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楞严经

净界法师  2024/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五页。我们讲到寅三,正示见性非物。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是有能所的: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缘的物,物质的物。那么我们这一念心习惯性是依攀缘心,所以跟物质接触的时候,就对这个物质有所住,这个心就住在物质上面。住久了以后,我们已经忘了我是谁,我们的心开始被物化了,被物质同化了,变成一个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识。所以,佛陀在讲见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时候,我们很难承当。我们觉得这个跟我没有关系,我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我们的思考变成固定化,我们的思想变成固定化,行为已经变成固定化,已经被物质同化了。因为只有物质才有固定的形式。因为被物质同化,我们失去了佛陀广大的功能。就像大海变成一个小水泡。追根究底,就是我们心中被物化以后的那个执取,要把它破掉。所以佛陀要告诉我们,见性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其实我们可以去产生更大功能的,因为它有随缘义,有随缘的作用。

前面的两科都是说明“见性不是物质”,这一科是反证“物质不是见性”。身为一个物质,它没有明了性。当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什么叫相反呢?先假设物质是见性,假设物质是能见。我们先假设说:好,我们假设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会有什么问题呢?这以下说明了。

既然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你现在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也看到了你,“汝既见物,物亦见汝”。那这样子,能所的体性、有情无情的体性产生了杂乱。因为能见的是有明了性,所见的物是没有明了性的。那么这样子到底谁是能、谁是所,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配合?完全杂乱。再进一步来说,你阿难尊者的个体跟我佛陀的个体,乃至于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相状——这种世间相完全被破坏了,都不能安立了。所以说,物质有明了性,这是不合理的,非常不合理的。

这以下作总结。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假若你依止见性见到一切物质的时候,这样的一个见性就是你自己的见性,你的见性是周遍法界而具足万德万能的。这个不是你本来就具足的见性,那么是谁呢?你还不敢承当!我们看最后总结。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这个地方佛陀作一个总结,说“云何”,这个“云何”有诃责的意思。说你为什么到现在对于你的本来面目,对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实的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缘显现无量功德的这种见性,你还产生怀疑?“性汝不真”,你还不敢直下承当,不敢承当就是“性汝不真”,如此的见性你还不敢直下承当!“取我求实”,你还期望我来为你证实。为什么还需要这样子呢?为什么还期望我来为你求证呢?这个就是你踏踏实实的见性,你还不敢承当,还要我来给你开示,还要我来为你作证明。这个地方就是有诃责的意思。

就是说,我们已经失去本来面目太久了。我们离开我们的本性,就像乞丐本来是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大富长者家太久,流浪太久了,自己已经被乞丐化了,你做乞丐做久了,被乞丐化了。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依止攀缘心去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攀缘久了之后,已经被物化了,被物质同化了。所以,我们听到一个随缘不变、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缘显现妙用的这样的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性,就是你本来的东西,你反而不敢承当;不是你的东西,你抓着不放。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物质同化不是只有在家居士,有时候学佛的出家人都会被物质同化。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六祖坛经》有一个叫法达法师。法达法师他很用功。他去见六祖大师,向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完全着地。当然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个东西,物在障碍你,已经被物化了。法达法师说:对啊,我的心中有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呢?你是不是可以把它讲出来?他说:我诵《法华经》诵了三千部。

这个非常不容易。一部《法华经》,正常速度大概六个小时到七个小时。假设你一天诵一部,你要诵八九年才能够诵满三千部,每天诵一部哦。它二十八品,将近七万个字。

你诵《法华经》诵了三千部,然后把这个《法华经》当作自体,你的心就住在《法华经》嘛,然后被《法华经》给同化了,变成把《法华经》这个法放在心中。就是我法二执,我们叫作自我意识,以这个当自我意识。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清净的法执。

这个时候六祖大师就破他。他说,你要知道,佛陀讲《法华经》的目的,是假借《法华经》的经文让你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让你悟入本性,不是让你执着《法华经》那个经文。你执着三千部,这样子诵《法华经》变成人天福报,他的心被《法华经》所转——心迷《法华》转。他的心跟着《法华经》走,所以他一直执着他诵《法华经》三千部,一直把这个法放在心中,结果失去了他的清净的本性。所以,六祖大师破他以后,他当下开悟。他讲一个偈颂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看他诵经三千部,他一直执着这个《法华经》的经文,一直执着《法华经》的功德,把这个功德当作自我,结果他的心放弃了世俗的东西而执着《法华经》,已经被《法华经》物化了——物质化了、固定化了。他说:还好,遇到六祖大师,“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一句话就把我破了。他说: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如果不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我们通过经文明心见性,我还以为诵《法华经》就是一个功德。如果我不能够明白佛陀出世的本怀,我不能解脱生死,诵《法华经》变成怎么样?第一个,成就一个大的福报力;第二个,成就一个未来得度的善根。如此而已。因为你被《法华经》物化,固定化、物质化。所以他说: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最后这句话最重要。其实在三界火宅的这一念妄想的心,就是佛陀所证、众生本具的清净本性。

所以你看,佛陀一再告诉我们:物质是固定的形状,是没有明了性的;我们的见性是有明了性的,它绝对不是物质,它是一个心法。而我们因为在物质上执着太久,所以已经被物质同化。所以,这个时候佛陀希望能够通过种种的证明把我们的本性恢复起来。是这个意思。

子二、示无大小义 分二:丑一、疑问;丑二、答释

我们看第二段,示无大小义。这个地方,其实佛陀都在证明一件事情,就是“见性不是物质”,就是这个观念。物质是有大小的。你看桌子比椅子大,椅子比抚尺大。既然是有形状,就会产生一个大小的对立。但是见性呢,身为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本来面目,它没有所谓大小的差别。

丑一、疑问

净界法师:楞严经

好,我们先看阿难尊者的疑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好,我们先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提出两个疑问,就这种见的功能的大与小提出疑问。阿难白告佛陀说:世尊!假设正如佛陀所宣说的,见性是周遍圆满的、必我非余——它就是我当下一念心性,就是我的本来面目,叫我不要怀疑,要我直下承当,而不是其他的物质——但是我心中还是有疑问,不敢承当。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讲这个见的广大功能。您看,我阿难跟如来在一起的时候,承蒙佛陀加持的原故,我见性的功能能够普观整个四天王殿的殊胜宝藏所成的宫殿;乃至于我安居在日月宫的时候,我的见性也能够周遍圆满,遍照整个四大洲的南瞻部洲的娑婆国土。你看我的见是这么样的广大,看到四天王殿,看到日月宫,看到整个南瞻部洲。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当我退归到祇桓精舍的时候,我现在跟佛陀回到精舍,我的见的功能只看到了僧伽蓝——僧伽蓝就是大众僧所居住的处所。乃至于我回到讲堂,这个清心讲堂——“清心”就是说法的地方叫清心,佛陀的法门能够净化众生的妄想——回到这个清心的讲堂,我只见到屋檐跟庑——这个“庑”就是走廊,我只看到讲堂的屋檐跟走廊。

阿难尊者的疑问就是说,我这个见性怎么会有这两种功能呢?一个是广大的功能,看到四天王殿;回到精舍以后只看到这个讲堂左右的屋檐跟走廊。就产生这个疑问。

我们再往下看,看经文。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说,世尊啊!这个见性——此见如是,就是如是的见性,它的体性是本来周遍的。什么叫本来周遍呢?就是说,当我在四天王殿的时候,我是周遍地看到整个娑婆世界;现在回到了讲堂的房间当中,我只看到讲堂当中的整个环境。这个地方有大小不定的变化。那么这个地方的道理,到底是见性缩大为小——就是说我本来见性在四天王殿的时候是很大的,回到讲堂以后缩小了?还是因为墙壁的关系把我的见性夹断了,让我的见性断掉了,变成障碍了?我现在不知道这个见性由大变小的功能的道理所在。希望佛陀慈悲,为我开示这个道理。

这个地方的问题点就是说,阿难尊者他提出两个疑问:一个,大小不定;第二个,就是墙壁的障碍。这个见性是不是不定的?体性是不是突然间变大、突然间变小?第二个,它的体性是不是会被墙壁所夹断?为什么我回到娑婆世界的时候,回到讲堂的时候,一个墙壁就把我障碍住了呢?是不是我的见性会被墙壁所障碍?这个问题点就是,其实阿难尊者还是质疑见性是一个物质。

见性,它的本质是不变跟随缘,这两个是同时的。同时的哦——恒不变,恒随缘;恒随缘,恒不变。所以我们叫即空、即假、即中,是同时的。外道提出“神我”的思想,外道的神我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不能随缘的。这个“神我”创造万物,但是这个神我不能跟万物打成一片。它不能够说恒常不变、恒常随缘,举体不变、举体随缘。不可以的,它不能这样子。所以外道的体跟用是二分法:能变现的、能主宰的神我跟所变现的万物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是二分法。

大乘佛法提出这个见性恒常不变而恒常随缘,恒常随缘又恒常不变,它的体用是同时的,它是不二的法门。它绝对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是把见性的体跟用区隔了。其实体性是周遍,作用才是随缘。阿难尊者把体用区隔开了,所以这个地方他产生了疑惑。他以为体性好像变大变小,好像有障碍,其实这是作用的关系。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对见性的体用产生了一种区隔的疑惑。

丑二、答释 分二:寅一、破执;寅二、会通

好,我们看佛陀的回答。回答当中有两段,第一个破执,第二个会通。先破除他的执着,然后再会通到道理上。

寅一、破执

净界法师:楞严经

先破执。这当中有一段总说: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这个地方等于作一个总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我们所见的这一切的世间当中,所见的物质有大小的差别——你看桌子比较大,椅子比较小;有内外的差别——房子之内,墙壁以外,有内外的差别。乃至于种种的事业——这个“事”是物的本质,“业”是物的作用,所以种种事业就等于是整个森罗万象。这些都是属于前尘。所谓前尘就是所见之境,它是所见的物质。而你的本来面目——能见的见性,你不应该说你的见性有大小、内外的差别,不应该这样讲,因为见性本身是周遍法界的。先把见性的体标出来。佛陀先讲随缘不变之体,再讲不变随缘之用。所以说,这个能见的见性,你不应该说有大小差别。

这以下就把它的体跟用的关系用譬喻的方式加以说明。我们看第二段。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这个地方佛陀用虚空跟器具来作一个比较。虚空是比喻广大见性的不变之体,器具指的是我们因迷悟而产生的不同的作用。佛陀说,在广大的虚空当中,现在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比如说一个正方形的锅子,你把它放在虚空当中。好,你就看到一个方形的虚空出现。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这个四方的器具所显现的这种四方形的虚空的形状,是固定的呢,还是变化的、不固定的呢?就是,因为有一个方形的器具,才出现一个方形的虚空,这个虚空的形状是固定的,还是变化的?如果这个四方形的虚空是固定的,你把这个方形的器具拿掉,换成一个圆形的器具,这个时候虚空不应该再变成圆形。而事实上,我们把方形的拿掉,变成圆形的器具,又会出现一个圆形的虚空。虚空有随缘的作用,它不障碍你的。另一方面,如果它是不决定、是变化的,那么在方器当中就不应该出现四方形的虚空。所以说,也可以说是不变,也可以说是随缘。

所以你说“不知斯义所在”,你不知道这个虚空变大变小的义理所在,其实它的义理就是这样子,它就是有不变性跟随缘性,这个义理就是这样。就是说,虚空的体是不变的,但是作用随缘。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它就出现方形;你放一个圆形的器具,它就出现圆形。它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义性。“云何为在?”就是说,哪里还有其他变大变小的道理存在呢?没有这种大小的存在的。就是一个不变的体跟随缘的作用,如此而已。

我们看第三段。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如果我们想要使令这个虚空去除方形、圆形的相状,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不用去创造一个虚空;只要把之前放的这个方形、圆形的器具去掉,空体自然就出现它广大无边的、无方形无圆形的相状,而不是说你还要去除去虚空的方形、除去虚空的圆形。

也就是说,虚空因为有方形的器具而变成方形,因为有圆形的器具而出现圆形。那你说,我现在要恢复虚空的本来面目,怎么办呢?你只要把这个器具拿掉就好了嘛。你不必说除去虚空当中的形状,因为虚空本来就没有形状。你说:诶,因为方形的器具出现了方形,因为圆形的器具出现圆形,那我是不是要把那个圆形、方形去掉?不必。你只要把器具拿掉就可以了。

我们看总结。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这个地方是用相反的方式来破。那么,假设正如你所问的,从四天王殿回到讲堂的时候见性缩小了,好像衣服缩水了一样。如果你这样讲,你看到讲堂所以见性就缩小了,那你出去外面,那见性是不是扩大了呢?因为你出去外面,看到很多的虚空啊,看到太阳。你看到太阳,你的见性难道是“挽见”?什么叫挽呢?就是把绳子打结。两个绳子很短,把它打结,变成两个绳子结在一起。难道说,你出去外面看到太阳的时候,是把一段一段的小小的见性连起来,然后一段一段结在一起,才见到你的太阳吗?难道是用连接的方式吗?“若筑墙宇”,因为有墙壁的关系、有屋宇的关系见性就断绝,如果你穿一个小洞,见性就延续出去了?

其实这个道理不是这样子。见性本身是无形无相的,而且它不受障碍的。虽然清净本然、没有形相,但是它有随缘的作用。因为迷悟的关系,它随顺众生迷悟的执着而产生不同的作用,但是它又不失本性。蕅益大师讲过一句话,说“狂华(花)乱舞,空体依然”,这句话值得我们去参。“狂华(花)乱舞”,就是我们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无始劫来熏习很多的思想,好像虚空当中产生很多的华(花),到处飞扬,但是它永远不会染污我们的虚空,“空体依然”。只要狂华(花)消失了,空体就能够恢复了。不是说空体当中还有个狂华(花),不是。

关于这一段,蕅益大师说,到目前为止,阿难尊者的问题已经整个道出来了,一口道出阿难尊者心中的障碍。蕅益大师说,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他的问题点在哪里?四个字——迷己为物。把自己当作一个物,自我意识嘛。什么叫物?我们前面讲过,它是固定模式的。所以,你要知道阿难尊者的问题在哪里,到最后佛陀会通的时候你才知道佛陀到底要破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物质接触久了以后,迷己为物,忘了我们是谁了,被物质同化了。所以,到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阿难尊者是把自己当作物质了,迷己为物。

寅二、会通

净界法师:楞严经

好,佛陀到这个地方,把这个圆融无碍的道理讲完了。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是清净本然但它又随缘显现,虽然随缘显现但它又清净本然。这个体用不二的道理,到这个地方佛陀讲完了。

最后把这个观念会通到我们修行的止观。这一段非常重要,这个止观是非常重要的。这地方有两段,先说明凡夫一念的迷惑产生的障碍;第二段佛陀再讲到修行的一个止观的方法。一个是病,一个是药。

先看第一段。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身为一个见性,我们前面讲过,体性是周遍的。当我们摄用归体,当我们的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跟佛陀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是一如无二如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本来面目的的确确是如此的,所以我们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从可能性来说,从体性来说,我们真的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断的,所有善法是可以修行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见性是清净的,它不是一个物质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当我们一念不觉以后,我们的心态变成怎么样?“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产生一个我法二执的自我意识。

我们看“迷己为物”这个“己”。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己”就是六尘的缘影,把这个自己当作六尘的缘影。把自己当作是六尘缘影的一个固定的形态。什么叫六尘的缘影呢?我们不要讲过去生,就讲今生好了。你说,我是谁?你是谁?你就是那一念心嘛。那么心是怎么来的?我问你,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心?不是上帝创造的。以唯识学讲,它是熏习而成。你从小生长在什么家庭,你受你父母的影响,你父母的一举一动会产生你的一个思考模式;长大以后到学校去,受了老师的影响;出了社会受了朋友的影响。你跟什么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当它受了整个六尘的刺激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落谢的影像。什么叫落谢呢?就是你小时候发生过什么事情,比如说你喝水,喝到中毒或者怎么样,你对水就产生畏惧。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还是会留下一个影像——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像。这个影像对你产生一个思想上的引导,这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我们已经被物质化了。我们成长过程当中点点滴滴的生命经验,让我们产生一定的思考。

我过去举过一个例子,说有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养了一只老鹰,打猎用的。他为了方便,就把这个老鹰放在鸡群里面,跟鸡一起养。当然老鹰比较大,这老鹰就整天跟鸡跑来跑去的,吃东西的时候在一起,玩的时候也在一起,睡觉也在一起。诸位要知道,这个老鹰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鸡,耳朵听到也都是鸡的声音。它的六尘,从小到大,它就是认为“我就是一只鸡,我是一只大的鸡而已”。其实它是一只老鹰。

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讲到心性它怎么样?它不变,但它有随缘义。这个地方很可怕,它随顺你的执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这个老鹰长大以后,尽管它的肌肉非常的强壮,它的手爪非常有力,但它飞不起来。为什么?它已经被物质化了。它认为它是一只鸡嘛!鸡怎么能够飞呢?鸡顶多能够跑得比较快一点而已嘛,怎么能够飞呢?

后来这个猎人很失望,不管怎么样地训练它,它就是飞不起来。这猎人实在是太失望了,失望当中带有瞋心,生气了,就把这个老鹰放到悬崖边上,让它自由落体,把它放生了。结果他把他的老鹰抱到最高的悬崖,让它自己掉下来的时候(一个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的潜能会发挥出来),当这个老鹰掉到一半,它展起翅膀飞起来了。

其实老鹰的功能没有失掉,只是它一直认为自己做不到。我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自我设限。你看受菩萨戒的时候最怕的是什么?其实如果你研究菩萨戒就会知道,菩萨戒最怕什么?——我做不到!画地自限,这个很严重。在菩萨道里面你不能说“我做不到”。你应该说“我会慢慢改”,不能说“我做不到”。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当我们的心开始被物质化以后,我们从一个广大的心性、具足无量德能的心性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流转太久,做众生太久,卑劣太久,所以我们看到佛陀就说:哇!佛陀跟我是不一样的——您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凡夫,我永远跟不上您。这是为什么呢?“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我们在行为上不能马上赶上佛陀,但是在认知上要先相信你自己有无量的可能性。你要告诉你自己,你现在的思想——当然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很多思想要慢慢调整的,但是你要先相信,你要相信这件事情:你现在的妄想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你先相信这件事情。你的妄想,是因为你的生命当中很多的经验给你很多的信息,错误的信息,慢慢地累积起来。包括今生,包括前生,你遇到很多人,他告诉你很多观念,告诉你很多邪知邪见,再加上你自己的虚妄分别,产生我法二执。但是你的本性永远没有失掉。就像是一个虚空当中,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你暂时看到一个方形的虚空,但是这个器具拿掉,虚空还是恢复到原来的虚空。这个叫作明心见性。我们叫作“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妄想是空?因为它是生灭的因缘产生的。我要告诉大家,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缘而生的,所以它不会假借因缘而灭,它是本来具足的。本来具足的东西是不可破坏的。诸位要知道,你没办法破坏它。你造五逆十恶,你还是没有办法破坏它的本性。所以这个地方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本来没有破坏,但是怎么变成有破坏?无坏而坏。因为我们迷,把自己物化了,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设限——我只能够怎么样。你看我们烦恼现前的时候,好像这件事我一定要做,因为这个表示自我。其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没有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都可以改变的。原则问题就是我们迷己为物,把自己物化以后就失掉了我们清净的本性,从今以后为外在的物质、心中的物——我法二执所转,所以这个地方才出现了大小功能的差别。为什么阿罗汉有这种功能,菩萨有这么多的功能?这表示我们的我法二执都没有消除,被物化的关系。这一段的“一切众生”,古德注解,是包括了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里面,当然这个地方有轻重的差别。

好,那应该怎么办呢?这以下有三个次第,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那么在因地当中要怎么办呢?第一件事情,转物。你应该在心中产生一个微密的智慧观照。你不是做功课要观照,你起心动念都要经常观照“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慢慢地舍妄归真,那么你就慢慢地能够恢复到我们的如来的本性,恢复到我们原来的本性。所以第一个就是“转物”。这个转物,就是说用理智来转情感,而不是转那个物质,是转心中的妄想。因为我们的妄想——你看佛陀喜欢把妄想称作物质,我们妄想是因为被物化了,你受了物质的影响,受六尘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过去物化的这个妄想转过来。这个地方是讲因地的观照。

这以下两段,是最后的果地功德。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前面是破妄,这个是显真,显这个真的体性。所以,我们就能够成就,这个身心世界就能够圆满光明,安住在一个寂静不动的道场。这个道场就是常寂光净土。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我观一切的十方的国土无有寸土可得——禅宗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就是常寂光的道场。所以我们得到一个体性广大的自在,显真。

那么显真以后,它有什么作用呢?看它的妙用。

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当我们真性恢复以后,我们就能够达到事事无碍的法界。什么叫事事无碍?你看,在一个那么小的东西中(最小的东西就是一个毫端,一个眉毛的尖端的地方),能够含受一个这么广大的十方国土,“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因为我们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功能才能够慢慢地扩大。

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一念心迷己为物,我们从这个地方来出发好了。我们的心被物化以后会产生执着,执着的结果,我们会怎么样?会产生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追求,越多越好。你看我们的生命体,我们喜欢得到,不喜欢失掉。但是当我们的心越贪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功能就慢慢地丧失掉。其实,我们的观念如果不能改变,我们很难解脱的。我们喜欢得。你看,财物越多越好,东西越多越好,结果我们反而失去更多。你看圣人修学是舍。他越舍,越放下,他拥有越多功德,功能越多,“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从前面的譬喻你可以知道。你看,一个虚空放一个器具,虚空就产生了区隔;你把这个器具舍掉,就变成一个虚空了。

忏公师父对修行提出一个概念,他说,我们修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的入道法门。这个入道法门是什么?就是学吃亏。我们喜欢占便宜,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劳力越少,收获越大。结果,这种思考模式使自己的我法二执更加的坚固、更加的物化。其实我们应该学吃亏的。学吃亏以后你才能够转变那种已经物化的东西,把它全部都慢慢地消化掉,恢复你的清净本性。但这个不容易做到。不过在概念上你先承认这个观念是对的。这个是趋向解脱的。

我看广钦老和尚的开示。他说有一个居士去承天寺挂单,想要出家。这个居士很用功,做什么事都很认真。有一天他跟大众去出坡,回来以后大家把工具一丢就去吃饭,他也想要去吃饭。执事法师说,诶,你先不要吃,把这工具拿去洗一洗,放到库房再去吃饭。他觉得他吃亏了,大家一起做事,回来以后我要去洗!他一气之下,就想要走了。老和尚把他叫到寮房里面来,对他说,你一走下去,你整个修道的因缘全部都失掉了,变成障道。你要从这个地方去学吃亏才对,忍人所不能忍。哦,他念头一转过来,他很高兴地去洗一洗,再去吃饭。后来那个居士自己讲,从那天以后,他整个心胸变得非常开阔。就那个因缘转过来以后,遇境逢缘,他觉得烦恼轻薄很多,不会像以前动不动就起烦恼。

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刚刚前面讲过,念头要转是不容易,但是如果你不转你就跟解脱道无缘,你变成修福报。你诵经三千部,然后把它产生一个功德想,这个叫作修福报。所以我们今天要把这个已经物化的我法二执转变过来,你要开始学吃亏。这是第一步。因为你要舍,你才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更大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0:00 / 0:00
大佛顶首楞严经1-要义1
大佛顶首楞严经2-要义2
大佛顶首楞严经1
大佛顶首楞严经2
大佛顶首楞严经3
大佛顶首楞严经4
大佛顶首楞严经5
大佛顶首楞严经6
大佛顶首楞严经7
大佛顶首楞严经8
大佛顶首楞严经9
大佛顶首楞严经10
大佛顶首楞严经11
大佛顶首楞严经12
大佛顶首楞严经13
大佛顶首楞严经14
大佛顶首楞严经15
大佛顶首楞严经16
大佛顶首楞严经17
大佛顶首楞严经18
大佛顶首楞严经19
大佛顶首楞严经20
大佛顶首楞严经21
大佛顶首楞严经22
大佛顶首楞严经23
大佛顶首楞严经24
大佛顶首楞严经25
大佛顶首楞严经26
大佛顶首楞严经27
大佛顶首楞严经28
大佛顶首楞严经29
大佛顶首楞严经30
大佛顶首楞严经31
大佛顶首楞严经32
大佛顶首楞严经33
大佛顶首楞严经34
大佛顶首楞严经35
大佛顶首楞严经36
大佛顶首楞严经37
大佛顶首楞严经38
大佛顶首楞严经39
大佛顶首楞严经40
大佛顶首楞严经41
大佛顶首楞严经42
大佛顶首楞严经43
大佛顶首楞严经44
大佛顶首楞严经45
大佛顶首楞严经46
大佛顶首楞严经47
大佛顶首楞严经48
大佛顶首楞严经49
大佛顶首楞严经50
大佛顶首楞严经51
大佛顶首楞严经52
大佛顶首楞严经53
大佛顶首楞严经54
大佛顶首楞严经55
大佛顶首楞严经56
大佛顶首楞严经57
大佛顶首楞严经58
大佛顶首楞严经59
大佛顶首楞严经60
大佛顶首楞严经61
大佛顶首楞严经62
大佛顶首楞严经63
大佛顶首楞严经64
大佛顶首楞严经65
大佛顶首楞严经66
大佛顶首楞严经67
大佛顶首楞严经68
大佛顶首楞严经69
大佛顶首楞严经70
大佛顶首楞严经71
大佛顶首楞严经72
大佛顶首楞严经73
大佛顶首楞严经74
大佛顶首楞严经75
大佛顶首楞严经76
大佛顶首楞严经77
大佛顶首楞严经78
大佛顶首楞严经79
大佛顶首楞严经80
大佛顶首楞严经81
大佛顶首楞严经82
大佛顶首楞严经83
大佛顶首楞严经84
大佛顶首楞严经85
大佛顶首楞严经86
大佛顶首楞严经87
大佛顶首楞严经88
大佛顶首楞严经89
大佛顶首楞严经90
大佛顶首楞严经91
大佛顶首楞严经92
大佛顶首楞严经93
大佛顶首楞严经94
大佛顶首楞严经95
大佛顶首楞严经96
大佛顶首楞严经97
大佛顶首楞严经98
大佛顶首楞严经99
大佛顶首楞严经100
大佛顶首楞严经101
大佛顶首楞严经102
大佛顶首楞严经103
大佛顶首楞严经104
大佛顶首楞严经105
大佛顶首楞严经106
大佛顶首楞严经107
大佛顶首楞严经108
大佛顶首楞严经109
大佛顶首楞严经110
大佛顶首楞严经111
大佛顶首楞严经112
大佛顶首楞严经113
大佛顶首楞严经114
大佛顶首楞严经115
大佛顶首楞严经116
大佛顶首楞严经117
大佛顶首楞严经118
大佛顶首楞严经119
大佛顶首楞严经120
大佛顶首楞严经121
大佛顶首楞严经122
大佛顶首楞严经123
大佛顶首楞严经124
大佛顶首楞严经125
大佛顶首楞严经126
大佛顶首楞严经127
大佛顶首楞严经128
大佛顶首楞严经129
大佛顶首楞严经130
大佛顶首楞严经131
大佛顶首楞严经13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

【佛教词典】檀弥罗

(人名)王名。王为恶逆,破塔毁寺。以剑杀害西天第二...

【佛教词典】感情

人类的精神活动可分为知、情、意等三种状态,其中,可...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做人的七品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