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楞严经

净界法师  2024/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页。辛二,破转计在外。

佛教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的产生是假借因缘的,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们如果追根究底,什么是因缘呢?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念明了的心,它是整个因缘的主导者。我们可以这样讲,当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念头一动,这就是一个因缘。当然这个因缘,从本经的角度来说有两种差别:第一个是趋向于生死痛苦的因缘,第二个是趋向于涅槃安乐的因缘。本经是把因缘分成这两部分,生死跟涅槃。这两种因缘心态不同,一个是依止攀缘心,一个是依止常住真心。

所谓的攀缘心是说,这个心是攀缘六尘的境界而生的。比如说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为什么出家呢?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我出家。他的心,是缘三十二相而出家的。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因为三十二相是生灭法,佛陀的身相会衰老、会病痛、会死亡、会消失掉,所以他这个心变成是一个生灭心。你依止生灭心不可能成就坚固的不生灭的果,因为那个本质是生灭的。所以当我们的心是由外境的刺激才产生的一种作用,那么本经的定义叫作攀缘心,就是你一时的情绪。这种心态来修学佛法是不会有成就的,因为以这种心态去修种种的善法,你的心都是向外攀缘的,你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第二种心态,就是你从你内在的清净本性出发,观察你这一念心是清净的,然后从清净本性当中发起一个菩萨的愿力,我一定要誓断一切恶,我一定要誓修一切善,我一定要誓度一切众生。你这个心的产生,是从内心发动出来的,这个心就是一种常住真心,真实的心,这个心就是跟涅槃相应。所以你看阿难尊者他启请佛陀开示首楞严王三昧的法门,佛陀并没有讲法门,刚开始先不谈法门,先讲心态,先把心态调正了,你才有资格谈法门。其实真正的法门是在三卷半以后才讲到。前面的三卷半都是在破妄显真,把我们的心态调整好。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佛陀先破妄,破除我们妄想的执着。

辛二、破转计在外。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好,我们看辛二,破转计在外,就是破除阿难尊者那种辗转的执着。他执着什么呢?执着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是居在身外。

蕅益大师说,其实这七科的破妄,都是在发明一个道理,就是妄想无体。妄想它是随境生灭的,它没有一个真实自体。没有自体的东西,当然就没有所谓的处所。一个东西,它一定要有一个自体,它才有个处所。它既然没有自体,当然没有处所。所以佛陀就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你这一念心、这一念修行的心,到底在哪里?你说你发心出家,你看到我三十二相,那么你这一念心在哪里呢?他的目的,就是要阿难尊者回光返照,观照到他的心的本性是空寂的、没有自体的。

前面阿难尊者是执着我们这一念心在身体之内,被佛陀破斥。这个地方他又辗转地计度是在身体之外。这当中有两科:第一个是转计,第二个破斥。

先说明阿难尊者他所辗转计度的相貌。这当中有三段。先看“转计”的部分。

壬一、转计

净界法师:楞严经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前面阿难尊者讲到心是在身内,被佛陀破斥以后,他感到很惭愧,所以他就起立,向佛陀顶礼。他就说:我阿难听闻佛陀前面所说的,我们这一念心不居身内的这样的法音,“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既然我的心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那么怎么能够说我的心在身内呢?所以如此有道理的法音,让我真实觉悟了,我知道我的心其实是居在身体之外。因为你看,我都是看到外面的东西,我从来没有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可见得我这一念心是在外面的。这是他转计的相貌。

阿难尊者把这样的相貌作出一个譬喻: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说是怎么知道我这一念心在外呢?是什么理由呢?譬如说,我们今天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当中点上一个灯,这个灯在房间中点燃以后,灯光必定先照了室内的房间,然后从大门再去照了外面的庭园。也就是说这个灯光,它是先照近距离,然后慢慢再照远距离的。房间里面比较近,外面的庭院比较远。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他用灯光照了由近而远的道理来作一个譬喻。

这以下合法: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一切凡夫众生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没有一个人见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个道理就好像灯光,它一定是居在这个房间之外,所以它不能照了房间之内。如此的道理应该是非常的明白而没有疑惑,就如同佛陀所说的正确圆满的了义教法一样。“得无妄耶”,应该是真实而不虚妄的吗?

“得无妄耶”这句话,古德的注解说,阿难尊者因为前面他提出的话是非常肯定,那被佛陀破斥以后他现在讲的话就有一点犹豫不决了,不是很确定,有请佛印证的这一层意思。所以“得无妄耶”,说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而没有虚妄的吗?他心中有一点不确定的意思。这段是把阿难尊者转计在身外的一种相貌,跟佛陀表达了出来,叫作转计。

壬二、破斥。分二:癸一、立例。癸二、正破。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佛陀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这个时候,佛陀安立了一个例子:佛陀说,这么多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的比丘,刚刚是随从我到室罗筏城去乞食。乞什么饮食呢?去乞求一种“抟食”。因为古时候印度吃饭没有筷子,他用手去拿,所以它的饮食是一团一团的。这样的乞食结束以后,大家就回到了祇桓精舍。这是把乞食的过程作一个说明。

以下就是佛陀正式问阿难尊者,说“我已宿斋”。身为佛陀,当然我已经吃饱——这句话意思是说,因为佛是法王,于法自在。在这个例子当中,佛陀不需要饮食,所以必须把佛陀先简别出来。他跟阿罗汉有所不同,因为阿罗汉是需要饮食的。所以佛陀在僧团当中先把自己简别出来说,身为佛陀,我已经吃饱了。假设在一千二百五十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吃饱了,其他人都没有吃,那么一个人吃饱了以后,其他人的肚子会有饱的感觉吗?他就提出这个问题,说一个人吃,其他人会饱吗?阿难回答说:“不也,世尊。”这是不可能的。什么道理呢?这些大比丘虽然内心当中证得阿罗汉果,内心当中都成就我空的真理,但是他所依止的果报体不同,果报体是由业力所成就的。你看阿罗汉,每一个人他入了三昧以后,他的心都是跟我空相应。但是出定的时候,有的阿罗汉长得比较庄严,有的比较丑陋。因为他前生造的业不同,所以躯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躯命当中,怎么能够说一个人吃饱以后,其他的人都饱呢?这不可能。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阿罗汉翻成中文叫作无生。他能够做到无生,就是他的生命结束以后,他来生不再受生了,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不能说他无灭,因为他还有一次死亡。也就是说阿罗汉其实叫作心解脱,他的身没有解脱。他的心已经跟我空的真理相应。他观察五蕴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只是一个业力的集合——刹那刹那的业力的显现,刹那刹那显现一个果报出来。它是一个动态的生命,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阿罗汉的色身没有解脱,他过去的业力还在主导他今生的色身。所以你看阿罗汉有时候会生病,有时候会中暑。身为一个有漏的生命体,当然他还是要饮食来资助他的。所以你不能够说一个人吃饭,其他的人都饱,这是不合理的。各人吃饭各人饱。所以阿罗汉只要是长时间没有吃饭,阿罗汉的色身也会死亡。佛陀举出一个例子,说一人吃饭其他人是不能饱的。再用这个例子的道理来破除这一念心在外的转计。

癸二、正破

净界法师:楞严经

我们看正破。看经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这一段正式地破斥。

这地方有三段的破斥:第一个,以“身心相外”则身心互不相干来加以破斥。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这个觉了知见之心是居在身体之外……觉了,指的是前五识的了别,它能够去摄取五尘的影像;知见,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把前面五尘落谢的影子加以分别,而产生很多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也产生很多很多善恶的想法。总而言之,觉了知见之心,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分成前五识、第六识,总之就是这念心。

如果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居在身体之外,那这样会有一个严重的过失,就是“身心相外,自不相干”。身在心外、心在身外,你的身体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在外面,这样身心世界不能产生互相的作用,就不相干了。这样讲的话,当你的心有所了知的时候,你的色身就不能有感觉了;另一方面,当你的身体有感觉的时候,你的心也不能了知。因为你的心在身体之外,所以你身体的感觉不能传递给内心,你内心的想法也不能传递给色身。这个就是所谓的“身心相外,自不相干”。这种道理就好像前面说的:两个比丘,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这两个比丘是互不相干的一样道理。你吃饭,你吃你的;他吃饭,他吃他的。你的心在外面,如果你的色身有痛苦的感受,你怎么传递给你的内心呢?你内心在外面啊。身心世界产生了隔碍,就不能够互相产生作用。这就产生了互不相干的问题。

这种问题,佛陀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说:“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佛陀把他的手拿出来,他的手就像兜罗绵,又细又白的手,显现给阿难尊者看,说:“你看到我的手吗?”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了,您的手就在我前面,我用眼睛看到了。”佛陀说:“你用你的色身的其中一个部分——眼睛去看手的时候,你眼睛看到这个手,你有没有把你的信息传递给你的第六意识的心,你心中会有感受想法吗?”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有啊,我用我眼睛看到您手的时候,我的确有把这样的一种信息传递给我内心。我这个色身跟内心是可以沟通的,我内心有感觉,我就可以把感觉传递给内心,是可以的。这样讲,就又跟自己前面所提的宗旨相违背了。

佛陀正式破斥了:“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说,既然你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你内心会产生一种欢喜、羡慕的心,那表示身心世界是互相了知的,身心世界是可以相互作用的。这样,你的心怎么说是在身体之外呢?所以你讲你前面所说的你这个明了分别的心住在身外,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心住在外面,那身心世界是两个个体。就像两个阿罗汉,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那么身心世界不能产生相互的作用,跟现实的情况不相符合。我们现实情况是,身心世界是相互可以作用的。

过去有一对母女,母亲带了一个小女孩在乡村里面生活。后来遇到了饥荒的时代没有饭吃。这母亲一看,这样死守下去就完蛋了,所以母亲就拿一个布袋装了很多的沙,把这个布袋绑起来吊在梁上面,跟小女孩说:你不要紧张,这边有一包米在这个地方。我有事情,出去办一下马上回来,就用这个米煮粥给你吃。结果这个母亲出去了七天都没有回来。隔壁的邻居一看,这个小女孩都没有吃饭,跑来跑去的。跑过来问:“你妈妈呢?”“妈妈出去不在啊。”“她走的时候交代过什么事吗?”“她说上面有吊一袋米,回来的时候煮粥给我吃的。”邻居就把布袋拿下来,布袋一打开,里面都是沙。小女孩看到是沙的时候,当下马上气绝死掉,因为她心中的愿望被破坏了。为什么她刚开始不会死亡呢?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愿望。一个人心中有愿望会滋养色身,身心世界是互通的,你心中有愿望的时候,你的色身的整个五脏六腑的运作就正常,所以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你看我们一个人的心情,你经常保持愉快,保持乐观,这个是最好的补药,因为它滋养色身。所以从现实的环境,心会影响色身,色身也会影响内心。你看你身体要是不好,你的心情也会比较躁动,所以身心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你不能够说心在外,身在里面。不可以这样讲,不合道理。

这是阿难尊者第二个执着,执着内心在外。这个是产生了一种身心相外、互不相干的过失。所以佛陀说是没有道理的。

辛三、破转计潜根。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我们看第三段,破转计潜根。

阿难尊者前面提出的在内、在外都被破了以后,他就提出一个看法说,原来我这一念心是潜伏在六根当中。我们解释一下。说我的眼识——我能够看到东西的这个眼识是潜伏在眼根;我能够去听闻声音的这个闻,听闻的耳识,是居在耳朵当中;乃至于我的第六意识依止在意根当中。这个六识它躲在六根当中,它跟外境一接触的时候,这个六识就出来活动;没有事的时候,这个识就躲在六根当中,叫作潜伏根中。以下文来看,他的主要的重点在眼根,以眼识潜伏在眼根来加以说明。

经文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是转计;第二个,破斥。

壬一、转计

净界法师:楞严经

先看“转计”的相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这段是阿难尊者辗转计度的相貌。说佛陀您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如您老人家所说,“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这一段是佛陀破除他那个执内,说明“心不在身内”的一段),为什么不在身内呢?因为我的心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所以我的心不在身内。

其次,“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因为我色身的感觉会影响我内心的想法,我内心的想法也会影响到我色身的感觉,所以这两个是相互了知的。您看我眼睛一看到您的兜罗绵手的时候,我的心马上产生分别想法,所以身心世界是不能分离的,所以心也不在身外。既然也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现在冷静地好好思惟,我已经知道了,在一个地方。这个是他的转计之相。

这以下佛陀就继续地征问心的处所。我们看经文: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佛陀怕阿难尊者含糊笼统说知道在一个地方,佛陀这个时候一定要把他妄想的根源找出来,否则这个病根不找出来,阿难尊者就一辈子跟着妄想跑。所以佛陀就继续追问说:那你说在一个地方,这个处所在哪里呢——“处今何在”?阿难回答说:“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说我这念心,一方面看不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另一方面又能够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一念心很奇怪,看不到里面只看到外面,那我依止这个道理思惟,一定是潜伏在六根当中。

我们先把这个道理解释一下。阿难尊者所谓的六根,我们以眼根来看,他认为我们这个眼根前面是开通的,后面是封闭的。你看眼球,它前面的门是打开的,后面的门是关闭的。这一念心它住在眼根,所以它看出去很清楚;但是往后看,因为眼根后面的门是关起来的,所以看不到后面。为什么见到外面而不见到里面呢?因为它潜伏在六根当中。耳朵也是一样,我们耳朵只听到外面听不到里面,因为它前面的门是开通的,后面的门是关闭的。

以下阿难尊者也讲出一个道理,讲了一个譬喻,借事显理。他说假设有一个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这个琉璃椀就是我们现在用玻璃所做的眼镜,拿这个眼镜来合他的双眼之上),眼睛上面虽然有物质,但是彼此之间却不互相障碍。你看我戴眼镜,我看东西也是看得很清楚,这个眼镜不会障碍眼睛,还看得更清楚。“彼根随见,随即分别”,这就好像说是我的心住在眼根当中,我的眼根往左九十度跑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我的眼根,就看到那个地方,看到左边;我的眼根往右边跑,我的心也跟着我的眼根往右边看。所以很清楚,心是住在眼根当中的,这绝对没有错的。所以,眼根它是怎么去见,我的心就怎么分别。所以我的心一定是潜伏在眼根当中;我的耳识潜伏在耳朵当中。这样他能够挽救前面的过失。您说在内、在外都不对,在内为什么见不到五脏六腑,在外的话又身心互不相知。那潜伏在根中,就能够挽救前面两种过失。

我们看第三段,说明它这个理由。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这个地方正式地来挽救,或者说是脱离内外的过失。说我这个觉了能知之心,既然不见到身内种种的物,那一定是潜伏在眼根;“分明瞩外无障碍者”,又能够看得到外面,当然就是在根里面。因为这个眼根,它前面是开通的,后面是封闭的,所以心住在里面就跟着眼睛跑,眼睛看到什么,心就跟着眼睛走。这个就是我心的处所。这是阿难尊者他执着的相貌,我们先让他表达出来。

壬二、破斥。分二:癸一、立例。癸二、正破。

癸一、立例

我们看佛陀怎么破斥。破斥当中佛陀也是先立个例子,再正式地破斥。先看佛陀所安立的例子: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陀安立一个例子说,正如你所说的道理——你说我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潜伏在眼根当中。那么这个时候眼根跟心的角色就像琉璃跟眼睛的角色,这个琉璃眼镜戴上去,眼睛在后面,眼镜在前面,就好像眼根在前面、心在后面一样。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这个戴眼镜的人去见山河大地的时候,他见到山河大地,他看得到这个眼镜本身吗?眼睛能够看得到眼镜吗?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这个人既然把眼镜戴上去了,他看到山河大地,当然他同时应该也看得到眼镜的。这是一个例子,因为眼镜在前面,眼睛在后面,所以他看出去一定先看到眼镜,再看到山河大地。这个道理很清楚的。

好,那佛陀就加以破斥了。

癸二、正破

净界法师:楞严经

我们看破斥的文: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这个地方的破斥有三段:首先是一个难问。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潜伏在眼根当中,就好像眼睛戴上眼镜一样。那这样的话,我们这一念心通过眼根去看到山河大地,为什么没看到眼根呢?你应该先看到眼根,就像你戴眼镜去看东西,应该先看到眼镜,再看到山河大地。我们这一念心去分别万法的时候,那你应该先看到眼根,才看到山河大地才对啊。先难问,然后再破斥。

这地方有两种情况:

如果你说你看到了眼睛,那就有问题了——“眼即同境”。眼根本来是能见,比如说我的眼根看到花,我的眼根是能见,花是所见。现在眼根被你看到了,那糟糕了,那眼根变成所见,那么眼根就变同外境,“不得成随”,眼根变成所缘了。变成所缘,就跟你没有关系了,那就跟前面的过失一样了,心在外了,眼根变成是你身心世界外面的东西,身心又不能相随了。你看,你眼睛看到花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朵花,讲出花的名称,表示你的心跟眼根是互通的。假设眼根变成了一个所见,就变成外境了,那么你的心跟眼根就不能相随了。眼见,心就不能相随,这个是不合道理的。所以你说你看到眼睛,不合理。

如果你说你的心看不到眼睛,那你怎么能够说你这一念心,就像琉璃合一样,是潜伏在根里面呢?你这不合道理啊。你的心潜伏在眼根,你一定先看到眼根,再看到山河大地。所以你说你不能见,也不合道理。

总而结之,你这个觉了能知之心潜伏在根里如琉璃合,是没有道理的,不能成立的。

这个地方的道理,我们解释一下。

唯识学把所有的因缘所生法分成三个重点: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即十八界。我们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要六根跟六尘接触。比如说眼根接触到色尘,这个时候产生一个眼识,眼识再知会第六意识:哦,这一朵花很漂亮。所以根尘的碰撞才把识创造出来。这个唯识学是同意的。我们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我们这个识就产生出来。你看我本来没有了别的功能,突然间听到声音,诶,了别的功能就出现了。但是这个地方要注意,这种了别的心我们叫“缘影之心”,它是攀缘六尘影像的心,当影像消失的时候你的心就消失,所以古德说“来无所从,去无所止”。

你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没有什么地方来。你说我刚刚听到声音的时候,我很高兴;现在声音消失了,我前面那个了别的识也消失了。那你到哪里去了?也没有地方去。来,没有地方来;去,没有地方去。但是你当下眼根去攀缘色尘、去碰撞色尘的时候,它真的是有一个明了的功能出来。

佛法讲“缘生缘灭”。缘生缘灭这句话的道理,我们从两方面来说。缘生缘灭的意思是说,作用是有的,作用你不能说没有。你说:诶,我刚刚去拜佛。你为什么能够拜佛呢?当然我的眼睛看到佛像,看到佛像:这佛像很庄严!就把这样的信息传给第六意识,产生恭敬的心。这个心再主导我的身体去拜佛,我的根接触尘去创造一个拜佛的虔诚的第六意识。这叫缘生缘灭。生灭法嘛。拜完了以后,你说你刚刚拜佛的心跑哪里去了?没有了。但是作用没有失掉,那个业果没有失掉。

佛陀今天破的就是,那个心是没有自体的,它没有真实的体性,但是它的确是有作用的。如果我们连作用也否定,那世间上没有因果了,因为你每一个造业都是生灭法嘛。你刚刚念佛的时候,也是一个生灭心在念佛嘛,但是当佛号消失的时候,你那个心也不见了。所以我们应该说,心的作用是有的,但是它的自体是没有的。

今天我们要破的是那个觅之了不可得那个自体,因为你不把这个妄想的根源找出来,没有把它拔掉,你就一直跟着妄想走。我再讲一次,妄想最怕我们去找它的根源。我们从来没有去问这个妄想:你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我们从来没有问。我们产生一个妄想,然后就习惯性地跟着它走。那这个时候,《楞严经》的观念就是说:你先等一等,你站起来,你看它的根源在哪里?这个时候你回光返照:诶,这妄想没有根源啊。我还没有拜佛的时候,我那个拜佛的心找不到,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那么在拜的时候,真的是有拜佛的心态;等到我拜完的时候,结束了跑来上课,我刚刚拜佛的心也觅之了不可得。还没有拜之前,没有处所;正在拜的时候,也没有处所;拜完的时候,也没有处所。那只有什么呢?只有一种刹那刹那生灭的作用在造业。这个是有的。

《楞严经》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觅之了不可得以后,我们才能够看到妄想的相貌,原来妄想是没有真实体性的,它只有一种因缘的作用。这个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什么效果?诸位想想看。当你回光返照,找到原来妄想是没有根源的,你从今以后不随妄转,不是你主导我,是我主导你。我要你怎么样,就怎么样。今天我们每一个人要造业,一定要有一个想法,这是没有错的;要有一个感受,也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不能让想法来带动我们,我们要来带动我们的想法。

今天我们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心随妄转;第二个,心不随妄转。重点就是:你要把这个妄想的根源找到。它怎么样?觅之了不可得,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没有真实的体性好处太多了,光是觅之了不可得,在修行当中你就有很大很大的进步了。

第一个,从今以后,你看到妄想,你知道它不真实,它只是一个因缘的作用,你不再那么害怕。所以我们在对治烦恼的时候,我们常常说“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什么我们能够断尽一切烦恼?我讲实在话,假设每一个烦恼——贪欲的烦恼、瞋恚的烦恼都有真实的体性,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断烦恼,没有一个可以成佛。因为它有真实的体性,你断不了的,你顶多把它压制下来。我们顶多用石头把它压住,你不要动。那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圣人,真的是把烦恼断掉了。那表示它没有自体,才能够断的。这是第一个,就是观察这个烦恼本性是清净的,所以可以断烦恼。

第二个,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非常好用。为什么我们今天造那么多罪业可以忏悔?因为我们当初在造业的时候,一念的妄心攀缘妄境,产生的一种业力,也是虚妄的,所以它的业性本空。当然业果不失,但是它业性本空。所以我们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忏悔干净,因为妄想是无性的。所以你看阿难尊者,他就示现凡夫一样,他不断地提出很多很多的转计,佛陀一番一番地破斥。如果阿难尊者太聪明的话,他第一次就开悟了,那我们就看不到后面佛陀的破斥。所以阿难尊者必须要像一个凡夫一样不断地转计,再由佛陀破斥,我们后世的弟子才能够看得更清楚,原来妄想是没有自性的。

0:00 / 0:00
大佛顶首楞严经1-要义1
大佛顶首楞严经2-要义2
大佛顶首楞严经1
大佛顶首楞严经2
大佛顶首楞严经3
大佛顶首楞严经4
大佛顶首楞严经5
大佛顶首楞严经6
大佛顶首楞严经7
大佛顶首楞严经8
大佛顶首楞严经9
大佛顶首楞严经10
大佛顶首楞严经11
大佛顶首楞严经12
大佛顶首楞严经13
大佛顶首楞严经14
大佛顶首楞严经15
大佛顶首楞严经16
大佛顶首楞严经17
大佛顶首楞严经18
大佛顶首楞严经19
大佛顶首楞严经20
大佛顶首楞严经21
大佛顶首楞严经22
大佛顶首楞严经23
大佛顶首楞严经24
大佛顶首楞严经25
大佛顶首楞严经26
大佛顶首楞严经27
大佛顶首楞严经28
大佛顶首楞严经29
大佛顶首楞严经30
大佛顶首楞严经31
大佛顶首楞严经32
大佛顶首楞严经33
大佛顶首楞严经34
大佛顶首楞严经35
大佛顶首楞严经36
大佛顶首楞严经37
大佛顶首楞严经38
大佛顶首楞严经39
大佛顶首楞严经40
大佛顶首楞严经41
大佛顶首楞严经42
大佛顶首楞严经43
大佛顶首楞严经44
大佛顶首楞严经45
大佛顶首楞严经46
大佛顶首楞严经47
大佛顶首楞严经48
大佛顶首楞严经49
大佛顶首楞严经50
大佛顶首楞严经51
大佛顶首楞严经52
大佛顶首楞严经53
大佛顶首楞严经54
大佛顶首楞严经55
大佛顶首楞严经56
大佛顶首楞严经57
大佛顶首楞严经58
大佛顶首楞严经59
大佛顶首楞严经60
大佛顶首楞严经61
大佛顶首楞严经62
大佛顶首楞严经63
大佛顶首楞严经64
大佛顶首楞严经65
大佛顶首楞严经66
大佛顶首楞严经67
大佛顶首楞严经68
大佛顶首楞严经69
大佛顶首楞严经70
大佛顶首楞严经71
大佛顶首楞严经72
大佛顶首楞严经73
大佛顶首楞严经74
大佛顶首楞严经75
大佛顶首楞严经76
大佛顶首楞严经77
大佛顶首楞严经78
大佛顶首楞严经79
大佛顶首楞严经80
大佛顶首楞严经81
大佛顶首楞严经82
大佛顶首楞严经83
大佛顶首楞严经84
大佛顶首楞严经85
大佛顶首楞严经86
大佛顶首楞严经87
大佛顶首楞严经88
大佛顶首楞严经89
大佛顶首楞严经90
大佛顶首楞严经91
大佛顶首楞严经92
大佛顶首楞严经93
大佛顶首楞严经94
大佛顶首楞严经95
大佛顶首楞严经96
大佛顶首楞严经97
大佛顶首楞严经98
大佛顶首楞严经99
大佛顶首楞严经100
大佛顶首楞严经101
大佛顶首楞严经102
大佛顶首楞严经103
大佛顶首楞严经104
大佛顶首楞严经105
大佛顶首楞严经106
大佛顶首楞严经107
大佛顶首楞严经108
大佛顶首楞严经109
大佛顶首楞严经110
大佛顶首楞严经111
大佛顶首楞严经112
大佛顶首楞严经113
大佛顶首楞严经114
大佛顶首楞严经115
大佛顶首楞严经116
大佛顶首楞严经117
大佛顶首楞严经118
大佛顶首楞严经119
大佛顶首楞严经120
大佛顶首楞严经121
大佛顶首楞严经122
大佛顶首楞严经123
大佛顶首楞严经124
大佛顶首楞严经125
大佛顶首楞严经126
大佛顶首楞严经127
大佛顶首楞严经128
大佛顶首楞严经129
大佛顶首楞严经130
大佛顶首楞严经131
大佛顶首楞严经13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

【佛教词典】檀弥罗

(人名)王名。王为恶逆,破塔毁寺。以剑杀害西天第二...

【佛教词典】感情

人类的精神活动可分为知、情、意等三种状态,其中,可...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做人的七品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