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233面,戊二、陳疑。
我们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重点:
一、你內心安住的问題,我们讲「云何应住」。菩萨道的发心,我们不能够住在外在的因缘,因为你外境是变化的,外境是用来历练的,但是不安住。所以整个菩提心你的所缘境不能缘事相而发心,而要依你的真如理性而发起菩提心。就好像我们今天跟敌人作战,你双脚的脚跟一定要先站稳,你脚跟沒有站稳你什么事都不能做,自己就先跌倒。本经很重要就是依止不生灭心,发自內心的那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第一个以理性而住,以真如为住。
二、調伏的问題。当我们发心以后,我们开始歷缘对境来調伏內心的烦恼,这时候所依止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使令我们能够不偏空不着有而順入中道。在整个历练的过程中,其实它是要有一个所缘境的,发心是从內心发心,但是在历事练心的时候,它是要两个所缘境的。这两个所缘境,第一个菩萨所缘的是「佛法界」,依止觉悟的心所显现的清净的功德庄严。这一部分本经讲的不多,上一科我们讲到修学位次,菩萨的干慧地,乃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本经有略略的帶过,当然整个內涵沒有像《法华经、华严经》讲佛法界那么的殊胜,那么的詳細。这是菩萨第一个所缘境,就是「佛法界」。
第二个是「众生法界」,众生依止迷惑顛倒的心,所捏造出来的惑业苦,这一部分本经讲非常的清楚。佛陀很有耐性的、很詳細的把众生依止无量的烦恼,造差別无量的业力,所显现的整个六道轮回的果报,从这一科开始就詳細的分別了。这当中我们从蕅益大师的开示,本科就是所谓的「借破戒二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的差別」这科的安立,阿难尊者的请问,佛陀的回答。蕅益大师认为有两层意思,这大家再进入经文之前要先了解。
当我们在面对众生法界的惑业苦的时候,第一层意思,佛陀是要我们怖畏当来的果报,对果报先产生怖畏,特別是对三恶道的苦,本经讲得非常的詳細。我们看到当来的果报我们现在就产生一种怖畏的心情,这第一点。第二、对恶因产生厌离,我们对果报产生怖畏,我们对烦恼的活动就会想要对治它、厌离它,我们就不喜欢烦恼。而这样出离的念头正是一个修行的动力,我们因为怖畏果报,所以我们才会厌离我们当下的烦恼,厌离当下的烦恼,我们才会用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去对治。所以说,本科主要的宗趣有二个:第一、让我们怖畏当来的恶果,第二、让我们厌离当下的恶因。蕅益大师是把它分为这两个重点。
戊二、陳疑(分三:己一、总疑真不容妄。己二、別疑地狱同別。己三、結请決定开示)这一段是当机者阿难尊者正式提出他心中的疑惑,分三段:一、总疑真不容妄。二、別疑地狱同別。三、結请決定开示。
己一、总疑真不容妄(总相疑惑)
他的总相疑惑是什么?「真」,我们现前一念真如之心,既然它的体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怎么会有三界的杂染因果出现呢?这是阿难尊者第一个疑惑,既然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么这种众生的惑业苦,这种杂染的因果,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心体本真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既然这个妙,“妙”,体性不变,名之为妙;“明”,指的它作用随缘;“真”,是从来无妄,从来就沒有所谓的顛倒虛妄的东西叫「真」;“净”,从来无染。这一念心性是妙明真净,而且本来是周遍圆滿的,沒有任何欠缺的,这是約着佛性来说。前面这一段是讲性德,这以下讲经过修練以后性德的圆滿。性德跟修德結合起来的一个圆滿的佛德。
也就是说,当我们经过修行以后,成就佛道以后,所谓的「一转一切转」,这时候包括整个大地草木,外在的器世间,乃至于整个有情世间,一切的蠕动含灵。这些有情无情,当一个成佛的佛陀来看,都是真如佛性全体的显现,因为它的本质就是佛陀的清净本体所显现出来的。我们常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当一个人成佛以后,他看到有情的蠕动含灵,无情的大地草木,通通都是万德庄严的境界。也就是说,不管是从佛性的因地来说,是「妙明真净」,从佛的果地来说,也都是「万德庄严」。因果都是清净的,而这过程怎么就会有六道产生呢?
何有诸趣
佛体真实,云何復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復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佛体真实」这句話是順着前面的文来说。佛陀因地的佛性是真实清净的,佛果上的庄严也都是庄严圆滿的。但是为什么佛性到成佛的过程当中,就有这么多的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于人天六道轮回的杂染因果呢?这些杂染因果是怎么来的呢?阿难尊者他提出二个假設,说这个是在我们佛性当中本来就有的?还是众生一念的妄动,一种虛妄习气的熏习而生起的?提出两个问題。当然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內心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请佛陀来抉择回答。
这个地方,我们看圆瑛老法师註解,他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題,他说:前面事实上滿慈子也提出类似的问題:「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前面的滿慈子提出这个问題,跟阿难尊者这两个问題是相同还是不同?圆瑛老和尚他回答说:前面的问題是比較微細,以根本无明来说。因为他整个问題在于「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他所问的是:既然心性是全体不变,怎么会有这种有为的像狀产生?这地方问的是根本的一念妄动,所以才有所谓的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这地方所问的偏重在第八识三細的烦恼,就是那个微細的烦恼。
这地方阿难尊者所问的,是一个枝末的烦恼,比較粗。就是从我们的第八识再继续的动下去,产生的第六意识的情想分別。后面讲到一种是爱情的力量,一种是理想的力量,我们內心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情爱的力量,一种是理想的力量,随着这两种力量在那地方互相的冲击。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所问的,是偏重在第六意识的枝末烦恼,就是情想的差別,这地方大家要清楚有所不同。
己二、別疑地狱同別
前面是拢总的对六道轮回因果的产生,产生怀疑,这地方是各別的在六道中提出了对地狱。说地狱的同跟別。什么叫同呢?大家共同来承受地狱的果报。换句話说,这个“同”指的是说地狱是有共同的处所,有一个地方叫做地狱,我们大家一起来受这个果报,叫做「同」。“別”就是各別各別的受报。也就是说事实上,沒有一个地方叫地狱,你造了业你自己发现你的地狱,他发现他的地狱,其实地狱是沒有固定处所的。提出同跟別的问題。
贪淫堕者
世尊!如宝蓮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这是讲到佛在世的时候的一个佛弟子,她现身堕地狱的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世尊!比方说,你老人家有一个弟子叫宝蓮香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它已经发心受了菩萨戒,但受了菩萨戒以后,却私下去行男女淫欲之事,破了菩萨戒的戒体。这地方指的是宝蓮香比丘尼她做了破戒的事情,这第一点。
其次,更糟糕的是第二点,她破见。她破了淫戒以后,她私底下公开的宣说,行淫欲是非殺非偷,她也沒有去伤害众生,也沒有去盜取他人的财物,换句話说,行淫欲并沒有去恼害他人啊!沒有让众生痛苦啊!所以她认为这就不是一个恶因,不是一个罪业之因,既然沒有恶因,当然未来也不会有所谓痛苦的果报,这个就是破见。这是她因地的破戒跟破见两种情況,在她生命当中同时出现。我们看她的一个结果:
「发是語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宝蓮香比丘尼她破戒破见以后,她的第一个果报就是花报先现前,在她现世当中,她的女根就生起了猛火。因为男女的淫欲本来是屬于火,她的因地是在火当中造业,我们后面会讲到,你因地是烦恼火就会招感业力火,最后就是果报火。因地因为淫欲的火去造业,果报当中就招感了果报火在女根先出现,然后再慢慢的,在身体当中一节一节的出现,就把整个身体烧死。这是她今生的花报,来生的正式果报就直接堕到无间地狱(阿鼻地狱)。
这个是在我们的经论当中,很少见的花报果报同时现前,这种情況不多的。因为她本身破戒,已经损伤自己的法身慧命,更重要是她破见,这是比較严重。因为她破见以后,她无慚无愧,她不会想忏悔,而且她又误导众生,说:行淫欲非殺非偷无有业报。对众生产生误导的作用。这是讲到依止贪欲,所造的因果的情況。
怒痴堕者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誅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前面宝蓮香比丘尼,她在造业的时候依止贪爱的烦恼,琉璃王是依止瞋心。琉璃王他殺害瞿昙种姓,这是有过去的一段因缘。那时候波斯匿王想要去娶释迦族的公主来做夫人,但释迦族认为他自己的种姓是很高貴,他不想答应这件事。但是波斯匿王的軍事非常強大,他们根本惹不起波斯匿王,那怎么办呢?他就想出一个方法,就把公主的婢女把她打扮成公主嫁给波斯匿王。这件事情的欺騙,埋下了释迦族被灭掉的一个祸根。这时候波斯匿王也不知道公主长得怎么样,他就接受了,后来生下一个琉璃王,太子就是琉璃王。那时候琉璃王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段因缘。
有一天,琉璃王年轻的时候,就随着他的母亲回到他的外公外婆家,回到释迦族,因为家族那时候刚好办一个庆祝的法会。回到释迦族以后,当然人家都看不起这流琉璃王,说你这个是婢女所生的,大家私底下议论紛紛沒有当场道破,所以琉璃王觉得很奇怪,但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释迦族刚好做了一个很大的讲堂,准备请佛陀来开示。讲堂当然裝飾得金碧輝煌,中间又摆了一个法座。这时候琉璃王看到这个法座,他就好奇,自己坐在法座上。当然,这件事情就激怒了释迦族的长老,当众就诃責琉璃王太子,说:你是卑贱的种姓,你哪有资格坐中间的位子!这件事情对琉璃王的刺激就很大,在他的年轻的心灵当中受到伤害。受到伤害以后,他就跟他的侍从说:有一天我做国王以后,一定要报这个仇!后来琉璃王太子他的父亲波斯匿王往生以后,他做国王以后,他就帶着軍隊將释迦族全部灭掉。
当时的记载,佛陀曾经劝过三次,琉璃王都沒有改变,乃至于目犍連尊者用缽救起了五百个释迦族的年轻人到忉利天去,最后也变成血水,因为它业报成熟。琉璃王造了这么大的罪业以后,佛陀就预言说:琉璃大王七天以后,现生被大火所烧,直接堕落阿鼻地狱。也是花报跟果报一起承受。这时候琉璃王就很害怕,他就造了一个船跑到大海去。但是业报不可思议,到大海去也是一样,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海里面就生起业风,从海里面产生大火,把他给烧死。琉璃王也是在烧死以后,也是现生堕入阿鼻地狱,这是依止瞋心造业。
第三个例子是善星比丘,善星比丘他是在今生成就四禅,成就四禅以后,因为他亲近恶友,造成很多过失,就退失了四禅。他退失禅定以后,他就生起邪见,他说:这世间上沒有所谓因果的事情,沒有世间的因果,也沒有出世的因果,你看我得到禅定以后还不是失掉了?造善绝对不会招感安乐的果报,造恶也不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就拨无因果,妄说一切法空,他也现身堕入地狱。善星比丘所依止的烦恼是愚痴。
阿难尊者把当时所发生的三件事情提出来,他提出这三个事情以后,他提出的疑问是说:
双问同别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復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这三个人都堕落到地狱去了,一个依止贪欲、一个瞋恚、一个愚痴。那么到底地狱是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各別造业但大家一起来共同承受?还是順其自然的轨则,是各各去造业,而且各各別受,是沒有固定的处所?从后面的回答是这个意思,地狱的确是有固定的处所,但在固定的处所当中,共业中有別业,每一个人又各自去发现他个人痛苦的相貌。比方说,我们住在佛学院,佛学院也的确有他的处所,有所谓大家的共业,但在共业当中,有各各发业各各自受。这地方是你必須把前面的跟后面的結合起来就对了。
蕅益大师说:这一科的重点,佛陀要破除两种邪见:
一、妄言心净則国土净,所以他认为地狱沒有一定的处所,这样是违背了唯心万法的道理。就是说,这件事情是有点执理废事。破除的第一个邪见就是,有些人一天到晚观照现前一念心性,既然现前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只是个人循业发现而已。理观过強以后,就忽略了事相的差別,执着地狱沒有一定的处所。这一点是佛陀要破的第一个邪见--「执理废事」。
第二、有些人看到的确地狱有固地的处所,就执着地狱就是真实有的,是真实有的不能改变的,你忏悔都沒有用的。这种情況是违背了万法唯心之理,有点「执事昧理」。前面认为地狱沒有一定的处所,就忽略了因果丝毫不爽的道理;假設你执着地狱有固定的处所,是真实有,又违背了法性本来空寂的道理。所以这个地方佛陀的回答,是双破执着有跟执着空,而发明中道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前面一段是阿难尊者提出两个疑情。
己三、結请決定开示
请佛陀做出明确的开示。決定,明确的意思。阿难尊者他提出两个疑情以后,他就把这个做总結,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疑惑。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聞決定义,欢喜頂戴,謹潔无犯。
惟愿佛陀依止大悲心,来开发我们众生心中的迷蒙(迷惑),使令一切的末法众生,末法众生在持戒的过程当中,他能够产生一个決定义;「決定义」就是说,当佛陀这样讲以后,众生很明确的知道因果跟空性,所谓的自性空跟因缘有这两个道理,是绝对沒有差錯的。佛陀讲完以后众生就沒有任何疑惑了,就是「決定」。大家能够很頂戴欢喜的去受持佛陀的禁戒,而无所毀坏。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总結他就说:观此经文,有扶律谈常之意。
我们前面经过一大段在讲修行位次的时候,其实修行位次在正念真如的过程当中,他观的时候是观空性。因为你破烦恼障,你当然是观空性,覓心了不可得,所以他从空观里面一直观进去,把烦恼的力量慢慢慢慢的消灭掉。因为烦恼是根據“我爱执”,我们执着我们生灭的因缘当中有一个自我,所以空观把烦恼消灭以后,他才能够转凡成圣。
但是在修空观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忽略了因果的道理,所以佛陀必須把戒律的这一部分把它也扶持起来,就是「扶律谈常」,一方面畅谈清净的佛性,一方面強調持戒断恶修善的重要,这一段有这一层意思。
丙二、示答(分二:丁一、赞許。丁二、正说)
前面都是阿难尊者提出疑情,这以下如来就很清楚的显示来回答这个问題。分两段:一、赞許。二、正说。
丁一、赞許
如来对阿难尊者的请法,一方面对阿难尊者赞叹,一方面允許来宣说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首先佛陀先赞叹阿难:快哉此问!“快”,畅快心意。《快哉此问》简单的说是:阿难尊者你问得好啊!你这个问題问得正是时候。因为前面佛陀一再強調理观的重要,可能会忽略事相的断恶修善。所以这时候阿难尊者提出这个问題也是正是时宜,问得好!因为你这样一问,才使令末法众生不入两种的邪见,一方面不会执理废事,一方面不会执事昧理,破除两种邪见。第二、允許。你应該好好的谛听,我会为你詳細的说明,众生法界整个惑业苦的生起的因缘。
我们可以这样子讲,诸位我们看前面的「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前面那一段佛陀虽然讲正行跟助行,其实佛陀在整个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过程当中是偏重空观的,他就是一直在破我法二执,我空观破我执,法空观破法执,让心胸慢慢的扩大,內心的功德慢慢的显现、慢慢的显现、慢慢的圆滿。
所以前面是理观破烦恼障,这一科以后就修假观了,破业障。前面我们可以说是修空观,偏重在转烦恼障成般若德,这以下这一科是修假观,转业障成解脫德。前面的对治在烦恼,这一科对治在业力,对治罪业。
丁二、正说(分三:戊一、总明二分。戊二、別示七趣,戊三、結示劝修)正式说明三界染净因果差別的道理。分三段:一、总明二分。二、別示七趣,三、結示劝修。
戊一、总明二分(分三:己一、約迷真双标。己二、約情想別示。己三、明純杂升沉)刚开始讲到三界的因果,佛陀先把众生的內心世界,分成两分。我们一般人这两分都具足,看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都是具足內分跟外分,一个是充滿理想抱负,一个充滿种种的情爱跟贪欲,这两种分都是具足的。分三段:一、約迷真双标。二、約情想別示。三、明純杂升沉。
己一、約迷真双标
众生因为迷失了清净的本性,而生起一念的妄想,这时才标举出,在虛妄的妄想中产生內分跟外分。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內分外分。
我们众生清净的本体,它的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沒有三界虛妄的相狀执,本来是沒有的。这一点蕅益大师会不断的強調,本来沒有这种染净因果的、本来沒有。本来沒有怎么就有呢?因彼妄见,有妄习生。
所以我们在观察一念心性,我们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不变性跟随缘性。你观不变的时候是本来都沒有,如果我们的惑业苦是本来就有,那就糟糕了,那我们就不能改变了。
所以「一切众生,实本真净」,是发明清净的随缘不变之体,体是沒有,但是它有它随缘的作用,这种随缘的作用会随順我们众生一念妄动的因缘,就产生能见所见的无明烦恼的显现。所以这「因彼妄见」就是产生第八识三細的烦恼,这是比較微細的。
「有妄习生」,由根本的烦恼再继续的,一念不觉生三細,境界为缘长六粗,外境的刺激就产生种种第六意识的爱取烦恼的种子跟现行的生起,有妄习生。这是第六意识所产生的枝末的烦恼,前面是第八识的根本烦恼,这两个都是在发明心性虽然全体不变,但是它会随染净的因缘而显现差別的因果。
这个地方是随着顛倒的因缘,产生了顛倒的因果。因为一念顛倒以后,就产生了內分跟外分,“內分”就是我们众生心中的情爱,“外分”就是我们众生种种的理想,这两种。
內分外分都是約着一念的妄动才有的,本来是沒有所谓內分外分的差別。
己二、約情想別示
前面只是把內分外分的名称标出来,这以下就把內分的情爱跟外分的理想,它的相貌各別的标示出来。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是讲到众生的坠落之本,第二个是超升之本。
堕落之本
众生依止內分而产生坠落的相貌:
贪爱为本
阿难!內分即是众生分內,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什么叫內分?为什么叫“內”呢?众生的分內的事情。这句話的意思,诸多古德的开示说法都是一样,众生以造作恶业当作本分事。说:我们內心当中也的确有很多的善根,有很多烦恼。但是为什么就把烦恼当作分內的事情呢?你造作烦恼不必別人教你,一个人你把他放在深山地帶,沒有受过教育,他很自然会造作很多的很自然的烦恼,这不必教的。但是外分就不同,你要经过教育才有的,正常人是不能生起外分。內分就是说,我们对于各种东西的贪爱是不必別人教的,做这件事情是众生本份的事情,因为生生世世都做这件事情。什么叫內分呢?
「因诸爱染,发起妄情」。众生內心发动爱染,爱本身就是染着,贪爱以后,当然我们有二种情況:第一个是对治,用持戒或者修止观来对治,它就慢慢消灭;假設你沒有对治,就会慢慢进入「发起妄情」。前面只是贪爱,这个地方就是有取,执着而不相捨离。我们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有提到,“爱”的話就是你很喜欢,但是你不一定想要得到,可有可无,就是看着它很不錯、很喜欢。到“取”的时候,你就想追求了,你一定要得到,烦恼就更炽盛。
其实爱染跟妄情都是贪爱,只是一个是轻微的贪爱,一个是比較严重的贪爱。贪爱以后当然就造业,「情积不休」,相续的去造作这方面的业力,最后的結果产生贪爱的祸水,就是果报出现了,惑业苦。这地方是先把众生的分內的相貌,这种情爱的相貌,引生的惑业苦的道理讲出来。这以下就引出四证,证明前面的道理是对的。
举例验证
是故众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贪爱怎么就能够产生水呢?六道众生,你可以实际去印证,譬如我们心中去憶念美味的食物,当然这也是一种贪爱,他所缘境是饮食。饮食并沒有现前,但是我们用贪爱的心去憶念美味的食物的时候,口中就自然生起口水,这是第一种水,口水。心憶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我们去憶念过去往生的人,一方面怜爱他过去对我们种种的好处,或者悔恨他怎么这么早就往生,为什么不多住一段时间呢?这种怜恨之心,我们很自然的就在眼中流出眼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也是一种爱怜之心产生的。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当我们內心把自己所得到的财宝,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看到自己有这么多的珍宝,产生贪爱的液体,这时候你的身体就会产生光澤,像精神特別好一样。这个也是一种水的润澤。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当我们想着男女淫欲之事,男女二根,不管男众女众都是一样,都会流出情爱之水。这个地方就引证,因为你有烦恼水,就产生业力的水,最后产生果报出来,是这个意思。这个“水”到底是怎么样的情況?说:贪爱产生水,这个水会有什么样的結果呢?看总结:
結示立名
阿难!诸爱虽別,流結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堕,此名內分。
能贪的心是一个,但是它所贪的境不同,贪爱饮食、财物乃至于男女等等,它产生的結使的烦恼是一样的。产生水有什么样的问題呢?因为水性是润湿而不升。你看我们看到水,水有一个特性,水往低处流。你看我们要把低处的水要拉到高处,那一定要馬达衝上去,它不会自己跑上去;但是你要让水从高的地方流到下面,你就不用麻煩,它自然的就往下流。水它有一种天生的本性,就是往低处下坠,这个就是「分內」。我们之所以人道做好好的,为什么会下坠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呢?就是你做人的时候贪爱的水太多。它的意思就是说,理想会产生一种气,蒸气是上升的;贪爱会产生水,会下降。《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临命終的时候你到底是往下降还是往上升,看你的气比較多?还是水比較多?它是这个意思。你看我们气体是往上升,水是往下降。这地方是讲到众生的本分事,本分就说是你不用去教育他,他自然就会去做的,第二个是“分外”,这就要教育了,要读圣贤书,因为你本来是不会做这种事情,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超升之本
渴想为本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虛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什么是外分呢?众生分外的事情,要经过圣贤的教育才有的。什么叫外分呢?因诸渴仰。经过圣贤之道的教育以后,对圣贤的功德殊胜的境界;比方说我们念佛的人,对于佛的功德,对净土依正庄严的殊胜,产生种种的渴想、仰望,我们也想要得到,所以「发明虛想」,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负出来。「想积不休」,想,再不断的去造作、造作,就产生殊胜的气势出来。