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楞严经

净界法师  2024/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五讲)

丑二、腾疑细释 分二:寅一、阿难腾疑;寅二、如来细释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六页,“丑二、腾疑细释”。

本经的修学重点,就是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的整个重点,其实就是一个心地法门。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慢慢会发觉,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时候,其实外在的事相并不困难,最麻烦的就是“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内心的安住跟调伏是比较麻烦的一个工作。从本经的开示,佛陀是要我们先安住,然后再调伏。所以佛陀在前三卷半,讲到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告诉我们菩萨云何应住,处理这个安住的问题。

在本经当中,讲到我们的心有两个住处:

第一个,以妄想为住,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跟我执法执相应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过去无始劫来,我们接触了很多的人,接触很多的事情,遇到很多的环境,产生很多很多的感受想法,整个受想行识都累积在这个妄想当中。所以,当我们住在妄想的时候,我们变成非常的敏感、非常的脆弱、非常躁动不安。因为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刺激到我们的妄想,带动我们的感觉,带动我们的想法。所以你看一个人,他安住妄想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感觉——弟子心不安。因为你住的地方住错了,你很容易受到你过去的思想、感觉的主导,你怎么弄都没有用。因为你住的这个房子住错了。

第二个,我们以所谓的常住真心为住,就是我们安住在清净本然的现前一念心性。以心性为住的时候,我们开始远离我们过去的妄想,以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为住。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妄想开始生起、相续乃至于消失。以心性为住的时候,我们内心相对就比较安稳了,我们找到家了。所以古人常说,修行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意思就是说,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要住在你真实的心性。这是第一件事情。

我们在前面三卷半,就是要处理安住的问题。所以佛陀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分别妄想跟真心的相貌,让我们产生取舍。当我们安住在心性以后,开始作调伏了。你这个时候以心性为住,会看到自己过去无始劫的妄想,这个时候再用空假中三观来调伏它。以空观来破除我法二执,以假观成就善巧的智慧跟广大的福德资粮,以中观来作一个调合——中道。

所以,我们在本经的修学,第一个,你要知道你现在的心“云何应住”,你住在什么地方,你安住的地方对不对。其实你可以从结果看得出来。如果你感觉最近躁动不安,那表示你安住错了,又跟过去的妄想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经常要保持观照,第一个,你心以何为住;第二个,你是不是产生了调伏。就这两个重点。

我们这一科先讲到安住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远离妄想、安住真如。当然,安住真如,我们要先了解真如的相貌。

寅一、阿难腾疑

净界法师:楞严经

好,我们看讲义,“腾疑细释”。这个“腾”就是腾起的意思,就像烧滚的热水沸腾了。阿难尊者听到前面佛陀的开示,这个时候他腾起了两种疑惑,叫“腾疑”。第二个,“细释”。佛陀大悲,加以详细地解释。所以,这一科主要内容,一个是疑惑,一个是解释,“腾疑细释”。

好,我们看第一段的“阿难腾疑”。我们看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首先,阿难尊者就把他听了佛陀开示以后的心得表达出来。阿难尊者白告佛陀说:世尊!正如佛陀您为我等凡夫宣说因缘跟自然的道理,从心性的本体来说,它是随缘不变的,所以它不是因缘法;从心性的作用来说,它是不变随缘的,所以它不是自然之法。从因缘的角度,它是一个和合相;从自然的角度,它是不和合相。当佛陀开显我们真实的本性是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的时候,其实阿难尊者并没有完全地了解,所以叫“心犹未开”。而这个时候佛陀又讲到了“见见非见”之理——所谓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就讲到我们这一念的见性是远离见分之妄。因为见分它是一个作用,作用是受业力的影响,所以它带妄;但是身为一个本体,它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它远离一切的妄。这个时候他又听到“见见非见”的道理,更增加了心中的迷闷。所以伏愿大慈悲的佛陀能够布施大智慧的眼目,来开示我等有学之辈怎么去发明我们心中本具的这种觉悟光明跟清净的心性。阿难尊者作是启请之语以后,心中感到非常的悲伤而流泪,至诚地作礼,心中准备来承受佛陀的开示。

这段经文当中,阿难尊者提出了两种疑惑: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因缘、自然的道理;第二个就是所谓的见性跟见分的差别。其实我们细细地思惟,这两种疑惑就是一个疑惑。我们现在要把心带回家,要远离妄想,菩萨第一个就是要先把心安住下来。那么我们以何为住呢?以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为住。那么什么是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一个不变、一个随缘,就是一个体用的相互关系。

这一科佛陀会把心性的不变之体跟它随缘的作用作一个详细的说明,因为阿难尊者的问题就在这里,他搞不清楚什么是不变、什么是随缘。

其实,不变中有随缘,随缘中有不变。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有两部分:第一个是变化的,变来变去的。你看我们前生跟今生不一样,今生跟来生不一样,它是会变的。第二个,就是它永远不变。你不管怎么弄,它不变的。在安住真如本性的时候,你要把这个变跟不变的道理详细地弄清楚,才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所以这一段正是阿难尊者提出的疑惑。这一大科以下,佛陀就把这个变跟不变的道理——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详细地加以说明,叫“如来细释”——如来详细地解释。

了解阿难尊者的疑惑,我们就知道佛陀以下回答的重点在哪里。

寅二、如来细释 分三:卯一、诃诫许宣;卯二、合明二妄;卯三、显示归真

这当中有三段:第一个,诃诫许宣;第二个,合明二妄;第三个,显示归真。

卯一、诃诫许宣 分二:辰一、经家叙意;辰二、如来诫许

我们看第一段,卯一、诃诫许宣。

这一段,如来先用诃责的口吻来告诫阿难尊者,希望他能够产生一个观照的力量;然后如来以慈悲心来宣说不变跟随缘这两种道理。这地方有两段:第一个,经家叙意;第二个,如来诫许。我们先看“经家叙意”。看经文: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这一段是结集经典的人来叙说法会当时的情况,不是佛陀的开示。阿难尊者启请以后,这个时候世尊的内心生起了一念怜愍的心,怜愍阿难跟法会当中这些有学之众——他们心中感到迷闷,悲伤流泪,所以内心当中将欲开演这个大陀罗尼的法门。

这个“大陀罗尼”就是法界总相的自体,以本经来说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依止现前一念心性为根本而称性起修,来修习整个大乘的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大乘止观,就是二十五圆通。而能够成就五十五位的菩萨阶位,这就叫妙修行路。陀罗尼是整个修学的根本,所有的功德都是从陀罗尼开展出来的。

大乘的陀罗尼有两种:一个是有相的陀罗尼,一个是无相的陀罗尼。比如说我们讲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这个叫作有相的,它是有声音来做代表的、有相的陀罗尼。第二个是无相的陀罗尼,就是本经说的大佛顶性,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佛陀这个时候想要开显以我们一念心性而称性起修的整个菩萨道,所以叫作“大陀罗尼”。

这一段是“经家叙意”。

辰二、如来诫许

我们看第二段,如来诫许。这个时候,如来一方面告诫阿难尊者,一方面来允许阿难尊者的启请。我们看经文: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佛陀在讲正式的法义之前有一段告诫的话。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无始劫来只是一向地强记,靠着你强大的记忆力。因为阿难尊者他有闻持陀罗尼,所以我们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一旦听闻佛法,他永远不会忘记,他有强大的记忆力;而且阿难尊者欢喜听闻佛法,增长多闻。增长多闻,当然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阿难尊者在听闻佛法以后,心中不能产生一种微密的观照,不能产生大乘奢摩他的止跟大乘的观。

我们前面讲到,这一部经其实就是讲到菩萨的心怎么安住——菩萨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这个安住就是一个止,你的心要安住在哪里;第二个就是空假中的三观。阿难尊者虽然强记多闻,但是对于大乘的止观,这个时候心中还不能完全理解。所以这一段是如来的一个“告诫”。这以下“允许”:所以你应该好好地摄耳来听法,我当为汝阿难尊者加以详细开示,也希望能够令将来的有学之人成就大乘的菩提之果。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在讲之前告诫我们:以下的经文,你把它了解以后,一定要用这个道理来观照自己的身心世界。这以下讲了很多的譬喻,都是用来观照的。

其实我们看学术界跟宗教界是不一样的。你看学术界,它是在分别一些名相,了解很多的知识,但是它不认为这个知识跟你的生命有关系,它认为这只是一个知识。而佛法是把这个知识转成一个观念,变成一个你生命的观念,变成你的一个思想。所以,宗教是把知识跟你的思想结合起来,变成你一种生命的力量;学术界它不一定,它可以把这个知识讲出来,但是它的想法还是它的想法。两者是完全不同。

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佛陀要我们依教起观,要把你所明白的道理,会归到你的身心世界。是这个意思。

卯二、合明二妄 分二:辰一、直示二妄;辰二、进退合明

好,我们看卯二,合明二妄。这一段就是来说明两种的妄见:一个是同分妄见,一个是别业妄见,讲到两种妄见。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直示二妄;第二个,进退合明。

辰一、直示二妄 巳一、总标;巳二、别释

我们先看“直示二妄”,佛陀先直接地来开显这两种妄见。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总标;第二个,别释。

巳一、总标

看总标。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我先把这一段的大意讲一下。佛陀在讲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是分成两部分的: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体”,我们讲过,是不变的部分。那么“用”呢,我们这一念心性一动的时候,它会受你业力的影响,受你烦恼的影响,所以这个“用”,它就是会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差别,你的用跟我的用就不一样,就有所不同了。有所不同就产生了所谓的“妄见”的问题。

我们看。佛陀说:阿难啊!一切的众生……这个“众生”,从当机来说是六道的众生,但是蕅益大师说,从广义来说这个地方也包括了九法界众生。我们姑且以当机来说。一切六道的众生,之所以会轮回于整个世间——这个“世”指的是一个时间相,“间”是空间相。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是超越时空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但是我们现在的生命体是有时间相的。你看,你会出生,会死亡。你生在台湾,你就不可能同时到美国去。我们这个生命体从一念心性而变成一个受时空限制的个体,那是怎么来的呢?由两种颠倒分别见妄,主要是有两种的颠倒之心而产生了两种的妄见。这个颠倒的意思,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比如说,它是白的,你把它说成黑的,那这就颠倒了;它本来是没有,你把它当作有,这个也是颠倒,错误的认识。那么由错误的认知,就产生两种妄见

这两种妄见是怎么来的呢?“当处发生,当业轮转。”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后面的经文都是在发明这两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从本体来说,我们众生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十法界同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这一念心,在清净当中我们众生会产生什么?产生一念的妄动。那么从一念心开始,真如不守自性、妄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产生差别了,因为每一个人动的方向不同。你看,有些人往善法的地方动,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动,所以就出现了善业的力量;有些人是往杀盗淫妄的因缘动,就创造了罪业。所以“当处发生”。“当处”这个“处”指的什么?就是我们一念心性里面产生了妄动。为什么有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怎么样?“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为什么有生命?因为“仁者心动”。因为我们过去开始动,动了以后就产生了一种迷惑。当然,这个迷惑的动可能往善的地方走,也可能往恶的地方走。总而言之我们心开始动,就“当处发生”了。就是心中开始启动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恶念。动久了以后就“当业轮转”。我们刚开始是心动,到最后变成行动,付诸行动。行动的时候就产生业力了,可能是造善,也可能造恶,这个业力就创造了安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

这两种的妄动跟业力、跟果报,都是在一念心性当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开始动了以后,生命从无差别当中就产生了很多的差别,无差成差,就是“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业妄见,第二种是众生的同分妄见。这个别业妄见就是我们讲的所谓的别业,同分妄见就是一般我们说的共业。

我们先解释别业妄见。当我们的心开始一念妄动以后,我们清净本然的心性就开始造业了。造业以后就会产生不同的果报出来。因为每一个人所造的业不同,就有所谓的个别的业力的差别。比如说,你现在放一盆水,我们人看到的是水;饿鬼道看到水,是看到火;鱼看到水,就像它的清凉的房子;天人看到水,他看到的是一个庄严的琉璃大地。同样都是一个水,四种众生看到的为什么不同呢?因为“仁者心动”。我们心的动不太一样,所以就产生了所谓的别业的问题。这个业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个,众生的同分妄见,这个是共业。虽然我们心中不断地动,但是在动当中,有些人动的大方向还有一种是共同的。比如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讲堂,我们看到了佛像、看到了莲华灯、看到了讲桌。你也看到,我也看到,我们看到的大致差别不大,这个就是共业。就是我们过去生心念在动的时候,大家在方向上有点相同,所以我们会招感这个业力,叫共业。

这个地方就讲到“当处发生,当业轮转”,我们在动的时候,有共同的活动跟个别的活动,就产生了差别的果报出来。总而言之,就是众生的颠倒,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生死的轮回出现。这一段是总标。这以下就各别地解释。

这个地方后面还会讲到,其实共业中有别业,别业中有共业,到时候是把这两个混在一起。比如说,我们今天佛学院二十几个人,怎么大家都会在一起用功呢?相逢就是有缘,就是我们过去在某一生当中,你可能看到佛像很高兴,我也看那个佛像很高兴,我们过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大家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交集,就在一起了。可能在一起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不一定,这个就是共业了。就是我们过去的心“仁者心动”,我们过去在动的时候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一起。我们过去要是没有共同的业,今天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你这个时候应该到天上去或者到三恶道去。但是在相同中有不同。比如说,现在大家同样吃饭,我们去看饭菜的时候,每一个人看到饭菜不完全一样。福报大的人他看到,诶,今天饭菜怎么这么好吃啊;业障重的人,他看到饭菜,菜色就比较差。你相不相信,我们同样看佛像,其实每一个人看到的佛像不完全一样。善根强的人,看到佛像是放大光明的;有业障的人看到佛像是比较昏暗的。所以共业中有别业的,别业中有共业的,它这个业是共中有别。

总而言之,为什么生命会出现?简单地讲就是“仁者心动”。你要不动,就没有生命的。这两种的妄动以后就产生了一种业力,就产生了轮回的果报。这个果报跟业力,分成别业跟共业两种差别。这是总标。这以下佛陀详细地说明。

巳二、别释 分二:午一、释别业妄见;午二、释同分妄见

午一、释别业妄见

净界法师:楞严经

看别释。别释当中分两段:一,解释别业妄见;二,解释同分妄见。先解释别业,再解释共业。我们看经文: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

佛陀提出一个问,那么这个时候佛陀自己回答。

一、审于二处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这段经文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改造生命,要先了解生命。什么是生命,这个地方讲很清楚。

佛陀招呼阿难说:阿难!我现在举一个例子让你了解什么是生命的相貌。他说,譬如在世间上有一种人,这个人的眼睛产生了毛病,就是产生了赤眚。赤眚,就是说他眼睛因为过度的劳累而产生一层薄膜,叫翳。所以他看外面东西的时候,看起来是模模糊糊、糊糊模模的,看不太清楚。眼睛有毛病的这个赤眚之人,有一天晚上去看远处的灯光,那个路灯,这个时候他在灯光的外围看到了另外一个圆形的五色重叠的影像。我们眼睛好的人看灯光,就灯光而已。而眼睛有赤眚、有薄膜的人看灯光的时候,看到灯光外面有一层五色的圆形的影像出现。这个影像出现了!佛陀对阿难尊者说,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个人在夜晚看到灯光出现了五色圆形的光明,这个五色的圆影是怎么来的呢?是灯光产生的,还是眼睛产生的?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眼睛,一个正常的眼睛,就比喻我们这一念的清净本然的现前一念心性。但是我们眼睛太过疲惫以后,就产生一个赤眚,眼睛中产生一个薄膜。这个赤眚就是我们心中一念的妄动,一念的妄想产生了。眼睛中产生赤眚以后,就看到了灯光外面有五色的圆影。这个五色的圆影就比喻我们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身心世界出现了,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会问它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地方就说明,就是从一念的妄动而来。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五色圆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灯光而来,还是从眼睛而来?提出这个问题。

二、了无其实

我们看佛陀的回答:

(一)非即

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佛陀说:阿难!假设这个五色的圆影是灯光的关系才出现的,是因为有灯光才产生的,那么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了:为什么一个非眚之人——一个眼睛健康的人看不到呢?你说是灯光有,但是为什么你看到的五色圆影,他就看不到呢?所以这个不合理。而此五色圆影,只有眼睛有毛病的赤眚之人才看得到,所以你不能够说它是从灯光而来,这是不对的。如果说是从能见的眼睛而来,那么这样有一个问题:能见的眼睛——这个见分已经变成了五色圆影,它是从眼睛而来,而眼睛又看到自己!这样子的话,这个赤眚之人又看到圆影,那变成自己看到了自己,这个不合道理。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五蕴身心,我们现在产生一个人的形状、想法、思想等等这个五蕴身心,你说它从什么地方来?你说它从眼睛而来——从现前一念心性而来,不对!你看,佛陀安住在自住三摩地的时候,佛陀摄用归体,进入正念真如的时候,佛陀看不到五蕴身心,它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五蕴身心不是我们本来有的。你说五蕴身心自己产生的,也不合理。它怎么会自己产生呢?所以这个地方,它不是灯有,也不是见有。这个讲到“非即灯有,非即见有”。

但是它也不离开,“非离”。

(二)非离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阿难,假设这个五色圆影是离开了灯光而另外有它的自体,它跟灯光是完全没有关系的,那么这个也有问题了。我们应该离开灯光去旁观这个屏风或者几筵(几筵就是桌子),你看桌子有没有圆影?那是不是有圆影出来呢?事实上没有。所以它也没有离开灯光。

如果说它离开了我们能见的眼睛而有、离开了见分而有,既然是离开眼睛,那你眼睛就看不到了,那么为什么这个赤眚之人他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他也不离开眼睛。

这个地方就讲出一个消息:当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因为一念的妄动而显现这个五蕴身心的时候,这个五蕴身心它不是心性,但是它也不离开心性,它非即非离,是这个道理。这个地方就是说明它跟心性是非即非离的关系。

三、详示妄因

我们再看下面。

(一)法说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这一段诸位要注意,这一段的消文不容易。

所以阿难你应该了知,这个“色实在灯”,这个五色的圆影的的确确是在灯光当中显现出来的。你看,你是看到灯光,它才有五色圆影的,所以它的确是在灯光中显现出来,它没有离开灯光。但是它的产生,必须以见病当做影,它必须有眼睛的毛病才能够显现出来。

因此之故,“影见俱眚,见眚非病”。所以,当我们能见的见分,去看到了这个所见的影像的时候,其实都是赤眚所产生的。而“见眚非病”,事实上我们这一念清净广大的见性,它本来是没有赤眚的,是因为你的眼睛中产生了赤眚才有影像的,但是我们本来也没有赤眚。所以“终不应言”,你不应该说这个五色圆影是灯所有或者是见所有,也不可以说是离开灯而别有,或者离开见而别有。因为它就是这一念心性——这个健康的眼睛突然间产生了赤眚,所以才看到了五蕴身心。那么我们一念心性,因为一念的妄动,所以才产生了生死轮回。这个生死轮回,它本身不是心性本来有的,但是它也不离开心性。是这个意思。

(二)譬喻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 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这一段佛陀又讲出另外一个譬喻。比如说第二月,这个我们前面也大致讲过。就是月亮,有一个天上的真月,真实的月亮。我们捏眼睛,捏了几次以后,我们眼睛突然间疲劳,去看这个月亮的时候,就产生一个朦朦胧胧的第二月。就是看月亮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朦胧的月亮,这叫第二月。但是这个第二月也没有离开真月。所以,身为第二月,我们就是讲依他起性,它不是真月之体,但是它也不是遍计执的水中之月。

妄想跟依他起是不一样的。妄想是本来都不存在的,但是五蕴身心你不能说它不存在,它的的确确是让你感受得到,能够受用。所以第二月不能说它是水中月,因为水中月是本来就没有。所以依他起性,不能说它是遍计执,但是它也不是圆成实的体。何以故?因为第二月之所以能够观察得到,是因为捏目的关系,产生疲劳而看得到的。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说,这个由捏目所产生的第二月“是形”或者“非是形”,或者“离见”或者“非离见”。你不应该说第二月是真月之形或者非真月之形,也不应该说它是离开了“见”,或者“非离见”,都不可以的。

(三)结示

我们作一个总结。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总而言之,这个道理也是这样子的。这个五色的圆影主要是由于我们眼睛的赤眚而产生的;当这个赤眚消失的时候,这个五色圆影也就消失了。所以你不应该说是所见的灯光而有,或者能见的见分而有;或者离开灯别有,或者离开见别有。它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

我们这样讲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去改造我们的生命,想创造一个安乐的生命,那你应该了解这个生命是怎么来的。我讲实在话,不了解这个生命怎么来的,你就没办法改变它,因为它的源头你没找到。从这一段经文的开示,佛陀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消息——你的生命是从你的念头而来的。这怎么讲?你就是有赤眚嘛,你眼睛中有赤眚才看到五色圆影。就是我们心中因为一念的妄动,所以产生了生命。它也没有离开心性,但是它也不是真实的心性。如果它是真实的心性,我们就不能改变;如果它完全离开心性,我们就不能受用。所以,因为眼睛的毛病每个人不同,所以看到的五色圆影就各式各样。

这一段经文,佛陀的意思就只有一个,就是我们一念心性它是不变,但是它会随缘,随你的妄动的不同,看你往哪一个方向动。你往五戒十善的方向动,就创造人天的身心世界;你往四谛十二因缘的方向动,它就产生二乘的涅槃;你往六波罗蜜方向动,它就出现菩萨法界。它有随缘义。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认清消息。生命它有消息,就是怎么样?莫向外求!

我讲实在话,你看你一个人,当你看谁都不对劲的时候,你看这个人也不对,那个人也不对,我跟你保证,一定是你自己不对。你的心“仁者心动”,你起烦恼了。你看,我们善业强的人看那个舍利子,看到的是光明;业障重的人看舍利子是昏暗的。其实舍利子就是一个,但我们的心动的方向不一样。身为一个修行人,你可以起烦恼,但是你不能起颠倒。你看,我们起烦恼,但是我们观照力还在,我们不迷不取不动。我们知道自己在起烦恼,这个时候我们心不动,让它过去。烦恼最大的天敌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时间。因为烦恼是生灭的,所以你不动,它就自然消失掉。

但是,一个人最可怕是什么?你起烦恼但你不知道自己在起烦恼,这个非常可怕。你跟烦恼纠成一团,起颠倒。那就完了,没有救!那佛陀也救不了你。你起烦恼,但是你知道。你看谁都不对劲的时候,你就知道“我不对”了,赶快去拜佛,去忏悔,你很快就过去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无始劫来,我们心性当中累积很多的业力,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要起善业、什么时候要起恶业。你看我们人生就像开车一样,你从高雄开到台北,高雄到台中是风和日丽,台中到苗栗又是暴风雨,都没关系,但是你要很清楚,经常保持观照。只要是外面有问题,外面的世界出了状况,一个修行人他会“莫向外求”,忏悔自己,调整自己。所以我们从这段经文知道,一个人是可以起烦恼,但是不能起颠倒,起颠倒就没有救!

0:00 / 0:00
大佛顶首楞严经1-要义1
大佛顶首楞严经2-要义2
大佛顶首楞严经1
大佛顶首楞严经2
大佛顶首楞严经3
大佛顶首楞严经4
大佛顶首楞严经5
大佛顶首楞严经6
大佛顶首楞严经7
大佛顶首楞严经8
大佛顶首楞严经9
大佛顶首楞严经10
大佛顶首楞严经11
大佛顶首楞严经12
大佛顶首楞严经13
大佛顶首楞严经14
大佛顶首楞严经15
大佛顶首楞严经16
大佛顶首楞严经17
大佛顶首楞严经18
大佛顶首楞严经19
大佛顶首楞严经20
大佛顶首楞严经21
大佛顶首楞严经22
大佛顶首楞严经23
大佛顶首楞严经24
大佛顶首楞严经25
大佛顶首楞严经26
大佛顶首楞严经27
大佛顶首楞严经28
大佛顶首楞严经29
大佛顶首楞严经30
大佛顶首楞严经31
大佛顶首楞严经32
大佛顶首楞严经33
大佛顶首楞严经34
大佛顶首楞严经35
大佛顶首楞严经36
大佛顶首楞严经37
大佛顶首楞严经38
大佛顶首楞严经39
大佛顶首楞严经40
大佛顶首楞严经41
大佛顶首楞严经42
大佛顶首楞严经43
大佛顶首楞严经44
大佛顶首楞严经45
大佛顶首楞严经46
大佛顶首楞严经47
大佛顶首楞严经48
大佛顶首楞严经49
大佛顶首楞严经50
大佛顶首楞严经51
大佛顶首楞严经52
大佛顶首楞严经53
大佛顶首楞严经54
大佛顶首楞严经55
大佛顶首楞严经56
大佛顶首楞严经57
大佛顶首楞严经58
大佛顶首楞严经59
大佛顶首楞严经60
大佛顶首楞严经61
大佛顶首楞严经62
大佛顶首楞严经63
大佛顶首楞严经64
大佛顶首楞严经65
大佛顶首楞严经66
大佛顶首楞严经67
大佛顶首楞严经68
大佛顶首楞严经69
大佛顶首楞严经70
大佛顶首楞严经71
大佛顶首楞严经72
大佛顶首楞严经73
大佛顶首楞严经74
大佛顶首楞严经75
大佛顶首楞严经76
大佛顶首楞严经77
大佛顶首楞严经78
大佛顶首楞严经79
大佛顶首楞严经80
大佛顶首楞严经81
大佛顶首楞严经82
大佛顶首楞严经83
大佛顶首楞严经84
大佛顶首楞严经85
大佛顶首楞严经86
大佛顶首楞严经87
大佛顶首楞严经88
大佛顶首楞严经89
大佛顶首楞严经90
大佛顶首楞严经91
大佛顶首楞严经92
大佛顶首楞严经93
大佛顶首楞严经94
大佛顶首楞严经95
大佛顶首楞严经96
大佛顶首楞严经97
大佛顶首楞严经98
大佛顶首楞严经99
大佛顶首楞严经100
大佛顶首楞严经101
大佛顶首楞严经102
大佛顶首楞严经103
大佛顶首楞严经104
大佛顶首楞严经105
大佛顶首楞严经106
大佛顶首楞严经107
大佛顶首楞严经108
大佛顶首楞严经109
大佛顶首楞严经110
大佛顶首楞严经111
大佛顶首楞严经112
大佛顶首楞严经113
大佛顶首楞严经114
大佛顶首楞严经115
大佛顶首楞严经116
大佛顶首楞严经117
大佛顶首楞严经118
大佛顶首楞严经119
大佛顶首楞严经120
大佛顶首楞严经121
大佛顶首楞严经122
大佛顶首楞严经123
大佛顶首楞严经124
大佛顶首楞严经125
大佛顶首楞严经126
大佛顶首楞严经127
大佛顶首楞严经128
大佛顶首楞严经129
大佛顶首楞严经130
大佛顶首楞严经131
大佛顶首楞严经13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

【佛教词典】檀弥罗

(人名)王名。王为恶逆,破塔毁寺。以剑杀害西天第二...

【佛教词典】感情

人类的精神活动可分为知、情、意等三种状态,其中,可...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做人的七品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