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八页,辛二,结属真因。
经文讲到,说是“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在本经当中,佛陀很强调一个观念:你的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当然,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要拜佛,你是持什么咒:你持大悲咒,你持往生咒……法门当然有各式各样的功德,但是诸位不要忘掉了,法门是由心来推动的。没有那一念心,这个法门产生不了灭恶生善的效果。你看你把大悲咒放在录音带,你放一辈子,录音带也不能灭恶生善,因为它没有一个心。所以,你是用什么心态来修学,就决定你的状态。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要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找到不生灭心?佛陀讲了三卷的经文,花了三卷的篇幅来找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因为它牵涉到你未来的结果。我们一定是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成就不生灭之果。因为你用不同的心态来修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方说,孔夫子有一个很心爱的弟子颜渊。颜渊有一天要坐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颜渊上船以后,哎呀,不得了,风浪很大。这个划船的舵手是高手,不管风浪多大,他都能够把这个船跟风浪打成一片,可以说驾船的技术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到了对岸以后,颜渊非常赞叹,说:你这个船驾到这种程度,你的身体跟船几乎是合成一体。你这个技术,如果我来跟你学习的话,学得会吗?这个驾船人就问颜渊一个问题说,你会游泳吗?如果你会游泳的话,你会学得比较快。后来驾船的人又问第二个问题说,你会潜水吗?你要会潜水,那你学得更快,学得时间更短。说完以后,这个驾船人头也不回就走了。
颜渊觉得很奇怪:我跟你学驾船,你问我会不会游泳、会不会潜水,这有什么关系呢?他心里很多疑惑,回去就请教他的老师。他问孔夫子说,我今天想要跟一个驾船的人学驾船,他问我两个问题,问我会不会游泳、会不会潜水。这是什么道理呢?孔夫子说,善游者能忘水也。说,你要会游泳,你就能够把这个水忘掉,你对他就无所罣碍,你才能够把船驾好。这个船是依止在水当中的,它不能离开水的。
也就是说,这个船,假设是我们一个个体生命,一个五阴身心,这个大海就是真如本性嘛。你说我们身心世界有很多痛苦,你要处理这个痛苦。我讲实在话,你没有找到大海,你这个身心世界痛苦很难处理,你没有找到根本嘛!所以你看本经这个思想,它的好就好在哪里呢?找到你生命的根本,那枝末的东西就很好处理了。
所以这个地方讲说:“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一个人能够知道你的心性,你的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你怎么会怕死呢?死亡是一个生灭的、因缘的变化而已,而你的心从来也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这就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你的心态转变,你整个生命也就跟着转变。心态就决定你的状态,你能够无所畏惧。
所以我经常劝那些修净土宗的人:你要学一学《楞严经》的思想,怎么去正念真如;你才能够慢慢达到,临终的时候内心能够无所畏惧、无所颠倒。这个时候就像忏公师父说的:我们要恢复到本来无一物,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那就非常好了,禅净双修。
己二、叙仪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法会大众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完全大开圆解了。大家为了感恩,拜佛,而且身体合掌。内心可以说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感激,未曾有这样的经验。这个时候,在佛陀面前就说偈颂来赞叹佛陀。
戊二、当机偈赞 分二:己一、赞叹述益;己二、誓愿请加
我们看经文。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这一段是“当机偈赞”。这“当机”,就是阿难尊者。他代表大众,用偈颂来赞叹佛陀跟这一部首楞严的法门。这地方有两段:第一个,赞叹述益;第二个,誓愿请加。一方面赞叹叙述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发起誓愿请佛加被。
己一、赞叹述益 分二:庚一、赞圆常人法;庚二、述所证浅深
“赞叹述益”当中又分成两段:第一个,赞圆常人法;第二个,述所证浅深。首先赞叹圆满常住的人跟圆满常住之法。
庚一、赞圆常人法
这一段经文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赞叹人。
“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是赞叹说法之人,就是佛陀。身为一个佛陀,当然,他所有的功德都是从他一念心性所流露,所以我们不赞叹他各别的功德,而是赞叹他整体的功德,就是他一念的心性。他完全彻悟了现前一念心性。
一念心性,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段:
第一个是“妙湛”。这个地方是指一念心性的不变之体,所谓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前面经文说的“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就是那个不变的体性,那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体性,这个是值得赞叹。
第二个是“总持”。这个地方是赞叹一念心性的随缘的作用。我们前面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然,这个地方,佛陀他这个总持不是循业发现,应该是随顺他的愿力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说法,令其解脱。他能够总持一切的法门来作种种的示现。这个地方是赞叹一念心性的随缘的妙用。
第三个是“不动”。这个“不动”是把前面的不变之体跟随缘之用作一个整合,体用不二。
身为一个佛陀,他一方面证得不变之体,一方面证得随缘之用。他可以说是九法界众生之所共同尊敬,值得尊敬赞叹,所以叫作“尊”。
这一段是赞叹说法的人,完全彻证清净的本性。
第二个,我们看赞叹法:“首楞严王世希有。”
当我们要悟入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必须有一些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本经所说的所谓的首楞严王三昧。这个三昧,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空假中三观。我们现在是一个生灭的身心世界,怎么办呢?
首先修空观,观察你的身心世界是从什么地方来。它不自生。你说父母把你生出来。不对。父母没办法把你生出来。父母能够把你生出来,你应该跟父母完全一样。他把你生出来,你的思想应该跟他完全一样。事实上不然。你是假借父母的因缘出现而已。我们从什么地方来,我们找不到一个来处。所以,从空观当中破除我们对相的执取,破除妄相。
那么假观呢?我们开始去观察这个身心世界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们怎么去断恶修善、趋吉避凶。
第三个,中观,就是空有无二的道理。
你能够把空假中三观好好地配合,你就能够进入首楞严王三昧,就能够从生灭的因缘回归到不生灭的本性。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你看后面,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怎么从一个有漏的五阴身心回到我们的真如本性。《楞严经》是讲这个观念。《法华经》是依体起用,当你找到真如本性以后,怎么用你的真如本性来创造更大的功德,跟三宝结缘,积功累德。所以《法华经》是依体起用。这两个思考不一样。《楞严经》偏重在破妄,摄用归体;《法华经》偏重在显真,显你自性的功能。所以这两个——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是相互作用的。
身为一个首楞严王三昧,它能够破除我们的妄想执取,这件事情是非常希有难得。因为它彻底地破坏,不像我们在过去修无常观、无我观只是个体的破坏,这个是整体的破坏。所以,从首楞严王三昧当中我们能够称性起修。
蕅益大师说,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性修二德来发明这个偈颂。说是“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是众生本具的性德,而首楞严王三昧是修德。我们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生起修德,最后再开显我们的性德,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样子解释也可以,性修不二。或者是“赞美人法”也可以。
庚二、述所证浅深
阿难尊者叙述自己在听了三卷的经文以后,所证悟的功德浅深。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阿难尊者听了《楞严经》以后,有什么样的受益呢?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他知道这一念心性是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消除了无量劫的颠倒妄想。
我们前面一再强调,我们的颠倒妄想是从五阴身心生起的。你要没有身体你怎么打妄想?你一定有一个身体、有一个思想,你才能打妄想。佛陀在讲本经的时候,把我们的身心世界这种虚妄相完全破坏了。他一再告诉我们,这个身心世界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没有真实体性,只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影像而已。我们所有的妄想都是以身心世界为住,所谓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当我们身心世界这个水泡的妄相被破坏以后,附在这个身心世界的妄想也跟着破坏。
第二,“不历僧祇获法身”。破妄以后,我们并没有偏空,还能够不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证悟清净的法身。
这个清净的法身,就是我们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现前一念心性。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这一段的“获法身”是一个解悟,不是证悟。按照蕅祖的判教,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是圆教的初信,断除三界的见惑,大开圆解。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真实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过去的思考都是绕着我们这个生灭的身心世界,我怎么样、你怎么样。真正悟入真如本性的人,他看事情不是这样子。他从一念心性出发,他看到人生就像一个水泡,起起落落,如此而已。所以他这个时候不再随妄相而转,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观察到真如本性的存在。虽然他还没有回家,就像古德说,他看到家在那个地方,虽然还没有回家,但是他已经知道、相信家在那里。因为他这个时候还有无始的习气,六根中有很多习气。但是他见惑已断,他知见已经建立起来,信心已经建立起来,大乘信心建立起来。但是还有很多的烦恼习气要对治,所以他后面还要发愿,还要产生很多的修学。
到这个地方,是阿难尊者一方面赞叹佛陀、赞叹法,一方面把自己听完三卷经文以后所得到的利益表达出来,说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己二、誓愿请加 分三:庚一、发大愿;庚二、请佛加;庚三、喻不退
从生灭的因缘回到清净本性以后,他开始发愿,请佛加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这一段有三小段:第一个是发大愿,第二个请佛加,第三个喻不退。
庚一、发大愿
先看他所发的誓愿。
阿难尊者所发的誓愿,蕅益大师把它分两段:第一段是讲到四弘誓愿;第二段是讲到增上的誓愿,更加殊胜、更加强烈的誓愿。四弘誓愿我们叫作总愿,每一人都要发的。增上的誓愿就不是每一个人都发得起来,是各别的誓愿。
我们先看总愿:“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愿今得果成宝王”,这指的是依止道灭二谛所发的上求佛道的愿。我希望能够成就无上的宝王,无上的宝王当然是佛陀。“还度如是恒沙众”,是依止苦集二谛所发的,下化众生。前面是跟智慧相应,这个跟大悲相应。我希望能够回入众生的世界来度化苦恼的众生。所以这个等于是上求下化。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那么你为什么发这个愿呢?解释这个道理。因为我必须把我这个深心……这个深心,蕅益大师说,悲智相应,名为深心。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甚深广大,超越时空,无有穷尽,所以叫深心。我愿意把我这一念上求下化的深心,献给十方尘刹的苦恼众生,这样子才能够报答佛陀对我的开导之恩。这个是说明他发愿的理由。
这一段等于是一般的菩萨所发的愿,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蕅益大师的意思,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萨都发得起来。我们先解释这个经文,再说明它的殊胜。
说是希望无上的世尊您能够给我证明。这个证明,古德解释就是一种加持,希望佛陀再给我加持。我虽然已经开悟了,但是我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没有断,很多很多善法没有成就,希望佛陀不要放弃我,继续加持我。
那我希望我未来怎么做呢?“五浊恶世誓先入。”菩萨所发挥的空间很多。五浊恶世它的特色有两个:
第一个,法。五浊恶世就是去佛久远、魔强法弱。在人寿从八万岁慢慢减到两万岁以后,进入五浊恶世。这个时候离佛陀出世的时间相当的远,魔强法弱。让我们堕落、诱惑的力量越来越强,会刺激我们起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强,会启发我们善根的法越来越少。外在的环境已经形成一个魔强法弱的环境。
第二个,从众生的根机来说,生长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是刚强难化的。这种众生的个性都很坚强,你很难改变他,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个刚强难化的、魔强法弱的时代,阿难尊者说,我愿意先到这个地方来度化这样的苦恼众生,而且,假如有一个众生尚未成佛,我绝对不会趋向于偏空的涅槃。只要众生还没有成佛,我不会放弃努力的。
蕅益大师说,这样的誓愿,一般人没有彻证清净的本性,发不出来。你看一个人,他要对相状有所执着、心中还是向外攀缘的时候,他看到五浊恶世他是害怕。你看《法华经》,我们以后有因缘研究《法华经》。《法华经》讲到,阿罗汉回小向大以后,很多人不敢回到五浊恶世,他宁可到比较好的世界度化比较有善根的众生。也就是说,你对相状,外相,没有彻底地参透,你很难去抗拒众生的烦恼。
这个地方,为什么阿难尊者敢发这个誓愿呢?他不是一时的冲动,他真正地看到清净本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一定称性起修,他才敢去发这个誓愿;他一定要入到这个真如三昧,从这个无相的智慧发动,他才敢说“五浊恶世誓先入”,才敢讲这句话的。
这是依止这种清净广大的智慧所发起的两种誓愿:一个是上求下化,一个是到五浊恶世来度化众生。当然,也包括来这个地方历练的意思。
庚二、请佛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发下誓愿,当然设定了整个目标,但是他还必须要请佛陀不断地加被。
阿难尊者对佛陀的赞叹,“大雄大力大慈悲”,这个“大力”是赞叹佛陀的般若德。他有这个观照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破除对妄相的执取,叫大力,破妄的力量。
“大雄”是指法身德。前面是破除妄想,这个地方是开显法身,说明所证的理体。前面是讲能观的智,这是所证的理。依止能观的智去照见五阴皆空,来发明法身的理体,叫大雄。
破妄显真以后,产生大悲的妙用,这个就是解脱德。大力是般若德,大雄是法身德,这个是解脱德,产生“大慈悲”的妙用。
这是以三德来赞叹佛陀,希望佛陀您能够更进一步地为我开显二十五圆通。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为二十五圆通求法。前面是建立正见,这以下就开始正式地修止观。
这“微细惑”,就是指的三界的思惑。前面阿难尊者讲到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他的三界的见惑已经破坏了。但是他六根当中积集了无量的习气,烦恼习气他必须要慢慢地消除。希望佛陀能够再讲三卷半的圆顿止观,使令我能够早日证得无上的妙觉佛果,依止清净的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来坐十方的道场,来开显大乘法门。
这是他发了愿以后,等于是继续地请法,请佛陀慈悲地继续讲下去。
庚三、喻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虚空是可以消灭……当然,我们知道虚空是不会消灭的。你盖一个房子,地震,这房子破坏了,但我们没有说哪一个人把虚空破坏了,不可能。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你可以把虚空破坏,我的这一念心(这个“烁迦罗”就是金刚),我像金刚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的,遇到任何的人事、任何的时空,我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不是安住在相。一个人的心安住在外相,那就很危险,因为那个相是变化的。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他就不退转。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讲完三卷以后,阿难尊者开悟所发出的誓愿。当然,他所开悟的,我们讲就是“明心见性”。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明心见性的重要。
在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要举办一个国家的庆典。他有一个很好的钟,庆典的时候把这个钟撞起来,声音非常嘹亮。但这个钟少一个架子,所以他就请一个木匠,希望把这个架子做起来,好把这个钟挂上去。这个木匠经过三七二十一日以后,把这个架子做出来。这个钟一挂上去啊,哎呀,不得了,天衣无缝。不管是造型,不管是它的比例,那个钟撞起来那个声音,实在可以说是非常的圆满殊胜。
法会结束以后,大家看到这个钟架做这么好,就打听这是谁做的,就找到这个木匠,说,你这个钟架实在做得太好了,没话讲!你是怎么做的?
木匠说,我在做之前,我要斋戒沐浴七天,我要息诸缘务。他说,我整天这样斋戒沐浴,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已经忘了我做这个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做了别人会赞叹、会毁谤、国王会赏我多少钱,这样的利养的心完全忘掉。三天而忘利。但是我觉得不行,再斋戒,五天而忘身。到第五天的时候,我的身体忘掉了,身体的变化,感到热、感到冷,这个身体的变化也忘掉了。这个不行,继续斋戒,七天而忘我。到了七天的时候,我那个自我意识也忘掉了,没有人我的对立了。
三天而忘利,五天而忘身,七天而忘我。到第七天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片平静,我已经忘了我在为谁做事情,我只知道心中只有一个影像,就是架子。这个时候我很平静地拿起我的斧头,跑到山中去,我很自然就看到哪一棵树适合做这个钟架,把它砍下来。砍下来以后很自然地就做成这个架子。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以天合天,以天然的心去寻求一个天然的价值。
当然,这当中就包括了三个重点:忘利、忘身、忘我。其实,在打佛七的时候你会发觉,我们佛号念得最好的那一支香就是:第一个,我忘掉我为什么打佛七,忘掉得失利益;第二个,你那个色身,这一块肉,六七十公斤这个色身也要忘掉;第三,最后,谁在打佛七也忘掉。这个时候你这个的心跟佛才打成一片。就是这样子。
你说,我们为什么佛号念不好?心有千千结嘛。我们就是在这个五阴身心里面到处惹尘埃,把自己的能量都耗损在这个地方。所以,那个木匠的意思就是说,我不是有什么样好的技术,我是调整我的心态而已。很多人说,哇!你是跟谁学什么技术?不是。心态决定你的状态。就是我在做这个钟架之前,我善调其心!做了这个工作。
当然,到这个地方为止,佛陀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菩萨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会比较圆满,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再往下看。
丙二、广破余疑 分二: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这一段是广泛地破除二乘的无学之人心中的疑惑。我们解释一下。
蕅益大师说,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佛陀对于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道理,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但是二乘之人有一个问题,法执特别重。烦恼障轻,所知障很重。他对于前面佛陀所说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科,这个相状是生灭的,而且都是一念心性所显现的,他产生疑惑。换句话说,我们一念心性即空,它是不变,这一部分阿罗汉他同意,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空性。即假,它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它会变现种种的五阴。随缘这一部分,阿罗汉听了以后,听不懂。说我们这一念心性又怎么能够创造外境呢?说是外在的世界是内心所创造的,这怎么可能呢?因为二乘人一路都是把心跟境是切开的,所以它这一段产生很大的疑惑。就是心境之间的互动,内心怎么创造外境,外境又怎么回到心性,这个观念它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所以佛陀必须再继续说明。分两段: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 分三:戊一、疑请;戊二、许宣;戊三、正说
先看第一段,明事理性相本融。这个事相就是我们的五阴身心,生灭变化的;这个理性就是现前一念心性。那么心性怎么能够创造事相,事相又怎么回归到理性,这两个观念要怎么融通呢?佛陀必须再加以说明。这个地方分成三段:第一个,疑请;第二个,许宣;第三个,正说。
戊一、疑请 分二:己一、叙敬;己二、叹述
我们看,二乘人心中有疑惑来启请佛陀开示。“疑请”当中又分成两段:第一个,叙敬;第二个,叹述。
己一、叙敬
我们看叙述的一个恭敬的仪式。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陀讲完了四科七大,阿难尊者也开了悟,用偈颂赞叹佛陀,也发了愿。这个时候,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就是满慈子,在大众当中站起来。因为他要请法,不能坐着,要从座位站起来。站起来以后,“偏袒右肩”——这是印度表示恭敬的一种仪式,然后右膝着地,双手合掌,内心恭敬,来白告佛陀。这是说,他本来是坐着,这个时候站起来请法。
己二、叹述 分二:庚一、叹教;庚二、述请
我们看己二的“叹述”,赞叹、叙述佛陀的功德。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叹教;第二个,述请。
庚一、叹教
先看赞叹大乘教法的殊胜。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大威德世尊”是赞叹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以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断除心中的烦恼,所以叫大威德。“善为众生”,是赞叹佛陀善巧的智慧。他能够用种种的善巧譬喻来演说妙法,开导众生。这个是佛陀利他的功德。所以这两个是包括佛陀自利利他的功德。
身为一个佛陀,他能够开演如来所证的“第一义谛”。这个第一义谛,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当体即空,当你入空观的时候,一念心性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相;入假观的时候,它就变现了五阴身心;然后你再入空观,又回归到一念心性。这个可以说是不思议境,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能够变现万法,万法又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这个是很难讲清楚的。而佛陀竟然能够用这样的语言,把一念心性怎么变现万法、万法又怎么样回归到一念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讲这么详细,实在是大威德,实在是善巧方便。所以说先赞叹佛陀一番。
庚二、述请 分三:辛一、总述疑情;辛二、别述二难;辛三、请佛开示
我们再看“述请”,正式地叙述他心中的疑情。这当中有三段:第一个,总述疑情;第二个,别述二难;第三个,请佛开示。
辛一、总述疑情
先拢总地叙述他心中的疑情。看经文。
一、叙昔未闻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这个地方,他自己叙述他个人的因缘。说我富楼那,身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过去的场合当中,佛陀经常地公开赞叹,说我身心世界的功德就是善为说法,我能够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佛陀在过去当中,不但赞叹我在释迦牟尼佛法当中说法第一,乃至于过去七佛当中,乃至于未来贤劫诸佛当中,我都是说法第一的。
二、求今断惑
身为一个说法第一的阿罗汉,现在听到佛陀这个楞严法会,我现在的情况,我也说一下。这个地方,“说法第一”是讲他过去的状态,这以下讲他现在的状态。说我身为说法第一的阿罗汉,我听了前面的三卷经文,我把我的想法表达一下。
我听到佛陀精微奥妙的法音,说是一念心性“依体起用,全真成妄;摄用归体,全妄归真”,这个真妄不二,我讲出一个譬喻。好像一个聋子一样,耳朵聋的,已经听不到声音了,又远在一百步那么远的地方有一个蚊蚋,就是一个小蚊子的声音,我不要说是见到,连听都听不到。
这个聋子就比喻二乘人。二乘人从来没有听到一念心性的道理,他只知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无常、无我当中断除三界的见思,而进入偏空涅槃。所以,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具足少知少见的聋子。这个百步之外就是说,他所觉悟的道理,跟佛陀讲的这个真如的道理,是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所以他根本是证不到,甚至于过去连听闻都没有听闻过。这是把自已的心态表达出来。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这个地方,他等于是讲到自己的种性的差别。说,事实上,我心中有疑惑是我个人的问题。因为佛陀已经在前面四科七大的文讲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一念的无生的清净心当中而显现万法,所谓即空即假即中,这个讲得很清楚。并且对我来说也破除了心中一部分的疑惑。但是我另外一部分,还不能够详细地去了解这个义理的真实的趣向,而达到完全没有疑惑的地步。于是他说,世尊啊!像阿难之辈,他是有学之人,他断了见惑而已。他虽然开悟了这个四科七大都是一念心性之所显现,但是他三界的烦恼没有断。而我等无学之人,已经成就了阿罗汉,证得我空的真理,断除了三界的见思,但是我对于佛陀的这个法音,还是“纡”。这个纡就是缠绕很多很多的迷执。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阿难尊者比较偏重在菩萨种性。菩萨种性就是烦恼障重、所知障轻。他的我执比较重,法执比较轻。二乘人的特色,是烦恼障轻、所知障重。也就是说,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说,他对一念心性随缘不变的空性能够接受,但是一念心性能够不变随缘,显现十法界的妙法,这一部分他有障碍,随缘这一部分有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