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全站文章(第35页)
【随机推荐】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
本分的钱都受不住,意外的财能守住吗
人人都讲发财,所以炒股,发财来得快嘛。可也别忘了赔!炒股票赚得很多,赔了...
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头,有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哪十种呢?翻译经的...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门更要讲信。由于净土法...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禅师答道...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本来是对...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峨眉山德高望重、可...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心佛...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
仁清法师:文殊菩萨消业开智修持简轨
接下来是智慧文殊菩萨的修持,我们拿到资料了没有?所有的这个传承修法,都可...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有有一位太太,脸色铁青...
因儒童的故事:结婚当天却出家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了许多婆罗门参加婚礼。...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五台山
参拜大螺顶 阿弥陀佛! 各位,我们已经成功的拜上来了,每天上到这个地方的...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念,这是可以的,慢慢系...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且他示现的每一个身都在...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卑...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奏家在台上表演一曲非常...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在修行过程中都是凡夫,对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没有热情这也是可以理解,因为你...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是青岛,热得较晚,一般...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难放下了...
【荐】
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是要做。修行也是如此,...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我们出家人给人类...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好...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看到的也不同。对上座部...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不论...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观想: ...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有《略论安乐净...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知道...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哪里的庙应该修建、哪...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一起来,就火烧功德...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
面对无理的流言与诽谤应该如何应对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
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能令人速堕地狱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这首偈颂的大意是说,...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
祭祀神明不用牲礼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鱼之属。予未出家时,...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诚...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得到更多...
宏海法师:清明节放生开示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命 放...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
佛号医病续命 让父亲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比较危险,让我速回。年...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
持念观音圣号,能从水难中逃生
十四无畏的第三是水难无畏。因为观世音菩萨已成就了水难无畏,所以众生至心持...
七字诗句说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乐休的禅师,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 几见春来几见冬,又值岁庆转...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
跳出轮回的苦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修罗是在天道里边的,但...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师父来了》第六十期,...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自利,也是推荐给大家...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如来是什么意思?《金刚...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
心中有挂碍,要变第一也难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国选手是世界纪录的保持...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世尊告诉阿难:阿难!...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约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参禅、做功夫,作了简明...
宏海法师:灵光寺舍利塔开示
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这个...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佛法十分恭敬,是非常发...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以后,再也不到世界上来...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
大乘小乘之区别
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别...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对佛菩萨,发大誓愿,为...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应。比方:生意失败了,...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认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后来一郎中建议...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拨整了一番,又一番到来...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北京到上海,最短的...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最后做了爱情的奴隶。...
自信是由实力而来,而不是整容
问: 医学发达,整形变得很普遍。有人觉得,整形像化妆一...
寺院普佛的意义
普佛属于佛教忏仪的一种,内容包括香赞、佛号、忏悔文、赞佛偈、拜愿、三皈依...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九华山
缘起 好,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诸位有缘,大家吉祥,那么时值我们...
猴子在佛法中的故事
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腾讯佛学的平台,跟大家...
念诵行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利益与殊胜果报
首先是校量闻经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别的殊胜难得。尤其是我...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侯氏人。这位法师身高...
命运的好坏,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
世间上的人,有的遇到挫折灾难,或运气不佳,就到处算命、改运、求神问卜,希...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劈柴,可他却天天都在喊...
五浊恶世的成佛之法
这五浊恶世实际上是让我们要观察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我们内心的这种真实的相...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上就是一个瞬间。有时候...
以利他之心来经营事业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更好的...
蔡哀侯一念邪淫,为自己召来大祸
蔡哀侯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名叫献舞,为人好色轻浮,娶陈侯长女为夫人,息侯也...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也...
看星星开悟的禅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星证道了吧?后来想了想...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吗
问: 是否我们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宏...
罪障深重的人还能不能蒙佛救拔
那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迷惑,往往有什么呢?一个觉得自己罪业深重,我这样一个罪...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可以帮对方把业忏悔掉吗
问: 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现的...
守戒太难,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
问: 祖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尤其是末法时代要守清净的...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甚深?因为缘起无自性,...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大悲咒修法简规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缁门...
嗜肉者不可不知的食肉十大危害
现在,人们对肉食的欲望日益增长,一日三餐天天顿顿不离肉食,还毫无顾忌什么...
若不戒口吃素,这些地狱果报可能有的受
大家诵《地藏经》,讲到光目女的母亲曾在地狱受极大苦,她最大的业障就是好吃...
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就应看成是极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选定这条道路,就应当一股劲往这上面使。...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障。现在学习佛法,比如...
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金刚经》称: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义。可见受持本经功德之殊胜。...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慈悲! 大...
宏海法师佛教祖庭朝圣参访之行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 阿弥陀佛! 那我们现在在华严宗的祖庭华严寺,可能学习佛...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他虽然勤于学习,但却...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
善导大师因机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在唐...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
【东林画传】净土高贤刘遗民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和...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大...
回向是随时随地回向还是统一回向
问: 回向是随时随地,早中晚都回向,还是统一到晚上一起...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不是...
【荐】
《楞严经》是末法破邪显正的斩妖剑
关于《楞严经》,来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谛的法师,冒着生命危险从印度把它...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期...
【荐】
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尚,修行将近二十年的...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生,相对于三恶道的众...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够自己独立的生活,要...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不想把过失发露出来。...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为鬼道众生长时...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一难生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日寅时诞生于福建...
马郎观音的传说
我们知道有一个观世音菩萨像,画的叫马郎妇,这个画像有很多人也都见过。她是...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 去贪...
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师临终坚持不饮非时浆。...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家都习惯地称呼他明大和...
佛源老和尚在南华寺养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痨病到韶关防疫站去治疗,骑自行车去看病时,在医院...
真正的礼拜
在寺院里,经常看到这种场景:一些香客,手里抓着大把冒着浓烟的香,迷迷茫茫...
手机的利与弊
随着高端手机的发展,由手机带来的隐患也渐浮于水面,成为社会的忧患,如手机...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很大的连...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语,更有民众为庆祝春节...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只教我们好好念佛...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达观,晚号紫...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如...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僧与三位大德的经验作出...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
【荐】
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乐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古时候,皇宫里面的生活...
寺院佛钟的起源与意蕴
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或黄昏,每当那悠扬的钟声响起的时候,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清韵...
若当时不随喜,何有今日之事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法安禅师说:狗走抖擞口...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该如何处理
问: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怎么处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海...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此语彼所自证,真实...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很容易被诱惑。我们常常...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使鬼神,我们每一个人...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代表着阿弥陀佛的慈悲。...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道路后,就...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非常的痛苦。所以当我们...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
人生的四点箴言
朋友的可贵,在于能够相互劝善规过,所谓以苦口为良药,救自救他;以良言为针...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锥拶,何由顿革?...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经》...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时候...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会受到好的业报,即便得...
近贤远愚,不可不慎
世尊在世时,经常带领弟子们游化人间,教化众生。有一天,世尊与弟子们走在路...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实内的种子,另一位则把...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与...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我,...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害...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
把每一句经文消归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读得很辛苦。 海公说,你再读...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在向自己询问问题的各种...
化繁为简把握有限人生
聪明的人做事,将事情单纯化,所以增加效能;愚笨的人做事,却把事情复杂化,...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另外一个国家做画师,做...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求开悟作为目的。如果能...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常圆满。 修圆顿止观之...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并不...
上一页
第3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佛教故事
圣严法师
大安法师
净慧法师
印光大师
李炳南老居士
其他法师
佛教知识
佛经咒语
观音菩萨
佛法入门
佛教智慧
福报
因果报应
学佛修行
念佛法门
转变念头
禅修法门
戒杀放生
佛弟子文库 http://m.fobao.org/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