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页,子二、破有体。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是安乐道,第二个是解脱道。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就是依止我们这一念的信心,去攀缘外在的人事,生起善念,或者是布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依止这样的善念,我们成就一种善业力;由这种善业力,会招感我们来生安乐的果报,让我们身体健康,财富非常的具足,有种种美好的眷属,让我们生命得到一种快乐的感受。但这个快乐的感受,基本上是无常的,这个果报快乐结束以后,它就消失掉了。
我们刚开始修学,偏重在一种业力的修学,就是依止一种生灭心去攀缘人事,而创造一种善业。刚开始的心都是向外攀缘,这是正常的。慢慢地我们就开始提升,从安乐道而趋向于解脱道。解脱道的特色,他的心已经不再向外攀缘了,他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心中妄想的执取,而照到了自己清净的本性。我们讲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清净的本性当中破除自我意识的执取——用无我观,照了清净的本性,我们心中的烦恼就慢慢地淡薄了。所以它的重点,在一种正念的修学,达到临终的正念。
因此我们可以把大乘佛法分成善业的修学跟正念的修学这两种次第。我们可以从本经的缘起当中看得出来,阿难尊者刚开始他为什么出家?他就是缘佛陀的三十二相,所以发起好心。这是一种善业的修学,所以佛陀并没有否定。佛陀说:善哉!阿难。佛陀也是一种鼓励的态度。只不过阿难尊者他进一步要问成佛的、要趋向无上菩提的一种大乘止观,也就是说阿难尊者他不想只是安住在善业,他想要成就正念,所以佛陀就开显了本经的首楞严王三昧:我们怎么去观照我们的清净本性,我们要怎么样回到我们的清净本性,就是我们怎么样把心带回家。这就是我们本经的修学宗旨。
子二、破有体。分二:丑一、约内外出入破。丑二、约一多遍不遍破。
好,我们看《讲义》的“子二、破有体”。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他的执着是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说你那个心在哪里呢?阿难尊者说,我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比如说我的心去攀缘这个花,当我的心跟花接触的时候,“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心就出现了,就在那个境的地方出现了——心境相合的处所就是心的自体。佛陀说那你这个心是有自体,还是没有自体?如果是没有自体,那么前面破过了。没有自体那当然就是合乎真理,本来就没有自体。假设是有自体——佛教里面佛陀经常用这种反证的方式,先假设它有自体,然后再证明有自体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结论是没有自体。有自体怎么破呢?这个地方两段,第一个,约内外出入破;第二个,约一多遍不遍破。
丑一、约内外出入破
我们先看第一段,用内外的出入来破。我们看经文: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假设你这一念心是有真实体性的,当然有真实体性它就必需有一个处所。我们就来找找它的处所在哪里。比如说你现在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身体,比如说你用手去捏你的脚,这个时候,“汝所知心”,当你的手跟脚一接触的时候,你会产生一个感觉跟想法。这种感觉、这种想法、这种心的明了功能是怎么来的呢?是从身体之内而出,或是从身体之外而入呢?你刚刚讲说“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你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心就出现了,那么这样的一个自体,是从身体里面跑出来的,还是从身体之外跑进来的呢?假设是从身体之内出来的,那么就跟第一科一样了,你就是心在内,前面破过了。假设是从身体外面而来的——哦,我这个感觉的感受是在身体之外,我一捏我的脚的时候,它从外面跑进来,那么你应该先看到你的脸才对。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我们的脸,所以从外面来也不对。结论就是这个内心的自体是没有处所的。其实到这个地方,已经把有体给破了。
下一段是阿难尊者另外一个执着。我们看: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佛陀把前面这样的一个——这一念心跟境接触的时候“随所合处,心则随有”的自体破了以后,阿难尊者又产生另外一个执取,说是“见是其眼,心知非眼”,应该是讲,我能够见到我的脸,应该是眼睛能够见才对,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想法、一种明了的功能。见,能够见的是眼睛才对啊。“为见非义”,那么佛陀您说的“若从外来,先合见面”,好像是用心来见;那么这样子以心来见,是不合乎所谓见的涵义。阿难尊者意思就是:以眼睛来见,才合乎见的涵义。佛陀说,若眼根真的是能够见,那我们讲一个譬喻:你在房子中间,这个门能够见吗?当然不能见。一定是门里面有一个人,依止这个门看出去,才能够见到万物。所以眼根只是一个门,一个工具而已。或者说,已经死亡的人,他的眼根还在,他们能够见到东西吗?都见不到,因为他的心已经消失掉了。所以眼根只是一个色法,它只是物质四大所成的色法,真正能见的是那一念心。我们讲六根门头,见闻嗅尝觉知这六种功能。其实因为我们有明了的心,才能够产生见闻嗅尝觉知的功德,是心能见。其实这一段是一个兼带的破斥。这个地方是破内外出入——是从内而出,或者是从外而入,来破有体的执着。
丑二、约一多遍不遍破
我们看第二段,约一多遍不遍破。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前面是约内外的出入,这个地方是约一体、多体、遍体、不遍体来破。
佛陀说,阿难,你说你这个觉了能知之心,你能够有感觉、有想法的心,是一定离开了尘境有它的自体,那么我问你,这样一个内心的妄想的自体,是单一的自体,还是一个多重的自体?这种自体是一个普遍的、整个的自体,还是一个不普遍的、只是局部的自体?这里提出四种问题,一体、多体、遍体、不遍体。
好,我们看佛陀是怎么个破法。
先破“一体”:
假设你说你那个能感觉、能想的那个心,是一个单一的自体,就是你的身体的四肢,你整个自体是单一的,是不能分割的。这样讲的话,你用手去捏你的四肢当中一肢的时候,你四肢都应该有感觉。因为你自体是单一的,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如果有感觉的话,四肢都有感觉。如果都有感觉,“挃应无在”,你在捏你的手或者脚的时候,你所捏的地方就不能有固定的处所。假设你捏时有固定的处所,那么你这个“一体”就不能成就了。你看我们捏左手的时候,我们只有左手有感觉,右手没有感觉,所以它这个感觉也是局部的。你不能够说我这个明了性是一个单一的自体,是整体化的,不能这样讲。单一自体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摸左手只有左手有感觉,摸右手只有右手有感觉,所以它是有它固定的处所的作用。
我们再看“多体”。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你说我这个感觉是可以分割的,头有头的感觉,手有手的感觉,脚有脚的感觉。各自有各自的感觉,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这个感觉想法是独立的,那这就有问题了,则成多重心体之人。那么哪一个心体是你呢?你这一个身体,有这么多重的各别独立的感觉,你以后就是成就多佛了,因为一个感觉就成就一尊佛嘛。所以这个“多体”是不能成立的。
假设是遍体,“同前所挃”。那遍体跟前面一体是一样的,就是普遍身体当中只有一种感觉,那么你摸一个地方应该全身都有感觉,跟事实不符。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你说我这个感觉是不普遍的,这样讲的话,你去摸你的头,又同时摸你的脚的时候,当你的头已经有感觉了,你的脚就应该没有感觉了,因为它不普遍嘛。这跟事实不符,你摸你的头,有头的感觉;摸你的脚,有脚的感觉。所以这跟“不遍”也不符合。
癸三、结破
结论: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这个地方我们要讲一下。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这也是造一个善业,这种作用都存在的。只是它这一念心没有自体,是心无体。很多人就问:什么叫有体?什么叫无体?怎么叫作我的妄想没有自体?你现在生一个想法,你这个想法会随外境的变化而改变,就是没有自体。比如说有人赞美我们:诶,你这个人很好啊!我们很欢喜。这个欢喜的心有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因为你心中是缘“你这个人很好”——我们是缘这样的一个名言的所缘境,才产生欢喜的感受,当这个所缘境我们忘掉了以后,这个心也就消失掉。也就是说,要有这个境,你才能够有这个心;你这个境消失了,这个心也消失了。那你这个心就是没有自体,只有作用而没有自体。《楞严经》把它叫作缘影之心。
我们过去习惯跟着这样的缘影之心的妄想在跑,所以我们永远找不到我们的本来面目,问题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就是我们一直放弃我们的本性,忘掉我们的主人翁,跟着妄想在走。这个妄想就像猴子一样,抓了一个所缘境,就攀缘它;然后放掉一个,又抓一个;又放掉一个再抓一个……所以使令我们的生命产生一种不断流转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缘的灵动产生。现在应该怎么办?我们过去的心是向外攀缘外境的,所以产生很多的感觉,很多的想法。像这个时候,佛陀会告诉你:不要向外。你向外产生的想法都是没有自体的,都只是一时的感觉、一时的想法,这是生灭心。你要找到一个永恒的感觉、永恒的想法,你要向内去找。我们到目前还没有讲到真心,现在只是破妄,到最后会显真。你说破到最后,我什么心都是生灭的,那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后面会说到,它有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前面佛陀一再告诉我们,觅心了不可得。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佛陀他的思考模式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佛陀破我们这念心没有自体,他的方法是:你从什么地方来?你问这一念心,它的处所在哪里。一个东西有自体,它一定有依止的处所,但是我们找不到它的处所。你看,我捏我的手有感觉,但这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没有。等到我今天把这个捏的地方放掉了,这个感觉又跑到哪里去?没有。所以蕅益大师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就是说,我还没有捏我的手的时候,那个感觉躲在哪里呢?未生无潜处——它也不知道在哪里。我在捏我的手的时候,那个感觉住在哪里呢?也没有地方。等到捏完以后,那个感觉又跑到哪里去了呢?又找不到了。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结论就是:它是没有自体的,它只是因缘产生的一时的“作用”而己。既然只是一种“作用”,我们就可以破除这种自性执,就可以不随妄转。
辛六、破转计中间。分二:壬一、破泛计。壬二、破正计。
我们看第六段,破转计中间,就是执着我们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在中间。这地方有两段:第一段是破泛计,第二个是破正计。
壬一、破泛计。分二:癸一、泛计。癸二、泛破。
“泛”就是浮泛的执着,一个含糊笼统的执着。我们先看“泛计”,再看怎么去破它。
癸一、泛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阿难尊者他又产生另外一个执着,说世尊啊,我过去做佛的侍者的时候,曾经听到佛陀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诸大菩萨、法王子(菩萨叫法王子。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菩萨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未来要继承佛位,所以叫法王子)谈实相。佛陀在跟诸法王子谈诸法实相的时候,谈到一个观念,说我们这一念心啊,它不在色身之内,也不在色身之外。佛陀讲过这样的话,这个的确是佛陀的教诲。
以下是阿难尊者听到心不在内、不在外,他个人产生的执着。阿难尊者他就说,我把这句话思惟了一下,心不在内,也不在外,“内无所见,外不相知”……什么叫内无所见呢?就是“内无知故,在内不成”。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不能看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心是不在内的。这个是成立的,前面已经说过了。那我们这一念心呢,“外不相知”,就是身心是互相能够了知的,所以心也不在外。这个前面也说过了。所以我现在得到一个答案是:“今相知故,复内无见”。我们身心又能够互相了知,又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东西,所以应该是在中间。阿难尊者并没有把“中间”的明确定义说出来,到底是以色身为中间,还是以外境为中间?并没有讲出来。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一提的,就是谈到诸法实相。我们说一下什么叫诸法实相。
佛陀跟诸大菩萨谈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我们生命的真实相。诸法实相是有两部分:第一个是无相,第二个是无不相。
佛法在谈生命的时候,谈到空性的这一面,就是我们这个身心世界因缘生,所以它本性是空的。从本体上来说,我们的生命的现象是毕竟空寂的。说是觅心了不可得。但是从它的作用来说呢,我们每一个生命体,你只要有一个起心动念,有一个动作,它就是一个因缘,它就是一个业力。所以说,从作用来说,它是无不相的,它有无量无边的作用,所以创造了十法界的因果。
这个地方讲到诸法实相,它是偏重在空性这一部分,偏重在无相这一部分。
这是佛陀的诸法实相的意思,不在内,也不在外。阿难尊者听到这句话,他就执着在中间。这是他的一个泛计。
癸二、泛破
我们看佛陀的泛破。佛陀对这样的执着加以破斥: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佛陀先作一个征问,先问他“中”在哪里,双向的征问。佛陀说:你说这个心在中间,你这个“中间”不能够含糊笼统。那么“非无所在”,它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处所,才能讲中间。你说心在中间,那这个中间到底在哪里呢?“为复在处?”是在身体之外的外境当中,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有一个中间?还是在色身——你的身体本身的中间?是在外境的中间,还是在色身的中间?你这个要讲清楚。
先看如果是在身体的中间——若在色身的中间,这样的话有两种情况:如果是在身体的边缘,比如说上下两边,或者左右两边,那当然不是中间;如果是在色身的正中央,那么就跟身内一样了。前面我们说过了,心在内,你见不到里面这是不对的。所以说在身体的中间,跟第一科就完全相同。
假设是在处所的中间,说在一个身外的处所有一个地方是中间。那么这个中间,到底是有所表示、有所显现,或者是无所表示、无所显现呢?如果你说这个外面的地方有个中间,它是没办法表现出来,那这个就是跟不存在一样了;如果说外面有一个中间是可以表示的,“表则无定”,那么这有个问题,因为中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作一个明确的、固定的定义,它是不决定的。
为什么呢?为什么叫“表则无定”?佛陀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有一个人他安立一个标竿,这个标竿叫作中间。比如说我们台湾,我们台湾以埔里插一个铁竿,这个是台湾的中间。这个中间呢,住在东方的人来看,这个标竿是在西边;住在南方的人看这个标竿呢,这个标竿是在北边。所以这个中间的表达,是非常混乱的,这样你这个心体的位置也是非常杂乱的,所以这个中间是不可得的。所谓的以外境为中间,或者以色身为中间,是不能成立的。但是阿难尊者的意思不是这个中间,我们再往下看就知道。
壬二、破正计。分二:癸一、正计。癸二、正破。
那是阿难尊者所谓中间的一个正式的执着。正计,佛陀再正破。
癸一、正计
先看阿难尊者他执着中间的相貌。我们看经文: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阿难听到前面佛陀破除中间以后,就跟佛陀说:佛陀啊,我所谓的内心在中间,不是前面的以色身为中间或者以外境为中间,不是这两种中间。我的中间,是我过去听到佛陀讲唯识学的时候,在《解深密经》当中,佛陀曾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句话是真理,我们把佛陀的本来意思说一下。
唯识学把我们明了的心分成八个识。这八个识有六个识是向外攀缘的,有两个识它不向外攀缘,只是向内执着的。就是前六识是向外攀缘的,第七、第八是执着一个自我意识。第七意识是执我,第八识是一个仓库。
前六识这个明了的功能是怎么产生的呢?要有根境的和合。比如说我今天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个花呢?我的眼睛要没有坏,要有根才能看到。我要眼睛败坏了,我就看不到了。我的眼睛没有败坏,而且这个花的色尘要现前——根无败坏,而且色尘现前,那么根境和合,我的眼睛的判断就出现了。我耳朵的听闻功能也是这样,我的耳根不能有败坏,而且声音现前,根境和合,这个耳识就出现了。六识都是这样子,所有的心识一定要根境的碰撞,识“啪”出来了。
佛陀说根境和合产生识,但是佛陀并没有说这个识是有自体的,它只是一个生灭的作用,当根境一拔开以后,识又消失掉了,所以叫诸法因缘生嘛。你的根跟尘接触的时候,识突然间出现;当我们的根跟尘一拔开以后,这个识就消失掉了,觅之了不可得。佛陀的意思就讲到这个根尘相合产生一个心识的作用。当然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心是没有自性的。
那这当中,“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眼根它能够产生了别,而色尘是一个物质,那么当根尘相应的时候,这个明了的心就出现在中间。这个就是我所谓的中间。我们解释一下。
前面我们讲说:“心生故,则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前面阿难尊者是认为这个心的自体在哪里呢?就是我这一念心去攀缘花的时候,我的心跟花一接触,“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我的心跟花接触的时候,就在花的地方出现我的心。我今天耳朵听到声音,当我听到了声音,我的心就在声音的地方出现。它是在心跟境结合的那个时候出现了;当外境消失掉,那个心也消失掉。但是阿难尊者他没有说消失掉,他认为这个心是有自体的,所以他才会讲到有处所。
前面所说的“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是心境和合的时候,在相合的地方出现。这个地方是不同的。这个地方是说,当我的眼根去接触色尘的时候,它的中间产生了一个心体。中间,眼根攀缘色尘的时候,它有一个中间的位置,这个地方把心创造出来。而这个地方就是我心的一个处所,也是我心的自体。阿难尊者的中间是这个意思,跟前面不太一样。
癸二、正破
好,我们看佛陀怎么破。这地方有四段,正破。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佛陀说啊,假设你这一念心在根、尘——眼根跟色尘的中间,那么这个明了的自体它是兼二?还是不兼二?所谓兼二,就是说你这个心的自体是兼带根、尘两种。也就是说,它的体性是包含了根尘两种?还是它不兼带,它离开了根尘,另外有一个独立的自体叫中间?提出这个问题:是兼带,还是不兼带?
我们看兼二的情况,兼带的情况。假设你这个中间的心体是兼带了根尘二种,那就产生一个过失,所谓的“物体杂乱”的过失。物是色法,它是一个所缘境;体是心法,是眼根。眼根跟色尘的自体产生杂乱。为什么呢?因为“物非体知”,因为物这个色尘它是无情的,它本身没有明了性,所以“物非”。“体知”,我们的心这个眼根是有情的。有情当然是有了知功能。所以“成敌两立”,有情的眼根跟无情的色尘,是对立的。一个是有情,一个是无情,你这个中间产生心体,你又把这两个全部包含在里面。不可能!你要么属于有情,要么属于无情。你不可能说我这个心体既是有情,又是无情。不可能!因为有情跟无情是成敌两立的,色法跟心法这两个是对立的,所以兼带二种是不能成立的,你一定要选一个。
如果说我不兼带,我也不兼带色法,也不兼带心法,这也有过失。兼二也不成。为什么呢?“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非”就是离开,离开了有情的知跟无情的无知,就没有体性了。我们所有的世间法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有感情的,有感觉的心法;一个是没有感情的色法。没有第三种情况。你说,我也不是一个有感情的,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不可能,没有这回事情。佛法只有色法跟心法,物质跟精神,没有第三种东西。所以离开了知跟不知,已经没有其他的体性,那这个中间到底它是以什么为相?所以你说我不兼带色心二法,也不能成立。所以说在根尘的中间产生心法,无有是处,这个自体不存在。
我们一再地讲自体不存在,大家要注意这个观念,不是指它的作用不存在。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根尘一碰撞就会产生一种心识。本来是没有,为什么会有?因为你眼睛去看它,就有了,你眼睛一看就有了。眼睛一看到佛像的时候,就有一种虔诚恭敬的心出来。你看得越久,这个心就造作越久,你的善业就越久。你的心去接触佛号的时候,当你听到佛号的声音,你也会产生一个心识,一种皈依的心识。所以根尘相应产生识,本来就是十八界的一种作用,我们生命体的造业就是根境和合产生一个心识。这就是我们一种造业的力量,这个作用不能说没有,因为佛教的基本观就是因缘观嘛,诸法因缘生。
比如说,你来生为什么会有地狱?因为你去缘这种五欲的境,产生贪瞋痴的烦恼。这个也是一种作用,就是一种造罪业。而你来生的地狱,就在每一念的造作当中,你的地狱也慢慢成就。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的。我们只是说它的法性本来空寂。所以诸位现在要慢慢体会,法性是空寂的—— 法性本来空寂,但是因果丝毫不爽。但是,因果丝毫不爽,法性又本来空寂。如果因果有真实性,我们所造的业都有真实性,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谁都没办法成佛,跑不掉了。如果我们所造的业是有真实性,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带业不可能往生,绝对不能往生。
我们造业,只是一时的根跟一时的境接触了,产生一时的心识,这是一种生灭心,而我们的本性还是清净的,我们本性是离念的心体。所以它这个罪业,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它没有真实地染污我们的心性,所以我们才可以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才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叫作缘起性空。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所破的是,那个心的自体是不存在的,但是作用绝对是存在的。你起善心,真的是有善的果报;你起恶念,绝对是有恶的果报。所以这个地方讲“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句话是合乎真理的,你跟什么样的境接触,你就产生一个什么心。但是这个心没有处所,也没有自体。所以你造完的时候,这个心就消失掉。它自己会消失掉,你都不用去对治它。但是那个业保存下来了。所以我们要知道,“觅心了不可得”是指心的自体不可得,作用是可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