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净界法师  2023/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九十九讲)

己三、诸尼请记领解发愿 分三:庚一、大爱道尼请记;庚二、耶输陀罗请记;庚三、尼众领解发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一面,我们看己三的“诸尼请记领解发愿”。

这一科是迹门流通的第四品<劝持品>。<劝持品>的大意是说,释迦牟尼佛讲完迹门正宗以后,把整个开权显实的观念讲清楚了,也为诸弟子授记了,整个迹门的所谓的一佛乘的思想已经是圆满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也即将灭度。但是灭度前,佛陀对于未来末法时代《法华经》的弘传,心中有所忧虑,因此他希望能够趁他还在世的时候,与会的法身菩萨能出来发愿来护持《法华经》的流通。

对未来, 佛陀为什么会有所忧虑呢?这个地方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法华经》是成佛的正因,这个正因一旦传承断灭,那末法时代就没有人可以成佛了。没有人成佛,当然就没有法宝,也就没有僧宝,所以这个地方是事关重大。

那么《法华经》为什么是成佛的正因呢?诸位!大家听了这么多《法华经》,如果有人问你说,你最大的受益是什么?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就是建立佛陀的知见。就是说,从今以后,你看生命的态度、角度改变了。我们没有学《法华经》,我们刚开始学佛法,叫做诸法因缘生。这个因缘是什么?就是业力。所以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是用业力去看人生的。这个人会快乐,因为他有善业;这个人会痛苦,因为他有罪业。

用业力来看人生有什么缺点呢?你会把人生看成一块一块的。因为因缘法强调的是什么?是差别相。你跟我不一样,因为我们有不同的业力,我跟你也不一样,那么就建立了整个十法界的版块,佛陀有佛陀的法界,众生有众生的法界。这样子,从业力的角度我们很难看到法界之间的交集。这个就是因缘观不足的地方,它把整个法界作一个区隔。

但是真如观就不一样了。真如观是从真如的一心来看十法界。就是说,十法界其实是一念心念头一动所变现出来的,说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我们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佛陀和凡夫,那么佛陀的功德庄严是如梦如幻,我们凡夫的业障深重也是如梦如幻,所以产生一种自他不二。也就是说,你用真如观来看人生,你就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基准点。就好像说,如果今天一个离家出走的孤儿,他选择离开家庭在外流浪,那么他跟大富长者有很大的落差,他是一个贫穷下贱,大富长者那是一个具足大富大贵。但是,如果这个孤儿选择回家,那么他跟大富长者就是一家人,那是种父子关系,所以继承家业变成怎么样?变成是迟早的问题了。

所以《法华经》的殊胜就是,它把我们一种向外攀缘因缘法的心,带回到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让我们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心性的角度来看人生。那么从今以后你会觉得,改变生命是没有像以前那么坚固,而是相对容易。因为一念心性本来就具足佛法界,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所以从一心的角度来看极乐世界,它已经不是十万亿佛土,你去看阿弥陀佛他也不是那么的遥远。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从真如而建立十法界。这个相对于我们过去从因缘建立十法界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点,而这也是整个成佛的正因。

所以,当整个真如思想在这个世间消失以后,就是这个《法华经》没有了,那佛法就变成一种差别法了,就是佛陀有佛陀的法界,对我们来说是高不可攀。所以这件事情就是怎么样呢?事关重大。整个佛法的传承里面,成佛之道是关键,所以《法华经》一旦断了传承,那么我们对因缘法,业力,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选择接受,那你就走人天乘。既然业力不可改变,那我就怎么样?修善,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第二个,你选择逃避,就跟阿罗汉一样。我用空性的法来把因缘法断掉,进入偏空涅槃。我选择逃避,我没有办法改变你,我就离开了。

所以,当真如思想这个传承断了以后,佛弟子就没有所谓的中道的概念,就是你只能选边了,你要么选有,要么选空。你的学佛要么就是追求快乐,要么就是进入涅槃寂静。你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没有所谓的一心即空即假即中,没有这回事了。

这件事情当然对佛法的伤害就很大,众生只能够安乐,只能够解脱,就没有成佛之道这件事情了。所以佛陀的第一个忧虑,就是因为它是成佛的正因。

第二个,它难信难解。就算有人跟你讲,你也不见得能够产生信解。

我们一念心它的本体是清净的,但是它又具足一切的万法。就是当我们的心摄用归体的时候,万法唯是一心,这个时候心是不动的。就是你的心不动的时候,它是既清净又具足,就是一个明了的心。但是你念头一动,那就一心衍生万法了,那就十法界出来了。各人动各人的,众生动的是贪瞋痴的烦恼,就走自己的法界;二乘人动的是无常、无我的念头,那就走上空性涅槃。所以它整个思想,这种从一心开出十法界这种常同常别、即空即假即中的概念,很难信解。

所以必须有这种大菩萨——第一个要有慈悲、耐性,第二个要有善巧方便——佛陀期待法身菩萨出来承当这个重任,所以就有这一品<劝持品>。佛陀希望能够由与会的法身菩萨来承当末法弘传的重责大任。

我们看己三的“诸尼请记领解发愿”。这一段是说明比丘尼在听完三周说法以后,请佛陀授记并且领解发愿。这地方有三段。

庚一、大爱道尼请记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看大爱道比丘尼的请记。

尔时,这个时候,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就叫做大爱道。佛在世的时候,出家弟子并没有重新安立法号,你世俗是什么名字,你就用这个名字来当作你出家的法号。大爱道跟佛陀的关系是这样子:佛陀出生七天以后,他的生母,就是摩耶夫人就往生了,所以他的整个长大,是他的姨母,就是摩耶夫人的姐姐,他妈妈的姐姐把他给抚养长大,所以这个大爱道比丘尼对佛陀是有养育之恩的。她在七十五岁出家以后,就跟佛陀学习,后来也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在法华会上,她带领了六千个眷属,一个广大的比丘尼僧团,“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目不暂舍就是说,其实她的请记并没有说话,只是用她的举动、用她的目光来祈求佛陀授记。

这个时候,佛陀等于主动地告诉憍昙弥(憍昙弥就是释迦族的一个种姓),他说,你为什么以此忧虑的容色来看着如来呢?难道你的内心是认为我不会称念你的名称来为汝授记吗?就是佛陀主动地来为这个大爱道比丘尼授记。佛陀就说,憍昙弥!我先前已经为一切声闻来授总记,但是我现在要为你授别记。

这以下就讲到授记之文了。说将来之世,汝等,就是包括了大爱道比丘尼,包括她所带领的六千个比丘尼的僧团,未来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

成佛,你一定要做两件事情。就是你成就佛陀知见以后,第一个,你要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成就总持;第二个,你的分身要到众生法界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所以她做大法师。

也就是说,成就法身佛以后,你初地有一百个分身,当然不是说你每一个分身都想要成就应身佛,但如果你要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身佛,那基本上一定要护持正法,这是一个关键。

所以大爱道比丘尼,如是地渐渐修学菩萨道,成就六度的法门,“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这个是说明她成就应身佛的相状。说这个应身佛,色相光明庄严,见者欢喜,乃至于后面的十种德号,如来、应供,乃至于佛、世尊。

“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就是说,大爱道比丘尼往生以后,她就把这个佛的位子传给她的弟子,如是地辗转。她们不是同时成佛,是一个往生以后,另外一个就接着成佛。她们的佛名跟国土都完全一样,所以就叫做转次授记。

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在世的整个僧团里面第一个出家的比丘尼,之前都是摄受男众。她出家的时间其实很晚,七十五岁才出家,算是高龄出家了。但是她成就阿罗汉以后,她的特色是什么呢?就是她有高深的禅定,这个是很难得。因为一般年纪大的时候,对禅定一般是放弃的。也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禅定,阿罗汉里面有的是慧解脱的,他的禅定可能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他如果没有进入初禅,他就没有神通。所以你看佛在世的时候,有的阿罗汉,你看他的行为就跟你完全一样,他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他也没有神通。但是他是阿罗汉,他内心当中有无生的真理跟他的心相应。他死的时候,也是一般地就这样死掉。

但是,如果这个阿罗汉是有禅定的,特别是有四禅,那就是像大爱道比丘尼那样,大爱道比丘尼活到一百二十岁,有禅定的人是寿命很长。她临终的时候,她用她的神通力飞到恒河的上空,然后放出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光明,最后进入火光三昧,用火把自己的身体烧掉,进入涅槃。

佛在世的时候是不允许出家众显神通的,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可以显神通。你为了要证明这个法的功德,证明禅定的功德,要鼓励后世,只有在临命终的时候可以显神通。

这个是大爱道比丘尼,她的禅定的殊胜。

庚二、耶输陀罗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前面讲到大爱道比丘尼,这地方讲耶输陀罗比丘尼。其实这两个人跟佛陀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耶输陀罗是佛陀俗家的夫人,是罗睺罗的母亲。佛陀为他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授完记以后,这个时候耶输陀罗心中就动念头了。她怎么想呢?她说,世尊在授记当中,为什么单独没有称念我的名号来为我授记呢?

这个时候,佛陀的他心通,他自然就知道这件事,就主动地以大悲心告诉耶输陀罗说:汝于来世,在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也是一样,亲近十方诸佛,乃至于广度一切众生,来修学六度万行。作为大法师,渐具佛道,慢慢地积集福慧两种资粮而成就佛道。在哪里成就佛道呢?在净国中。声闻弟子基本上喜欢成就清净国土。这个净国中,就是清净的国土。他的法号叫做具足千万光相如来,也是一样,身相光明庄严,应供、正遍知乃至于天人师、佛、世尊。佛寿非常的久,无量阿僧祇劫。

耶输陀罗的应身佛有两个特色:第一个,身相庄严。当然,这个身相庄严是在因地的时候持戒跟忍辱所成就的。第二个,佛寿久远。这个就是禅定了。你行菩萨道的时候,你要加修禅定,就会产生佛寿的久远。

整个《法华经》的授记,到这里等于是全部圆满了,我们把这个授记作一个总结。佛陀授记,在经文当中有两种情况。

一个叫通记。比方说,我们今天是生长在末法时代,那我学《法华经》以后,欸,我改变我的观念了,我不再用因缘来看人生了,我用一念心性来看十法界。所以,极乐世界虽然十万亿佛土外,但对我来说,它不离开我一念心性,所以,我动念即到,因为整个法界在我一心当中。那这样子,恭喜你!你已经成就佛陀的知见了。那佛陀是不是应该为我授记呢?是的,授通记。佛陀跟你说,你未来当得成佛。但是,没有时间,没有佛号,没有国土。为什么?因为你会退转。你只是理观成就,但是你事修薄弱,你还有烦恼跟业力在。那么这种会退转的情况,记住!佛陀的智慧永远是现量境,不落比量,就是佛陀不作任何预测。就是这件事情还有变数,佛陀会选择默然。

但是佛陀只要讲出话,这件事情就定案了。所以佛陀只为成就初果以上,成就位不退以上的,进入佛知见的人授别记。为什么初果以上呢?因为他已经不会退转了。这个人在成佛之道中,他的模式已经可以看得出来,就是这个人以后是怎么成佛的。他喜欢禅定,他喜欢神通,他喜欢有各种辩才,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了,佛陀才会给他授别记的。

但我们一般凡夫,可能你今生学一学,你来生生天了,然后,可能知见又暂时退失了。佛陀不为这种不定种性的人来授别记,因为佛陀不作任何预测,佛陀的心永远是现量。

到此整个授记就圆满了。

庚三、尼众领解发愿

我们看庚三,尼众领解以后而发起的菩提愿。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  安隐天人

我等闻记  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佛陀为大爱道比丘尼跟耶输陀罗比丘尼授记以后,这两位比丘尼跟她的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就在佛前发愿。她们说,伟大而尊贵的导师,您老人家作为人天的皈依,您老人家善巧方便来说法,安稳天人之心。我等听到授记以后,内心安稳具足。为什么呢?因为自知当作佛,就感到安稳了。诸比丘尼说完偈以后,就白佛言说: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就是避开了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到他方清净的国土来广宣《法华经》。

我们看整个声闻弟子,到目前为止,都是不愿意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弘扬《法华经》。理由有两个:

娑婆世界进入五浊恶世以后的根机,本身就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善根转少,多增上慢。首先就是你缺乏中道实相的善根。你看有些人,你跟他讲中道实相,你讲半天,他没办法接受,他永远要选边的。你要讲空性,他可以接受;你讲有相,他也可以接受;你要把这两个放在一起,他没办法接受。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他没办法接受。为什么?善根转少。所以,诸位!你们今生学完《法华经》,你来生不管在娑婆世界或者到极乐世界,你再听到中道实相,你就相对容易接受。到了末法时代,第一个,大家思想开始偏激了,走上了二分空有的对立。第二个,更糟糕,又高慢。所以就很难教化了。这个是从众生的角度来看。

第二个,从种性来看。蕅益大师说,菩萨种性在因地修学的特点:理观强,事修弱。菩萨基本上喜欢广学多闻,所以他成就法身以后,他对教化众生这个四无碍辩是他的专长。那么声闻众的特色是什么呢?他理观弱,事修强。禅定、三昧,这是他的特色。要显神通,那菩萨不是声闻的对手。所以,从教化众生的角度,对声闻弟子来说,这的确是他比较薄弱的一块,所以他不敢去挑战这种难度的众生,说这个末法时代善根转少,多增上慢。所以佛陀只能够期望于法身菩萨。我们看佛陀是怎么个期待。

戊二、明劝持  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重颂

劝持就是佛陀用默然的注视眼光来劝勉与会的法身菩萨,在末法时代受持流通《法华经》,用暗示的方式。这个地方有两段。

己一、长行

分二:庚一、菩萨请敕;庚二、顺佛发誓

庚一、菩萨请敕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 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这段经文是说明与会的法身菩萨心中祈求佛陀给予明确的指示。我们看是什么情况。

尔时,佛陀跟比丘尼授完记以后,就把他的眼光注视到与会的八十万亿那由他这些法身菩萨身上,但是佛陀那个时候是保持默然,并没有说话。

这一注视的时候,当然,佛陀的任何动作都一定有因缘的,这些菩萨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从自利的角度都是不退转,阿惟越致。大乘不退转,往浅处说叫做初地,往深处说叫做八地,无功用行,就是至少是初地到八地了,这是从自利的角度。从利他的角度,“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他们都能够开显中道的实相,而且内心总持一切的权法的要义。他权实二法都是通达的。

法身菩萨被佛陀这么一看以后,就知道佛陀可能是要鼓励他出来承当弘扬《法华经》的重责大任了,就站起来,到佛前,一心合掌,心中就这样想说:如果世尊这个时候开口,明白地告诉我们,未来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当中能够受持弘传《法华经》,我们一定会顺从佛陀的教诲,来广宣斯法。他动这个念头以后,又动了第二个念头:但是为什么我们站起来合掌的时候,佛陀还是保持默然而没有明白地指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的心里是寄望于法身菩萨的,因为声闻弟子虽然入了法身,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到娑婆世界来弘扬佛法。但是为什么佛陀不明白地告敕呢?蕅益大师说这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上来佛陀赞美人法,事义已足,不烦复言”。佛陀在<法师品>里面不断地赞叹弘扬《法华经》的人跟法,这道理讲得很清楚了,佛陀不想再说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为欲将护声闻他方之愿,故不称扬”。因为与会的不只是法身的菩萨,还有声闻弟子,如果佛陀开口要求法身菩萨在末法时代弘扬《法华经》,那么在座的声闻弟子就会感到压力了。为了将护声闻弟子他方弘法之愿,所以故不称扬。

他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希望法身菩萨主动地表态。因为你主动地讲,声闻弟子没有压力,他反而会产生一种效法。如果佛陀指定你出来弘法而没有指定声闻弟子,那某种程度对声闻弟子会产生压力。佛陀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主动地发愿,因为我该讲的都讲了,所以佛陀就默然。

庚二、顺佛发誓

弟子们当然就明白了,就开始发愿了。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法身菩萨在佛陀默然的时候,就知道佛陀希望他们主动地发愿。他们发愿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敬顺佛意。既然佛陀要我们承当,我们当然就是敬顺佛陀的教敕,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自满本愿。这是主要因素了。我们凡夫在修行过程当中强调的是自利,就是成就清净心,成就法身,但是到了法身以后,你的重点开始转成菩提愿了,因为你要成就应化身了。你要成就应化身,当然你一定要发愿去广度众生,你要广结善缘,你以后的国土才有眷属。

他们一方面敬顺佛意,一方面希望能够满自己因地所发的菩提愿,所以在佛前作师子吼,就是内心非常的坚定、无所畏惧地立下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到了五浊恶世,我们将周旋,就是周遍往返于十方世界,当然这个十方世界也包括了娑婆世界,而且以善巧方便,来使令众生发心书写、受持《法华经》,乃至于读诵《法华经》,乃至于为人解说,如法修行,最后成就心中的正念。

其实,整个《法华经》 的重点在于成就正忆念,就是改变你的思考模式。比如说,当我们拜忏的时候,我们站在清净心、菩提愿的角度来拜忏,这个业障是如梦如幻的;当我们往生的时候,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存在我们心中,也就是一个影像。这就是一心三观的思想。

这以下就祈求佛陀:皆是佛之威力加持,“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所以法身菩萨弘扬佛法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他自己的菩提愿力;第二个,来自于佛力的摄受,希望佛陀来摄受他,来开他的智慧,来帮助他能够弘扬佛法。

到这个地方整个长行就结束了。

己二、重颂 分三:庚一、安忍之道;庚二、通经之法;庚三、总结誓愿

庚一、安忍之道 分三:辛一、恶世弘经;辛二、所忍之境;辛三、敬佛安忍

在末法当中弘扬《法华经》,我们有说过,这个根机是有问题的,他不是一个容易教化的根机。所以,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障碍,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这个地方就讲到安忍之道。这地方有三段。

辛一、恶世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  于佛灭度后

恐怖恶世中  我等当广说

这段是一个总标。

法身菩萨这个时候同时发声,就讲出一个偈颂:惟愿世尊您老人家心中不要有忧虑。不要忧虑什么呢?不要忧虑佛种的断灭。在佛陀灭度以后,众生陷入了恐怖,这个恐怖指的是外在的环境有各种的灾难;恶世,指的是到末法时代我们内心的烦恼邪见也比较炽盛。在这种情况之下,“我等当广说”,我等当依止菩提愿力,来广泛地宣说《法华经》的一佛乘的妙理。这是一个总标。

辛二、所忍之境

“所忍之境”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有诸无智人  恶口骂詈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当忍

所忍之境,是法身菩萨先预测。就是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他预测,未来在末法时代,你要为你的同参道友讲中道实相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的状态。先预测出来,能够提前地防范。

第一个,就是外护居士的障碍。居士在面对中道实相有什么障碍呢?“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居士对佛法的修学基本上是片段的,是有很坚固的法执的,所以,听到说万法唯是一心他就不高兴了,就怎么样?恶口骂詈,甚至于诽谤,乃至于用刀杖来伤害这个弘法者。这个时候这个法身菩萨应该怎么办呢?“我等皆当忍。”

我们一般在家居士学佛,大概就在佛法当中学个一招半式。我们在一开始修学的时候,不是全面修学佛法的,喜欢拜忏的就一路拜忏,喜欢做义工的就一路做义工,喜欢持戒的就一路持戒。就是在痛苦当中抓住一个单一的法门,靠这个法门的功德力来给自己一些消业障、增福慧的机会。当然这样子刚开始就是靠信仰,也没有什么理观的智慧。

这个时候你突然间跟他讲说,欸,你不要以为说法力不可思议,其实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你的观念如果改变的话,你可以变成一种互动,就是把单向的修学变成双向的修学。

比方说你念佛,我们一开始是,我是业障凡夫,佛陀是万德庄严,那怎么办呢?我就通身靠倒,我什么都不是。你跟他讲说,你不要认为你什么都不是,其实你的因地有佛性,你能念的心是清净的,是具足的;你所念的佛,只是托彼佛力来开启你自性的功德。

那当然,这样就更圆满了。就是把单向的修学变成双向的修学,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那变成两种力量,外力跟内力的结合。但是,如果有些人对于法力的执著特别重,他排斥心力不可思议,他可能就毁谤,乃至于各种伤害就出来了。

这是法身菩萨的第一个预言,就是来自于外护居士的障碍。

第二段就是佛门内部的毁谤。居士基本上还比较单纯,就是没有智慧,这是第一种。但是佛门的问题就复杂了。我们看看第二段,来自于佛门内部的毁谤。这地方有四段。

恶世中比丘  邪智心谄曲

未得谓为得  我慢心充满

第一个,增上慢。在恶世中的比丘,他很可能是怎样的情况呢?“邪智心谄曲”,就是心中有邪见。而且他内心是虚伪不实的,他表现装出一种修行的样子。“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就大功德了,其实不是,他完全是把自己给高举了。

一个人会增上慢,你说你一个人非常懈怠,都不做功课,我看你也起不了增上慢。增上慢就是这个人基本上是有做一点功课的,甚至于在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一点少少的心得,然后呢?然后就得少为足,就觉得自己不错了。因为他看佛教,他没有全方位地从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来看,他是从一种单向的——修某一个法门、成就某一种功德,然后产生得少为足,而产生增上慢。增上慢的危险,就是他容易谤法。这是第一个,来自于增上慢的障碍。

第二个,我们看修苦行的情况。

或有阿练若  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  轻贱人间者

第二段,也是法身菩萨对未来情况的预言。他说,有一种人是阿兰若,他远离了世间的尘劳到寂静处去修学。他怎么修呢?“纳衣在空闲”,他穿着破旧的衣服,“自谓行真道”,说自己这个修苦行是修行唯一的真实道,所以内心就轻贱这些在世间弘扬佛法的法师,就说你们这些法师都是放逸、攀缘。这是第二个,就是以修苦行、执著苦行而轻贱弘法的法师。

看第三段,贪利养。

贪著利养故  与白衣说法

为世所恭敬  如六通罗汉

是人怀恶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练若  好出我等过

而作如是言  此诸比丘等

为贪利养故  说外道论议

贪利养,他这个也是一个弘法的法师,跟前面的修苦行、增上慢就不太一样。这个法师“贪著利养故”,平常跟白衣说法的时候,他的目的,“为世所恭敬”,追求别人对他的恭敬供养。“如六通罗汉”,他把自己当作六通罗汉。阿罗汉是一个“应供”,他接受人家的供养是应该的,所以他认为说他自己得到供养是应该的。事实上这个人,“是人怀恶心”,他心中有贪瞋的烦恼,“常念世俗事”,平常也是经常忆念财、色、名三种有漏的境缘。“假名阿练若”,虽然住在山中,其实只是表面的寂静,他内心其实不寂静。

这些贪求利养的法师,“好出我等过”,容易去批评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他怎么批评呢?说“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而说此外道的论议。他把这个万法唯是一心的中道实相当作是外道的论议。

自作此经典  诳惑世间人

为求名闻故  分别于是经

常在大众中  欲毁我等故

向国王大臣  婆罗门居士

及余比丘众  诽谤说我恶

谓是邪见人  说外道论议

第四种是邪知见的。这种邪知见就说,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是“自作此经典”,自己编辑的《法华经》,目的是为了“诳惑世间人”,说这些法师为了追求名闻利养,才去分别解说《法华经》的。并且“常在大众中”,为了毁谤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就向这些国王、大臣、有权势的居士,或者有地位的婆罗门居士,乃至于其余的诸比丘众,就“诽谤说我恶”,就诽谤这个法师的种种的过失,说这些法师都是邪见之人,说外道的论议。这个是讲到邪知见的毁谤。

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诸恶

为斯所轻言  汝等皆是佛

如此轻慢言  皆当忍受之

法身菩萨在预言前面的各种的毁谤障碍以后,他也提出他自己怎么面对。“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就是说,我们为了敬顺佛陀的教诲,既然佛陀要我们在末法当中弘扬《法华经》,我们就尊重佛陀;只要是靠着尊重,修皈依,我就能够安忍前面的种种过失了。即便这些人用轻贱的言辞来说,“汝等皆是佛”。这句话其实说的是有道理,但是他这个口气是一种讥嫌,说,哦,你们这些弘扬《法华经》的法师,都已经是佛了。如此的轻慢言辞,我等皆当忍受。

这段的意思就是说,在末法时代,你跟你的同参道友讲人天的善法,讲有相的修学,他很容易接受。说你做义工,你身体会好,你拜忏,你消业障,他马上就接受。这是有相的修学。或者你讲一些二乘的解脱,讲无常、无我的智慧,进入到一种我空的涅槃,他也可以接受。就是讲空容易接受,讲有容易接受,这种二元对立的法是容易接受。但是你讲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从一念心性看人生,常同常别,这种不思议境是很难被接受的。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是这个意思。

辛三、敬佛安忍

这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浊劫恶世中  多有诸恐怖

恶鬼入其身  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  当着忍辱铠

为说是经故  忍此诸难事

前面是讲到弘扬中道实相所面对的外境的障碍,这以下说明那应该怎么办呢?法身菩萨应该怎么面对呢?就讲到面对的方法。

第一个,敬顺佛教。说在五浊恶世当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有些人他毁谤你,也不是他想毁谤你,他是怎么情况呢?因为他向外攀缘感应神通,结果有恶鬼跑到他的身体里面去了。这个恶鬼是要来破坏佛教的,所以借他的身体,来骂詈毁谤我等弘扬《法华经》的法师。我等因为敬顺佛故,所以着忍辱之铠甲,为了弘扬《法华经》,安忍诸难事。这是第一个,敬顺佛教。

再看第二段,心中的誓愿。

我不爱身命  但惜无上道

我等于来世  护持佛所嘱

这段经文是说明法身菩萨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是面对这些逆境他怎么想。

说“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身菩萨,他对于色身的伤害乃至于生命的断绝是不当一回事的,因为他的整个生命不是业感,他不是业报身,他是乘愿而来。那他在乎的是什么呢?“但惜无上道”,他在乎的是他心中的菩提愿能不能实践。

也就是说,我们凡夫来到人身,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感受太强,就是我们喜欢去接受外在的信息。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感受会牵动业力。所以,我们对于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怎么样呢?照单全收。业力让你快乐,你一定会快乐;业力让你痛苦,你也只好痛苦。因为你的内心整个门是打开的,用感受来面对一切。所以我们就怎么样?害怕痛苦,害怕死亡。

但圣人的心,这感受已经被收起来了,他没有这个感受的问题,他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他把人生当作什么?当作历练。我们把人生当作什么?当作受用。我们是来受用过去的业力的,所以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没办法选择,就照单全收,不管快乐还是痛苦。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整个凡夫的世界就一句话就讲完了,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为什么?因为你把感受的门打开了,你用感受来引导你的生命。你只要重视感受,你就被业力牵着走。

法身菩萨把感受的门关掉了,他打开的是什么?打开的是菩提的愿力,他把人生当历练。所以他的话就说出来,“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生命的痛苦也好,死亡也好,他根本不当一回事,他只在乎理想的实践。这个是法身菩萨心中的想法。

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

世尊自当知  浊世恶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随宜所说法

恶口而颦蹙  数数见摈出

远离于塔寺  如是等众恶

念佛告敕故  皆当忍是事

“世尊自当知”,讲完以后就向佛陀白告说,您老人家心中应该能够证知,在未来的五浊恶世当中,有很多在家出家的弟子,“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当他修布施、修持戒的时候,他可能只是想到布施本身所带给他的功德相——布施成就富贵的果报,持戒成就尊贵的果报,所以他会把重点放在果报。他不会想说,哦,佛陀让我们修布施是要我们成佛的,持戒是让我们透过持戒来改变我们内心的世界,他不会这样想。他不知道佛陀施设权法方便的目的只是怎么样呢?只是随众生的根机产生的调伏跟引导。所以,他们对权法产生执著以后,对于佛陀的真实法,就执权而毁谤真实。这就产生恶口的诽谤,乃至于颦蹙。颦蹙,这个人稍微好一点,他嘴巴不开口,但是心里不高兴,就皱眉头。乃至于“数数见摈出”,就把这个如法的法师摈出僧团之外,使令这些弘法的法师远离于塔庙。

面对以上如是等众多的过失,我们作为一个弘法的法师怎么办呢?“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所以,我们看到法身菩萨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他很单纯,就是两个理由。就是说,欸,你遇到了伤害,你怎么面对?我用两个理由就可以了:第一个,我忆念佛陀的教诲,佛陀要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第二个,忆念我的菩提愿力,我是为什么而来到这个世间的。因为法身菩萨他把感受给收起来了。

感受问题有多大?受,第二个产生想,感受刺激你的时候,你就开始胡思乱想。然后呢?然后产生行,就开始执著了,我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所以,感受是开启了我们整个烦恼业力的大门。法身菩萨没有这个问题,他把这个感受给收了。感受一关,思想也关掉,执著也关掉了。那么打开的是什么?打开的是菩提愿力。

所以,对法身菩萨来说,面对逆境讲一句话就讲完了,只看他要不要接受。他有能力坚持下去,不过,既然度化众生,他也可以选择到其他的好度的地方去,他也可以,反正菩提愿没有特定的目标。但是释迦牟尼佛希望他们在娑婆世界,这个理由就够了。就是说,我可以不来的,十方世界这么多!但是,既然佛陀要我们来,那我二话不说,敬顺佛教,我们就来了。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法身菩萨对待逆境是相对容易的。

那如果是凡位菩萨呢?凡位菩萨就看<安乐行品>了,佛陀有另外的方法面对这个逆境。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1
妙法莲华经2
妙法莲华经3
妙法莲华经4
妙法莲华经5
妙法莲华经6
妙法莲华经7
妙法莲华经8
妙法莲华经9
妙法莲华经10
妙法莲华经11
妙法莲华经12
妙法莲华经13
妙法莲华经14
妙法莲华经15
妙法莲华经16
妙法莲华经17
妙法莲华经18
妙法莲华经19
妙法莲华经20
妙法莲华经21
妙法莲华经22
妙法莲华经23
妙法莲华经24
妙法莲华经25
妙法莲华经26
妙法莲华经27
妙法莲华经28
妙法莲华经29
妙法莲华经30
妙法莲华经31
妙法莲华经32
妙法莲华经33
妙法莲华经34
妙法莲华经35
妙法莲华经36
妙法莲华经37
妙法莲华经38
妙法莲华经39
妙法莲华经40
妙法莲华经41
妙法莲华经42
妙法莲华经43
妙法莲华经44
妙法莲华经45
妙法莲华经46
妙法莲华经47
妙法莲华经48
妙法莲华经49
妙法莲华经50
妙法莲华经51
妙法莲华经52
妙法莲华经53
妙法莲华经54
妙法莲华经55
妙法莲华经56
妙法莲华经57
妙法莲华经58
妙法莲华经59
妙法莲华经60
妙法莲华经61
妙法莲华经62
妙法莲华经63
妙法莲华经64
妙法莲华经65
妙法莲华经66
妙法莲华经67
妙法莲华经68
妙法莲华经69
妙法莲华经70
妙法莲华经71
妙法莲华经72
妙法莲华经73
妙法莲华经74
妙法莲华经75
妙法莲华经76
妙法莲华经77
妙法莲华经78
妙法莲华经79
妙法莲华经80
妙法莲华经81
妙法莲华经82
妙法莲华经83
妙法莲华经84
妙法莲华经85
妙法莲华经86
妙法莲华经87
妙法莲华经88
妙法莲华经89
妙法莲华经90
妙法莲华经91
妙法莲华经92
妙法莲华经93
妙法莲华经94
妙法莲华经95
妙法莲华经96
妙法莲华经97
妙法莲华经98
妙法莲华经99
妙法莲华经100
妙法莲华经101
妙法莲华经102
妙法莲华经103
妙法莲华经104
妙法莲华经105
妙法莲华经106
妙法莲华经107
妙法莲华经108
妙法莲华经109
妙法莲华经110
妙法莲华经111
妙法莲华经112
妙法莲华经113
妙法莲华经114
妙法莲华经115
妙法莲华经116
妙法莲华经117
妙法莲华经118
妙法莲华经119
妙法莲华经120
妙法莲华经121
妙法莲华经122
妙法莲华经123
妙法莲华经124
妙法莲华经125
妙法莲华经126
妙法莲华经127
妙法莲华经128
妙法莲华经129
妙法莲华经130
妙法莲华经131
妙法莲华经132
妙法莲华经133
妙法莲华经134
妙法莲华经135
妙法莲华经136
妙法莲华经137
妙法莲华经138
妙法莲华经139
妙法莲华经140
妙法莲华经141
妙法莲华经142
妙法莲华经143
妙法莲华经144
妙法莲华经145
妙法莲华经146
妙法莲华经147
妙法莲华经148
妙法莲华经149
妙法莲华经150
妙法莲华经151
妙法莲华经15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

往生论...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佛教词典】诸法寂灭相

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佛教词典】一来果补特伽罗

一来果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六品烦恼安住...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问: 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

佛门里的大孝

佛教里说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够真正地学佛。自己学佛,...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