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82页。子五,明身识界即藏性。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大的一个作用,简单地讲就是破障,破除我们身心世界的障碍。这一点,我们从本经的序分乃至于正宗分可以看得出来。你看序分,是阿难尊者遇到摩登伽女的灾难而请佛开示圆顿止观的法门;到了正宗分的二十五圆通,乃至于整个五阴魔境,佛陀都是着眼在破障的法门。
本经的破障,其实是有三个障碍要破除的:第一个是烦恼障,第二个是业障,第三个是鬼神障。烦恼障跟业障是属于我们内心的障碍,鬼神障是属于外在的障碍。外障是比较容易破的,本经是用持楞严咒,以诵持神咒来破除鬼神障。其实它的重点还是在破除内障,因为本经的内涵意思是说“内魔不起,外魔不生”,所以内心的烦恼是根本。
这个破障的意义,比方说,我们今天开一部车子要到高山去,虽然我们这个车子的力量很大,方向也很正确,但是这个道路当中有一个很大的石头,你就开不过去了,你最后只好无功而返。我们在整个大乘的菩提道当中,虽然我们内心有很强烈的菩提心,也拥有一个正确的法门,但是当我们身心产生障碍,如果我们不知破障法门,可能就是前功尽弃,乃至于堕入天魔外道,最后就失掉了菩萨种性。所以这个破障法门是极度的重要。
从本经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心中产生强大的烦恼或者重大的业障现前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我问你,你怎么办?你说你念佛,你说你持咒,其实这都是表面的对治。从本经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你认为身心状况不对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真如,通过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赶快把心带回家。也就是说,当我们障碍现前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在障碍过程当中产生迷惑颠倒,产生坚固的执着,然后产生身心的乱动,那就完了。
所以,本经的意思就是说,你障碍现前的时候,记住:不要乱动!为什么不要乱动呢?你就是不能取着。那么怎么能够不取着呢?你就是要有智慧的观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当我们业障现前的时候、烦恼现前的时候,你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动,你可以把所有的障碍降到最低,那个暴风雨能够把它降到最低。这个时候,我们知道烦恼障、业障是生灭法。烦恼障跟业障有一个最大的天敌,就是时间,它熬不过你的时间。你只要不动,它很快就消失掉。所以,我们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盲目的乱动。那为什么盲目乱动呢?因为你没有智慧。所以我们不断地学习本经来加强自己的观照,使令我们达到不迷不取不动。这养兵千日,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用得到。你可能临终的时候哪一个烦恼现前,因为你《楞严经》的不迷不取不动而把你保护住了。所以我们的确是要在平常加强这个不迷不取不动的能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子五、明身识界即藏性 分三:丑一、总标三界;丑二、妄相无体;丑三、结妄归真
好,我们看子五,明身识界即藏性。
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说明,当我们依止内在的身根去攀缘外在的触尘,而产生一个身体的了别功能,叫作身识。当然,身识的了别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它事相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相妄性真”就讲这个道理。我们不要被相状所迷惑,一定要安住在它的体性,你才能够不乱动的。
丑一、总标三界
我们看经文。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这个地方“总标三界”,就是根尘识三界。佛陀招呼阿难说,又如你阿难过去所能明了的道理,说是我们依止内在的身根来碰撞外在的触尘,这个根尘的因缘作用就产生一个现前的明了身识,我们感觉到一种冷热涩滑的感受。那当然,这个地方的所观境是身识。其实佛陀对这个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就是身识的产生基本上是不自生也不他生,而是因缘所生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切浮尘诸幻化相”。他把这种浮尘的幻妄相的生起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但是,对我们业障凡夫有必要再详细地开显,让它更加明白。佛陀就说了,这个身识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对身体接触的一种感受跟了别呢?佛陀是用假设的方式,就是假设这个身识不是因缘所生,它是有自性的。有自性的话,它就一定有一个来的处所。假设我们说,它是身根所生,从身根而来,那么它就应该以身根来当作它的界限。身根到哪里,它就应该跟到哪里,它以身根为界限。或者说,是以外在的触尘所生,那么就以外在的触尘为它的根本,以它为界限。提出两个问,来带动这段经文的一个总标。
丑二、妄相无体 分三:寅一、非因身生;寅二、非因触生;寅三、非因共生
我们看它的别释。佛陀要告诉我们去观察,其实这种身识的了别的妄相,相状是有,但是它体性是空的,妄相无体。
寅一、非因身生
先看第一段。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这一段是说明它不是自生,不是身根所生。说,假若这个身识是有自性的,而这个自性是从身根所生——这个身识是从身根所生,那么这样子就有问题了。事实上的情况,如果没有合离两种的触缘(什么叫合呢?就是冷热涩滑跟我们身体相合;离,就是冷热涩滑的因缘跟身体相分离),那么身为一个触尘,如果没有跟我们作一种合离的作用,来当作我们身根所观的一个境,那么我们的身识怎么能够生起了别作用呢?没有冷热涩滑这种合离的触尘的作用来产生我们身根的觉观,我们又怎么能够产生身识呢?这个是不合实际道理的。所以说,身识是从身根所生,这个是不能建立的。不是自生。
寅二、非因触生
我们再看第二段,非他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说是这个身识是单独从触尘所生,但实际上,假设没有我们身根的这种取境明了的作用,那么世界上又有谁能够不需要身根的明了,而能够去了别外在触尘这个合离状态呢?你说这一阵风吹过来很冷。你连身体都没有,你怎么会知道很冷呢?你一定要有一个身根在这个地方,然后,有风吹,跟你的身体一接触,你才感觉到很冷。所以,没有身根的取境明了,光有触尘是不能构成身识的。这个从实际的生活我们也可以感觉得出来。所以“他”也不能生。
寅三、非因共生
我们看共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这段经文有点难,有点深,诸位要好好地听。这一段是破根尘共生。那么它破是两段。第一段先说明所生的识是没有兼带的。什么叫没有兼带呢?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佛说,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这是第一段的一个总标。说“物”,外在的物质是不能离开身体而有触知的功能,单单只有外境不能构成触知,必须假借外境跟身根的两种的作用,才能产生触知。这一段经文先把触知作个基本定义,说,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冷、感觉到热呢?必须有两个法交互作用,不能一个,也不可以有三个,三个也不行。就是根尘识只能够有两个,要么根跟尘,要么根跟识,不能有三个,也不是有一个,只有两个。所以触这个作用是两个法的交互作用,这一点先把它按定。
这以下就说明,正式破根尘共生的道理。
说“知身即触,知触即身”。首先我们把“知”这个字抓出来,这个“知”就是身识,是我们身体对冷热涩滑的一种了别功能,叫作知。
先看第一段“知身即触”。当我们的身识去了别身根的时候,这了别的功能是由触尘所生;反过来,当我们的身识去了别触尘的时候,那么这个了别的功能却是由身根所生。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现在身体在这个地方,你身体当中有一个识的了别,你现在要注意你的身体会感到冷、感到热,你那个信息从哪里来?一定是从外境来。你感到很冷,你一定注意到有风吹。所以“知身即触”,你能够知道你身体的冷热,一定是假借外尘的因缘。反过来,你要看外面的风大不大,你要知道外境怎么样,你从你的身体“知触即身”,你要知道这个外境、外面的空气到底是怎么样,你一定是从身体的感受去判断。所以说,当我们了知身的时候,我们是由触来引发的;当我们去了知外境的触的时候,是由身根来引发的。所以我们不可能识跟身跟触同时作用,不可能。你要么跟身根在一起,要么跟触在一起。
所以作一个总结:“即触非身,即身非触。”假设我们身识的了别是由触尘所生,那么就不能兼带身根。你去注意风,你就不可能注意身体。你去注意你的身体的冷暖,你就不可能去注意外面的风,这很正常,所以“即身非触”。你去注意你的身体的时候,你的了别识去注意身根的时候,就不能兼带触。
这第一段也就是说,你说识是根尘所生,但事实上,识在产生作用的时候不能跟根尘共同存在。它要么跟根活动,要么跟尘活动。根跟尘都不能在一起了,它们两个怎么共生呢?它不兼带嘛!识要么跟根活动,要么跟尘活动,它不可能同时跟根尘活动。所以说,它既然不可能兼带地跟根尘活动,它们两个就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在一起,当然不可能共生。道理是这样子。所以“即身非触,即触非身”。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叫“能生无决定”。就是说,能生的根尘,其实它自己的体性都不决定。你自己的体性都不决定,怎么能够共生呢?
我们看,“身触二相,元无处所。”这是一个总标。就是说内在的身根跟外在的处所,所谓的内外的处所根本就不决定。
怎么说呢?这以下说明。说是“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身为一个触尘,比如说外面的冷风热风。这个冷风热风本来是外境,但是当它跟身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当风吹到你身体的时候,有了冷的感觉,那个外境的冷跟你身体的明了已经结成一体了,我们内外已经分不清楚了。所以当触跟根结合的时候,已经合为一体,没有内外的分别。只有当这个触(风)离开身体的时候,回归到虚空,这个时候又回归到外在的事相。所以它有时候是跟我们一体,有时候分成内外,所以说内在的身根跟外在的触尘处所根本就不决定。
身为一个能生的内外处所不决定,怎么能够产生一个中间的身识呢?你自己的处所都不决定,所以“中云何立”?怎么能够产生中间的身识呢?既然中间的身识产生不起来,你这个内根外尘也就了不可得,那么我们的身识将以谁为界呢?既然“内外性空”,那么你这个识又由内外所生,内外本身的处所也不决定,那你当然不可能生起。就算你生起,你也不可能以谁为界,因为连能生的内根跟外触这两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处所。所以这个从两段来破。
丑三、结妄归真
我们看总结。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从前面知道,我们这个身体的感受基本上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它的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身触为缘,生身识界”,是讲因缘即假。但“三处都无”,讲因缘性空,虽然它有它的作用,但是它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它的体性是空寂的。它们三个都是非因缘非自然,一个中道的实相。
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触,我们可以从一件事来看,看提婆达多的事情可以看得出来。提婆达多,佛陀在讲到他个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看阿含经的描述。阿含经的小乘经典讲提婆达多这个人是大恶人,他五逆罪犯了三个:第一个杀阿罗汉,第二个出佛身血,第三个破合和僧。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提婆达多等于是今生就现身堕入阿鼻地狱当中。当然,阿含经是一个小乘的思想,讲业感缘起,它是从外在的事相来论断这个人。
但是,你看大乘经典的态度就不一样,特别是《法华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讲到提婆达多,讲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有一生做大国王。他想要学大乘法门,所以他放弃了王位,到深山去,找到一个阿私陀仙人,向他礼拜,做他的侍者。结果阿私陀仙人把《法华经》的妙理传给国王。而这个阿私陀仙人是谁呢?正是提婆达多。所以提婆达多曾经做过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教导他修学《法华经》的一个老师。这第一点。
第二点,在《法华经》讲到第二个重点,就是提婆达多不但做过他的老师,还做过释迦牟尼佛增上的善知识。他示现很多恶逆的因缘,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快速地成长。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之所以能够快速地成就六波罗蜜、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完全是提婆达多的帮助。因为菩萨道,在经典上说,菩萨道只要到初地以上,魔王都不敢动他,连动都不敢动。那魔王不敢动他的话,全世界没有逆境了。所以,初地以上菩萨的那些恶因缘,都是那些高手来示现的,大权示现。我问你,你到了初地菩萨,谁敢动你?初禅以上魔王就不敢动你了,只有在欲界定的时候魔王还敢去干扰你。所以,菩萨道的后面的时候,都必须要另外一个菩萨来示现,来帮助他增上。提婆达多正是扮演释迦牟尼佛增上的一个角色。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提婆达多——我们从大乘的了义经来看小乘的经典,把它会通,也就是说,提婆达多整个过程是以大悲心来造罪业,然后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增上。
所以在经典上说,佛陀派阿难尊者去地狱拜访提婆达多。阿难尊者就问提婆达多说,你老人家在这个地方感觉怎么样啊?这个地方刀山油锅很苦恼。提婆达多说,我在这里的感受就像在三禅的快乐一样。
这个地方就跟我们本经的道理接近,就是我们这一念身识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即假是什么意思呢?即假的意思是说差别性!你看,这么多地狱的众生,几千个几万个众生,同时跑到刀山油锅去,每一个人感受不一样。这个人感觉到很痛苦,这个人痛苦一点点。提婆达多的身体跑到刀山油锅去,他的身心清凉快乐!你说这个刀山油锅有没有自性?当然没有自性,循业发现嘛。
比方说,我们现在台湾出了太阳,我们台湾两千万人全部去晒太阳。同一个太阳照射到我们的身体,没有两个人感受是完全一样,两千万人每一个人的感受通通不一样,这个就是即假。为什么假?因为它产生的作用不同。如果真实的话,每一人应该相同。太阳是真实的,感受也真实的,那应该大家都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就牵涉到因缘的问题,诸法因缘生。既然有牵涉到一种因缘,那就不能有自性。
这个地方大家要好好体会即空即假即中。我们通过对外境的即空即假即中,就可以通过这个三观,从事相进入到一个真实的理体,而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首楞严王三昧,破障。所以,我们的心接触外境的时候,一定要修三观,才能够会事入理。
子六、明意识界即藏性 分三:丑一、总标三界;丑二、妄相无体;丑三、结妄归真
我们看第六段。子六,明意识界即藏性。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依止内在的意根来攀缘外在的法尘而产生一个现前的明了识,叫作意识。这个意识的作用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但是它的体性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真如佛性。
丑一、总标三界
看经文。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佛陀说,阿难,又如你过去所能够明白的这种唯识的道理,我经常讲一个观念说,我们依止意根来攀缘法尘,这两种因缘的相互的作用,而产生一个现前的明了分别的意识出来。当然,这个地方也就说明了我们对于整个法尘的了别。这个意识是因缘所生的,它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那么,“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还是“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首先也是一种相反的论证,假设这个意识是有真实性的。有真实性,它一定有一个来的处所。是因意根所生、以意根来当作根本,或者是由法尘所生、以法尘为根本呢?提出两个问题。
丑二、妄相无体 分二:寅一、非因意生;寅二、非因法生
我们看佛陀的后面的回答。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这第一段。它回答有两段,我们先讲第一段。佛陀说,阿难!假设这个意识是由意根所生,换句话说,这个意识是不需要经过法尘的刺激,就能够生起了别的作用。那这样子有问题了。佛陀说,在你的意根的明了当中,你的意根一定要有一个所思缘的境界,才能够去发明你的意识了别作用,这才合理的。意根必须有一个所对的法尘,才能够产生了知。你说,我的心攀缘佛像,我的心才能够产生信心,第六意识产生信心的作用。说我信心哪里来?我不要看佛像,就产生信心?不可能嘛!你一定有一个所缘境,才能够产生一个心的作用。你说,我看到他就很欢喜。你为什么会欢喜呢?因为你跟他很有缘。你说,我看到五欲的境界而生起贪欲的烦恼,一定要怎么样?“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在意根当中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才能够产生意识的活动。你说,我心里面本来无一物。那你的心是不能活动的,你的心安住在如的境界,你识不能活动。识的活动,必须在意根当中有一个所思虑的境界,才能够去触动你的意识。假若没有这个法尘当作所缘境,那么我们连能思惟的意根都不能生。这个地方的意根就是,假设我们没有法尘当所缘境,连能思惟了别的意根都不能生。所以意根离开了所缘的法尘,根本就没有形相、没有作用。连意根都不能生,何况是识?怎么生起呢?就算你识生起,没有法尘,你识又能够生起什么作用呢?所以,你说意识是由意根所生,是不合道理的,因为缺乏了法尘的所缘境,连意根都不能生,何况是意识?所以这个自生是不合理的。这第一段。
我们看第二段。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这个地方是讲同异的差别,这是第二个破。又者,你的第六意识跟“诸思量”(这个思量当然讲意根,意根就是恒审思量)——恒审思量跟它的了别性为同为异(恒审思量了别性就是讲第七意识,讲意根;这个识心是讲第六意识)?说是意根创造了意识,那么这两种的了别性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第七意识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那么这两个到底是相同,是不同?就提出这个问。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说第七意识的意根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那这两个是相同的。相同的话,你怎么说它所生呢?既然是相同,就没有能生所生的差别。两个完全相同,那谁生谁呢?所以“云何所生”?就构不成所谓的能生所生的问题。所以,相同是不合道理的。
再看不同。
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说是“异意不同”。说是第七意识的意根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创造出来以后,这两个了别性却完全不同。那这样子表示什么呢?我们得到一个答案:“应无所识”,表示这两个识根本没有了别的作用,完全是个物质。为什么呢?因为第七意识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却两个完全不同,就好像说父亲生了儿子,父子两个完全不相应,这不合道理。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个完全是物质才有可能。如果是心法的话,父亲创造儿子,这两个一定要有点相类似。所以,完全不同,就表示了这两个都没有明了性。既然“若无所识,云何意生”?既然是一个物质,没有了别性,那又怎么能够说意根生起意识呢?这是第一点。
“若有所识,云何识意?”说是假设第七意识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而两个都还有了别性,那么“云何识意”?我们又怎么去区分这是第六意识的了别性,还是第七意识的了别性呢?就没办法区分了。
所以总结:“唯同与异,二性无成。”不管是相同,不管是不同,这两种体性都没办法建立,怎么能够说是意根去生起意识呢?这样的界是不能建立起来。所以,单单是从意根来生起意识,是不合理的。
寅二、非因法生
我们再看非因法生,是破“他生”。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这一段先作一个总标。说是我们这个意识完全是由内在的法尘所生,跟意根没有关系。那么,这个地方必须把法尘跟外面的五尘——内法尘跟外五尘做一个区别,说世间上一切的诸法不离开五尘。我们看世间上一切的法,都是色声香味触五尘。那么,“汝观色法”,你仔细地观察色法,还有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以上的五尘,相状是非常的清楚分明,相对于五根,而产生了别性。但是这个外五尘,其实不是意根所收摄。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第六意识在看到外境的时候,我们是看到自己的法尘。比方说,你现在看到这个莲华的灯光,你第六意识在了别的时候,是眼睛去攀缘这个外境,但是你真正受用的是你心中的法尘。你一定要取到这个莲华,然后落到你的心中,你才可以攀缘。你攀缘不到外在的法尘。你是把它取进来,然后放到你的心中,再去攀缘,要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第六意识是不能直接攀缘外境的。一定要把外境拿到以后,然后丢到心中去,变成一个落谢的影像,你才可以攀缘。所以这个地方说,外五尘是非意所收摄,我们只能够攀缘内心的法尘。好,先把这个观念按定。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这个地方正式地破“第六意识是法尘所生”的道理。说我们这个第六意识假设是决定依法尘所生,那你应该要仔细地观察,“法法何状”?第一个“法”是指的内法尘,第二个“法”是指外在的五尘。你应该去观察内法尘跟外在的五尘这两个之间有什么相互的关系。
佛陀就叫我们观察了。我们因为有色空的对比产生色尘,有动静的相互作用产生音声,有通塞的作用产生香尘,乃至于有身体的合离产生触尘。而当我们的法尘、这种生灭的法尘离开了前面五尘,“终无所得”。所以这个地方的“生灭”,这个地方的经文是“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就是说,身为内法尘的这种生灭相,假设离开了前面五尘的作用,你就得不到影像。因为你这个法尘正是外在五尘一个落谢的影像,所以,离开了外在的五尘,你根本没有内在的法尘。所以说,“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当法尘生起的时候,你外在的五尘就有;当法尘消失的时候,外在的色空的诸法也消灭。
这个地方得到一个结论。“所因既无”,说你能生的法尘都要随着外在的五尘而生灭,可见得你能生的法尘根本就没有自性。那么“因生有识,作何形相”?就是说,你能生的法尘尚且没有真实独立的体性,那么依止这个法尘所生的第六意识又有什么相状可得呢?第六意识由法尘所生,而身为一个能生的法尘,自己都作不了主,都要受外在的五尘影响,它生你就生,它灭你就灭。所以说,能生的法尘既然是没有自性,所生的识也就没有自性。那么,所生的识既然没有自性,“界云何生”?那第六意识又怎么能安立这个界呢?所以说,第六意识完全是法尘所生,是不合道理的。
丑三、结妄归真
看总结。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得到结论,我们遇到外境刺激的时候,产生一个意识的分别。其实这个意识的分别是因缘即假,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的体性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所以我们这个意识界基本上是非因缘、非自然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
这个第六意识在整个八识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最强烈、最重要的。“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我们一个人身体的快乐跟痛苦的感受,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就是你的思想。
但是业力的影响是短暂的。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某一个事情,我们第一刹那的感受那真的是业力,那真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看到他就不喜欢,看到这件事情你就痛苦,这个是你跑不掉的,这一部分你跑不掉。但是等到第二念,你的了别——名言分别生起的时候,这跟业力都没有关系了。所以《楞严经》讲,我们射到第一枝箭,中第一枝箭,那是业力,你跑不掉;但是第二枝箭射进来的时候,那跟你的思想有关系,就看你作的是一个正面的思考还是负面的思考。
我们今天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一个杯子,一个500CC 的杯子,里面装半杯的柳橙汁。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看到它,你有什么样的思想?你产生什么思想?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哎唷!太好了!这柳橙汁还有半杯可以用。他看到的是柳橙汁这一部分,所以他看到以后欢喜一整天。这种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快乐当中,因为他的思想会主导他的感受。我们讲过,我们第一刹那是业力,第二刹那以后就思想主导。有一种人是看到半杯柳橙汁,他不看柳橙汁,他看到那个吃掉的、空的部分。他说,啊,糟糕!柳橙汁被吃掉一半了。产生负面的思考。这个人生命当中痛苦的时间非常长,不管他福报多大。
所以,我们在思考事情,产生正面的思考还是负面的思考,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从唯识的角度说,某一个人跟某一个事,它是无自性的。它到底是在伤害你还是在帮助你,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认为这个人是你的善知识,他就扮演善知识的角色;你经常产生负面的思考——这个人一天到晚障碍我,他果然障碍你!他一定障碍你的,他绝对障碍你,他一辈子障碍你!其实这跟业力没有关系。我们一般人说,我业障很重。其实这跟你的业障没有关系,那是你思想错误,跟业障没有关系。这个观念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