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净界法师文章(第5页)
【随机推荐】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摄波罗蜜多论》云:俱...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
「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净土宗的重点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弥陀佛来接引你。那么阿弥陀佛他到底会...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这个所谓的果报的相续...
修忏悔应该兼具事理并行
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事忏有三种忏法:责心忏...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两种的果报。果报为...
为什么五地叫极难胜地
己五、极难胜地 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 何故五地名极难胜? ...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
凡事尽心尽力,时时反省自己
我们看第三段,修行布施的差别内容。这个地方有三段:第一段,财施、法施、无...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我们把它念一遍。 谓舒...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有更丰富的认知。但是...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以必须在兵荒马乱、内忧...
【推荐】
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前面的整个世界、众生...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妈带一个小孩子。这小孩...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问: 师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净界法师答: 吃蛋稍微好一点,...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净界法师答...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身业、口业的行为,也包...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尤其是调伏色身的爱取、...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是我们明了分别的心是刹...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第一个定性声闻。 ...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
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心,以种种因缘,诃责舍...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就是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色如牢笼,不得自在,...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无禅。只要你心中还有欲...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初出生,随处灭...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别,就是这个善根它多...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一种磁...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不能起颠倒。这是整个净...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喜心涌动,定不坚固,...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这个意业就不共于五戒...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个先检查自己的行蕴,你活了这么多年,到底...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师给四空定一句话,说是...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天人的身心果报,我们从经典上跟祖师的传记,得到两个消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
邪淫为什么会障道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你赶紧忏悔,就算你没有...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体知离心...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虽不犯重,而犯轻罪,...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男二处、女三处,这个...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他特...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它是虽断而无能断所断...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前面讲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讲到忏悔方法。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这个地方是...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
「多闻」比不上「反闻」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好地谛听,好好地学习,...
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还是一个秽土?我们看...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五乘的要义,先作一个总标。 我们把它分成三道,先讲安...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大妄语。 大妄语若未证...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本。 从意乐的角度有两...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秽土,但是从国土的依正庄严...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 持不偷盗戒果...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一个人要能够成就,第一...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当中,做梦的时候耳根是...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问: 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修行人面对是非,应该...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断除,就是不偷盗。我们...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马上跟他...
【推荐】
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结果。我们没有一个人...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
【推荐】
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业本空,如何融通才可...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
【推荐】
胎儿没成形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面的三皈依,它不应该只属于人天乘,它是应该共于五乘。整个五乘的修学,如果...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一个总结,总共有五段。...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的境所皈依的三宝有几种...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改变。他自己想要改变的...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诸行无常 行者,造...
【推荐】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们了解。当然体没有什么...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
【推荐】
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都具足。我们曾经做慈善...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这个以后,谈解脱的问题...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
业是怎么来的?造完后又跑哪里去
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转变的角度,佛教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缘...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三段。 ...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
杀生偷盗及邪淫,会导致哪些共业
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大家会生长在同样的环境...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常见。我们很难会想到自...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
什么是异熟果?为什么要加个异熟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相互激发的问题。接下...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第一个是讲到它善恶的...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 我们讲到...
造业的次数会影响业果轻重
五、加行故重谓或已杀生,或正或当,具欢喜心具踊跃心。或有自作,或复劝他,...
邪知邪见造的业最重最可怕
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治,都还算是中品,最严...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现在的身心状态,你不可...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后得智有...
年轻时造了很多增长业,现在要如何补救
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 前面的八个是就着造业当时的心态来安立不增...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个...
【推荐】
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识--了别,每一个...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意思,就观这个心识。不...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种相貌,大分有三...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根机
什么叫根机呢?我怎么知道我根机好呢?当然,你根机好就表示你进步快。根机好...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大慈悲的佛陀在临走之...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那么我...
【推荐】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地法门。我起初一直不明...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来说明...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也不能说不一样。你...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对手,因为这个妄想是它...
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
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说,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我一生崇尚念佛(他...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有些人学佛三十几年,你...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 就是说得到人...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那么我...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
【推荐】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是全真在妄,全...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
你要经常反省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这个重点就是你要先改变...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现在一般人最...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
【推荐】
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
嗔是在你心中活动,伤害的正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察,思维无常无我的道理...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 念佛三昧...
怎么才是清净的布施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 前面是讲广大,这个地方讲布施清净。...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诸位!你不可以说上课来...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确认...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病死,这个才是正常的情...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众生是一个母子的关系,...
【推荐】
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定往生,但是往生一定...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它的身体给杀害,把...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们的外境,一切的物质世...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 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区分内外...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种种无碍神通、成就十种...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我们一般说是八万...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可以从现在的结果来推论...
要远离这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
丁二、广释 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戊三、释成立因缘;...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胎相」
入胎相: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经云: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佛陀的说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先说明说法的内容;再说明说法的功德;最后再...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可以接受,因为他必须有...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好,我们解释...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是整个主轴怎么破妄显真...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胆量要小,就是经常...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是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
【推荐】
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有一个人叫阳羡生,阳...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前面是雕刻成一个立体的佛像,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画制成一个平面的佛像。我们...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再来回答个别的问题。这...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
上一页
第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普贤行愿品
忍辱
佛法入门
皈依
仁清法师
四十八大愿
静波法师
善导大师
戒邪淫
忏悔法门
法语系列
普门品
莲池大师
其他法师
供佛
供养
减少欲望
慧律法师
弥勒菩萨
佛弟子文库 http://m.fobao.org/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