥已,告诸比丘:「众僧应与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白四羯磨。应如是作,将二沙弥至众僧前,立着见处不闻处。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二沙弥,众僧呵责故不舍恶见。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为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自今已去此二沙弥,不应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宿、三宿。汝等不得。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白如是。』『大德僧听!此二沙弥,众僧呵责故不舍恶见。众僧今与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自今已去此二沙弥,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应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宿、三宿。汝今不得,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谁诸长老忍僧为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时六群比丘,知僧为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而便诱将畜养共止宿。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知僧为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知僧为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沙弥作是言:『我知世尊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作是语,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作如是谏时,此沙弥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乃至再三呵谏,令舍此事故。若乃至三谏而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当语彼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二沙弥城中摈出便往外村,城外摈出还入城中。尔时诸比丘,亦不知是灭摈不灭摈,后乃方知是灭摈,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应如是说戒: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言:『我从佛闻法,若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乃至再三呵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而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彼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灭摈者,僧与作灭摈白四羯磨。

畜养者,若自畜、若与人畜。

诱者,若自诱、若教人诱。

共宿者,如上说。

若比丘先入宿,灭摈者后至;若灭摈者先至,比丘后至;或二人俱至,随脇着地转侧,波逸提。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比丘先至,灭摈者后至,比丘不知;若房四方无障上有覆,广说如上,露地无犯。若癫发倒地;若病动转;或为力势所持;被系闭;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竟)◎

四分律卷第十七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

四分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所以防...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姚...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

法句经

法句经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无常品...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说信佛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

【注音版】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鹿母经

佛说鹿母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

佛说受新岁经

佛说受新岁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请佛品第一...

什么是独头意识

唐代传奇名篇《枕中记》里记载,郁郁不得志的卢生在邯...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圣严法师《人在福中不知福》

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门前,虽然也曾经考虑到彼此门不...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

各种葬礼的方式

鸟葬 葬礼依各地习俗、信仰各有不同,约而言之有四,即...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

大臣铸铜钟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酒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酒被喝下去,一分钟直接扩散至胃壁内,至达脑部。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