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分律卷第十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四分律卷第十八(初分之十八)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九十单提法之八

尔时佛在拘睒毗国瞿师罗园中。尔时阐陀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阐陀比丘言:「云何诸比丘如法谏时,便作如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阐陀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阐陀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语:『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以无数方便呵责阐陀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如是语:『我今不学此戒,当难问余智慧持律比丘。』者,波逸提。若为知、为学故,应难问。」

比丘义如上。

如法者,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彼比丘如法谏此比丘时,此比丘作是语:「我今不学此戒,当难问余智慧持律比丘。」若说而了了,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彼谏比丘痴不解故,此比丘作如是语:「汝还问汝和上、阿阇梨,汝可更学问诵经。」若其事实尔;或戏笑语;或疾疾语;或独语;或梦中语;或欲说是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众多比丘共集在一处,诵正法、诵毗尼。时六群比丘自相谓言:「此比丘等集在一处,诵正法、诵毗尼,彼诸比丘诵律通利,必当数数举我罪。我今宁可往语彼比丘:『长老!何用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欲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余者不应诵。何以故?汝等若诵者,使人怀疑忧恼。』」时六群比丘便往语彼比丘言:「长老!何用诵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欲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余者不应诵。何以故?说是戒时,令人怀疑忧恼。」余比丘即观察,此六群比丘欲灭法故作是语耳。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欲灭法故作如是语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欲灭法故作如是语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说戒时作是语:『大德!何用说是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呵戒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彼比丘,若自说戒时、若他说时、若诵时,作如是语:「长老!何用诵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何以故?若诵是戒时,令人怀疑恼愧。」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毁呰毗尼者,波逸提。毁呰阿毗昙者,突吉罗。及余契经毁呰者,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语言:「先诵阿毗昙然后诵律;先诵余契经然后诵律。」若有病者须差然后诵律,当勤求方便,于佛法中成四沙门果,然后当诵律;不欲灭法故作是语;或戏笑语、或疾疾语、或梦中语、或独语、欲说此乃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二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中有一比丘,当说戒时犯罪,自知罪障,恐清净比丘发举,便先诣清净比丘所语言:「我今始知是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来。」诸比丘察知六群比丘布萨时犯戒,自知罪障,恐清净比丘发举,便先诣清净比丘所语言:「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来。」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说戒时犯罪而自知罪障,恐清净比丘发举,便先诣清净比丘所语言:『半月半月说戒经来,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说戒时犯罪,自知罪障,恐清净比丘发举,便先诣清净比丘所语言:『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来。』」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中一比丘已,告诸比丘言:「此愚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如无解,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语言:『长老!汝无利、不善得,汝说戒时,不用心念、不一心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彼比丘若自说戒时、若他说戒时、若诵戒时,作如是语:「长老!我今始知是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来。」余比丘知是比丘二、三在布萨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随所犯罪应如法治,应重增无知罪。「长老!汝无利、不善得,汝说戒时,不善用意思惟,不一心听法。」无知故重与波逸提。若不与者,彼比丘,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未曾闻说戒今始闻;若未曾闻广说今始闻;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独语、若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三竟)

◎尔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尔时尊者沓婆摩罗子比丘,众中差令典众僧床座、卧具及分饮食。彼以僧事、以塔事故,外人有为初立寺、初立房、初作池井而设会布施,不得往赴彼,衣服破坏、垢腻不净。于异时有人施众僧贵价衣,众僧自相谓言:「此尊者沓婆摩罗子比丘,众僧差典床座、卧具及分饮食。彼以僧事、塔事故,外人有初立寺、初立房、初作池井而设会布施,不得赴彼请,衣服破坏、垢腻不净,我等宜可以此衣与之。」时众僧白二羯磨已以衣与之。当白羯磨时,六群比丘亦在众中,既与衣已便作是语:「此诸比丘随所亲以众僧衣与之。」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共在众中作羯磨施与彼衣,后方言:『诸比丘逐所亲以众僧衣与之。』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共集一处作白羯磨以衣与彼,既与衣已后方言:『诸比丘随所亲以众僧衣与之。』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共同羯磨已,后如是语:『诸比丘随亲厚以众僧物与。』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亲厚者,同和上、同阿阇梨,坐起言语亲厚者是。

僧物者,如上所说。

物者,衣钵、针筒、尼师坛下至饮水器。

彼比丘先共众中作羯磨已,后悔言:「诸比丘逐亲厚以僧衣物与之。」说而了了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其事实尔,随亲厚以僧物与之无犯。或戏笑语、或疾疾语、或独处语、或梦中语、或欲说此乃错说彼,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四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众多比丘集在一处共论法毗尼。时六群比丘自相谓言:「看此诸比丘共集一处,似欲为我等作羯磨。」即从坐起而去。诸比丘语言:「汝等且住,勿去!众僧有事。」而故去不住。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众僧集欲论法事。云何便从坐起去?」尔时诸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众僧集欲论法事,从坐起而去?」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众僧断事未竟起去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诸比丘或营僧事、或营塔寺事、或瞻视病比丘事,疑。佛言:「自今已去听与欲。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众僧断事未竟,不与欲而起去,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僧者,一说戒、一羯磨。

事者,有十八破僧事法非法乃至说不说。

若比丘,僧断事未竟而起去,动足出户外,波逸提。一足在户外、一足在户内,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欲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有僧事塔寺事,有瞻视病人事,与欲,无犯。若口噤不能与欲;若非法羯磨、非毗尼羯磨;或为僧事、或为塔寺事;或为和上、同和上,阿阇梨、同阿阇梨;或为知识亲厚方便;为作损减无利、作无住处羯磨;如是不与欲去,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五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中有犯事者,恐众僧弹举六人,便共相随至大食小食上、若众僧大集说法时、若说戒时,六人共俱不相离,使诸比丘无由得与作羯磨。后于异时,六群比丘作衣,诸比丘自相谓言:「此六群比丘今在此作衣,欲作羯磨者今正是时。」即遣使唤言:「汝等来,众僧有事。」六群比丘报言:「僧有何等事?我等停作衣不得往。」僧报言:「汝等若不得来,可令一、二比丘持欲来。」六群比丘即令一比丘受欲来。尔时众僧即与此一比丘作羯磨,作羯磨已,即还至彼六群比丘所。彼问言:「众僧何所作为?」此比丘报言:「于我身无利。」问言:「以何事于汝身无利耶?」报言:「众僧与我作羯磨。」六群比丘前与欲已,后便悔言:「彼作羯磨者,非为羯磨,羯磨不成。我以彼事故与欲,不以此事。」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与欲已,后自悔言:『我以彼事与欲,不以此事。』」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前与欲已,后自悔言:『我以彼事与欲,不以此事。』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与欲已后悔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若比丘与欲已,后悔,作是言:「汝等作羯磨非羯磨,羯磨不成,我以彼事故与欲,不以此事。」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其事实尔,非羯磨羯磨不成故,便作是言:「非羯磨羯磨不成。」不犯。若戏笑语、疾疾语、独处语、梦中语、欲说此乃错说彼,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六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听诸比丘斗诤言语已,而向彼人说,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有诤事而不除灭。诸比丘作如是念:「以何因缘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有诤事而不除灭?」诸比丘即察知之,是六群比丘听诸比丘斗诤语言已,而向彼说故耳。尔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听诸比丘斗诤已,而向彼说,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有诤事而不除灭?」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听诸比丘诤已,而向彼说,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有诤事而不除灭?」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比丘共斗诤已,听此语向彼说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斗诤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听者,屏听他语。

若比丘往听他诤比丘语,从道至道、从道至非道、从非道至道、从高至下、从下至高,往而闻,波逸提;不闻,突吉罗。若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若二人共在闇地语,当弹指若謦欬惊之;若不尔者,突吉罗。若二人隐处语,亦当弹指謦欬;若不者,突吉罗。若在道行有二人在前共语,亦当弹指謦欬;若不者,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二人在闇处共语,謦欬弹指;若二人在屏处语,弹指謦欬;在道行二人在前行共语,若后来謦欬弹指;若欲作非法羯磨非毗尼羯磨;若为众僧、若为塔寺、若为和上、同和上、若阿阇梨、同阿阇梨、亲厚知识,欲作损减无利无住处如是等羯磨,欲得知之而往听,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中有一比丘,瞋恚打十七群比丘,其被打人高声大唤言:「止!止!莫打我。」时比房比丘闻,即问言:「汝何故大唤?」时被打比丘答言:「向为彼比丘所打。」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以瞋恚乃打十七群比丘?」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乃打十七群比丘?」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瞋恚故不喜打比丘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打者,若手、若石、若杖。

若比丘,以手、石、杖打比丘者,一切波逸提。除杖手石、若以余户钥、曲钩、拂柄、香炉柄挃者,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有病须人椎打;若食噎须椎嵴;若共语不闻而触令闻;若睡时以身委他上;若来往经行时共相触;若扫地时杖头误触,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八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以手搏十七群比丘,其被搏人高声大唤言:「止!止!莫尔。」比房比丘闻,即问言:「汝何故大唤?」报言:「此比丘以手搏我故大唤。」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云何以手搏十七群比丘?」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以手搏十七群比丘?」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瞋恚不喜以手搏比丘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手者,两手。

彼比丘瞋恚以手搏比丘者,波逸提。除手已,若户钥、拂柄、香炉柄挃,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他欲打举手遮、若象来、若盗贼来、若恶兽来、若持刺来举手遮,无犯。若渡水。若欲从沟渎泥水处过,相近举手招唤余比丘触彼,无犯。若彼不闻语手挃令闻,若眠时、若行来入出、若扫地、若以杖误触,不故作,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瞋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谤十七群比丘。时诸比丘闻已,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云何瞋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谤十七群比丘?」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汝云何瞋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谤十七群比丘?」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瞋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谤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根者,有三根:见根、闻根、疑根。见根者,实见弄阴失精、或见与妇女身相触、或见与妇女麁恶语、或见与妇女前自叹誉身、或见共相媒嫁时,若余人见,从彼人闻者,是谓见根。闻根者,闻弄阴失精、或闻与妇女身相近、或闻与妇女麁恶语、或闻妇女前自叹誉身、或闻共相媒嫁、若彼人闻,从彼闻,是谓闻根。疑根者,有二因缘生疑,见生疑、闻生疑。云何见生疑?其人见共妇女出林时见入林时、或见露身无衣不净流出污身、或见与恶知识从事或共戏,是为见而生疑。云何闻中生疑?或闇处闻动床声、闻草蓐声、闻喘息声、闻语声、或闻交会声、或闻彼人自言:「我犯失精。」或言:「我与女人身相触。」或言:「我与妇女麁恶语。」或言:「我于妇女前自叹说身。」或言:「我媒嫁男女。」闻如是等于中生疑,除此三根已,以余谤者,是为无根。

若比丘瞋恚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谤,说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见根、闻根、疑根,若说其实事欲令改悔而不诽谤。若戏笑语、疾疾语、独处语、梦中语、若欲说此错说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八十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城中有一大姓婆罗门名耶若达,多饶财宝生业无量,田地壳食不可称计,金银、车璩、马瑙、真珠、虎魄、水精、琉璃、象马、奴婢、库藏溢满威相具足。时有一婢名曰黄头,常守末利园。时彼婢常愁忧言:「我何时当免出于婢?」时彼婢晨朝得己食分乾饭持诣园中。尔时世尊,时到着衣持钵欲入城乞食。时黄头婢遥见如来,心自念言:「我今宁可持此饭施彼沙门,或可脱此婢使。」即持饭施如来。尔时世尊慈愍故为受,还精舍。时黄头婢即前进入末利园中,时波斯匿王严四种兵出外游猎,从人各各分张驰逐群鹿,天时大热王疲乏,遥见末利园相去不远,即回车往,留车在外步入园中。时黄头遥见王波斯匿来,即生念:「彼人来者,行步举动非是常人。」即前奉迎言:「善来大人!可就此处坐。」即脱一衣敷之令王坐。黄头问言:「不审须水洗脚不?」王言:「可尔。」黄头即以藕叶取水与王,王自以水洗。黄头为王揩脚。黄头复问王言:「欲洗面不?」王言:「可尔。」黄头即更以藕叶盛水,与王洗面。黄头复问王言:「欲饮水不?」王言:「欲饮。」黄头即诣池更洗手,取好藕叶盛水与王饮。黄头复问王言:「不审欲小卧息不?」王言:「欲卧息。」即复更脱一衣与王敷之,令王卧息。时黄头见王卧已,在前长跪,按脚及处处支节,解王疲劳。黄头身如天身,细软妙好。王着细滑,心念言:「未曾有如此女聪明,我所不教而悉为之。」王即问言:「汝是谁家女?」黄头报言:「我是耶若达家婢使,差我常守此末利园。」如是语顷,波斯匿王大臣寻王车迹来诣园中,跪拜王足已各在一面立。王勅一人言:「汝速唤耶若达婆罗门来。」即受王教,唤婆罗门将来诣王所,跪拜王足在一面立。王问言:「此女人是汝婢耶?」婆罗门答言:「是。」王言:「吾今欲取为妇,汝意云何?」婆罗门报言:「此是婢使,云何为妇?」王言:「无苦,但共论价直。」婆罗门报言:「欲论价直直百千两金,我岂可取王价直,今持奉上大王。」王言:「不尔!我今取为妇,云何不与价?」王即出百千两金与婆罗门已,遣使诣宫取种种璎珞衣裳服饰,沐浴澡洗庄严女身,同载入宫众臣卫从。时黄头心自念言:「此非余人,乃是王波斯匿。」既得处宫里,习学种种技术、书算、印画众形像、歌舞戏乐,无事不知。从末利园中将来故,即号之为末利夫人,年遂长大,王甚爱敬。

复于异时,王于五百女人中立为第一夫人,在高殿上,便自念言:「我以何业报因缘得免于婢,今受如是快乐。」复作是念:「将是我先以和蜜乾饭分施与沙门,以此因缘故今得免婢,受如是快乐耳!」即问左右人言:「舍卫城中颇有如此像貌沙门不?」答言:「有。是如来、无所着、至真、等正觉。」夫人闻已欢喜,便欲往至佛所,即诣王波斯匿白言:「我欲见佛礼拜问讯。」王报言:「宜知是时。」末利夫人即严驾五百乘车、五百婇女侍从,出舍卫城诣祇桓精舍,到已下车步入园中。遥见如来,颜貌端正、诸根寂定,得上调伏如调象王,又如澄渊清净无秽,见已欢喜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以何因缘受女人身,颜貌丑陋见者不欢,资财乏少无有威力?复何因缘颜貌丑陋见者不欢,资财无乏无有威力?复何因缘颜貌丑陋见者不欢,资财无乏大有威力?复何因缘颜貌端正见者欢喜,资财无乏大有威力?」尔时世尊告末利夫人:「或有女人心多瞋恚喜恼于人、若以少言现大瞋恚、若以多言亦现大瞋恚。亦不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来乞求者,衣服、饮食、象马、车乘、香华、璎珞、房舍、卧具、灯烛,一切皆不施与。若见他得利养而生嫉心。是故末利!女人多瞋恚故,颜貌丑陋见者不欢;以不布施故,资财乏少;见他得利养生嫉妬故,无有威力。若末利!女人心多瞋恚喜恼于人,以少言现大瞋恚,以多言亦现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来乞求者,衣服饮食象马车乘香华璎珞房舍卧具皆给与之。见他得利养而生嫉姤,是故女人多瞋恚故颜貌丑陋,以布施故资财无乏,心生嫉姤故无有威力。若末利!女人心多瞋恚喜恼于人,以少言现大瞋恚,以多言亦现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来乞求者,衣服、饮食、华香、璎珞乃至房舍卧具灯烛皆给与之,见他得利养者心不嫉姤,是故女人以瞋恚故颜貌丑陋,以布施故资财无乏,以见他得利养不生嫉姤故有大威力。若末利!女人无有瞋恚、不恼于人,若闻少言、多言亦不现大瞋恚,而能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来乞求者,象马、车乘、衣服、饮食乃至灯烛皆给与之,见他得利不生嫉妬。是故末利!女人不瞋恚故颜貌端正,以布施故资财无乏,不嫉妬故有大威力。如是末利!以此因缘故,女人颜貌丑陋、资财乏少、无有威力;以此因缘女人颜貌丑陋、资财无乏、无有威力;以此因缘女人颜貌丑陋、资财无乏、有大威力;以此因缘女人颜貌端正、资财无乏、有大威力。」

尔时末利夫人重白佛言:「大德!我前世时,多瞋恚喜恼于人,少言而现大瞋恚,以多言亦现大瞋恚。何以故?而今我受形丑陋人不好喜,以是故知。大德!我前世时,能行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来乞求者,衣服饮食乃至灯烛皆给与之,是故我今日资财无乏。大德!我前世时见他得利养不生嫉妬心,故今日有大威力。今此波斯匿王宫中五百女人,皆是刹利种姓,而我于中尊贵自在。大德!我自今已去不复瞋恚恼于他人,不以少言、多言而现大瞋恚,常当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来乞求者,衣服象马车乘乃至灯烛皆给与之。若见他得利养心不生嫉妬。大德!我自今已去尽形寿归依佛法僧,听为忧婆私,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尔时世尊,与末利夫人无数方便说法开化,劝令欢喜。所谓法者,说施说戒说生天之法,呵欲为过、欲为不净上漏缠缚,赞叹出离、解脱为乐,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已得果证。时末利夫人重白佛言:「我今第二、第三归依佛法僧,听为优婆私,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从坐起头面礼佛足绕三匝而去,还至宫中劝喻波斯匿王令得信乐。王既信乐已,便听诸比丘入出宫閤无有障阂。

时迦留陀夷,到时着衣持钵往入波斯匿王宫。时王与夫人昼日共眠,夫人遥见迦留陀夷来,即起被衣,以所被大价衣拂拭床座令坐。时夫人失衣堕地形露惭愧而蹲,时迦留陀夷见已,寻还出宫。王问夫人:「向者比丘见汝形耶?」夫人白王言:「虽见如兄弟姊妹无异,此事无苦。」时迦留陀夷还至僧伽蓝中,语诸比丘:「波斯匿王第一宝者,我今悉见。」比丘问言:「汝见何等宝耶?」迦留陀夷答言:「我见末利夫人形露悉得见之。」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迦留陀夷言:「云何乃入王宫至婇女间?」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知而故问迦留陀夷言:「汝实入王宫乃至婇女间耶?」答言:「实尔。世尊!」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迦留陀夷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乃入王宫婇女间?」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迦留陀夷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刹利水浇头王种,王未出未藏宝而入,若过宫门阈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王刹利水浇头种者,取四大海水、取白牛右角、收拾一切种子,盛满中置金辇上,使诸小王舆辇,王与第一夫人共坐辇上,大婆罗门以水灌王顶上。若是刹利种,水灌顶上作如是立王,故名为刹利王水浇顶种。若是婆罗门种,毗舍、守陀罗种,以水灌顶作如是立王,亦名为刹利王水浇头种。

未出者,王未出、婇女未还本处。

未藏宝者,金银、真珠、车璩、玛瑙、水精、琉璃、贝玉一切众宝璎珞,而未藏举。

若比丘,王刹利水浇头种,王未出未藏宝,若入王宫过门阈者,波逸提。若一足在外、一足在内,发意欲去,若共期而不去者,一切突吉罗。除王刹利种,若入余粟散小王豪贵长者家,入过门阈者,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王已出;若婇女还本处,所有金宝璎珞已藏举;若有所奏白;若被请唤;或为力势所执将去;若命难梵行难,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八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外道弟子居士从拘萨罗国在道行,道边止息,忘千两金囊而去。时有众多比丘亦从彼道行,后来亦止息道边,见此金囊在地,自相谓言:「为且持去,若有主识者当还。」即持而去。时彼居士,忘此金囊前行数里乃忆,疾疾而还。诸比丘遥见,自相谓言:「此人来者行疾,必是金主。」诸比丘即问言:「欲何所至?」居士报言:「汝自去,何须问我为?」诸比丘言:「见语所往处何苦耶?」报言:「我乃于某处止息,忘千两金囊,故今往彼取之。」诸比丘即出金囊示之言:「是汝物非?」居士报言:「是我囊耳,但此中物何故少。」诸比丘言:「我等实正得尔许耳。」居士即诣官了之。时王波斯匿身自在座断事,遣信唤诸比丘。诸比丘往,问言:「诸大德!此事云何,如彼人语不?」诸比丘白王言:「我等所得正有此耳,更无。」时居士言:「我所有物者乃有若干。」王即勅人,如彼所说斤两,取库中金来盛着此囊中。即如教取金盛之,其囊不受。王语居士言:「此非汝物,汝更自求去。」即治其罪,更税家财物,并此金一切入官。尔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诸比丘言:「云何自手捉金银,使居士为官治罪并税家财物尽没入于官?」时诸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自手捉金银,使王罚谪居士并财物没入于官?」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已,告诸比丘言:「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若宝若宝庄严,自捉、若教人捉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舍卫城中世俗常法妇女节会日,毗舍佉母自庄严璎珞从祇桓边过,而彼得信乐心,复作是念:「我何用女人节会为?我今宁可往世尊所礼拜问讯。」彼即回还入祇桓精舍,心自念言:「我不宜着璎珞庄严具往见世尊,今当先脱却然后乃见礼拜世尊。」时将从在一树下,脱身宝衣璎珞积置树下乃成大积,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世尊即与方便说法开化欢喜。时毗舍佉母闻如来说法甚大欢喜,前礼佛足绕已而去。心存于法,直出祇桓门,忘取璎珞宝衣严身具。还家乃忆,作是念言:「若我遣信往取衣,脱不得,便能辱诸比丘。」即止不遣使往取。有一比丘见毗舍佉母入祇桓诣树下时,又见出时竟不诣此树下。彼比丘便往树所,见诸宝衣璎珞积在一处,见已心疑不敢取。念言:「世尊制戒,若比丘捉宝若宝庄饰,自捉若教人捉,波逸提。」彼比丘往白世尊,世尊告言:「自今已去听在僧伽蓝内,见有遗物为不失坚牢故当取举之。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捉金宝若宝庄严,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蓝中,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有众多比丘从拘萨罗国在道行,下道至一无住处村,问彼人言:「此中何处有空房舍可止宿处?」诸人语言:「此有某甲巧师家,有空房舍可往止宿。」诸比丘往巧师舍语言:「我欲寄宿可尔不?」报言:「可尔。」诸比丘即入其舍内敷草蓐而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巧师,有已成金、未成金、已成未成金,已成银、未成银、已成未成银,置舍内而舍去。时诸比丘,为守护故竟夜不眠,恐人盗此金银去。夜过已巧师来入屋,问讯诸比丘言:「诸尊夜得安眠不?」比丘报言:「不得眠。」即问言:「何故不得眠?」比丘报言:「汝留此杂物置屋中,我等竟夜为守护故不得眠。」时诸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曰:「自今已去听诸比丘在他家止宿时,若屋中有物为不失坚牢故应收举。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若宝及宝庄饰,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蓝中及寄宿处,波逸提。若比丘,在僧伽蓝中若寄宿处,捉宝若以宝庄严自捉、教人捉,当作是意:『若有主识者当取。』作如是因缘非余。」

比丘义如上。

宝者,金银、真珠、虎珀、车渠、马瑙、琉璃、贝玉、生像金。

宝庄严者,铜铁、铅锡、白鑞以诸宝庄饰也。

若比丘,在僧伽蓝内若舍内,若宝、宝庄饰,自捉、若教人捉,当识囊器相、识裹相、识系相,应解囊器看,知几连缀、几未连缀、几方几圆、几故几新,若有求索者,应问言:「汝物何似?」若相应应还,若不相应应语言:「我不见如是物。」若有二人俱来索,应问言:「汝物其形何似?」若言相应者应还,若不相应当语言:「我不见如是物。」若二人语俱相应,应持物着前语言:「是汝等物各取去。」若比丘,在僧伽蓝内若舍内,若宝、若宝庄饰,若自捉、若教人捉,若不识囊相、裹相、系相,突吉罗。若解囊不看几连缀、几未连缀、几方几圆、几新几故,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至僧伽蓝内、若宿处,若宝、若宝庄饰,若自捉、若教人捉,识囊相、裹相、系相、解囊看知几连缀、几未连缀、几方、几圆、几新、几故,若二人俱来索问言:「汝物形何似?」若语相应者还,若不相应当语言:「我不见如是物。」若二人语俱相应者,当持物着前语言:「是汝物者持去。」若是供养塔寺庄严具,为坚牢故收举,如是一切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八十二竟)

四分律卷第十八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鼻奈耶

鼻奈耶序 释道安述 阿难出经,面承圣旨,五百应真更互...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东晋平...

佛说正恭敬经

佛说正恭敬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 一...

四分比丘尼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四分尼戒本(并序) 西太原寺...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佛说四品法门经

佛说四品法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如...

七佛父母姓字经

七佛父母姓字经 失译附前魏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并序 祖灯相继数百年间。出类迈...

无字宝箧经

无字宝箧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菩萨本行经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持心梵天经

持心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一名庄严佛法诸义,又名佛说等...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关于僧人还俗问题三则

告青年苾刍(比丘)之还俗者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