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四十七页。壬二,沙陀观色。
我们在学习二十五圆通的时候,主要的观念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便,就是我们刚开始从相中来观察的时候,这个六根、六尘、六识的相是不一样的。你看每一个人所依止的六根不太一样,有些人耳根很好,有些人眼睛很好,有些人鼻子很好,他所依止的根是不一样。他所受用的六尘也不一样,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一样。我们的根跟尘接触以后,产生的心中的感受、产生的想法,这个所谓的心识,也不一样。所以,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我想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等到他从相而悟入到法性的时候,是完全一样,因为我们成就圣道一定是要证得诸法的总相。证得实相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差别,因为那个时候大家是入于一种真实的心性,所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回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是无差别的。所以,我们整个修学,是从有差别的过程而进入到无差别的心性,是这样子的。
我们看这一科的第二段,“蒙印命名”。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优波尼沙陀过去的修学过程,刚开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观察这个色身。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观,就整天注意你的色身就好。那么他从不净观而观到最后,“尘色既尽”,从有相的分别而产生厌离,到最后观察这个色身当体即空、本自不生。那么再进一步,“妙色密圆”。
优波尼沙陀在观察色身的时候,他是两个过程:
第一个,他先观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从表相上的生灭而证得无我。这个都是给我们一个经验,在观照的时候,先从“无我”,然后再回归到“毕竟空”。他从“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就观察到我们的色身,是假借心中的爱取烦恼跟父精母血的结合,而虚妄地生起,最后也是因为因缘的结束而在虚空中消失掉。所以,他看到我们的色身,在生老病死的过程当中体验到“尘色既尽”,一个我空的真理。这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主宰我们的色身,没有主宰性。
接下来,他就进一步地观察“妙色密圆”。“妙色密圆”,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个色身,我们不但是观察它的生灭相,还要进一步观察它的所来之处,说“来无所从,去无所止”——这个色身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而来,消失了以后又回到什么地方去?
前面的“尘色既尽”,只是从存在的现象观察它的生灭变化,而证得没有一个主宰的自我;而“妙色密圆”,更进一步观察色身最初的根源:你从什么地方来?最后结论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只就是一念心性,本来具足而循业发现。所以这个地方,他从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探讨这个色尘的本元当中,就悟入了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妙色密圆”。所以,“我从色相,得阿罗汉”。这个是从迹门上来说,我刚开始是从色尘的生灭变化证得我空,而证得阿罗汉果。
总结,“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现在佛陀问我修学圆通的法门,那么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以色尘为所观境,我个人认为是最为殊胜、最为无上。
这个是观整个色尘的过程。
壬三、香严观香
这个地方是讲到香严童子,他观的是香尘。前面两位比丘都是先证得我空,然后再入到二空,最后再回归到一念心性,它有它一定的次第。但是香严童子跟药王、药上就不太一样,他们都是大乘菩萨,就直接地正念真如,直接地返妄归真,没有经过小乘的迹门。我们看经文就清楚。
先看第一段,“静处闻香”。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这个地方讲到他过去修学圣道的一个因缘。香严因为过去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察香气而成就圣道,所以叫作香严。“童子”指的是他这个人内心特别的纯洁而无邪,叫童子。他就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而白告佛陀说:“我闻如来”,我曾经听闻如来的教诲,佛陀教我要如实地观察“诸有为相”。说,你要成就圣道,你绝对不能够离开有为的假相。虽然真理不是相状,但是你的过程一定要借假修真。所以佛陀说,你要修学圣道,那么圣道在哪里呢?圣道只就是在你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有为诸法当中去观。这是佛陀一个总相的观察,拢总地说明整个有为相状都是我们的所观境。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个别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我听到佛陀说,原来这个圣道的真理并没有离开有为相,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怎么用功了。这个时候我就辞退于佛陀,干什么呢?“宴晦清斋。”“宴”就是安稳的意思。我就找一个地方静坐,叫作“宴”,让这个色身安稳地放下一些尘劳的世务,就静坐下来。这个“晦”指的是处在一个没有吵杂的寂静处所,叫“晦”。“清斋”指的是内心显现出一种清净而无杂念,禅定现前。就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安坐,内心屏除一切的杂念。
那么就在这一念寂静的心中,他观到什么事情呢?“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这个香严童子在寂静的心中突然间有一个所缘境现前,旁边的比丘烧沉水香来供佛。沉水香是一种世间的宝物,烧一小块就能够熏习整个南阎浮提这么大的范围,所以香气能够传播得很远。香严童子在比丘不远的地方安坐的时候,香气就悄悄地……因为它是无形无相,所以说是寂静地、悄悄地飘来香严童子的鼻根,来当作他的所观境。这个是他过去的修学的一个过程。
我们看他遇到这样的香气他应该怎么去面对。看第二段,“即香悟道”。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香严童子是离开了大众,来到一个寂静的茅蓬,在那个地方打坐,禅定的心现前,没有任何杂念。那么突然之间,这个香气悄悄地来到他的鼻根。他这个明了的心跟香气一接触的时候,他突然间生起一个观照,说这个香气你从什么地方而来?他就生起一个回光返照的智慧,来探讨这个香气的根源。说是“非木”,香气不应该说是从沉水木而来,因为你要是不去烧它,它是没有香气的,所以你不能够说它从木头而来。这个香气也“非空”,它也不是从虚空而来,因为虚空常存,而香气不常有,所以它不是从虚空而来。它也不是从烟而来,因为烟所飞的地方很有限,你看香严童子离比丘烧沉水香的地方有一段距离,这个烟根本没有飘过来,但是香气却过来了,所以它也不是从烟而来。它也不是从火而来,因为你用火去烧其他的木头就不会有香气。所以他能够知道,这个香气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所以我们一定是先看到假相,先看到无我。那么假相当中,我们就看到一个没有实体的东西,一个如梦如幻的香气存在。
那么进一步再观察它的体性,“去无所着,来无所从”。
我们先看“来无所从”。那么这个因缘和合的假相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它没有一个来处,所以“来无所从”,这个地方表示它是不生。“去无所着”表示它不灭。那么从不生不灭当中他就能够知道,原来这个香气的假相只就是一念心性的一个循业发现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由是意销”。既然所缘的香气不可得,那么我能攀缘的心自然也觅之了不可得。因为我们这个能所是互相依靠的,所缘境破了,能缘的心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时候,由于前面的香气觅之了不可得,由此回光返照,我能分别的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能所双亡,“发明无漏”。这个地方的“无漏”,是证得我空的真如而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地方是讲他的迹门,看第三段“蒙印命名”就清楚了。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我从这一次的修证经验以后,佛陀就印证我“香严”的名号,因为因香而成就圣道,叫香严。“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刚开始是观察这个香气的本性是当体即空,是本自无生;从无生当中进一步探讨它的根源,最后知道它只就是我们一念心性本自具足而循业发现。所以这个时候,从妙香当中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体性。“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妙香密圆”是指本门;“我从香严得阿罗汉”,是讲他的迹门。
最后看总结,“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现在佛陀问我所修证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是以香尘来当所观境,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这个地方讲到香严童子成就圣道的过程。
壬四、药王观味
这个地方也包括了药上,药王、药上两位菩萨是观察味尘。
我们看第一段,这两位菩萨的过程,“宿因尝药”。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
这个地方讲到两位菩萨宿世的因缘。药王、药上两位菩萨名号的得来,在注解上有提到。说在过去生有一个琉璃光如来出世,这个时候有一个长者,因为听闻佛法生欢喜心。这个长者叫星宿光,星宿光听闻佛法起大欢喜,就供养佛陀跟大众师种种的良药,并且发愿:我愿于未来世中善能调治众生身心诸病。因为这样一个发愿的关系而得到药王的名称。这个长者的弟弟叫作电光明,也就跟着哥哥发了这么一个殊胜的愿,也得到一个法号,叫作药上。因为供养药物而发愿,能够生生世世治疗众生的身心诸病,所以他们从那以后就得到药王、药上的名称。这两个法王子都是能够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绍隆佛种,所以叫法王子。
在法会当中跟着五百梵天(五百梵天是追随两位菩萨修学的眷属),就“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我无始劫来就做一件事情,“为世良医”,我就经常治疗众生的病痛。我怎么去治疗呢?“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古代的社会没有所谓的科学仪器,所以要判断一个药物的体性是冷是热怎么办呢?只有一个方法,要亲自去品尝,自己要去吃。娑婆世界当中所有种类的药,包括了草木金石这四大种类,我都要一一地去品尝,去感觉这个药的体性、药的味道。那么总共尝了多少呢?它的名称数目总共有十万八千。这个是讲到他过去生修学菩萨道的一个所缘境,都是跟药物接触。
当然这当中也就影响到他未来成就圣道的过程,看第二段“遍知药性”就清楚了。
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这两位菩萨不但只是在药物的假相上分别,他们更能够了解到它的体性。由是之故,因为品尝的关系,就知道这个药是苦的、是醋(醋就是酸)、是咸淡,乃至于是甘甜的、是辛辣的,就知道这个药味。它的种种滋味不同,就能够把它分门别类出来。“并诸和合,俱生变异”,也能够知道药跟药之间互相组合所产生的效果,这个药跟这个药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果,它的一个组合性。还有它的“俱生”,俱生就是这个药它与生俱来的药味。黄莲与生俱来就是苦的,甘草与生俱来就是甜的。“变异”就是经过调制以后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味道。有些药经过蜂蜜去调制以后,它的效果就特别的殊胜,要怎么去产生调制变化。从药性来说,这个药的冷热,是冷性的、是热性的;是有毒的、无毒;是可以吃的,是不能吃的;乃至于它的味道是酸甜苦辣,都能够一一地了知它的药性药味。这个是讲到他品尝以后得到各种的知识。
第三段,“即味开悟”。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前面,药王、药上身为医生,只能够从药物的假相上来分别,但是后来产生了因缘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承事如来”。后来,他因为发了殊胜的愿,供养了佛陀跟大众师,跟三宝结缘,就有因缘能够亲自承仰奉事诸佛如来,当然这当中也包括了听闻大乘的了义的教法。所以他在品尝药味药性的时候,不再只是心随相转,而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
观照什么呢?“了知味性”是“非空非有”。刚开始先了解这个药是冷的、热的、中性的,进一步他去观察这个道理是“非空非有”。
什么叫“非空”呢?当我们的根跟尘相应的时候,你看你的舌根跟味尘一接触的时候,可以说冷热诸性是了了分明,所以它是非空。因为它的确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叫非空。什么叫“非有”呢?当根尘分离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你说它的味道是冷热,但是我们舌根一旦离开了这个味尘的时候,它这个冷热的体性就了不可得了,所以它是“非有”。
所以,从这个药的观察我们就知道,当这个药在治疗身心世界的时候,它的相貌是“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因为它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药本身没有真实体性的,只就是众生的循业发现。怎么说呢?因为它“非即身心”。药吃到我们身体中,跟我们的身心没有真实地结合。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看这个药是热性的,你现在身体很虚寒,如果真实结合,那应该所有热性的药吃下去都有效果,但事实上不然。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的时候,他吃什么药都没有用,对不对?那表示说什么呢?还是要探讨到循业发现。所以我们中国常讲一句话说,医生缘、主人福。你没有那个福报,这个药你吃下去对你没有用。为什么?因为药本身没有实体。如果药有实体,那有钱人永远不会生病。他永远不会生病,因为他所有的病吃药都可以治好。但事实上不然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药没有跟身心真正地和合,只就是你有这个福报力。你过去生有这个福报力,那么药物跟你结合,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是这样子的。这叫“非即身心”。
但是,也“非离身心”。你也不可以说它完全不和合。药跟身体完全不和合,那你怎么把病治好呢?所以,缘生缘灭的东西,它是非和合、非不和合。这个叫作什么?叫作循业发现的一个假相。假相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够说它“有”,但是你也不能够说它“没有”。你有这个福报,你就感觉它有;你没有福报,你就感觉它没有。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换句话说,有没有不是药本身决定的,是因缘决定的。我想,我们先了解观念,“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重要!一个法到底有没有存在,不是“法”决定的。你说,欸,这个药就是药!不是这个意思。有些人吃药下去,他死掉,变成毒药了,也是有。所以它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呢?药本身不能决定,是因缘决定,诸法因缘生,就是由你的业力决定。
所以叫作“非即身心,非离身心”。
所以药王、药上菩萨行医这么多年以后,觉悟到一个道理,原来这个药是“非空非有”,“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分别味因,从是开悟”。他能够探讨到这个滋味最初的根源——它本自不生,所谓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所以“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众生的循业发现而已。从这个地方,他真实地开悟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有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地方,他从一个世俗的医生,最后回光返照而悟入了真如理性。
看第四段,“觉味得果”。
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从那么一个开悟的过程以后,就承蒙佛陀的慈悲,跟我印证我们两个兄弟药王、药上两位菩萨这个名称的安立;在楞严会上,我们都已经承蒙佛陀授记,将来必能够继承佛位,所以位登法王之子。那么我们回观我们过去是怎么成就的呢?“因味觉明”,我们依止这个药的味道,而悟入了这个药味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谓的相妄性真的道理,而现在位登法身菩萨。佛陀您现在问我整个圆通的修学过程,正如我个人所修所证,我认为是,以味尘来当所观境是最为殊胜、最为无上。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观念。我们看到这些大小乘的圣众,要悟入理性之前都有一个宿世的因缘。所以我们讲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所有的人,要成就圣道之前,第一件事情:跟三宝结缘,没有一个例外的。你一定是先结缘。比方说你整天做香灯,你就闻到那个香味,然后你跟那个香就结下缘,以后你可能因为香气而得度;你整天擦佛像,你就看到佛像的色身有时候有灰尘,有时候没灰尘,然后慢慢地你也因为这个因缘而得度。方便有多门,但是我们刚开始一定是什么?先结一个缘。
所以《法华经》上说:“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佛陀在法华会上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的知见是没有相状的,是一念心性。一佛乘哪有相状呢?但是每一个人要悟入心性之前,一定要“佛种从缘起”,所以《法华经》说,要开方便门,才能够入真实相。没有一个人说,我不要方便门,就直接悟入真实相,我刚开始不要去供养三宝,不要跟三宝结缘,然后我就悟入真实相。那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叫作独觉,成佛之道不可能。所以我们看看,在介绍二十五位圆通之前,都有一段的宿世的因缘,从因缘当中慢慢地观察,然后从相状而悟入到法性,悟入到心性,一定是借假修真,这个过程谁都不能避免。
壬五、贤护观触
贤护,就是说他过去的一个因缘。他能够经常以贤善的功德来守护自己跟一切众生的善根。他是怎么样保护他的善根的,在经文讲得很清楚:他观察“触”,身根所对的触尘。
看经文第一段,“宿因入室”。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
这个地方讲到他过去的因缘。跋陀婆罗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贤护,他能够以贤善的功德来守护自己的善根,叫贤护。他的“同伴”,就是他共修的十六位大菩萨;“开士”就是他们有资格开导众生,叫开士。就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而白佛陀说,“我等”,就包括了贤护跟十六位共修的菩萨。我们最先发心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是在威音王佛。那是很早了。在经典上说,过去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有二万亿个威音王佛。这个地方的威音王佛是指最初的一尊,在二万亿个威音王佛当中的第一尊。那么他是在什么时候出世呢?是在威音王佛灭度以后的像法时代出世。也就是在什么时候呢?也就是在《法华经》里面的常不轻菩萨时代。诸位知道常不轻菩萨,这个跋陀婆罗比丘跟常不轻菩萨是同一个时代。当初常不轻菩萨以顶礼一切众生来宣扬一佛乘的观念,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都有佛性。这个时候跋陀婆罗是持反对意见的,他是对常不轻菩萨种种的诃责骂辱,后来才忏悔的。所以他等于是跟常不轻菩萨同一个时代,都是在威音王佛的像法时代。是怎么个情况呢?“闻法出家。”因为佛陀灭度了,他听闻佛陀的遗教而触动他的善根出家。
跋陀婆罗出家以后,“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大众师半月半月在洗身的时候,就跟随众僧,依戒腊一个一个次第地进入到浴室当中来洗身。洗身当中就发生了一些事情,看第二段“即触开悟”就清楚了。
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
跋陀婆罗比丘出家以后,他在洗身体,身体跟水接触的时候,突然间生起一个微密的观照。他观察水的体性:它是湿冷的体性,它既不能够洗尘,也不能够洗体。
为什么水不能够洗身上的尘垢呢?因为尘垢是无知之物,没有知觉,它怎么能够感觉这个水的冷湿的体性呢?所以这个水没有真正的洗到尘。
它也不是真正的洗身体。因为身体也是一个四大假合,也没有明了性,它怎么知道冷热的体性呢?所以也不能够洗体。
也不是洗身根,也不是洗尘,根尘都不可得,中间的了别的身识也就不生分别了。因为根、尘、识这三个是要么三个都存在,要么三个都没有,所以,尘不可得,根也不可得,中间明了分别的心识也就不可得。所以他在洗身体的时候突然间“得无所有”,了知这个根尘识三,中间没有真实的、主宰的自我,这个时候证得我空的真理,应该说是得到一个这样的胜解。在过去很早很早之前威音王佛的时候,他就有根尘识“得无所有”这么一个深刻的善根的理解。
“宿习无忘,乃至今时。”当然在《法华经》上说,他因为毁谤常不轻菩萨曾堕落到三恶道,但是在堕落过程当中,因为这样一个深刻的胜解,他都没有忘失他的善根,乃至于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到了现在“从佛出家”。这个佛是谁呢?释迦牟尼佛。他过去生从威音王佛出过家,有这个出家的善根,虽然到三恶道去,后来遇到释迦牟尼佛,又出家。蒙佛的开导,把他过去的善根启动了,今生就正式证得我空的真理。但是他最早的善根,是在他过去洗澡的时候就有所体验了,知道这个水也不洗尘,也不洗体,这中间也没有了别的心识,当体即空。他有这么一个胜解,最后就证得我空的真理。
我们看第三段,“蒙印命名”。
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彼佛”,这个彼佛,是指他得到名号的最初,是威音王佛就安立他作跋陀婆罗。“妙触宣明”,妙触就是指的他当初的所观境,依止尘境而观察当下即空即假即中。所谓的尘境,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谓的“观相元妄,观性元真”。所以从相状当中悟入到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成“佛子住”。这个地方已经成就等觉菩萨了,他的本门是等觉菩萨。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他已经是等觉菩萨。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佛陀问圆通的修学,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是以触尘为殊胜无上的法门。
这个地方讲到贤护比丘整个修学圣道的过程,他的迹本二门。
壬六、迦叶观法
迦叶尊者的所观境,是观察心中的法尘而悟入圣道。看经文: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先看第一段,“宿因感报”。这一段讲到迦叶尊者跟紫金光比丘尼过去的一段因缘。
摩诃迦叶,这个“迦叶”是他的祖先的姓氏,叫龟氏,乌龟的龟。为什么加一个“摩诃”?因为“迦叶”这个名号,佛在世的比丘有三个迦叶,为了拣别,多一个“摩诃”,就是“大”,有殊胜的意思。为什么迦叶尊者有资格称为摩诃呢?这个地方有三层意思:第一个,这个尊者有一个殊胜功德,他叫饮光尊者。因为他过去生供养佛像的关系,身上经常放出紫金光明,叫饮光尊者。他所到的地方,其他的光明都被他遮蔽了。第二个,他在俗家的时候财富特别广大,他父亲的财富是频婆娑罗王的一千倍以上,他父亲的财富比国王的财富还多一千倍。大富长者的儿子。第三个,他出家以后是头陀行第一,是佛陀灭度以后的第一代祖师,付法藏的第一代祖师。所以叫作摩诃迦叶尊者。
摩诃迦叶尊者跟他在俗家的妻子,就是他的故二,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以下讲出他为什么色身放大光明,有两段因缘。
先看他第一段因缘。说,我过去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有一尊佛出世,这一尊佛叫作日月灯明佛。我因为有殊胜的因缘,经常能够亲近佛陀,等于是做佛陀的常随众。他没有说到他是出家在家,总之是经常亲近佛陀来学习佛法。佛陀灭度以后,我感受佛陀的深恩,而造了塔庙供养舍利,以种种的油灯的光明来供养塔庙跟舍利子。这是他身上光明的第一个因缘,他供养日月灯明佛,这第一点。
再看第二点。“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这个地方是讲第二个因缘。就是在过去有一尊佛叫毗婆尸佛。毗婆尸佛灭度以后,有一个贫女,她找到一个佛像,毗婆尸佛的佛像,已经破旧剥落了,那整个金箔都剥落了。所以她就去乞求金钱,找一个金匠来补这个佛像的金箔。但是因为钱不够,金匠说,那这样子,不够的部分我来负责。于是两个人就发好心,把这个毗婆尸佛的佛像给造好。造好以后两个人很欢喜,就发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妻,来修学佛法。也就是说,他过去生曾用紫金光的金箔来涂佛的形像。
依止这两种因缘,从那次以后,生生世世,身体一出生以后就自然放出紫金光明。这紫金光比丘尼,也就是我过去生所结的眷属,现在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同时发心而出家。这个地方就讲到过去生的一段因缘。
我们看大小乘的修学,这二十五圆通它有两个方法:有些人是直趣大乘,他的烦恼淡薄,他直接就正念真如,直接观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来无所从、去无所止”,而悟到了无生的理;从无生理当中就入到了现前一念心性,破妄显真。但是有些人要经过一个过程,就是经过四念处的对治,从四念处的无常、无我当中来破除我们对五阴身心的执取,先证得我空,然后再悟入二空。大概这两个过程。
诸位!你看整个二十五圆通的修学过程,大致上是这两个重点:有些人他必须先破执再显真,有些人破妄跟显真可以同时,破妄当下就显真。有些人要先经过破妄然后再显真,他分两个次第。这个地方诸位好好地体会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